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信仰天地父母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43

广东湛江上林寺2011年农历六月念佛七法会

仁焕法师开示

(十八上午) 信仰天地父母

信仰的范围很广泛。信仰天地,就要信仰国家;信仰国家,就要信仰政府。为何要信仰政府呢?政府代表天地管理国家,给国家带来平安,给国家带来繁荣,给国家带来富强,这是人民政府为一个国家努力付出的功德。

大家相信政府代表天地吗?如果哪一个政府不能代表天地,这个政府也自然不存在了。如果能存在,那肯定是天地护佑这个政府,给他管理一个国家。大家信仰这样的道理吗?(众答:相信)。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执政就是代表天地。既然党代表天地,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相信政府,尊重政府,接受政府的领导。如何算接受得好呢?既然尊重,就不要有反对的观念。如何达到真正的尊重呢?守好我们公民的本分。如果公民人人守本分,个个尊重政府,国家绝对稳定、平安。反对政府就是反对天地。

虽然政府个别官员的素质水平比较低,可能在管理方面没有良好的修养,但这是他的个人问题,不能代表整个政府。政府绝对是好的,个人的行为不可能代表整个政府。所以我们在面对这方面的问题时,应当冷静,另外想办法来协商。

平安来自什么呢?平安来自和谐。缺少和谐自然缺少平安,想要平安必定要努力做和谐的公民。在这里我值得提醒大家,一个人如果在家庭里面亏了孝道,不一定当下马上有灾难,因为父母可以原谅我们。但是我们亏了天地之道,就马上爆发灾难。亏了天地之道就成为短命鬼,亏了孝道就给身体带来障碍,亏了夫妻之道这个家就没有了。要想保家,就要好好守夫妻之道,夫妻和睦就是保家。作为子女,孝顺父母就能继承家,能兴旺家。能感恩所有家人,就是回归和谐之家,家和万事兴。大家相信“家和万事兴”吗?相信就得法了,不相信就没有家了。

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作为父母,作为老祖宗,后代不好,就要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就是挽救后代,后代就是家庭的希望。那么下面我们再讲到,作为子女,能孝顺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做到这三方面就是生命有依靠。我们身体不好,一定要想一想:是不是亏了孝道?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亏了孝道,就等于一棵树离开了树根,肯定要倒。

今年我给大家定位:天下事保命第一。想保命就要信仰天地,尊重天地。因为我们生存在天地之间,如果我们违背天地了,我们的命就没有条件再生存了,对不对?天地给我们氧吧,我们一旦少几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人;如果我们感恩天地,那就空气流通;如果我们怨恨天地,就是氧吧障碍,自然就死了。那么人民政府代表天地管理国家,造福国家,我们有什么理由反对政府呢?我们作为信仰公民,一定要做到热爱国家,热爱政府,尊重国家,尊重政府,各守本分,各正其位。

世间万物平安第一,也是健康第一。健康是来自父母,大家相信吗?(众答:相信)。果子离开果树了,这个果子还行吗?不行了!所以呢,每一个人应该时时刻刻知恩、感恩、报恩,做到了我们就健康了。知恩,是认可父母的功德;感恩,就是说没有父母就没有我的今生,感恩父母的功德;报恩,就是不要看父母的过,要守好子女的本分,看父母的过,就等于看自己的过。

对父母不满足,身体就有障碍;对父母不满意,灵魂就有障碍。灵魂有障碍了,就叫做丢命了。人不怕有病,最怕没有命。守本分,就是真正学佛人,也叫做明白人;不守本分就是糊涂人;如果过分,就是大恶人。

大家愿自己一生光彩,还是愿自己一生黑暗?如果愿自己一生光彩,那就回归到:天下事保命第一,世间万物平安第一,人间百善孝顺第一,千条道理保家第一,万条道理和谐第一。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仰与平安
下一篇:信仰是一种智慧
 往生与助念
 怎样才算学佛人
 净土不混杂
 贪嗔痴是痛苦与灾难的根本
 家和万事兴
 六字洪名直达西方
 佛教文化是觉悟文化
 佛法大义 十、舍命全交 受佛法化
 学习五大菩萨成就福德
 永远做极乐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一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连结就是与学习的对象起共鸣[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辨中边论颂讲记(十三)[栏目:辨中边论颂讲记]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外密与内密判别[栏目:九乘次第论集]
 心中月 下 论奥秘[栏目:万行法师]
 参同契·草庵歌 二 草庵歌[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听法时所断意之行为[栏目:圣者言教]
 亲人对生活没有丝毫的热情怎么办?[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修行是每一刻的事(吴明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弥勒联[栏目:佛教楹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