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浅谈菩萨戒(衍兰)
 
{返回 律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1

浅谈菩萨戒
衍兰
闽南佛学


  一、前言

  佛法东传,至唐代达到顶峰全盛时期,成立並奠定了大小乘十宗教义。其中,律宗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是印度传统佛教思想体系一重要组成部分。为佛法慧命延续之所依,居三学之首位,亦是佛法得久住世间之基石。故《华严经》云:  “戒为无上菩提本。”又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说:  “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戒为佛教根本精神所在,是大小乘共依据之法门。如来一生说教、修行、弘法度生之行事以及成佛的活现写照,一切经典全部精奥,皆于律藏之中可探求之。
  《梵网经菩萨戒本》在中国流传普于诸种菩萨戒本中备受普遍欢迎。

  二、何谓菩萨及萨菩戒

  菩萨一词乃印度梵文之音译,,全译是提萨埵”,意译为觉有情,即含觉悟、觉知、觉见之意。此中含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发心者除自求无上正觉之外,同时内流慈悲心,启化一切有情皆得无上提菩,另一种意思是自觉悟见本性真义后,同时亦欲令一切众生同修同证同见本身具足之佛性。
  菩萨必须受持菩萨戒法。如《梵网经》说:菩萨戒“是诸佛之本源,菩萨戒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又说“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根据小乘所奉行《四分律》的观点:小乘人接受三归、五戒后,便是佛弟子,因而称之为佛子;但大乘则以能成就佛道的种子才称之为佛子,因为菩萨戒是一切诸佛成佛的根本原因。若从因位上说,称为菩萨戒;如从果位上说,则称之为佛戒。这是由于庄严劫中的千佛是从受挣菩萨戒而得成佛,现在贤劫中干佛乃至未来星宿劫中千佛,同样是受持菩萨戒而成佛,乃至推及到过去、未来的三世三劫之千佛。
  关于受戒,初发心者,踏进佛门第一重要的法事便是受戒。若是自以为以虔诚心信佛不须要事相上的任何形式,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始终不为佛教所承认。如同孩子已届龄入学,还未办理报名手续,便欲在学校上课,同样会被拒诸于校门外的。
  “戒”的梵语有两种:①尸罗,②波罗提木叉。在《大乘义章》卷一中说:言尸罗者,此名请谅,亦名为“戒”。
  就“戒”的定义来说,一切禁戒,皆有四科之分别,而且每一条戒也具足此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
  戒法:是由世尊亲自制订的种种规则、戒条来禁止弟子们的身心轨范、语言行为,亦即是律藏中的全部内容。
  戒体:指受戒人登坛时,答覆羯磨和尚问题之际,在聚精会神的一问…答之——刹那间,形成了一种防非止恶之功能。一种微妙的意念至善无漏的妙法透植求戒者阿赖耶识田中,从而由其内心深处所发的诚誓愿力相应成为一种责任感。
  戒行:依循所:受戒法而随顺着戒体,如法的去表现在身、口、意三业的行为上戒相:即依戒法条规,实践在修持行履上的种种差别之相。
  以上四科中以戒体最为重要,因受戒人从戒和尚听受戒法的当下,从其内心发出了必须持戒的愿心,由此心力必然会牵制及策励行人自己的内心,发出!防止从身、口、意三业做恶的力量,此力’量便是戒体的作用。受戒的根本意趣即在于此体性上面。从三业之行为而言。身、口二业是外表有形态的行为,叫做“无表业”或“无作”。一个人的行为必具备有此三业的要素,才能成为一具体.完全的行动。从身、口二业能够防非止恶所表现的行为便是行善,这种无表业力便是戒体久。综上所说;凡受戒人,不论出家或在家者接受戒法的时候,  (出家秉受沙弥、:具足戒,在家则领受三归五戒及八关斋戒),必具有此四科,受戒始能圆满成功。  

  三、汉传菩萨戒的种类及其来源
  汉语系佛教的菩萨戒,可以分为三类,即璎珞、梵网为一类,瑜伽、地持、善戒为一类,优婆塞经则独成一类。以下略述:   
  第一,璎珞,梵网类:有说《梵网经》是属于《华严经》一部分,佛初成道时,即在妙光堂诵出了梵网经。根据《太贤古迹记》说;  “妙光堂者,即华严云普光堂也,因佛放光而立名,在摩伽陀国寂灭道场、去菩提树三里也。”而《璎珞经》的缘起则是在“一时、佛重游于湃沙(频婆沙罗)王国,道场树下,成正等觉处,复坐如故。”  “复放四十二光。”放光后,即说出了五十二位菩萨(阶位)境界,接于下卷更说受十无尽戒的受戒方法。根据上述可以得知《梵网经》的说出,在时间上虽然是早于《璎珞经》,但说出的地点与放光的情况,是十分相似的。再说,《梵网经》是先放光明,次说出菩萨阶位,又于下卷说出了十重四十八轻戒相条文。两经之差异地方则是《璎珞经》没有轻戒,而《梵网经》却没有受戒的方法。但是,两经的相同之处,实是占了绝大部分是无可置疑的。
  第二类,瑜伽:瑜伽类中包括了瑜伽、地持、善戒三种。此三种戒本,同出于《瑜伽师地论》的同本异译。其中或由于译者的看法不同或所见的梵本不一,故而有了详细和简略、偏重与偏轻之别。
  第三类,优婆塞戒类:此经是由于善生长者的求佛问法,而由佛陀亲口诵出,共七卷二十八品,适合于在家众与外道根基而说的。
  在此三种戒本中,最为通行普及的是《梵网经》其次则是瑜伽菩萨戒。而优婆塞菩萨戒对初信仰的俗人来说从初学佛直至成佛的历程上,皆有详细的指引,是一部很好的经典。但就受戒和得戒的因缘上来说,这部优婆塞菩萨是最难受持和感得戒体的一种大乘戒法。

  四、菩萨戒的内容

  菩萨戒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聚净戒。所谓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虽然是简单的三句话,却包括了自度度人及上求下化的所有法门。以下略为分述:第一、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第二、修一切净法无一善法不修,第三,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不度。此三聚净戒包含尽了持作仪、修善法,度众生三大门类的一切佛法。在小乘七众的戒法中,身、口作恶始成为罪相,不去积极修善是不会成罪的。可是大乘菩萨则以意业成念虑作恶就会构成罪过。菩萨除了去恶之外,更要积极修善,因为去恶修善同归摄于菩萨戒的范畴。故而三聚净戒的内容可以说已包括了整个佛法。摄律仪戒涵容了大小乘一切戒律、威仪,摄善法戒则包罗了度众生出苦海的八万四千种出离法门,饶益有情戒,则概括尽了四无量心,广度一切众生的宏愿与精神。

  五、求菩萨戒的条件

  菩萨有顿立和渐次的差别,又有在家和出家的区别。故求授菩萨戒的条件,就有宽与严的不同角度了。其中必须具备两个主要条件:第一有感戒之善,第二无障戒之恶。
  所谓感戒之善,又分为两种:一是菩萨种姓,二是发菩萨愿。所谓菩萨种姓,是指大乘根姓来说,如《地持经》中说:“位五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故。”虽然有发心以及加行,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因为有大乘根姓的人,才能发心求受菩萨戒,能遵照佛戒履行,实践菩萨道,作忘我利他的行为,舍己为人,这便是菩萨根姓的菩萨精神。否则,虽然肯发心受持戒法,却无有行菩萨道的精神,于无上菩提道上终不能达到成佛目标的。
  所谓发菩提心者,又称为发菩萨心。一个人发菩提愿,行菩萨行的本意,是指要努力精进为善去恶的去坚固达到成佛的意志。有了大乘的根姓,却没有坚强的志愿来促成这大乘根姓的圆满究竟,纵具备大乘善根,亦无济于事。故而,在《地持经》中说;若不发心,不修加行,虽有堪任,而不速证无上菩提。
  第二主要条件:“要无障戒之恶。”什么障戒之恶呢?所谓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由这三种障成为了众生脱生死苦轮,行菩萨道的一大障难。在菩萨戒受戒法中,只问七逆, (在比丘戒五逆罪上多了杀和尚及阿闍梨二逆罪)。七逆罪属于业障,凡于七逆罪中犯任何一逆者,皆失却受菩萨戒的资格,故而七逆罪是主要障碍受菩萨戒的障戒因缘。
  六、菩萨戒的秉受方法

  关于秉受菩萨戒的方法,有颇多的种类。根据《璎珞经》卷下说:  “受戒有三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前顶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请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是下品戒。
  又根据《梵网经》戒二十三条则说:“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时;不需要见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要见好相。”   
  从上得知,璎珞与梵网受戒方式在观点上是大致相同。其略异之处,是璎珞经在自誓戒中,並未要求要见光见瑞,佛来摩顶的瑞相。但梵网经则是一再的指出必须要见到好相,才能自誓得戒,否则便不得戒。  
  关于自誓受戒取不取好相的问题,明末的藕益大师在《毗及后集问辩》中有这样的解释,他说:“今人求戒,大须自审,果能念念与悲智相应,上荷正法,下悯含生,便可直遵璎珞、地持,设不遇师,亦得自受;如或虽希佛道,悲智未深,则须秉持梵网法门,千里无师,必求好相;更或现有明师,心存骄慢,不从求受,别向像求,斯则(璎珞、梵网)两经之所不听,五悔终不成功。”故自誓受戒,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始适用。
  根据智者大师的戒疏,亦把受戒的方法分为三类:
  第一类、对诸佛受戒,此有两种:
  (一)真像:如妙海王及个子从庐居那佛受菩萨戒。
  (二)像佛:金、铜、木、石、泥、画等像,千里内无师,许向佛像求得好相自誓受。
  第二类、对圣人受戒,亦有两种:
  (一)真圣:十地菩萨及等觉大士,现前之时,可对之为缘,故宜发戒。   
  (二)像圣:即菩萨形象,如果单以菩萨形象,恐会造成游慢之过,《地持经》则单说佛像,未说菩萨像,梵网、璎珞经中说佛菩萨者,是佛边有菩萨的意思。
  第三类、对凡大法师受戒。此受法规仪种类很多,这里摘录两种近世流通最广的受戒仪轨加以说明:   
  第一、传授菩萨戒正范:
  (一)明敷座结坛法  (七)受四不坏法
  (二)明请师入坛法  (八)忏悔过法 
  (三)明礼敬三宝法  (九)明发愿法
  (四)明正请法师   (十)明发戒体法
  (五)明开导戒法    (十一)明宣戒相法
  (六)明请圣法      (十二)结赞迥向
  第二、授大乘菩萨戒仪:   
  (一)求师授法    (六)请师乞戎
  (二)请圣证明    (七)立誓问遮
  (三)归佛求加    (八)加法纳体
  (四)策对劝信    (九)说相示诫
  (五)露过求悔    (十)欢德发愿
  在众多戒法仪轨中,此二种较为普及韭受推崇。前者是明末见月律师所编订,他说这是“菩萨璎珞本业经及弥勒菩萨所说菩萨戒羯磨文中俱明,故今会合加仪,遵行有据”之文。是一种适合用于大场面集体共受戒法的仪轨方法,排场则与授声闻戒一样,须请三师七证登坛,后者仪轨内容文字精简,含意充实,对场面的铺陈,可容纳多人秉受,亦可作单独而受,並且对于戒师人类,主张“公但请闍梨、授戒师耳”而已。

  七、受持菩萨戒的意义

  佛戒的缘起,是由于佛陀成道后,于僧团中出家人数日益增多庞大,以至龙蛇混杂,使僧团内部时有越出规范之行为发生,寐假而成为犯戒之重大事故,经长老尊者们之再三申言禀请,如是佛陀为了维系和乐清净的僧团声誉与修学不辍的良善风规,根据犯事因缘始有戒律威仪之制订。
  世尊一生说法共四十九年,于中为了契合各类根基的众生,权巧施设了大乘菩萨教和二乘声闻、缘觉教。据律法说:声闻比丘尼学处和菩萨学处各有不同,小乘声闻戒乃七众共通的戒法,以别解脱生死,趣灭涅槃为目的。而大乘菩萨戒主要是以身口、意三业中除恶修善的自利利他为主。
  在三聚净戒中,小乘的别解脱戒与摄律仪戒是共通的,若以比丘戒与菩萨戒角度看,摄律仪戒能包容别解脱戒,从大能融纳小,但小则不能通向大。若依佛陀制戒本怀看,小乘律法虽然是自了戒法,但其功用甚大,乃通向解脱生死转轮的彼岸。尤其别解脱戒是护持正法久住世间的根本方法而菩萨戒乃从利生方面为主,持戒范围广大,虽然是从事相上作分别,但大小乘皆以严净毗尼为目的,同样为了正法久住,奉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根本目标。

  八、结语

  律制行人出家受具足戒后,五年内应随和尚(师尊)学习戒律与诸般威仪,若不学无知则终身不能脱离依止。
  我们学佛不论是修持那一种法门,日常所作共修持都应尽未来际修不,绝非今日行之,明日休止,须秉以恒恒时的精勤念力,坚持戒律是出世行人的本份责任,目的是要除却我们的情识,抑止妄、虑,禁灭恶心,息邪行,去除五欲的利诱,从日常之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收摄散乱心情,严行以驱漏习,正心以辅长养道德,日夜六时摄心持念严净土真宗毗尼,自净其意,以祈从戒而生定,由定启发智慧。长养菩提愿力,种植善根,直趣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返回 律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梵网经十重戒浅谈(乘刚)
下一篇:鉴真哲学思想探源(田光烈)
 弘一大师律学要略(海涛法师)
 在家律学习心得(牛兆华)
 试论佛教戒律学的现代意义(杨华祥)
 学习戒律的意义(济群法师)
 论《净心诫观法》的现代意义(觉灯法师)
 戒律的现代意义(济群法师)
 《瑜伽菩萨戒》概说(坚钰)
 受戒、舍戒及其他(济群法师)
 宝华山隆昌寺与中国律宗(张春蕾)
 弘一大师对在家律学的贡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识慧集 <三三>慈悲喜捨[栏目:佛识慧集]
 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新华严经论》札记[栏目:潘桂明教授]
 浅谈合十(李豫川)[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一划[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佛学问答录(慧律法师)[栏目:疑问解答]
 植物也有生命,为何不在六道轮回之中?[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十届:印度早期宗教源流略讲(于晓非)[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Anguttara Nikaya:The Discourse Collection in Numer..[栏目:Nyanaponika Thera]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十)[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相应14经 屋舍经[栏目:相应部 36.受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