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一)
 
{返回 寂静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46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正月念佛七法会

(十九上午寂静法师开示)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一)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先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罪?有罪吗?有一句话叫认罪伏法。那我们的罪在哪里呢?你们知道吗?罪是有表现的。我们生命中种种的障碍、烦恼、疾病、灾难,所有这一切就是罪恶的现象,对不对啊?孩子不好,家庭不好,身体不好,这就是我们曾经造下了恶业的结果。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曾经犯下的罪,在今天得到报应了。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也不是光造下了罪业,我们也做了不少的功德。表现在哪里呢?也表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比如说我们也有欢喜的时候,也有顺利的境界,有一定的财富,家庭还可以,孩子也可以,这些都是我们所做功德的表现。尤其是大家能来到南山寺,这是我们过去做下了无量功德的结果。

我曾经给身边的人总结过,我说,我们能进入佛门有两大特点。一个叫功德无量。因为有功德,我们才能够深信佛法。一个叫罪业深重,因为我们有罪业,所以生命中感招了种种的不如意、痛苦、灾难,才推动我们来求助佛法。所以在我们身上同时表现着功德和罪业。

那到底罪业大还是功德大呢?如果我们对佛有信心,就是功德大。如果我们对佛的信心不够,甚至没信心,就是罪业大。只要我们深信佛法,对三宝充满了不退转的信心,再大的罪业比起来都很渺小,因为三宝的功德能把所有的这些罪业清除。我也曾经对一个人讲,因为他对我说,他业障重。我就给他说,最大的业障是什么?刚才讲了,最大的业障就是没有信心。其次最大的业障就是听不懂法,不愿意闻法,这是最大的业障。只要我们对三宝有信心,愿意闻法,听得懂法,所有业障都是可以清除的。

我根据佛的教诲总结了十个字:遇到、闻到、悟到、做到、得到。什么叫遇到呢?佛教给我们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首先要遇到。比如说,有很多人来到南山寺,我们也正在开法会,他是遇到了,但是他在外面望了一望,就离开了,他没有时间听闻到正法。也有人遇到,也来听到了,他听不懂,就是悟不到,这就是第三个障碍。也有人听得懂,也理解了,就是不愿意去做,这是第四个障碍,最后还是见不到效果。所以我们要得到佛法的大利益,前面有四个关口,或者叫四种障碍,需要我们去逾越。

我们可以把这十个字记下来,用这十个字去审视自己被卡在哪里。有相当多的人就卡在了第四步。经书看了不少,听经也听了不少,心中的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所以始终得不到。得不到也是罪恶的表现。所以我们在生命中要不停地忏悔,忏悔自己的罪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从罪的现象来讲。

那罪的本质是什么呢?罪的本质就是我们曾经犯的错留在我们第八识里边了。举一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老天就好像有一部摄像机。我们所说的、所想的、所做的,老天都用这部摄像机摄下来了,只要我们说过、做过、想过的,这部摄像机里边都保存有这些信息。如果摄像机里边保存的是好的信息,那就叫功。如果这些信息是不好的、错误的,这就叫罪。所以罪的本质,它不是物质,它没有形象。按照佛法究竟意义来说,它是空性的,跟一张光碟一样,它上面只有一个信息。如果里边是一个喜悦的场面,播放出来,我们就很欢喜,如果里边是一个悲伤的场面,播放出来,我们就很悲伤。人生的不如意,就是因为我们在内心深处存储了不好的信息,这就叫做罪。人生的如意都是在我们内心存储了好的信息。所以我们从自己生命的现象,就可以判断自己的罪和功有多少。

刚才已经讲了,我们的罪再大,今天遇到了佛法,也是可以彻底清除的。那这个罪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呢?佛告诉我们:罪由心起,业由心造。万法都不能离开我们这颗心,功也是这颗心造出来的,罪也是这颗心造出来的,所以我们这颗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狱,就看我们每天在造什么。我们天天这样念佛,就是想把佛的愿力接受过来,改造自己凡夫的思想,改造我们这颗不好的心。当我们这颗心变好了,命运也就变好了。师父给我们这方面的开示非常之好、非常精辟,他告诉我们: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精神比我们的身体更重要,精神就是一个人的命,没有精神就没有命了。

那我们这颗心,它又是怎么造业的呢?它通过思维就造出了一种业,这种业叫意业;又来推动我们嘴巴说话,就造了口业;心又指使我们身去造作,所以又造了身业。业障来源于三种,佛教把它称为身口意三业。我们要避免自己造业障,也在这三个方面时时地反省。比如说,我们想了哪些不好的事,那就赶快忏悔。我们跟人说了不好的话,也赶快向人忏悔。我们身体曾经做了不好的事,那也赶快忏悔。这样就把我们这三业清净了。

那还有一个罪表现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烦恼。烦恼是一切罪业的根本。所以有些时候看到我们内心生烦恼了,其实就是看到罪业来了。那我们的烦恼又分哪几种呢?佛说的,我们的烦恼有八万四千种。所以我们如果不学佛,不持戒,我们永远会活在烦恼中,第一个烦恼没有消除,第二个烦恼紧接着又生起了。

这八万四千烦恼,把它总结起来,有六种最根本的烦恼:第一个叫贪,贪是一切烦恼的第一个根源。第二个是嗔,嗔就是仇恨,就是生气,就是不满,就是嫉妒。

第三种叫痴,愚痴。愚痴表现在什么地方啊?就是糊里糊涂,主要表现就是不相信因果,不明白因果。这个非常重要。我们要教孩子,第一个就是要教他明了因果。我们自己要成长,要想有美好的未来,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深信因果。一个人只要不相信因果,这个人就注定堕落和失败。一个人如果深信因果,就注定成功。所以相信因果,就可以破掉愚痴。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聪明的人,也遇到我们感觉很有智慧的人,那到底他聪明吗?他智慧吗?现在我们有检验的标准了:他相不相信因果。只要不相信因果就是愚痴,跟他的地位、钱财、学问没有关系。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因果关系是宇宙的客观规律,是自然的基本法则。它就在万事万物中,我们一秒钟也不能离开它。宇宙如果有一秒钟没有因果,这个宇宙就不存在了。所以这么重要的规律,他都不相信,你说他有智慧吗?没智慧!注定失败和堕落。《地藏经》还告诉我们不信因果就要堕地狱。为什么不信因果堕地狱呢?刚才讲了,因果规律是自然的基本规律,是宇宙的客观规律。我们如果不相信,就处处与这个规律相违背,这就造下了重罪。是重罪让我们堕落了。这是六种根本烦恼的第三个:愚痴。

第四个就是傲慢,或者叫骄傲。觉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这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很多的罪过。第五个就是怀疑。怀疑因果,怀疑佛,怀疑真理。我们之所以不能够对佛法有大信心,不能深信因果,就是这个怀疑在里边捣乱。所以这个“疑”,要通过忏悔通过实践去消除。

这五种烦恼,每一个人都有,但是轻重有差别。有些人有对治的方法,有些人没有对治方法。有些人认识到了,有些人没有认识到。所以我们今天讲出来,让没有认识到的也认识到。只要这六种根本的烦恼不减,我们的生命就不得安祥。

第六个叫恶见,恶见里边又分五个。总的来说,什么叫做恶见呢?就是种种错误的见解。比如说我们认为身体是自己,这就是错误的见解。师父跟我们说精神才是自己,没有精神了,就没有命了。用电脑来比喻也能理解,电脑如果没有软件了,电脑也就废了。电脑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功能,最大的作用就在软件。

我们今天明白了种种罪恶的现象和来源,以及它是怎么产生的,那我们现在怎么消除它呢?六种根本烦恼,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所以我们忏悔也可以分这六个方面:

贪用什么解决呢?佛法是对治法,就是用反方向的力量去对治。就是布施,用舍去对治。我念大学的时候啊,非常吝啬。我买一点糖都躲在被窝里吃,怕同学看到了,要把我的糖分一点。这就说明我天性里边是悭的、吝啬的。但是学佛以后,这一切是可以改变的。到现在我虽然贪心依旧,但是比过去好多了。

第二个嗔恨,怎么解决?首先是忏悔。怎么对治呢?佛教给我们开方便门,用慈悲心对治。比如放生吃素,比如观想众生的苦难去拯救,可以对治嗔恨心。有专门的一种修法,叫慈心观,用修观来对治嗔恨,来增长自己的慈悲心。比如我们下午的晚课有一个蒙山,有念变食真言和甘露水真言,就是救渡地狱道和饿鬼道的众生,并且给他们食物,这个也可以增长慈悲心。我们在念的时候,就要用心去观想。比如说甘露水真言,念的时候就可以观想到整个天空甘露普降,当甘露到地狱里边的时候,地狱的烈火都熄灭了,里边的受苦众生都解脱了,饿鬼道的众生也得到甘露的滋润。这是从修观来对治嗔恨心。

第三个愚痴,刚才说了,就是用因果来对治。第四个是傲慢。傲慢用谦卑来对治,处处恭敬人。不要以为他是小孩,就可以欺负他。不要觉得他是新来的,我来了好久了,我就可以做老大。也不要以为他的地位比自己低,就可以随便地轻视。这个可以消除我们的傲慢。

第五个是怀疑。怀疑可以用实践的方法来对治。我们说:念“南无阿弥陀佛”灵不灵验?这就是怀疑。我们来参加法会,念一个七、两个七,看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当我们用事实去证明以后,信心就增加了。当我们看到别人身上得到佛的功德,身体变好了,有种种好的感应了,我们的信心也就增加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罪业如何消除。最主要的就是两个:一个是接受报应。这个罪报应了就没有了。二个是发露忏悔。下午专门给大家讲忏悔,上午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返回 寂静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业障的来源与对治(二)
下一篇:怎样念佛
 因果的故事
 如何培养孩子
 两个字的成功学和解脱学——领悟了就得无量喜悦与财富
 信心的力量
 佛法对疾病的认识和治愈方法
 什么最能度众生,长福气?
 快速成长三要素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三
 如何让念佛效果更殊胜(一)
 生命归何处?生命靠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九章 功成身退[栏目:法界法师]
 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三篇 三法印[栏目:最初的根本佛法]
 佛海生红莲[栏目:佛网文摘]
 把力量对准自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菩萨学处·第一讲 富贵心[栏目:普献法师]
 虚名阻碍了我们[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二)[栏目:杂阿含经]
 他空说的系谱与内含——论印顺导师对唯识空性说的理解(陈一标)[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