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禅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一讲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受者,修一切善法,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往后几品都挺短,但内容并不少。接着昨天的话题。
何谓无法可得,何谓净心行善,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有一个所谓的目的性,因为你要达到某一种目的而去做某一件事,这叫有法可得,也不叫净心行善。“净心行善”,这里的善,跟我们平常人之常情所理解的善义不太相同,我们认为的善义是对个人,一种特定的局限性的非常有局限性的一种群体也好,对他有一种增上的善行,一种行为、一种语言表现出来,这是所谓的善。
世间所流行的善的观念,我对某某人好称之为善,对那个人来讲,称之为善,对社会大众有很好的意义,很好的利益也称之为善,但是究竟的善呢,从教义上讲,他是没有外相,所谓形象上的局限,他普对一切,他对待一切生命的迹象,他都是以平等的心性,平等的认识来对待的时候,那样的一个观念称之为善。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从这个角度去观察所谓的善,而这种善行,他是通过什么行为来所谓实践吧,或者说表现出来,他通过清静的认识,不夹杂对现象所影像的一种感受,情绪这种状态下,去做所谓的事,付诸于行动也好,怎么样也好,这称之为善。我们要想明了,要想增加在生命因素中善的因素,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善。
常人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我这样做,为什么没有好的结果,好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也做了什么什么,为什么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呢?”非常多的人有这样的疑问,所以就产生了一种错误的结论,认为善无善报,善没有所谓的善报,就是有这一个所谓的论点。但是这就是对我们生命迹象当中的一种误解,没有真正的从客观的因素去看待所谓善的概念,所以就会产生一种善无善报,就是好人没有好报,这种错误的认识。在我们印象当中的好人,这个人脾气又好,怎么样怎么样,谁都说他是个好人,但是你发现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在你的家庭生活里头,外面都说你家谁谁真是好人,其实你会发现,他是好人?他才是坏蛋呢!这个现象很普遍的。
经常有这样的例子,但凡跟某人结识的,认识的都说,那个人是好人,另一些人从来不说他是好人,这就是观念不同,认识的角度不一样,他所产生的认识就不一样。到底哪个是善呢?我们要明白一个究竟义,你只要明白什么叫究竟真实的善,那样你才能切实的,在你的生命过程当中你才会过得踏实,才会真正的把自己的生活状况从根本上去改变,因为这个“善意”是增上你所有的福德,增上你的生活质量,生命现象的言行,这属于善;这个善没有起到这个作用就不叫善,你这个行为和语言没起到增上。把你的生命迹象趋于健康,趋于快乐趋于光明这种方向发展,这叫善。
不是说你喜欢不喜欢叫善哦,不是说你凭着个人意识判断说这个事我喜欢就叫善,不喜欢就叫不善,那这个事你就可以想象,这个人好喝酒,他喜欢酒,那你说喝酒那个行为对他就是善吗?肯定不是善,所以常人意识当中认为这个东西,意识观念当中有很多事情值得去思考,去思维一下,为什么?我们要明了方向性,明了原则,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去体验佛法的利益,不然的话你修行,稀里糊涂过了一辈子,不知道为什么好,为什么坏,好多人过一辈子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好不知道,为啥倒霉他也不知道。哎呀,今天运气来了,今天有运气了,不错,打麻将也顺手,连赢好几把,运气不错,这叫赌场得意,回家就干仗,今天真倒霉,我在那儿高高兴兴,回来碰上你就倒霉了,就开始埋怨你这个丧门星啊,扫把星啊,就开始了。
所以你就生活在这种波浪起伏这种生活境界里头,一日一时一刻不得安宁啊,没有说哪天说你安祥的快乐的非常阳光灿烂的过了一天,有没有,在你的生命迹象里,记忆里,有没有,很难的有了,咱们不要说一整天,一整天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虑过了一整天,肯定没有,所以说我们生活得可怜,为什么佛祖说我们叫可怜悯者啊,那真是可怜啊,不是假可怜。
但是就是这样子,我们还不觉醒,还要继续错误到底,不知悔改,你去看好了,真的,这个生活迹象当中比比皆是,在我们周围现象里,自己的生活经历,很多很多的,其实你过来以后呢,你那个事情过来以后你自己都觉得很可乐,怎么会那样呢,怎么会那么冲动呢?就像今天来的那人,要说也不小了,四十了,要跟他爱人闹离婚,为啥呢,人之常情嘛,男子汉的尊严,被侵犯了,我就问他一句啊,他就不肯吭声了,我说,咱先不管你那口人,对和错,咱先问问你,你有没有这个经历,在没有跟你爱人吵架以前,有没有一个想法,在大街上看见小姑娘,漂亮的多看两眼有没有,有没有这想法啊,他哈哈就乐了,将心比心,人不是圣人,他是个凡夫,你自己就完美无暇吗?一下就说得他不吭声了,今天来了也不再提跟他家那个人闹离婚的事了,闹离婚是最没意思的,你多为别人想,为孩子想想,几句话劝活了,我说,你经过一个月冷静冷静,然后再处理。还挺听话,今天来气色好多了,他心里头想开点吧,他总钻那个牛角尖,好象受了什么奇耻大辱一样,人生活当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际遇,那你碰到点事的话就要死要活的,那太没意思了。
你略微在意自我感受的一念,你得气得蹦蹦的,但是现在我发现,学佛有个好处,尤其学那个般若空观啊,那叫一个脸皮厚,没事打坐。随便他们说什么,无所谓,后来我给他又总结出来一个意思啊,为啥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呢,那个般若空性啊他那个力量就象金刚不坏,随便你讲他不在意,你冲着天吐唾沫他理你啊?这叫坚固如金刚,我发现哪儿坚固如金刚呢,这张脸是坚固如金刚了,什么都不怕了,好使,活得潇洒,你天天在乎这个在乎那个,你把你自己就在乎没了,所以为什么人家说学佛的人会获得一种自在,而这种自在是什么意思呢?珍惜自我真实的存在。
真实自我绝对的存在,那样你的生活就有意思了,你去在乎别人,我告诉你,你就不叫自在,就是他在,你在乎别人是不是他在啊?女人有一句话,女为悦已者容,你穿得漂亮为谁穿,不是为自己穿,你成天打扮都为别人。其实你在乎自己吗?你不在乎自己,你在乎的是别人,所以你就不自在。今天裤子摺了个缝,明天衣服又皱了,三天没洗头,头臭了,这就是他在啊,太注意别人了,你说这叫善吗?这个绝定不是善,这是你生命中的一种扭曲,一种病态的现象。
当然我们不是那种完全自我为中心的放逸,是什么,我们要看到客观的真理现象,我们对待一切生命的境界要去客观的去看待他,这个客观是什么,从客尘角度去观察他。客观这两个字来自于《楞严经》,他并不是现在这种哲学里总结出来的,而《楞严经》对客观的解释是什么意思呢?是从客尘角度去看待一切问题。什么是客尘角度?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来说,他就象客人一样,他是我们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过客,包括我们所有的经历。我们所有的人生经历,全部都是匆匆过客,而我们不变的是什么?是我们自己的真觉本心啊,正觉本心,那是主人。
我们从你主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你不要再加你的主观意识,加你也加不进去,你要想加个主观意识,你得从缘起上讲,源头啊,好比说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杯子,这个已经成为现实这种样子了,这个缘起法建立了,就这个样改样,你说能不能?除非你把他打烂了,你打烂了还有没有啊?我们从源头上去设计、施工出来那是我们想要的。在这个三界六道之中,以源起法建立万有。我们怎么样去增上我们在缘起法当中的生命迹象,这是所谓的善。也正所谓菩萨畏因,觉悟真理的人,他始终会看到一切的开始,开始的作用是决定他的一切,这是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为啥?烦恼众生他害怕的什么,他只要结果,他看到结果,他不会在乎他刚开始啊原始时期,他不会在乎。咱们邓主席不是有一句名言,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你说是不是他只看结果?不是佛经讲的众生畏果嘛,菩萨畏因啊,菩萨知道事物发展,是从缘起开始的,所以说我们去注意缘起,缘起好了,如意了,健康了,吉祥了,你的结果一定是好的,从缘起到结果,可能会有一段成熟的过程,也可能没有一段成熟的过程,这个成熟的过程根据你自己的促缘力,就是说你是否能把他那个助缘力去增进,这叫善。我们三界六道当中生命迹象所谓的善是什么,是增上你善的缘起,吉祥的缘起,那种行为那种信念那叫善,这叫三界六道当中的究竟善意。
佛陀是至善之人,他给我们在三界当中的众生种下一个或说结了一个最好的缘起,解脱的缘起,以他的形象,以他的种种方便,智慧力量,来让我们有一个建立解脱的缘起,所以那称为圆满的善。他临走的时候不是说吗,所应度者皆已得度,所未度者皆作得度因缘。他就给你做了一个得度的因缘,就包括我们,我们可能在三千年前,也去参加他的法会了,那时不信啊,那时觉得听听而已了,当作业余爱好,现在好多老居士啊,学佛就是业余爱好,你从他说的话就听得出来,“哎呀,我没事的时候念念经可好了”,我们问:你有事的时候念啥,还念不念?“有事还能念,有事就不能念了”,你看有事做事,是不是业余爱好?典型的业余爱好,这一类信心的人,他只能在这五十六万七千亿年后。弥勒佛降世再给他说法,他才成就。没办法,因为他把他当作业余爱好。
人的业余爱好有的还搞得不赖呢。你看,咱的生活现象里也有啊,你的专业,或者说你自己赖以谋生的技艺可能水平一般,业余爱好搞得还挺不错的,最有名的南唐李后主,他专业是皇帝嘛,他应该去经营帝王之道,他那个专业太稀松平常了。业余爱好可好了,风花雪月啊,吟诗作对啊,那个作得不错啊,李后主是有名的诗人。还有宋徽宗书法家,那瘦金体不容易写的,这就是业余爱好比正经事做得还好,这叫不务正业。现在好多师父们也叫不务正业,出家人应该干嘛呢,自利利他,自利是你自己去行持佛法,受持佛法,自己得到的利益去展示给有缘的人去看,能感染有缘的人去生出信心,于法而生出信心,不是跟你这个人生出信心。人是凡夫,自然有烦恼现象,别管你是凡夫还是他是凡夫,反正只要有一个是凡夫,你看着他就有烦恼。但是你要让人家于法生信心,而不是以神通生信心,不是以盅惑人生信心,不是以下棋生信心,不是以喝茶生信心,不是以书法生信心。
我在南方碰到一个师父,那字写得漂亮,那些名人啊,那些居士啊,找他一天到晚讨字啊,一幅字好贵啊,那叫务正业啊,到他到“大年头那一天”,那鬼使神差就来了,告诉他,某某某法师啊,阎王爷请你写字去,咋办,没办法,阎王爷请他写字去了。所以说佛在菩萨戒本里就讲啊,不准那些弟子们搞这个,就是不准没修成就这样,搞这个星相,卜易,世俗文墨这些东西,不准你去搞这些东西,包括养宠物啊,就是包括作为在家人,我劝你也别弄。为啥呢?分神。那都是业力相牵,你修行没有真正的有把握,什么叫把握,你信心不退信心不变,你自己真正有正念了,那行,你得利益众生嘛,我们没有那样的正念的时候,就尽量不要动这些东西,就包括喜欢佛像也是个业障。
你但凡心有漏,就是心有缺陷嘛,你那个生命就不是至善的,你这样去检查检查,你说你们哪个人心里头没有一点缺陷,那都是危险,那叫危险因素,阎王爷专找你那个弱点掐呢,他不会找你强项掐去,他知道你不怕专找你弱项掐。人说专找软柿子捏,什么时候你真正把般若思想,智慧空性练成了,那你往那里一坐,你坚固如金刚啊,他捏不动你啊,那他没办法了,人说那叫强者、适者为尊。你有金刚一般的力量了,阎王老子当然就怕你了,你还没有那种力量的时候,千疮百孔的,人家一看你那个心啊,马蜂窝,尽是窟窿,不用阎王老子亲自出面,小鬼一个风一吹你就散了,现在人真是架不住小阴风一吹。
辨析世界万象你去看吧,咱就说吧,某居士啊,你家哪儿不好啊,哪儿念错了,哪儿没功德了,行了,我告诉你,你就睡不着觉了,你就开始问了,某居士,我这个事是不是咋咋了,你这叫金刚智慧啊?其实我们这个心态里都有这种现象,我们这个心就象一个朽木一样,稍微有点水就打烂了,啥水呢?喜怒忧思哀伤悲啊,全都来了,那你说这样的状态,你能不轮回那才怪。
学般若思想为什么能不轮回呢?你的心坚固如金刚啊,广大如虚空啊,那谁能把你打倒啊,又说了,是不是坚固如金刚就是没有感情了?好多人都这样认为,人学佛是不是就没有感情了,没感觉了?那是不是一进入空就啥都没了,啥都没感觉了?那不成傻子了吗?就包括你们可能都有这种观念认为,好象一证入空性,脑子也不用动了,你也不用感觉了,你觉得能是那样儿吗?要是那样儿的话,那就直接说释迦牟尼佛是老年痴呆症。不可能了!他这种力量是一种般若思想,是改变你的意识形态,然后你的行为为之改变,你生活的质量和现象就会改变,这是叫初入佛门,初得利益,也叫初登欢喜地。
你修行到这地步,你算是刚刚得到佛法的利益,明白如何行善之法,行善不是对别人,今天师父教给你一个行善的原则问题,行善是把你那个妄心杂念一天去一点,那就叫行善。把你那个乱动的心不乱动了,你那叫至善,因为你的生命质量完全改变了,你完全改变的同时是不是对你周围的人一种改变,是不是对你周围的人有利益了?那你不就成了真正善德了?我们某居士真正完全改变了,也不用天天弄中药吃,难受,药汤子不好喝。
一定要从自心当中,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当中去改变,那是真正的行善。以什么样的心态认识呢?就是绝对没有任何的一种染杂意,不要参杂任何的情绪在里头,你的心一定要广大如虚空啊,清净如金刚。那样我告诉你,什么鬼啊,神的去一边歇着去吧。首先不怕鬼神了你就厉害了,不怕鬼神你就不怕人了,但是现在好象人比鬼还可怕,那你怎么就不怕人了呢?你的信念坚固,他对你的影响没有了,那你自然而然的在人类社会生活空间里头质量就改变了,你心不乱想了,你在鬼神界里头的感觉也没了,把这两大隐患消除了,那剩下就是升仙往升极乐的份了,那样不是真正的善吗?所以我们修行要有这个原则来所指导,你的生命才会改变,这样的话才会显现出真正的二十四品当中讲的福智无比啊。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你的福德和智慧没有办法比了,因为你的生命完全改变了,你所有的一切行为,无非是增上你的生命质量,那你说你的福报和智慧能有比吗?无法比喻了,没有办法比了,所以你就成为那个天上天下最有福报的人了——佛陀,你就成佛了,这个好,这个比你求任何的佛菩萨都好,你自己成了佛了,那就某某某佛,菩萨,千年以后别人都不供释迦牟尼佛,都供你。现在咱们在这讲般若智慧,成佛的方法道路,那若干年以后,几百几千年后,个个都是佛了。这屋里都几个佛了,十来个佛了,咱们了不得啊,小小的县城出了一堆佛,那这地方肯定要兴旺发达,这是绝对的真理啊,这可不是说笑话是真实的。
他重申一遍,我们别管是自受用般若波罗蜜,就是说自受用智慧空性那个真理,还有他受用那个智慧空性的真理,你所得到的受用,你所得到的利益,那是没有办法比喻的,佛就用个什么比喻呢?“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就是说,在我们所有世界当中,须弥山是最大的了,用这么多的宝物啊,七宝来布施,不如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说你要了知空性,觉悟真理。然后你受持,什么叫受持?在你的生命轨迹当中去运行,让你的生命轨迹依着他去运行,不但你自己要这样做,而且要影响别人去这样做,这叫为他人说。比前面他说的福德多了不知道哪儿去了,太多太多了。福德跟福报不一样,福报是业报,福德是自在的,圆满的。
这一品就告诉你什么意思呢?你真正觉悟真理了,体悟空性了,你就是天上天下最有福报的人了,最有福德的人了,那个个都是三十二好相,无量庄严。咱先不讲过去,咱讲现在,现在眼前这个花报你就会觉得容光焕发,气色改变,哪儿都变了样了,那就是花报。那怎么会改变呢?福报增加了嘛,福德具足了,就显现改变了。那你说那个福德是什么?这个福德就是了知生命真实的迹象,了知般若空性的真理,悟知万法一切皆空,而不留任何的挂碍,进入绝对的真实有境界,那才叫真正的受用开始。那才叫学佛,那才叫念佛,那才叫成佛。
那样你才知道佛法好,生命世界无限灿烂,这就是我们共产主义思想里讲的,共产主义社会大同嘛。你看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绝对高度发达,而且绝对是按需分配,极乐世界可不就按需分配吗。你去看看阿弥陀经极乐世界是不是按需分配?所以真正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哪?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要体会这个真理,那你怎么能够去建立这样的生活空间和世界呢?你记住从内心改变,就是先树立那种“共产主义理想”。什么叫理想?按照这个真理去想,你就成了。这叫理想,跟你们理解的那个理想不一样。
一般人理解的理想就是虚无缥缈的,是脱离现实的,佛法里告诉你这个理想是顺应真理所起之想,自然有其行,自然得其果。人家那个理想是不离现实生命的,他不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不是,他是建立在你的生命实际的现象里去的,西方极乐世界他这种概念,这种理想境界,跟现在哲学提的共产主义,绝对两个概念。释迦牟尼佛的极乐世界到现在传播了三千年还没倒闭,而且还如此兴旺发达,要相信佛祖讲的真理。
◎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所谓化无所化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明白这个真理,好象我们被佛法所变化,好象我们的生命境界也发生了很多很多变化,其实实质上你有没有变化呢?从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你今天心情特别好,明天心情格外糟糕;隔一天又好了,你说你那个生命的本质有没有变化过?没有变化过,只是一个现象的变化,我们通过一种道理,把现象改变了,但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你从你的有为现象的空间里头看着好象是在变化:今天念得不错哦,今天修行挺好啊,明天又不好了,对吧,缕缕这个现象太多了。
那为什么我们总在这种意识心里去生活呢?那就是我们被境界转得太快了,被境界所迷了,你执外境界为实有了,你的心就被他转了。你去看一切境界皆如空幻如梦如幻的时候,那你还会不会被他所转呢?尤其妇女同志看戏看电影,演得特别感动人的时候掉不掉眼泪啊,动不动就掉眼泪,真叫为古人担忧啊。明明知道那是假的,为什么还要哭啊,这就被感染了,所以为啥叫戏迷嘛,歌迷啊,球迷,而且你想想他们为了看球啊,世界杯,人那儿是白天,我们这里是黑夜,大晚上看球看到几点,看世界杯啊,很时髦吧,别人进球不给你几百美元,这就叫被境界转了还不知道。你就失去你自己的智慧觉性了,结果乐了吧,乐极生悲啊,乐极就会生悲,首先不按时睡觉,你家纪委书记又开始了,你这死玩意儿,还不睡觉,明天要上班了。到了单位晕了吧唧的,你看乐极了就生悲。领导也得训你两句,光贪玩去,多大人了,要碰上领导也看球,你两就有共同语言了。人的生活就这样过去了,人的宝贵生命就这样一晃晃过去了,年轻人有奔头啊,还可以玩玩。一过四十啊就没劲头了,看不动,玩不动了,因为你上有老,下有小,全让你操持着,哪儿还有精神头看球?要想着小孩上学学费得多少,孩子下学晚了又怎样,这就是人生经历,所以你就被这境界所变化了,失去了智慧觉性了。
修行佛法的人要清醒的认识到这点,不被所转,活得真实,那你说就不让看球了吗?你看就看吧,别耽误事就行,作为在家人看就看吧,但是我劝你别看,关键是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说时间充裕得很,你要曲指一算啊,人一辈子充其量能活一万来天,你可以做做试验,你换一万块钱的零票,过一天查一张,你查不完就死了。因为人活一百岁啊,除去了你不懂事,清醒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也就一万来天,屈指可数啊。你们今天小的也三四十了,咱已经过去那么多天了,咱现在查,差不够那一万块钱就死了。你想那个快不快,这不今天又星期六了,晃晃就星期六了。转眼就到了跟这个世界说告别的时候了,你能不能哈哈笑着说告别啊?舍不得了,孩子啊,孙儿啊,你说还活个啥劲啊?你真正要做到不被这个境界所幻化,被般若空性所变化,那你就解脱了,好好认识这些道理吧。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你们千万不要这样认为,生出这样的观念,在你圆满解脱生命现象,达到这种过程当中,你要不要去所谓的度众生,“我当度众生”。我们都认为要成佛就度尽众生。但是你千万记住,你圆满真实的那种解脱生命状态跟别人没有关系,跟谁有关系呢?跟你的杂念有关系,跟你的妄心有关系。这就否定了一句话,现在外面流行的一个观念认为,你想成佛,你得先度众生。他说的度众生是什么?叫人来皈依啊,叫人来学佛啊,那叫度众生。
真正的众生不从外面来,从你的心中所生,你的心遇某一种缘,生某一种心,这就是众生,怎么把那个众生度尽呢?缘尽了众生就灭了。啥叫缘尽了?你比如我今天,我看到一个很好的东西,我的众生就生起来了,为啥呢,两种结果,要不我就拿回来,要不我就掂记着,只要你有能力你一定拿回来,用钱去买回来,这叫众缘和合,这时候你这心就叫众生,因为你有执着有所对境有相对法。那怎么把那个众生度尽呢?歇心啊,把你那个能取心放下,不要了,要他干嘛?要了还得给别人,是吧,看,众生度尽了吧?那你说为什么还会生呢,因为你没根本度尽,没有把根绝了,你只是把那个现象暂时的熄灭一下,生起来的现象熄灭一下,他生的根本没弄明白,就是虚妄我执啊,总有个我啊,这个我呢,就要找一个相对境,所依缘,就开始有众生演变。我没有了,也没有众生可度了,你没有我了嘛,还有什么众生可度啊?相对境没了,所对境不就成了绝对了?所以“我当度众生”啊,不要作这个观念。
我要度谁,度不了,谁也度不了谁。你记住是因缘聚会,就包括我们所见所闻所听,所觉的一切,都是你心中的东西,你心外没有东西可得。你想改变这一切现象,心转了,一切境界自然就变了,你心不转,境界不可能转。心怎么转?依止正理,转虚妄而变成真实,这就称为度众生。
“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真实生命境界当中,没有什么所谓的众生,没有众缘和合这个概念,我们真实本有生命那种状态,是圆满无碍的,是理事无碍的,是一如境界,一如境界有相对境吗?没有。有相对法吗?没有。所以称为“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在我们本来圆满的生命状态当中,是没有这些现象存在的,所以就没有众生如来可度,“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果你要认为你成佛以后,还有什么现象可得,有现象可得就称为有众生可度。在你圆满正觉以后,你认为还有现象可得,那证明你还没有圆满,你还在相对法烦恼界当中。就象那些道士们,修道士那些,道士天天念着要降妖除魔,所以你看他修练得很厉害了,天天碰到妖怪,就包括那些民间的神婆们,他天天看这个那个是精,都是那个妖精啊那个狐狸精啊,那个黄鼠狼啊,你家不要有事,你家要有事,就说你给什么什么精缠着的,你问他自己是啥精?我们没有智慧的人还信啊,不是不信,还真信,弄纸烧烧吧,送送吧,都干过。念啥见啥,他天天念妖精他就见妖精,他天天念鬼他准见鬼,你去看那些神婆们,天天心里念就出来了,其实都是你心里的想法,以后记住了,也不要念害怕,不要念恐惧,也不要念今天倒霉了,明天好了,明白吗?
念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叫无量光无量寿,对吧,无量的福报无量的智慧多好,你念不成阿弥陀佛,你念睡着了,就念无量的福报无量的智慧,你坐那儿念我有无量的福报,我有无量的智慧,好使,省得不专心,你天天那样念,你放心吧你绝对有。多简单啊,福从何来,福从心生。什么叫心?信念改变了,人生方向改变了就有福了,也不是神啊鬼的给的,也不是这个土地爷那个土地奶奶给你的,他们还自顾不暇呢。说一个笑话,就说那土地庙,老百姓拜神弄鬼啊,求这个土地爷告那个土地奶奶,求他保佑你啊,你说他保佑你啥啊,你弄两个坏蛋把他光光的拆了,他能把你咋了,人有一句话神鬼怕恶人啊,那神婆子就讲,那神鬼还怕恶人,当然了,老神家不敢惹他嘛,看,都是他的话,就包括佛菩萨也是这道理,不是说佛菩萨会保护你什么,而是你的心要不要跟他统一起来,你的信念行为跟他统一起来,自然他那种生命现象就会跟你相应啊,跟你这种生命现象分不开。
所以说好象有佛菩萨来保佑你了,不是了,是你的心跟他相应了,你的生命迹象改变了,跟他统一起来了。那也有佛菩萨不灵的,那文化大革命毁了多少啊,是你的心没修行到那儿,佛祖当时在世的时候谁敢把佛祖怎么样,到现在佛祖一节指头骨,人还疯狂崇拜呢,人家那个生命是永恒的威力,一般人百年以后,你们家子孙哪个会看你一眼?什么儿子,孙啊,去一边歇着去吧,他要哪天给你迁坟,他还不愿意拣你的骨头,还找人拣去,这就是我们的生命现象,所以如来在我们真正的生命境界之中,这些现象都如幻而有的。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佛陀方便众生理解,说有一个佛可成,在我们圆满生命当中的圆满现象就叫成佛,而成佛呢,其实是没有这个名词的,但是为了方便众生理解,告诉你一个现象可以成佛,可以跟他一样,而凡夫之人呢,就执着了,执着在我以外还有一个佛,我得跟他一样成就外面的佛。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所以凡夫在你生命现象圆满解脱那种境界当中,也是如幻而有的,“是名凡夫”。我们所应化的真理,所要遵循的真理,这个理也是一个方便的讲,能够让我们理解,在我们真实圆满生命境界之中是没有什么现象可存的,他是一种真如自在的境界,你不要以为境界就是虚幻不实的,是非常真实的。
这个道理就象什么一样,你看,我们这个天地之间的万物,一切都生长于天地之间,但是你看虚空当中没有任何东西吧,大地当中也没有任何东西,但是为什么那些东西都能生长于天地之间,这叫化无所化。啥叫化无所化?他去发生这种变化的同时,他得住无所境界,就是说,住绝对空境界,以绝对空自然生相对有,自然也能成绝对有。再说一遍,我就说这个吧,你一天的好心情坏心情,不好不坏的心情,从哪儿来从哪儿去的呢,从何而来从何而去?来无踪去无影,这样说就对了,来无所踪去无所影啊,如幻而来,这个如幻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绝对空。我们所看到的种种现象叫相对有,而蕴含这种现象作用力这种本体呢?叫绝对有。你说他没有,他能变化出一切来。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这一段就讲得非常明显了,我们刚才所讲的绝对空,就是我们所说的法身,法身是离一切相,所以称为非相。“相”包括相对有和绝对有,相对有是我们这个现象界,绝对有就是所谓胜解脱性。这个法身是在你一切现象境界当中,能得到受用的那种作用,就包括我们现在这个境界,我们所在的这个境界也有法身的成份在里头。法身是不生不灭的融载体,一种附载体。我们现在这个境界,现在这个时空,现在这个时间空间,生命的现象存在于当下,这个现象时过境迁,随着时间过去,境界就变化,这一切一切变化的过程,包括承载的过程,通通在法身当中。而法身在那个境界当中是起到绝对的作用的,起到绝对的受用,他是身心不二,也叫一如境界,所谓真如法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非常智慧圆满的问他,须菩提你能了解这个情况吗,啥叫三十二相观如来?前面我们讲的以具足色身见不,不能以具足色身见,而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就问须菩提了。由这一品呢,就可见他并没有通晓法身意,他只是解空性道了,理解那个空性真理,但并没有通晓法身意。佛当时有遍知心就知道他肯定没解法身意,就问他一句,“于意云何”,可以了解上面所说的情况吗,可不可以认为圆满解脱的生命一定就有圆满的福德相呢?须菩提就答了,是的,当然是这个样子了,那个圆满解脱的那种生命,自然就有圆满的福德相,福德受用。因为他前边讲过,他顺应他前边那个意思依理思维判断下来了,所以还是以他那个思维心在判断,“如是如是”,他认为是这个样子,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应该是这样子,他认为。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你要是认为有这个圆满的福德相就是佛,那转轮圣王的福报跟佛是一样的,那你说转轮圣王是佛吗?“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我现在理解您的意思了,究竟圆满的法身之相呢,是不应该以所谓福德圆满和不圆满相来认为的,他不存在圆满和不圆满,具足和不具足,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人,不要去抵毁任何人,也不要过于高看任何人,这都是一种错误的认为。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什么叫色?一般人都好落入这种观念里,这个人学佛好啊,学得容光焕发,认为拜佛真好,人能拜成佛,有利益了,你拜到佛了吗?若以色见我,你认为你那个外界环境的改变,就认为你跟佛有缘了吗?一定错误了。认为拜佛念佛,修行佛法的真理好与坏,就必须得福报改变,那就叫有佛了。啥叫以音声求我?那天不是讲那笑话吗,喊阿弥陀佛来接引。再讲一个笑话,我们某同志成天好念经啊,一天哇哇哇的,我说你别骚扰佛祖了,你唱得有唱机那么好听吗?你何苦骚扰佛祖呢?叫佛祖清静一会儿吧,你看那么多人求他,就咱们家没人理他,让人家清静一会儿,多好。有人说念经能念成佛,错了,音声求我,这个人行的是邪道,他不是如来正觉,不能见如来,佛告诉你了,那样你是成就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