[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企业家眼中的佛教管理(张天源、刘琛)
 
{返回 佛教与经济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8

企业家眼中的佛教管理 
张天源 刘琛
福建工商时报 

  在企业家们眼中,佛教管理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

  首先,佛教管理与企业管理一样,都强调愿景,只有企业和员工的愿景一致时,企业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佛教中的“八道谛”正是通向该愿景的通道。在佛学中,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和途径,就叫做“道谛”。早期佛教规定的解脱之路,即通向涅槃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或曰“贤圣八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徒的日常思想行为。

  佛教强调戒律,好比企业制度,它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一个人要大彻大悟即是“慧”,要先入“定”,而要入“定”则应先有戒律。

  此外,在佛教中强调因、果、律,设置监督机构正是这一精髓的保证。佛家中有设立戒律院还有专门掌管戒律的法师,在企业中也应该存在相类的监督,保证企业运作能够沿着企业发展的轨道。

  佛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而异的“三因”在企业管理中可鉴之处。企业用人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企业扩大发展则要因此而异制定发展战略。

  佛教徒往往相信“制心一处,无事莫办”这一道理,强调心要专一。

  也有企业家觉得,释迦牟尼是最大的教育家也是最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从企业的角度看,寺庙是最大连锁店,所有的弟子都是虔诚的员工,有着相同的信仰、相同的服装甚至是相同的发型。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应该是一个好的教育者,要以健康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和企业从事的行为准则才能让企业走向成功。

  同时,佛教是最大的教育机构,当今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媒体教育的严重缺失,让越来越多的人不知礼、义、廉、耻,但宗教的教育往往就能够弥补这一缺失,因此,社会应该给与宗教教育以应有的地位。

 


{返回 佛教与经济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代中国的“商人信佛热”现象(邓娟)
下一篇:佛教理念与企业经营(济群法师)
 佛商与中国企业家的觉悟(黄泰)
 放下执着VS换位思考——与企业家聊“佛学”(周文)
 佛教的财富观(梁乃崇)
 禅者的财富观(马明博)
 关于经济危机中的佛教作用(周齐)
 团结之光如此强大,它将照亮整个地球(潘石屹)
 佛教商业伦理思想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圆持)
 从佛教财富观看毕马威、德勤审计丑闻--与企业家聊佛学(周文)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邹丽英)
 如何面对商业社会中的欺骗(惟贤长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试言自宗所许不堕四生边际之理论?[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今日迦毗罗卫的世情民风[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这一生修念佛法门修得很好,可是临终业障现前,不要人来助念,请问这时候该怎么办?[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烦恼即菩提[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婚礼有感[栏目:觉世论丛]
 用事实与爱的身教感化学子[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放生以及佛教慈悲心的培养[栏目:清远法师]
 关于末法时代以及佛法在工作生活中的用处[栏目:泽仁扎西堪布]
 般舟三昧经 卷中[栏目:般舟三昧经·白话文]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七章 妙明真心 见性无还[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