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谓「修」?
 
{返回 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14

何谓「修」?

        何谓「修」?就是反复串习、修习。我们应该以何种方法调伏内心?改善内心?必须透过佛法的道理去改善。但并非马上可以达到效果,需要长期串习努力。当我们听闻教理时,第一次听觉得很困难;第二次听时,觉得比较简单;第三次、第四次听时,就觉得愈来愈容易了。这就是串习、熏习。譬如我们时常愤怒、瞋恨一个人,当看到此人,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忿怒心。这时应该想──我不应该对他产生忿怒心的,我不应该这样发怒。一次又一次的熏习,自然而然不会对此人,产生很强的瞋恨心了。以此串习的力量,调伏原本非理作意的过患。
 
        以身体而言,刚开始做一个动作时,会觉得很困难,但是天天做同一动作,就不会觉得困难。这就是长久的串习、熏习所得到的结果。同理,「心」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想离苦得乐,但被心所控制,心又被烦恼控制,即使不要痛苦,因为不知痛苦的因何在,无法突破,唯有承担痛苦。快乐的因又不积聚,所以无法得到快乐。
 
     「修」的意思,放弃往昔对烦恼的串习,换上新的串习,不再被心控制,心也不再被烦恼控制。假使长期,把心保持在善的一面,去串习、熏习,心自然而然变成善的;长期远离烦恼的串习、熏习,来改善内心,叫做「修」。
 
     「修」,就是内心与善法相应的串习。所以必须多多听闻,什么是真实的情况,以听闻的善法,内心反复的思惟,需与真理相应。不只听闻,生起定解之前,先要观察,如果不相应,就无法对真理生起信心。完全相信真理之后,知道生定解的胜利,不生的过患。修的次第分为二,一是观修,一是止修。观修,就是反复的思惟观察。产生定解之后,把心安住于此,称为止修。一般人对着境,内心就产生起伏,这是习气造成的,不加以观察,就执着为真实。如果不照修的次第,先修难的,后修易的,将无法达到我们追求的目标。前前所修的内涵,是后后的基础,次第正确,就容易成办所愿。

 


{返回 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心八偈讲授
下一篇:宗义宝鬘讲记(雪歌仁波切、洛桑却佩格西讲授)
 众生相处应有的态度
 闻思修空性的利益
 功德之本颂
 四圣谛与因果法则
 何谓根本上师?
 雪歌仁波切为我们打造的学佛蓝图
 止观之应注意事项
 般若心经讲授
 大乘八关斋戒仪轨讲解
 结合大悲心的空性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观四百论讲记(三十五)[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一四 昙弥迦经[栏目:经集 二 小品]
 如何赢过执着[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学佛三念[栏目:刘先和居士]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南北朝的涅槃师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禅修要义 第五章 三乘渐次[栏目:达照法师]
 一日沙门(马明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唐玄奘的失败(李玉朝)[栏目:玄奘研究]
 弟子非常喜欢法王如意宝,希望他很快乘愿再来。让我们祈请他快点回来?[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杂阿含经选辑 I[栏目:白话佛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