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取舍因果如何把握分寸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6

取舍因果时掌握不好分寸,觉得自己很执着,怎么办?
  
  答:我们现在所了解、明白的因果是不究竟、不圆满的。在你还不太明白的时候,因果显得很复杂,要取舍也很难。当你真正明白了以后,因果并不复杂,取舍起来也不难。
  
  什么是真正的明白?第一,取舍因果的前提条件是深信六道轮回。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深信轮回,所知道的因果还不是三世因果,所以很难彻底明白因果的道理,很难对因果具足真正的信心,也难以真正取舍因果。第二,要有取舍因果的方便和智慧。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方便与智慧,所以取舍因果,一是很难分辨,二是很难把握。
  
  其实你把因果弄透了,修好了,有智慧了,取舍因果没有什么难的。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善恶标准。如果你在小乘的层次,可以依据小乘的善恶标准来取舍因果;如果你在大乘的层次,可以依据大乘的善恶标准来取舍因果;如果你到了密乘的层次,可以依据密乘中的善恶标准来取舍因果。另外,如果你在凡夫阶段,就按照凡夫的善恶标准取舍因果;如果你在菩萨阶段,就按照菩萨阶段的善恶标准取舍因果。佛已经圆满了,不需要取舍因果;即使佛取舍因果,也是一种表法,是示现给众生看的。
  
  我们讲因果,有的表面上看是恶,实际上是善;有的在表面上是善,实际上是恶。佛讲过四种人,讲的都是因果。“内熟外不熟”,是说内心清净,外表不清净;“内不熟外熟”,是说内心不清净,表面上很清净;“内熟外也熟”,意思是内心清净,外表也清净;“外不熟内不熟”,意思是内心不清净,外表也不清净。这四种人都应该了解,然后才可以取舍这样的因果。
  
  如果不懂这些就一概而论,小乘与大乘、显宗与密宗都混淆到一起了。层次还不一样,就不好取舍了。或者说取舍非常难。
  
  佛讲,“纵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相会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报应有现世现报,也有来世再报,还有很多生生世世以后再报的。这些都不好掌握。特别细微的因果,除了佛以外,其他人都很难掌握。所以不是很容易就能通晓因果的道理的。我们现在还在基础的学修阶段,大概地能够了解因果、取舍因果就行了;这样坚持学修下去,逐渐能明白得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清晰。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佛法可以消除业障吗?
下一篇:为什么说出离心是勇敢的心?
 轮回有没有结束的时候?
 佛为什么说众生愚痴颠倒?
 做为家庭主妇的修行人,可以给不信佛的家人做肉菜吃吗?
 怎样去理解《大圆满愿文》中的“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这句话?
 学习佛法可以消除业障吗?
 证悟了空性、证悟了大圆满以后,还会受世间八法的影响吗?
 已经皈依过密宗的上师了,再皈依其他的上师,是否会有过失?人在修行当中可..
 佛在经中用了很多比喻说明了暇满的人身一旦失去就再也得不到,同样佛也曾在..
 密宗的大鹏金翅鸟修法与汉地崇拜龙的传统会不会相冲突?
 每天除了按照法本做早晚课,还可以念诵其他的经文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观正见[栏目:丹增嘉措仁波切]
 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栏目:黄夏年教授]
 《入菩萨行论》第36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第四节 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法门[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