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分歧的产生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9

93、分歧的产生

两个居士就藏传佛教的“活佛”起了争执:一个表示“活佛”就是“佛的化身”,至高无上;另一个则表示,所谓“活佛”纯粹是凡夫自称为佛菩萨,以凡滥圣,就是魔。就此,二人希望清净给做个评判。清净乃一介愚夫,如何敢了断这桩超级官司。好在清净因特殊因缘和藏传佛教噶玛噶举传承的青海公保寺才旺仁波切(活佛)做过长时间的交流,才旺仁波切读过北京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汉语水平极好,所以交流很成功。

藏地的“活佛”,藏语为“祖古”,意为“转世行者”,亦称“仁波切”,意为“人中之宝”。“某佛菩萨化身”意为“某修持法门本尊代言人”,如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代表某级政府行使相应职能,但他并非就是完全政府。就如同汉传佛教弘扬净土法门的法师我们尊称他为阿弥陀佛的化身一样。“活佛”一词是汉人翻译的,藏人并不认可汉地民间将其理解为“活着的佛”。藏传佛教之所以寻找转世灵童(祖古),是具有藏地本土特色的寺院继承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因宗教领袖去世带来的继承争执和动荡,这是西藏历史所形成的。

藏传佛教就显教和密乘的判教,也和汉传佛教有所差异。藏传佛教把中观(证悟空性)以下判为显教,中观以上判为密乘;在证悟空性前,即使持咒结印也是显教;在证悟空性后,讲经说法也是密行。而汉传佛教则把研读教理判为显教,持咒观想判为密教。也有一部分学者干脆把汉传佛教判为显教,藏传佛教判为密教。所以藏传佛教教义中认为密乘高于显教,并非人们理解的“藏传佛教高于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所讲的“即身成佛”的“佛”,在证量上等同于汉传佛教天台宗“六即佛”的“名字即佛”,禅宗的“明心见性”,净土宗的“念佛三昧”,教下的“大开圆解”,而非如释迦牟尼佛一样的“福慧具足,究竟涅槃”的“佛”。藏传佛教的大手印、大圆满之无上瑜伽和汉传佛教禅宗的现量开悟,真实证得,亲见本来面目也基本一致。

因为时代、地域和人文的不同,对同一真理高度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述,不二智慧,各具精彩。所以,分歧的产生往往来自于语言和理解的差异,盲目崇拜和盲目毁谤都是迷信行为。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证量就是心量
下一篇:讲经弘法与修持止观是不二法门
 我的烦恼最多
 大宗师
 解脱就是硬道理
 三个锦囊
 所谓“爱情”,是绑匪使用的迷幻药
 向大众沉痛忏悔
 众生欢喜,诸佛欢喜
 “般若智慧”就是卖豆子
 修行的动力来源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三武一宗的灭佛 (二)[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舍八戒和破八戒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要舍八戒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见性成佛 第九天[栏目:如本法师]
 23.云何名形残?[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九章 入世出世两不误——佛教世间的作用[栏目:体恒法师]
 佛法要义 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栏目:陈燕珠居士]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三节 华严宗[栏目:佛学基础]
 环境保护:佛教的自觉认知与践行事迹(陈建勤)[栏目:佛教与环保]
 大乘二十颂论[栏目:龙树菩萨]
 《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五部分 向地藏菩萨学习什么?[栏目:林克智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