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释法瑛)
 
{返回 佛教与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3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
释法瑛
《闽南佛学》 

    现代社会,精神空虚、心理病态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现代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发现,当人们的心理情绪处于过度反应的应激状态时,譬如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时,则会干扰免疫细胞的抗病方式,导致生理系统的紊乱,由此可知心理与生理息息相关。   

    在儒释道三教中,佛教以善于治心著称。自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宣说以来,佛法已为世人提供了缓解压力、处理烦恼和解决痛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尤其是大乘唯识学“心生则种种法生”的理念,与现代医学认为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的观念是可以接轨的。本文也试着论述唯识法门与现代心灵环保的关系,以期能令读者走出思想与情绪的误区,把握唯识正理,达到转染成净。   

    一、唯识宗旨与心灵环保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唯识学派的基本宗旨。唯识学家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的存在皆是我人心识所显现的影像,故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因为心识具有识变的功能,且此种功能,非局限于自身,而是交遍法界。我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及至意之所思,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皆为诸识所变。诸识所变的对象有二:一是自身,二是客观世界。然客观世界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因此《解深密经》曰:“若彼所缘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虽说此心似乎有所取、有所见,而实无少法能见少法。这种自心还见自心的认识论,说明心识所缘的只是外在客观事物的相似境,其是认识的相分。这样,依于人的认识正确与否,而有种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唯识学派“一切唯心造”的理论,特别强调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的环境与生命的表现形式,都是随着我们内心世界的美丑而展现的。因此《大乘心地观经》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染故世界杂染,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唯识学以“心”决定众生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染净的关键。因此其重视心识,不重视客观世界。因为有情的存在和延续,众生的烦恼与痛苦,都是由于有情内心的执著与染爱。再者,客观世界不能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真正的转迷成悟,转染成净,定要向自心中求,通过“心灵环保”的方式,才能达到转识成智。   

    而所谓的心灵环保,就是从人的心灵出发,建立环保意识,进而自觉地将意识转变为行动,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心理学家英格西认为: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陶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是那些能发挥自身遗传限度内最大可能力量的人,称之为“自我实现者”。这说明心理健康是从自我的内在出发而不是靠外在的力量。   

    正因“万法唯识”、“心净则国土净”,因此现代精神医学研究得出绝大多数的精神、心理疾患,皆是精神心理的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心理学分析,心理作用可引起生理变化,能将一个人心理作用的阴信息直观的转移到生理变化的阳信息,如杯弓蛇影,谈虎色变等等,乃至不良的心理状态也能引起生理性的疾病,如祖国医学提出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伤肾”。由此可知,想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生理,应从“心”下手。唯有“自治其心、自净其意”方是提升精神境界的钥匙,力达健康身心的开始。   

    二、善恶心所是修养身心的借境   

    站在唯识学的观点,三界不离自心,万法唯识所现。所谓的“识”,指的就是人们内在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现象。唯识学把有情的精神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及第七末那与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是五种外在的感觉器官,然此五种感官的见闻觉知,善恶的造作,是非的分辨,美丑的观感,自他的争执,全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它是八识中,作用最明显、最强锐的一个,也即是说整场心灵革命皆是建立于意识之上。而第七末那识是比第六意识更微细的心识,其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作种种颠倒分别,故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恒常相应。第八阿赖耶识换成现代心理学的术语,即是潜能、记忆与自我,因此其又译为藏识,是世间万法的生起之处,是生命经验的储藏室,有情或沉沦生死或证得涅槃皆由之而起。

    前八识是心之主体,作为心的主体,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必然要有与之相应而起的心所,才能完成心的认识作用。所谓心所,《成唯识论》曰:“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此中的五十一个心所,也即是五十一种心理活动。唯识学详细解析这五十一个心所的目的,也就是要我们在了解种种心理状态后,以之作为修养身心的借境、维持、扩展、提升正常而善良的心理,缩小、摒弃、灭除异常且恶劣的心态。因此此中着重论述善恶两类心所与心灵环保的关系。

   (一)善心所是心理健康之路   

    唯识学强调善行的培养是建构精神生活的资粮。因为一个充满善念的人会心胸开阔,保持泰然自若的心态,好比为自己的心灵安装上调节阀。且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与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因此在进行心灵环保的过程中,善心所的培植是很有必要的。《唯识三十颂》曰:“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第一信:是指身心如一,内外一致的崇奉。相信,信仰在所有的宗教里都是最根本的。因为“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说明信的重要与意义。《成唯识论》曰:“所谓信,于实法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对治不善乐善为业。”此中谈到信的差别,略有三种:   

    1、是信“实”有。对于一切法的事实与真理,深信忍可为有,如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相信其具备善性的价值意义。   

    2、信有“德”。相信佛法僧三宝的真实功德,相信世间道德的价值意义。   

    3、是信有“能”。对于世出世间的有漏无漏善法,深信自己及他人只要肯精进学习,必能获得和成就。   

    第二惭:是羞愧之心,是对自我人格的尊重,做了坏事内心不安,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尊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这就是心理学中所提倡的内省,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与反省能力,其能使人自爱、认份、孜孜不倦地学习与成长。   

    第三愧:是由于尊重社会舆论,耻于自己的过失,是透过他力或外界的回馈方式,来检讨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心智的成长。《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违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惭与愧一样,皆能起到止恶行善的目的,皆是进行心灵环保必不可少的二要素。   

    第四无贪:贪婪是一种心理上的匮乏与饥饿感,会造成无尽的贪求,而无贪者则能对财色名利无丝毫耽著之心,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心理。《成唯识论》曰:“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着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无贪者能够知足常乐,不必汲汲营营,非义索取,以无贪为生活指导的航标,也就不会造杀盗淫妄诸业,从而过着健康清净的人生,保持心灵的无染。   

    第五无嗔:对生命的存在及其由此存在而引出的种种痛苦,心都能温柔无诤地对待。无嗔是对治嗔的心理活动,因“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能使人失去理性,破坏正常的思考与反应能力,而真正的无嗔则能从内心深处生起忍辱与慈悲,《成唯识论》曰:“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   

    第六无痴: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的现象与规律,具足智慧,不被歪理邪说所惑,明辨邪正,善知真理,然后由之引向善行。《成唯识论》曰:“云何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要达到无痴必具备广博的知识与敏锐的判断能力,才能明白事理,心不迷乱,过着明朗清净的人生。   

    第七勤(精进):世间的精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佛法上的精进是远离各种贪欲,孜孜不倦地修道,努力行善,勇猛断恶。《成唯识论》曰:“勤为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精进是成功的阶梯,是建造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八轻安:世间法的轻安是身心轻松愉快,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具备良好的心情与创意,这是心理健康的根本。佛法上的轻安是修行者调伏烦恼,远离粗重,为修禅定的必需条件。《成唯识论》曰:“何谓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   

    第九不放逸:是精进、无贪、无嗔、无痴四法一起体现出来的心不放荡的状态。不放逸即对自我进行约束,因为现代社会混乱,个人情绪失调,就是由纵情恣意所引起的。由于缺少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生活规律,陷入精神生活的溃败,易引起心理疾患。因此不放逸能使个人精神生活精进向上,达到心理健康。《成唯识论》曰:“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依所修断,防修为性,对治善业,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业。”   

    第十行舍:舍能维持心理平衡,因三毒令心昏沉掉举,唯有远离,方能令心得到平等,安于寂静,唯有舍去不良习气,舍去对诸法的恋我,才能建立全新的自我。《成唯识论》曰:“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第十一不害:内心无嗔,对有情不损恼,心里充满慈悲与关爱,这是良好心理状态的表现。《成唯识论》曰:“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恼损,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无嗔恚是慈,予众生乐;不害是悲,拨众生苦。从利乐有情中实践自我的延伸,从而打破我执,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行。   

    以上十一个善心所,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本因素,是进行心灵环保过程中所应维持、扩展的正面情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培养这十一种心理特质,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将得到提高,自我的潜能将得到发展,从而保持恬淡美好的心灵环境,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烦恼心所是病态心理的桥梁何谓病态心理?就是烦恼。唯识学所谓的烦恼,是指生活、思想和行动的迷思,从而造成痛苦、邪恶与不幸,扰乱我们的身心,不得自在。烦恼是一种心病,其中以贪痴慢疑和不正见为主,它会扩大负面影响,使人烦闷热恼,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大智度论》卷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故名烦恼。”太虚大师在《佛学之心理卫生》中说:“佛学之诊察心理疾病也,分析之则痴执(不正见)贪、慢、嗔、疑这根本烦恼。

    1、六根本烦恼是病态心理的源头   

    六根本烦恼是有情轮回的根本,人类的不幸,心理的失常皆是此六种罪恶魁首所引起。   

    第一贪:贪是烦恼之首,能造成无尽的痛苦与罪恶。贪心生起会驱使我们对喜欢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占有欲与执著心理,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若贪欲得逞,傲慢等情绪就随之而起;若贪欲得不到满足,便生起嗔心,因此贪是一种超过自己承受与获得能力的追求,会带来无穷的过患,使心灵充满饥饿感。《成唯识论》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第二嗔:是对不喜欢的事物产生的厌恶心理。怒火中烧,正是不良情绪的由来之一,也是满心不悦的开始,接着产生不安、焦虑、恐惧、忧郁、难过等副产品,使身心不得自在。怒不但影响健康,更会破坏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易起冲突,不能和谐相处。心理学家与医学共同研究得出,常常生气的人,容易心跳加速,血脉贲张,血压上升,罹患“心血管疾病”是常人的六倍之多。由此可知常怀嗔心,遗害无穷。《成唯识论》曰:“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心所起,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命,甚至伐城伐国,喋血千里。因此要看好自己的念头,尽量心胸宽广,包含万物,以防“火烧功德林”。   

    第三痴:即是冒昧无知,事理颠倒,因果迷乱,义理全乖。《成唯识论》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除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由于无知,因此对世出世间正理迷惑不解而引起种种烦恼,容易认邪作正,以假为真,昏昏噩噩,不知所以。陶静第四慢:即是自仗权势及才智等优势,产生鄙视他人的心理,慢心作为一种负面情绪,是由于不正确的比较及错误的判断而产生的一种扬己抑他的心理。《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慢,恃己凌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我慢重者,自视甚高,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在感情生活上会有严重的挫折与冲突。因我慢心理,于是与他人格格不入,也容易造成他人不愿意与之接近,从而产生孤立、寂寞,因为疏离的人际关系而产生心理疾患。   

    第五疑:对事物的因果、规律怀疑不信。《成唯识论》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从情绪产生的压力来说,多疑者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从而对整个世界产生不信任,产生不安、紧张与焦虑,它是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主要原因。从人际关系来说,多疑者常常心里发虚,过分地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态度的微小变化,因此紧张兮兮,从而形成一种恶性的心理循环。   

    第六恶见:主要指见解上的不正确,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皆是属于认知的范畴。   

    (1)身见:视五蕴假合的无常之躯为永恒不朽,由此执我执法,执著不舍。《成唯识论》曰:“身见者,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2)边见:计度死后常住不灭或死后断灭,此是佛教反对的常见或断见。持断见者认为世间的伦理道德皆无实在意义,只有及时行乐,才不虚度此生;持常见者,认为生命永恒不变,即使一期生命消失,下辈子仍会转生为人,而不知六道轮回之理。《成唯识论》曰:“边执见者,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   

    (3)邪见:泛指一切邪恶见解,如拨无因果,认为作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成唯识论》曰:“邪见者,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回见所余邪执。”   

    (4)见取见:即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见解绝对正确,从而排斥他人,固执己见,自是非他,这是非常危险的错误知见,不仅会使自己停滞不前,而且容易以邪为正,以恶为善。《成唯识论》曰:“见取见者,谓于所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   

    (5)戒禁取见:以非戒为戒,如认为持牛羊等戒,吃草喝水可证得涅槃之果,此种非因计因,非道计道者,名戒禁取。《成唯识论》曰:“戒禁取见者,谓于随顺所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为业。”   

    此六根本烦恼是人生痛苦的所在,是病态心理乃至精神疾患的罪恶渊源。在进行心灵环保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观自心,自净其意,涤除烦恼心垢,矫正自己的不良心态,达到心灵环保的目的。   

    2、随烦恼心所在非健康心理上的展现   

    随烦恼是跟随着六根本烦恼而来的不良心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具体心理活动。   

    第一忿:是对现前的逆境不能容忍而生嗔心,并且在身体语言上表现出来。因心怀忿恨,身心热恼,对一切众生或骂或打,甚至由之引起争战。《成唯识论》曰:“所谓忿者,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常怀忿恨者,会使心理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且易患失眠症、忧郁症,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第二恨:对过去的忿境,怀怨不舍,内心生起怨恨不平。《成唯识论》曰:“以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怀恨记仇是一种心灵毒素,它使人心智弱化,情绪波动,精神压抑,心灵受煎熬,精神世界被黑暗笼罩,严重的可使人钻进怨恨的牛角尖,导致心理异常、行为反常、丧失理智。   

    第三恼:是由忿恨引起的报复心。由此心作怪,忿恨之后,身心不自在、烦躁恼热、心跳加速、热血沸腾,并以粗暴的言行骚扰他人或怒骂他人,使人生苦。《成唯识论》曰:“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粗螫为性。”   

    第四覆:隐藏自己的过失,不愿被人所知,恐失当前利益,这是贪心使然;隐恶扬善,于自作罪,恐失利益而不惧当来苦果,这是痴心作怪。《成唯识论》曰:“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覆是一种丑恶不健康的心态,使自己不敢坦然面对过失,这是心灵环保过程中的大忌。   

    第五嫉:嫉妒,是不能忍受他人的成就、优胜而起的嗔心。有嫉妒心理的人总是企图压倒别人、操纵别人,左右他人的情感,然而往往又由于勇气不足、优柔寡断、缺乏毅力、能力低下而事与愿违。于是,他们不得不挣扎在不良心境的痛苦漩涡之中。这种抑郁的心理对大脑皮层的中枢无疑是一种恶性刺激,必然导致内脏器官的病态反应,从而表现为胃肠、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因此嫉妒心理对人的健康是极为有害的。《成唯识论》曰:“所谓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嫉妒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   

    第六悭:悭是因贪而起的吝啬心理,是贪的变相,贪是希求多,悭是拥有许多财物而不肯惠施他人。《成唯识论》曰:“所谓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施,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吝啬的心理不仅表现在物质上,也表现在感情、知识上,不愿微笑问安,不愿布施正法。   

    第七诳:为获名利荣誉,在大众前显示其美好的一而,这是一种欺骗心理。《成唯识论》曰:“所谓诳者,为获利益,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第八谄:为了能够保有现有的名利从而欺骗取悦他人,现出谄曲恭顺,适合时势的语言行为,这是一种阴险、曲折的心态。《成唯识论》曰:“所谓谄者,矫正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   

    第九害:对有情不具悲心与爱心,从而给对方造成直接的伤害,如打、杀、恐吓等损扰众生的行为。《成唯识论》曰:“所谓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慈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第十骄:对于自所拥有的世间权势、名誉等生起贪爱、执著,从而生起骄傲的心理。《成唯识论》曰:“所谓骄着,醉傲为性,能障不骄,染依为业。”  

    第十一无惭:即不珍惜自己的人格、自尊心等,否认善法的价值意义,对自我的过失不自我反省,不以为耻。《成唯识论》曰:“所谓无惭,不顾自法,轻视贤善为性,能障碍惭,助长恶行为业。”   

    第十二无愧:即不顾及世间的道德规范、法律、社会舆论等压力,对自己的过失及缺点,他人的指责、非议,不以为耻、不畏清议、不怕批评。《成唯识论》曰:“所谓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助长恶行为业。”   

    第十三不信:主要是不承认有宇宙真理,更不相信佛法僧的真实功德,心中缺少纯正的信念,或者在现代社会只重功利,不重信誉,内心一片混浊。不信也是对自己的信心不够,表现出自卑心理,产生一种自怨、自责、软弱无力、无可奈何的自卑情绪,自卑者往往作茧自缚,从而自我压抑、敏感、心路不畅而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成唯识论》曰:“所谓不信,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情依为业。”   

    第十四懈怠:就是懒惰心理,不愿行善断恶,唯以无所事事为乐,悠悠度日,一事无成。《成唯识论》曰:“懈怠者,于善恶业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第十五放逸:即不约束自心,放荡纵逸,身心处于低劣不健康的状态,这种心理对不良因素的入侵,不能抵御。《成唯识论》曰:“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憎恶损善,所依为业。”   

    以上十五种烦恼心所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较易被观察到的。要达到心理健康就必须善于协调与控制这些不良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宽容博大的胸襟,扬善弃恶,则可促进心理的平和,减少精神疾患的产生,达到心理健康。   

    了知、觉察种种善恶心理的来源、表现,目的就是要我们在起心动念时就能了知:良好心理可令其自由发展;而不良心理应予以舒导、缓解。现代心理学的提出“情感智慧”的新概念与唯识心理学对心所的认识要达到的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处,其提出“情感智慧”的五定义:(1)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分明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明了自己对别人与某些快乐的感觉,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2)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与忧郁,也就是能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3)激励自己,能够整理情绪,让自己朝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4)明察和理解别人的情绪,了解别人真正的感受,觉察别人真正的需要,具有同情与理解别人的心理;(5)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协调、引导别人的情感,营造良好的人际互动模式和团结共感的气氛,提升集体精神,使集体生活充满和谐与生机。所以,对情绪的管理不但是对自己的控制与调节,同时意味着在自他互动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因此“善用其心”不但能获得心理上的健康达到心灵环保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与困扰,实现自我的超越与解脱。   

    三、三自性在精神成长中的变化   

    三性论是整个唯识学的中心环节,一切唯识的问题均从此展开。唐义净《南海寄归传》云:“相宗以三性为宗。”《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曰:“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此中的“相”字在此作“性”字解。   

    心灵环保的问题也可从三性论中得到阐释,其中病态心理是遍计所执性,相对的心理健康是依他起性,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是圆成实性。因为“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性,常远离前性”。   

    遍计所执性是虚妄分别的心识对所缘境周遍计度,将幻有当真实,“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从而执我执法,由此而生起我见、我爱等烦恼心理,这些就是招致种种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有执著,所以有比较,当一个人拿自己与别人相比时,无疑产生了许多不满与自卑,如嫉妒是因为别人的高大而使自己感到矮小的心理反应,是一种相对比较中的错觉现象;被称为“心灵假象死亡”的冷漠也是由于心理挫伤与认知不当所引起的。由于认知的错误,自卑心理的产生,因此会设法塑造一个理想的我相,于是开始追求荣耀,然而追求荣耀与自卑之间却充满矛盾,而矛盾所造成的焦虑,可折腾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使人患上精神疾病。“人们在认识没有达到圆满的阶段,往往有对自我和事物的偏执,应用名言、概念对自我和事物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形成种种自相,即产生出经验世界中为‘有’的种种图像。其实这种种自相并不能表示对象的自身,以这种错误的认识指导行为,就会产生种种颠倒,招致情感与心理上的痛苦。”   

    依他起性:唯识宗认为,人们遍计所执的种种现象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所依托的,其所依托的自性即是依他起性。“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聚。”也就是说现象的本身没有自体的性质。人们如果对遍计所执性带来的痛苦有所觉悟,逐渐减少乃至根绝对自我与事物的执著,就会体会到事物并非由原有事物整体的自然生出,而是因缘所生无自性。《楞伽经》里也讲到“无性”的问题,说人类本身无任何可具体掌握的自性,若有的话,也只是生活经验的因缘互动所产生的自我印象,而自我印象是外来的,非本有。《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指不要被我相所束缚,要从我相中醒觉过来,清除心理障碍,不让悲观、愤怒、焦躁等不良情绪控制身心,了达万法缘生,当下虚幻,从而维持恬淡虚无的良好心态。   

    圆成实性:是圆满成就一切现象的真实性,是超越相待的绝对真理,“即一切法平等真如。”也就是说,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去除对诸法的分别执著,由此获得对一切现象最完备最真实的认识,达到这个层次当然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由于圆成实性是真如、是无性,所以方能以任何形式思维中运作,能在不同的法界或范畴中存在,不受既有经验的影响,不受分别好恶偏见所束缚,而表现出平直自由的判断。   

    把三自性统一来认识,就是由错误的认识到相对真实的认识再到绝对真实的认识。遍计所执性是由于认知不当,心态扭曲,从而使自我执假为实,心生烦恼;依他起性是能了知万法因缘所生,是一种正确的佛教世界观;圆成实性是断除一切惑染,是一切善法中最殊胜,是无漏无分别智所缘的圣境。三自性作为一种正确的人生观方式,揭示一切存在的状态是依他起的,然而世间人们依经验心识之外别有所缘境,并执著这样的存在实体(遍计执)。若能通过修行的实践,在依他起上发起般若智慧,就能将经验的心识转为根本智(转八识成四智),从而达到圆成实性。   

    四、转识成智是心灵环保的终极   

    唯识的修证无非是遣除遍计,明照依他,证圆成实,也称为转识成智的过程。将此理论浅显地用于心灵环保的问题上,则可以成为维持心理健康,实现幸福人生的实践方法。当然,这是一个由量的积聚升华为质的转化,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上面抑恶扬善的心理,应该说是有悲无智,只有悲智双运(转识成智),藉着良好心态的开发与智慧的指引,方能达到心灵环保的终极。所谓的转识成智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此智是处理种种具体世俗事物的智慧,因具足智慧故,可以以身、口、意三业作饶益众生的事业。《成唯识论》曰:“谓此心品欲利乐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或本愿力由所应作事。”此智应如何体现?若能让看只是看,听只是听,触只是触……不对之起分别执著,不去牵挂任何事物,对外界的资讯,不加入个人的情感好恶,培养一颗无著之心。无心的终极目的与“净”相通,也就是无著心,更彻底的说便是无心的慈悲,无条件的奉献,这种发愿济度世人的慈悲,烦恼当然不起,很自然能够通过考验走向布施、精进、忍辱、欣喜之道。   

    (二)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此智能洞察诸法的自相、共相、因果、本末,无丝毫错谬。在现实中以诸法缘生的观念引导自他,应机说法,教化众生。《成唯识论》曰:“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于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雨大法雨,令诸有情皆获利乐。”第六意识是在摄取前五识的影像或第八识中的记忆综合为“法”,包括各种物理、生理、心理的现象,以及各种人、事、物,给他命名,和其他的“法”比较分析,形成思想、观念。如果不将这些名称、观念视为真实,不落入遍计执,能忆持一切法无错缪、无颠倒即是妙观察智。因为洞察万法实相,所以当对境临事,心中自然就升起智慧、精进、慈悲等正面的功能,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功能,以智能自主心、锻炼心、净化心,自塑完美人格,且以之教化众生,自利利他。   

    (三)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因第七末那识执持第八识与根身为“我”,因此恒与我痴、我见等四烦恼相应。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后,则明白万法是五蕴和合而有,彻见无我,法法是依他缘起,则所有的骄傲、自卑、拥有、财位、贫富等皆是虚幻的“遍计执”,破除此妄执即平等性智。《成唯识论》曰:“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因为否定了“我”的优越性,放弃对“我”的执持,明了一切有情平等不二,自能泯灭诸烦恼,智慧现前,大悲所应,普度众生。   

    (四)转第八识大圆镜智:在第七识清净后,潜在八识田中的种子还未完全清净,这时就要在修禅定中观察内心涌动,心念由微细到清晰,在这当中观察种子如何起现行。在日常生活中,省察现行熏入种子,切断新的染污种子的生起途径,当阿赖耶识愈来愈透明时,生命的清纯、真实、灵活、明觉、缘通就会显现,到了阿赖耶识完全清净,空寂而常照,清净光明,就转为大圆镜智了。《成唯识论》曰:“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系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缘法现种依持,能现能主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智现显色像。”大圆镜智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具足无限潜能,随缘显现万法庄严,无量妙用,但皆空寂如幻。   

    心识净化的过程不仅是烦恼的断除,更伴随着慈悲喜舍的开发,以及菩萨道的实践。因为诸智功能殊胜,这时与般若智慧相应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方便善巧等现行内熏为清净种子,心中无住无滞,达到以智化情,以智导情,逐渐深入内化到人格底层。因此转识成智的实质即是精神的提升,其以众生的无漏种子为根据,通过主观世界的改造,舍染成净,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达到心灵环保的终极。   

    综上所述,佛教重在解脱人类的精神境界,“唯识”就是抓住精神这一主导因素,强调唯识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心识、心地上根本扭转心与外境的关系,从直面人生现实的缺陷着手,透过现实的迷雾,探索心灵的脉络,最终体悟世界的真知妙理达到转识成智,从而改善自我、圆满人生,这也是整个佛法的根本意图所在。   

    对现代心灵环保而言,佛教唯识学对心理状态的剖析更为独到,其能引导众生如实认识自心净化自心,保持安乐明觉的心境,使自我的心理结构从多烦恼、不自主、低层次的凡夫型逐渐提升到智能、慈悲、安详、精进的完美圣智型,对现代人提高心理状态达到高水平的心理健康,超越自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返回 佛教与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态决定生活品质(郑石岩)
下一篇:浅议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圣凯)
 当今佛教的环保工作(源湛)
 关注心灵环保,利益佛教
 佛教僧院在柬埔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易同)
 作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李向平)
 积极借鉴佛教中的生态智慧
 心态决定生活品质(郑石岩)
 佛寺与生态伦理(王丽心)
 佛教与中华传统生态文明(张伟然)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释法瑛)
 略论中国古代寺院与环境保护(李映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21.灵隐清耸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鹦鹉救火[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做生意想要赚钱是贪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殿堂尊相 八、罗汉堂[栏目:丛林基本知识]
 剃发出家者应具备的条件[栏目:佛网文摘]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栏目:宗密大师]
 慈航路途 开示篇 第二章 开示[栏目:慈航路途]
 净慧法师云居山请茶开示选录[栏目:净慧法师]
 学佛问答 第一六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