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述吉藏与三论宗的关系(慧海)
 
{返回 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0

略述吉藏与三论宗的关系
慧海
闽南佛学

  一,三论宗的思想渊源三论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宗派。此宗的学说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为依据,所以称之为三论宗。这三部论都是罗什在姚秦弘始年间(公元399—415)所译。
  此宗的初祖龙树,出生于佛涅梁后七百年间(约为公元三世纪)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原为婆罗门教的学者,后归依佛教。他知识渊博,“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织,及诸道术,无不悉练。”其著作很多,主要是性空学,如他所著的《中论偈》是根据《般若经》以“八不”的思想为中心,多方面发挥宇宙万法,当体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之理。又著有《十二门论》,以十二门释一切有为无为诸法皆空之义,这些都是三论宗所依正义。其弟子提婆,著了《百论》破斥“一切”有所得的邪计邪执,同为此宗所依的论典。其次是青目就《中论偈》作“长行”释,发展了龙树的学说。其后有须利耶苏摩(原是西域沙车国的王子),出家专弘大乘,曾为罗什说《阿褥达经》,阐明“蕴、处,界”皆空无相的道理。罗什即从此人探究方等经典及《中》、《百》、《十二门》等论。这是此宗思想在印度产生和发展的渊源。
  大乘佛学初传中国时,是以《般若经》一类理论为基础,经过罗什的翻译和宏扬,一转而有三论的说法。般若理论强调宇宙万有的当体性空,破除由假名(即概念)认识所执着的实在,而三论的立说则发扬了“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思想。罗什在中国被三论宗推为初祖,他原籍天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和沙雅两县之间),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仅次于玄奘等佛经翻译家。他于公元401年入长安译经,据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卷8记载:他一生共翻译佛经98部十五425卷,其中最主要的是属于大乘空宗的《中》,《百》、《十二门》,《大智度》、《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难怪僧睿在《大品经序》中说他是:“扇龙树之遗风,振慧响于此世。”他的思想集中表现在《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中,基本上继承了“三论”中“一切皆空’的思想。他的弟子很多,号称“三千”。其中最突出的是十哲:僧碧、僧肇、僧睿、道融、道生,昙影,慧严、慧观、道恒、道标。前八人称为“八俊”,僧肇,僧睿、道融、道生称为“四圣”。这些人都是“一切皆空”的思想理论的倡导者。
  罗什弟子中最负盛名的是僧肇(3“一414),他本是京兆人,是我国东晋时期最著名的佛学理论家之一,他继承了罗什的衣钵,大力弘扬“空”论,什公赞其为“解空第一”。他的著作不多,但只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等九篇著作,被后人收入《肇论》一书中。他的《不真空论》学说,为三论宗的正式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性空”思想主要在中国北方流传,经过僧朗的努力,才传入南方。僧朗是法度的弟子,法度是黄龙人,江南称之为“黄龙”,于肃光二年(公元500)64岁时去世。僧朗是辽乐人,后到江南,住钟山草堂寺。梁武帝很器重他,于天临11年(512)派僧怀,慧令等十人去跟他学习“空”论。其中成绩最佳的是僧诠,他住摄山止观寺,著有《二谛章》(已佚)。诠的门下有被称为“四友”的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慧辩、禅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由这些人大弘其说而形成一个规模。它的特点是:一、离开了《成实》的夹杂思想,成纯粹的三论学,二,沟通了《涅槃》《法华》等大乘的思想。三、建立了不着两边的辩证思想方法,四,发挥了不真空(假名即空)的中道思想。这样便为三论宗的开创奠定了基础。二,三论宗的开创者——吉藏
  三论宗的学说传到吉藏(549—623))便开创了新局面,成为一大宗派。大师俗姓安,安息国人。“祖世避仇,移居交广之间,后迁金陵而生藏。”“年在孩童,父引之见真谛,为之名命曰吉藏。”他的父亲后来出家,名道凉,经常带他去兴皇寺听法朗法师讲法,很能领悟,乃就朗出家。“采涉玄猷,日新幽致。凡所咨禀,妙达旨归,论虽所标,独高伦次。词吐瞻逸,宏裕多奇。”年14即习《百论》,登乎弱冠,于寺覆述。受具戒以后,声名益高。陈桂阳王钦奉之。隋定江南,藏东至会稽,止于嘉祥寺,如常敷引,问道者千余人。大师居嘉祥约15年之久,世因称之为嘉祥大师。至开皇末年,晋王召入慧日寺,后又延居长安日严寺。道俗云集,声振中原,这一段时间,他完成了三论的注疏(《中论疏》,是仁寿2年所出,《百论疏》和《十二门论疏》是大业4年出,  《三论玄义》亦是此时完成的。 )与此同时,大师还曾对十地’论师,摄论师诸家,毫不容情地纵横破斥。又和当时三国论师(曾受齐、梁,周三代尊号)的僧粲公开辩论,往复四十余次,终于取胜,使他的名声更加提高。所以人们纷纷向他献物布施、供养。大师用此大兴佛教事业,写二千部法华,并造二十五尊佛像。因当时僧制混乱,唐高祖李渊(618—626)在长安设立十大德,领导僧众,大师乃其中之一人。大师与当时的显贵人物结交甚深,临死前他给唐高祖上了遗表,还给“储、后、诸王并俱以启,累以大法。”大师于唐武德6年(623)75岁时示寂,“东宫以下,诸王公等,致书慰问,并赠钱帛。”临终前他还作了篇文章:《死不怖论》,落笔而卒。另外,他生当世乱激烈的时候,很多寺院都荒废,他带着门人到处搜罗文疏写文,积满了三间房子。所以自学之长,是超人的。他的著书征引广博,如《百论》里引到的僧睿《成实论序》,保存了有关马呜、龙树年代的珍贵资料,是当时佚文重被发现之一例。而且大师一生致力宣扬三论宗的思想,讲三论一百余遍,《法华》30余遍(在长安常说之),《人品》、《智论》、《华严》、《维摩》等各数10遍,并著玄疏,盛行于世(现存著作有-'26,已佚著作10部)。他有了这样特殊的凭借,又有犀利的见解,故他的创宗思想会纵横自在,独步当时,并不是偶然的。
  三论宗由吉藏开创以后,继承和弘扬的有他的同门慧扬和弟子慧远。他门下知名的还有智拔、智凯、智命等。又有硕法师传元康,再传道慈,成为日本三论宗的正传。
  因为,三论宗是宏扬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空”论,所以,不仅一般人难以接受,就是佛教徒本身亦难领纳,不易理解,这使此宗没有能力同当时的天台宗,唯识宗相抗衡。故此,三论宗在中国流传的时间并不长,约当梁至中官时期,为时二,三百年。他的命运像玄奘创立的唯识宗那样,二者都继承了印度的空有二种思想,自己创立不多,不象禅宗那样具有突出的中国特点,故流传的时间就不长。三、三论宗的判教主张
  罗什将“三论”(《中》,《百》、《十二》)译成汉文后不久,《大般涅檗经》亦传入中国(此经共36卷),由北凉昙无谶译于玄始10年(公元421年),后由刘宋慧严、慧观、谢灵运改订而成。其内容是表达大乘有宗思想,由此,于三论宗的思想发生了矛盾冲突。于是罗什的弟子慧观开始判教,这是中国佛教判教之始。他把佛说各经归纳为二教五时,即顿、渐二教。渐又分为五时。①、三乘别教,为声闻乘说四谛法,为辟支佛讲十二因缘,为菩萨讲六度。②,三乘通教,即是《般若经》,对三乘都可以教化。⑧、抑扬教,即《净名》,《思益》等经,这些经是扬大贬小的。④、同归教,即《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⑤、常住教,即《涅槃经》,主张佛常住涅槃。
  吉藏不同意慧观的判教主张,认为“但应立大小二教,不应制五时。”六师认为不管是大乘经典,或小乘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显明佛道,以“无所得”为其宗旨,并无浅深优劣不同。但因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各类经说教的方式和内容各不相同。基于这种思想,吉藏提出二藏三轮的判教主张。所谓“二藏”:即声闻藏和菩萨藏。大乘教自称是圆满无缺的满宗教,贬称小乘教是半宗教。《净名玄论》卷7说:“二藏义有三双:一,声闻,菩萨藏,此是从人立名。二、大乘、小乘教,是从法立名,三、半宗、满宗,就义为目。此三义犹一也。”如吉藏《法华游意》(第四《辩教意门》)说:“佛教虽复尘沙,今以二意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而佛灭度后结集法藏人摄佛一切时说小乘名声闻藏,一切时说大乘者名菩萨,即大小义分,浅深判教也。”其次,‘为了防止二藏的判教堕于“有所得”,更依《法华经.信解品》说三轮的判教。三轮是:一、根本*轮,即《华严经》;二、枝末*轮,即《阿含》、  《方等》、《般若》之一切大小乘经,三、摄末归本*轮,即《法华经》。佛初成道在华严会上纯为菩萨说佛所证一因一果的一佛乘,是一代教法的根本,故称为根本*轮。但是,钝根的机类,闻此一乘法门心生迷惑,所以于一佛乘分作三乘,而说诸小乘经乃至《方等》《般若》等大乘经以陶练调理,四十余年皆说此三乘之教,所以称为枝末*轮。到了《法华》会上,机缘已经成熟,能够接受大法,于是会三乘的枝末归于一乘的根本,即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是也,称为摄末归本*轮。
  其实,这种判教的思想(三轮)不是吉藏所发明,而是从他的老师法朗那里继承来的。法朗将佛的一代时教判为三:一,根本教,即《华严经》,二、方便教,即《般若》、《法华》、《维摩》、《思益》等经。这些经既讲大乘,又讲小乘,可以根据对象根基的不同,方便施设;三、归宗教:即《涅槃经》,讲各类佛经的最后归趣是涅槃。经过吉藏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他的“三轮”判教主张。四、三论宗的根本思想
  本宗的中心理论,是说明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因为,世间或出世间,有、无为等一切诸法都是依因托缘和合而生的,故无自性可得,毕竟空寂。但为引导众生去邪归正而以假名来施设,说有、无等法。为了阐明空无所得的道理,更立有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三种法义。
  1、破邪显正
  依三论玄义说,三论的义旨,不出破邪显正二途。破邪是破有所得,显正是显无所得。但此宗的特点是破而不立,即只破斥颠倒,别无所有,故破邪也就是显正。致于所破的对象,可概括为四种;第一是外道,不明了人法二空的道理而执着有“实我实法”可得,而生起种种邪见;第二是《B比昙》,虽已通达人空,但对法还执着,以为实有,第三是《成实》,虽然了达人法二空,但仍没有除去偏空的情见,第四是堕于有所得见的大乘,虽除偏空,但仍执有涅槃可得。为了让众生体会这种思想,于无名相中强立名相,以真,俗二谛言教,来诠显它,仍是显明无所得空义。
  2、真俗二谛;
  本宗从摄岭、兴皇以来,即以二谛为能说的言教。其典据是《中论.观四谛品》所说:“渚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依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由此可见,二谛完全是属于言教形式的。至于什么是谛?谛是真实。说法虽异,而所对不同,不妨都成真实。故青目解释此二颂说:世俗谛明虚妄法,但对于世间是实在。第一义谛明法空,但对圣人是实在。《中论》的说法如此,另外《百论》的说法亦尔。《百论》的《破空品》说:“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是二皆实,非妄语也。”此等是三论宗的二谛理论根据,均谓为引导众生而假施设。即为著空者依俗谛明有,为执有者依真谛明空,令体会超越有空言亡虑绝的诸法实相道理。另外,显示的方便,虽有相待的二门,而所显的实相终归不二。从而二谛不过是说法教化上的方便,故叫言教二谛。但此宗以“无所得”为宗趣,所以说二谛是言教,亦只适时而用的假设,不许执着而堕于有所得见。
  3、八不中道
  三论宗以证得中道为目的,建立“中观"法门,而入手处便取用《中观论》首篇缘起项所说的“八不”偈颂。要从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不异,不来、不去等八不法门去体会实证缘起性空的意义,从而认清诸法缘起的实际。在离染趋净的过程里,能正确地运用,以达到究竟。因为世间的有情计执不外乎是这八种: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的四双八训以致堕于无因,邪因、断常上的邪执邪见之中,便流转于三界,不得出离。故一一以“不”字来否定它的实质性,以显“无所得”的中道实相。所以八不中道的意义旨在体会缘起法的毕竟空,从而达到破邪显正的作用。(下转第42页)五、结论
  本宗依无所得理,说明缘起的因果性普遍法则,一切的存在,是缘起的。而缘起的一切,广泛的说;大如世界,小如微尘,一花一草,无不是缘起的。扼要的说:佛说的缘起论是以有情的生生不已之存在为中心的。佛说缘起,是说明生死缘起的十二钩锁。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即是缘起的定义。所以我们能够认识缘起的一切是否是正确,大约有三类,A、凡夫身心的活动,一切的一切,无不是缘起的,但是在缘起中,受缘起法的支配,而不能觉知是缘起,故不能得解脱,B,声闻,佛对他们说缘起,他们急求自证,在缘起因果的正观中,通达无我我所,离却系缚生死的烦恼,获得解脱。他大都不在缘起中深见一切法的本性空寂,而从缘起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我所的观慧中,证我空性。而自觉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辩,不受后有”。他们在缘起的无常离人我见,虽证入空性,见缘起不起的寂灭,然不能深见缘起法无性,所以还不能算是圆满见缘起正法, C、菩萨,知缘起法的本性空,于空性中,不破坏缘起,能见缘起如幻,能洞达缘起性空的无碍。《般若经》说;“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如虚空相不可尽、是为菩萨不共中道妙观。”当然,有情的根器有利钝之分,惑障有厚有薄。于认识上和理解上当然不一样。故吉藏创立三论宗的目的,亦旨在利益有情中的一类众生,不能以片面的角度去衡量和批评他的思想。
 


{返回 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真空论》试析
下一篇:略论三论宗的诸法实相观(法清)
 三论宗“八不”义(理净)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理净)
 三论宗四重二谛说(理净)
 解读济颠(文正义)
 关于三论宗“境智”之关系(理净)
 三论宗二谛三种中道(理净)
 对学习“三论宗特点”一讲的认识
 三论宗“于教二谛”(理净)
 三论宗之源流(太虚大师)
 三论宗大意(黄忏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句经讲记(一)[栏目:传道法师]
 社会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打着“大师”的名义,去招摇撞骗、骗财骗色的人,如何看待这些人?[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懂得换个角度思考[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从《圣严法师遗言》哀悼圣严(何建明)[栏目:圣严法师纪念文集]
 广学多闻[栏目:禅林衲子心]
 道人风范[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栏目:寂静法师]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3)[栏目:惟因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浅释[栏目:宣化上人]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栏目:白话佛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