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賴耶的转依
 
{返回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8

賴耶的转依

法慧
闽南佛学

佛法有着高深的敦理和精密的逻辑思维,但它的出现并非玩弄学问,而是指导佛子依法行持,接引众生离苦得乐,进趣无上佛果。也就是说,佛法是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并非空谈文字,唯识学也不例外,论云:“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是二转依果。”

二转依果,是引人所向往的最高目的,亦是佛的境界,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但这必须经过精进不懈的修学才能证得,若单学理论,不事修持,则沉沦如故,终无证果之时。唯识学是讲渐修渐证的修习方法。所谓“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即是唯识的主要内容。唯识建立赖耶,从唯识实性之“有”入门,引导人们走向无“有”的境界,即以楔出楔,最后证得二转依果。然而这转依果的证得,与赖耶的转依是紧密相联的,下面就谈谈赖耶的转依。

转依即是转八识成四智,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众生依识故迷,而有烦恼所知障现起;依智故觉,而有菩提涅槃二果证得。即是障依识有,果因智得,可见识智是针锋相对的了。可是按唯识三自性的道理来说,却不是这样。三自性的依他起性,即是事物的真实面目,是说事物依他众缘和合生起。属相有性无;遍计执性,是计执依他起相为实有,而起种种虚妄分别,即所谓非有计有,是属情有理无;圆成实性,即如实了知渚法实相,以在依他起相上去遍计执性为自性,是属性有相无。众生依识故落于遍计而生障惑,依智故悟得圆成而证道果。可见识与智,迷与悟、生死与涅槃,并非截然的别体,而是个一体两面的东西,是人们对同一事物一依他起,产生两种不同的认识。然而这识与智所造成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的。究其原因,识智却是同出一辙,千秋功过,不离赖耶。

赖耶是一切染净诸法的依止处,《阿毗达磨大乘经》说:“无始时米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颂中“界”字,即是诸法种子,种子是习气的异名,是生起诸法的差别功能。此功能是众生无始以来受现行法熏习而成,待因缘和合时,染净诸法即能从之生起,染种增上,沉沦六道,净种圆满,起出三界。因此形成了流转还灭的两大规律。众生累劫作业多端,重成染种,沉沦至今。若念生离,依教奉行,净种渐增,即趣还灭。净种增故,染种渐减,染净对持,不能共存。久之,赖耶即被净种全部占住,亦即赖耶的染污成份逐渐降低,乃至全无。清净成份逐渐增强,乃至圆满。此时赖耶即已转染成净,转生死种为涅槃因,是名转依。摄论云: “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

众生迷于事物而有烦恼障,于是生死难了,迷于理故有所知障。因此智慧不开,菩提不显。故众生欲得菩提涅槃二果,须先断二障。可是二障何时能断呢?谓行者在无漏真无间道智生时即断,因诸惑障与能对治的圣道相敌对,圣道现前,惑障就不复存在。其次非障的有漏法及劣无漏种,亦当舍弃。这些待第八识转成无漏时,自然不会再执持有漏及劣无漏种子,从而无需作意,自然断舍。

二障既断,则菩提涅槃二果可得。菩提即是无漏智,生起无漏智的种子,虽是无始以来就存于第八识中,但因被所知障蒙蔽,不能生起。所知障断,无漏种子即得现前,名为菩提。无漏现行既起,则将永远相续不断,唯识的转识成智都包括在其中。智有四智,一、成所作智,是前五识转成的,二、妙观察智,是第六识转成的,三、平等性智,是第七末那识转成的,四、大圆镜智,是第八识转成的。若能成就四智,即是大菩提。大菩提唯在究竟佛果位证得。至于通达位和修习位的菩萨,虽已证得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但未完备,故不名大菩提。所谓涅槃,即是事物的本米面目——不生不灭的清净理体,因受烦恼所覆,难以显现。若行者烦恼尽时,涅槃之果即得现前。涅槃有四种:一、本性住涅槃,即一切众生本有的理性涅槃。二、有余依涅槃,烦恼虽断,业报仍在,是小乘未舍寿之前的涅槃。三、无馀依涅槃,即灰身泯智的四果罗汉境界。四、无住涅槃,即既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无所住而住,是名无住涅槃,此是大乘菩萨所证得的境界,非同一般。四种涅槃,唯佛具足。唯其具足,名大涅槃。菩萨未达佛果,或证其一、其二、其三。诸佛具足四种,即是达到转染成净的圆满转依。

 


{返回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闻思修与成佛
下一篇:论五重唯识观
 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断遍计执 证圆成实 转依他起
 略谈对三性思想的认识(心悟)
 试述唯识种子说
 解深密经的系统(星月法师)
 唯识学在弘扬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解深密经》论胜义谛(德智)
 阿陀那识的思想根源及其演变(张化蒙)
 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宽谦法师)
 《唯识三十颂》悬论(法尊法师)
 智慧生佛(大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培养智慧利根[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观心明法[栏目:佛网文摘]
 修心七义教授 第八讲[栏目:修心七义教授]
 相应101经 非你们的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65.女性的五种恶事[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独示一愿四义之门第十九[栏目:宋智明居士]
 护法能让进道场吗?(大安法师)[栏目:附体现象·法师释疑]
 动物权:一个佛教向度的解读与解释(萧振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布施法要[栏目: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三章﹕悌 Chapter Three﹕ ..[栏目: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