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瑜伽止观之修证浅探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2

大乘瑜伽止观之修证浅探——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为主

圣钦

  大乘止观的修学,向来为教内所重视,而于大乘八宗之中,虽各有不同的实践系统,但一般多偏向于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尤其是以《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即通称之《小止观》)流传甚广。而对于大乘瑜伽止观的修学与弘扬者却不见多。虽 然当前学术界对瑜伽止观也有研究者,但大都是偏向于声闻乘的部分,菩萨乘则较少触及。而传统以来对菩萨思想的研究,多以六度四摄等菩萨行愿为主。殊不知菩萨利他活动之所以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其中止观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菩萨行固然是大乘佛教惯有的思想特质,而瑜伽止观更是瑜伽行派向来所宗的修行理念。故本文主要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对大乘瑜伽止观的实践修学作以浅介,目的一是加深自己学习的任像,二是希望更多的行者对本经中所开示的概念朴实,却又结构严谨的止观教学,以及循序万法唯识的框架建构起的极为特殊的止观修证体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瑜伽止观这块璞玉,从而琢炼之。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主要就是讲瑜伽止观修行的,因此在经中非常重视瑜伽止观的修行,认为其可以统摄一切三摩地。并且对修习止观的依住、所缘境事、操作方法乃至所破之障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可谓是修习瑜伽止观的最好的一部理论指导著作。那么瑜伽止观者为何?又是怎样来实践操作的?行者在修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那些障碍?以下就分别作以简单的介绍。
  一 瑜伽、止、观之名义
  所谓瑜伽,是梵语的音译,是相应或契合的意思。二相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第一必须要有两法,因为只有一法是谈不上相应的;第二就是这两法还必须要想顺不违,否则也不名相应。相应又有五种差别义:一与境相应,二与行相应,三与理相应,四与果相应,五与机相应。显宗一般多取与理相应,属瑜伽唯识的瑜伽。因显宗行者,特重境随心转的相应理。《唯识述记》说:“言瑜伽者,名为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一与境相应,不违一切法自性故;二与行相应,谓定慧等行相应也;三与理相应,安非安立二谛理也;四与果相应,能得无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也。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密教取行相应,属瑜伽三密的瑜伽,因密宗学者特重三密相应行。《大日经疏》说:“瑜伽释为相应。所谓相应者即是观行应理之人也。”
  瑜伽也是佛教行门中非常的一个修学法门,但瑜伽这个名词并非佛教独有。印度流派哲学中就有一派名瑜伽行派,但其所言之梵我合一义与佛教所言的瑜伽是大不相同的。佛教所说的瑜伽,一般都作为禅定或止观的代名词,含有理行统一的意思,即是所修的妙行与悟入的真理是契合无间的。因佛教认为证得诸法实相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亲证;二即是以瑜伽去体验,亦即体悟到万法唯识之义理。而实际上,瑜伽的确切内容应该指三乘观行,由三乘行者数数修习观行,能与胜境胜果相应,而境与果虽然也称为瑜伽,但不是真实瑜伽。而本经所说的瑜伽,也是以止观为体,即瑜伽由止观产生,由修习止观才能成就瑜伽。因此瑜伽在佛教体悟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止观在佛教中通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有止观修法。如上文所言,止观就是定慧。那么何谓止?何谓观?所谓的止,也就是本经所说的奢摩他,“奢摩他”是梵语的音译,而止是意译;是止息寂静的意思,其体是定,有令心专注而不散乱的特性,如《般若经》说“一心不乱”为止,即是此义。本经亦云“心一境性,是奢摩他相” 也就是心能安止在一处,致心一处,就是止,止是即定义,专心一处故。所谓的观,也就是本经所说的“毗钵舍那” 。“毗钵舍那”也是音译,意译为观,是审谛观察之义。其体是慧,有简别抉择而无错谬的特性。如《般若经》云“如实见法”名观。观就是慧。因此,止观就是定慧。本品就是强调大乘菩萨行者应如何修习止观。佛法倡导的止观,目的在于开发内心的觉性,这就必须以正知正念为前提,并非止于任何一处皆可。若止于烦恼,就在不断培养不良习气,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观,更应以佛法正见为指导,唯有如此,才能以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诸法实相。与实相相应

  二 修学瑜伽止观的重要性
  瑜伽止观乃是唯识宗的重要的一大修学法门。因其是帮助行者在修学的过程中能达到与三乘境行果相应的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手段。即是通过闻思经教、如理思惟等程序,可以令行者获得理论上的正见。但需注意的是,以闻思经教培养起来的见,只是一种认识,还难以抵挡吾人生命固有的烦恼习气。唯有通过止观修习,将闻思正见落实在心行上,所得的正见才能转化为摧毁烦恼的心理力量。因此,修学佛法,能令自己的固有心性转化与提升,瑜伽止观较之唯识五位中其他教法的修学将更加有力度,如本经云“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故教下行者多以止观为契入空性的途径。
  行者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追求无上的佛果涅槃境界,而修行中的关键所在,即在于打破能、所二执。唯有如此,才能恢复觉性作用。然如何突破能所二执?本经告诉吾人:“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说明识所缘的境界,都是唯识所变现的。也就是吾人虚妄分别识所变现的一切法都是仗因托緣而生起的,本無无自性可言。有情的所有实我实法的迷执,都是自己为其赋予的虚妄分别,并非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吾人能通达诸法唯识所变,幻化不实的本质,自然就会减少对其实有的妄执。因此若无止观的修学实践,吾人就无法亲证诸法唯识的真理。故唯识宗非常注重瑜伽止观修习,也只有如此实践止观法门,才能令行者树立起坚定的信仰。
  本经中所说的相应属于行为上的相应,修行的行为——止观能够与涅槃佛果相应,与真如相应。佛陀的无上涅槃正果以及所证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凡夫境界的认识永远无法与涅槃佛果、真如理性相应。如何才能使凡夫的境界与无上涅槃、真如理性相应呢?世尊和菩萨在经中介绍,通过修习止观才能证到涅槃佛果、亲证真如。只要按照佛陀所介绍的止观法去修行,即观一切法的缘生幻化不实,再进一步的观察不但境不可得就连这虛妄分別识也不可得,如是心境俱泯,从而體悟二空所显的諸法真實性,就能和佛陀一样亲证真如,与佛果涅槃相应。也就是止观的行为与真理相应。凡夫众生的行为与真如相违背,凡夫众生用虚妄分别、名言概念去认识一切、了解一切,去分别一切,去执著一切,这种心行与真理的距离越来越远。修行就是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情见和行为,这就必须修瑜伽止观才能与佛果相应、亲证真如,这也是修学瑜伽止观的最殊胜之处。

  三 瑜伽止观的实际操作
  (一)、修学瑜伽止观的前方便
  众所周知,修学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解行并重,理论与实践打成一片,即必须明理,还要依理起行,理论于实践相结合,方可期有所证 。因此从学习唯识理论到证得诸法唯识之理,也有一个必要过程,故本经告诉行者,大乘行者的实践路线是以平等运转的止观双轨而前进的,初习者必须有一个入此止观双轨的方便,其实践修习亦并非长时趺坐蒲团即能成就的。故经中要求行者在实修奢摩他、毗钵阇那之前,必须闻思佛陀所施设的三藏十二部经教,依其作为理论根据的指导而修,同时还要发愿,如经中云 “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无上正等觉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 、毗钵舍那。”此即显示行者修习大乘止观前必须具备的二项先决条件:一是以教法为依;二是住于大菩提愿中。
  1、以教法为依
  1),清净持戒  无有悔犯
  佛教的修行是以戒律为基础的,修学止观亦不例外,如本经慈氏菩萨问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以何为因时,佛言:“善男子!清净尸罗,清净所成闻思正见,以为其因。”此处所言之清净尸罗,也就是菩萨行者在修学止观时必须严持自己所受持的别解脱乃至菩萨律仪。若行者对所受之戒都能做到守持不犯。由持戒清净而内心欢喜无有愧悔,使身心内外清凉,自然内心也容易寂静,由此修学止观时可以速入其门,所以戒是定因,经云:“由戒生定”即是此义。
  关于持戒的内容,本经《分别瑜伽品》并没有详述,而《瑜瑜伽师地论》卷22中对此是分三点作以说明的。不妨罗列出来,以供参考。
  (一)具足六种要义:(1)安住具戒,对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做到身业、语业无有亏缺。(2)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即能守护七众所受别解脱戒。(3)轨则圆满,即在日常威仪、作事、修善各方面成就轨则,即不违世间风俗,又随顺律仪。(4)所行圆满,指比丘能远离五种非所行处:舞厅(或影剧院)、妓院、酒店、各级军政首脑人物住处、屠户或刽子手住处。(5)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即于微小犯戒之罪,见大果报,以此自警。所以对于小小之戒,虽遭命难,也不故犯。(6)受学学处,于受戒、学戒、诵戒、忏净等精进而作。
  (二)远离戒律亏损十种因缘。十因缘者:(1)最初恶受律仪,即非为出离而出家受戒等。(2)放逸懈怠,即随顺毁犯,贪取睡眠等快乐。(3)发起邪愿,愿为人天果报而修行。(4)轨则亏损,于诸威仪及所作事,不顺世间风俗,不顺律仪。(5)净命亏损,指因贪欲的原故,而以矫诈等非法手段求诸衣食。(6)堕在二边,即执著苦边或乐边。(7)不能出离,指执著戒禁取见。(8)所受坏失,即内行毁犯,外现清净。(9)太极沉下,指羞愧心、悔悟心差。(10)太极浮散,即于非处生悔或执取、轻蔑、晓悟等。由此十种因缘,令戒亏损。所以持戒修行之士,对此十种应严加防范。
  (三)力行三种观察清净因相:即观察身、口、意三业,令戒律清净。谓希当造、乃欲正造身语业时,观此身语业于自他之损或益,是善、不善性,能生苦、乐,招苦、乐报。苦是有损、不善性、能生苦、招苦报,则摄敛不作,也不与其方便,乃至发露悔除。反之,则令造作,与其方便,乃至欢喜安住。其中观损益等,名为观察;观察之后,作或不作,名为清净。持戒之士,应如是观察,使戒清净。
  综上可知,菩萨修学止观,清净尸罗,即是要安住于自己所受的相应之戒,坚定守护具足威仪,识因达果,圆满受持一切学处,否则戒行欠缺,身心懊恼不安,是无法修学止观的。
  2)、闻思经教  树立正见。
  大乘佛法的修证皆以闻思修三慧入三摩地,因现证慧,是由修所成慧进修而得的。修所成慧,即是与定相应的观慧。而修也亦非盲目的修习,还须由思所成慧对法义作深刻的思惟抉择,才可以作为观察的所缘。而思慧,又要从闻所成慧得来。闻是“若从佛闻,若从弟子闻,若从经中闻”,即都要依佛菩萨开示三藏十二分教来修习。因此,止观的修习亦是从闻慧开始,依如法听闻而生之闻慧,而建立起中道正见,再依教起修,便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是故行者在修学止观之前,必须以闻思经教为先决条件,如此修习才是正途。否则离教而行只能是盲修瞎练。如天台《教观纲宗》中有云:“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即是此义。并且“法假安立”不仅是吾人修学的指导所依,也是所安住之处,如经中云:“诸苾刍要安住法,方可说是诸法比丘,怎样始可安住于法?以三慧说:行者若唯重于闻思的方便修习而忽略修慧的实践,故不得名于安住于法;然若唯重于修慧的方便勤修而忽略于闻思的实践,也不得安住于法。必须三慧俱得方便安住,乃得名安住于法。”由此可见,修学止观的过程中依教法闻思修的重要性了。
  从上面所说依法修习止观的二种主要因素来看,说明佛教的修习是很有次第的。此次第是: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又是定的因,定又是慧的因,慧又是成就菩提断烦恼的因。所以修习佛法是很科学的,一步一个脚印,绝无虚构的情节。
  3)、发大愿心  明确目标
  如上文所云,止观是成佛的要道,度生的妙门,于行者自利利他之修学实践中皆不可少,如《法华经》中即有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世尊如此,十方佛亦如此,故行者愚踏上菩提之路,亦不能违犯此一定律――发菩提愿、菩提心。也就是修学佛法,必须明确目标,譬如射箭,有的放矢。故行者在开始闻思经教乃至修学止观之前必须先调整自己的发心,发心如瞄准,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者也!所以行者首先需要发为了一切如母众生得到究竟安乐的佛果而发愿成佛的殊胜菩提心,则所做的一切善法功德都将成为自己以后圆满自他二利的清净资粮。如《功德藏》中云:“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如果我们不能了知如此而调整自己发心,则一切善法种子要么为一己私利之贪心所染污,要么被欲日后降服怨敌之嗔心所染污,要么被庸俗无记的愚痴心所染污,更有为欲增长知识炫耀于他的慢心和唯一观察三宝过失的狐疑心所染污者,从而使自己精勤不辍之修法成为了影象,而使自己最终成为三恶道之坠石,所以行者在修学止观之前调整发心至关重要。
  发了菩提愿、菩提心,不仅可使自己成为堪忍修法之器,也为自己的修行树立了崇高的目标,从而更加激励自己修习求证止观的信心,。并且止观实践又是能运转能载荷的双轮,住此愿心中精进修习,即可令行者直趣目标,入大乘菩萨之林,趣证无上佛果。非如小乘行者,视三界如火宅,速求自身解脱,不发菩提大愿。只自利而不利他,所以只得解脱身,终不究竟。因此,在修习止观之前发大愿心,不仅可以预防堕入凡小等下劣行中,亦可防止行者耽着禅味,忘失菩提等过患。故本经要求修习止观之前不仅要清净尸罗、多闻熏习,同时也要安住于菩提愿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为这些都是引发清净圆满止观之果乃至证得无上菩提的正因,行者不可不知,此修学止观的资粮更不可不具。
  (二)瑜伽止观的具体操作
  1、正知正念正行的操作技巧
  如上所言,佛法的现证,不是脱空而来的,有其次第,有其方便,有其因缘,那就是离不了闻思修必要过程。此亦是一切凡夫步入圣教之要道,听闻佛法、思维其义、如理做意而能法随法行,渐次修行实践,而最终成就佛道。故本经特重多闻熏习,因多闻熏习是生起止观的亲因缘,也就是以教法为所依,才能成就止观的修习。如本经中云:“(十二分教)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能求奢摩他”也就是菩萨在听闻了十二分教之后,到寂静处,专心一意,如理思惟,相续不断,即达到“系心于内所缘境界,于外所缘不流散故”的境界,不用加功用行,就能使自己定心相续。
  关于将心长时间安住在一个境界上,不令其流散,这个过程在《瑜伽》、《集论》中讲的十分清楚,即分为九种住心,来说明止的状况。九心住者:一、内住:摄心不向外攀缘和调伏内心的散乱,最初令心住于一境。二、等住:最初系缚粗重散乱心已,使内心相续系念一处。三、安住:有时失念去缘外境,但很快又能把他收摄住。四、近住:为了让心不外缘散乱,修习念住。五、调顺:对造成散乱的根源色等外境,起过患厌恶想,从而调伏其心令不流散。六、寂静:对于扰乱心态宁静的恶觉随烦恼深见过患,摄心令不散乱。七、最极寂静:偶尔出现失念散乱,但很快就能制伏。八、专注一趣;经过精进加功用行,使内心无间相续安住在定境上。九、平等摄持;通过前面的如法修习,不用加功用行,就能使自己定心相续,远离散乱。这是修止过程的九种心态。行者经历了九种住心过程,于心行上发生显著改变,也就是于身心产生轻安的觉受,远离粗重散乱,自在安适,这就是证得奢摩他的境界。
  故由上所述可知,本经乃是为避了免行者在修学中, 无端生执,故以“法假安立”提示:一切经教皆佛陀名言符号所权巧方便假言施设,其中皆无真实自性可得。所以三藏十二分教可以说就是菩萨行者之最初所缘,即由多闻熏习所获得的正知正见为指导修学,更有助于行者正念的培养,令其尽快的安住于所缘之境而明显。行者建立起此基本心态以后,便可由“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 ”之深度思维,于寂静处摄持“正念”,续以“正知”对治昏沉掉举,以便在散乱的心识结构中扫涤妄念,强化念流之专注与相续,如此精进不懈的修习,即可成就止的修习了。
  2、除遣所缘与作意真如的操作技巧
  上述说明,行者依教法为指导,正知正念正行即可成就止的修习,那么如何来修观呢?
  本经中告诉吾人:“如是菩萨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也就是说菩萨依教理作意思惟,制心一处,获得了止的同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的修观。
  由此可见,观的修习是以奢摩他成就时所得之轻安为所依,因为依此进修,可以引发观慧。具体过程就是要求行者在正式修观时,首先要正确审定解了诸法的尽所有性。也就是依《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对于净行所缘的境界――五停心观;善巧所缘的境界――蕴、界处、缘起、处非处五种善巧;以及净惑所缘――四圣谛等三种所缘作以正确思察抉择。进而再思择诸法的实质即如所有性,也就是对尽所有性的所缘境界,予以详细极详细的思维抉择。然后再对所缘的境界进一步的全面地加以如法合理的寻思抉择,推求判断、对定中所现影像,达到能接受理解,乐意观察,并能从中得到极大乐趣,即是观的成就。以上就是观的内容及修习过程。
  以上皆为初得止观,如经所言,修行不能浅尝辄止,况且吾人修学止观的最终目的是成就佛果,而止观的功能也就是帮助吾人解脱烦恼系缚的,如本经云:“此奢摩他毗钵舍那,能作何业?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为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因此,行者还要进一步的修学,破执断障。也就是本经所开示的还要对定中影像之总别相状反复剖析,观察推求,藉以深信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心识所分别;即心若生时,所缘影像即于定中现起,心若灭时,影像便失;故影像与心之分别,看似不同,实则彼此相依。由此推论:定中影像没有独存实体,一切皆唯心所现,故经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若离分别心,“ 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获得如是胜解时,随即须“舍离心相”(即除遣所缘) ;也就是 即胜解即舍离,数数胜解便数数舍离的操作技巧。本经所说的方法为:“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与义相。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此中之“真如作意”即是指“诸法无我观”,修此即可遣除凡夫众生的实我实法之遍计执,明了一切法皆因缘所生,幻化无常之理。即观十二分教之名与义皆无真实自性可得,能分别之心亦了不可得,一切法相、义相便能彻底除遣,从而成就止观的修学。
  除此,本经还提出修十七种空观除遣十种难遣之相,而十七空对治十种相又是根据某一空的殊胜功用来说的,并非固定不变,以此空观及真如观遣相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行者通达心境具泯,能所双亡之境界,以便入于见道。
  因此,本经所介绍的修学止观方法如真如观及空观等,从整体而言,就是对“即得即舍”、“念而不念”的巧妙运用,能使菩萨行者于修观同时处于无执状态,对体验真如来说,助益极大。如《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所言:“若于所缘唯数胜解不数除遣,即不令彼所有胜解后后明净究竟而转,不能往趣 乃至现观所 知境事;由数胜解数除遣故,后后胜解展转明净究竟而转,亦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
  四、止与观的关系———非一非异
  由上可知,止与观都属于修行入道的方法:依止止观之双轨勇猛的修学,即可进趣究竟的佛果。那么,止与观这两种修道的方式是一还是异呢?经中告诉吾人:“当言非有异、非无异。何故非有异以毗钵舍那所缘境心,为所缘故。何故非无异?有分别影像,非所缘故。”
  也就是说止与观这两种修道的方法,应该说它们既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也不是没有区别的。
   为什么不能说止观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呢?要明白这种道理,首先要知道止观所缘的境界不同。止所缘的是能缘的见分心。见分与相分是不相离的。观所缘的相分境界离不开止的能缘的见分心,因相分是建立在见分上的。止的境界就是见分心,所以止是以观的见分心作为所缘的境界,既如此,我们能说止与观有异。
  为什么又说止与观有区别呢?因为观的对象是相分境,相分境是属于有分别影像;而止的所缘对象是见分,见分是属于无分别影像。如经中佛陀回答慈氏菩萨对止观所缘的四种境界何者属止?何者属观时有云:“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谓有分别影像。” 因行者在用功休止的时候,就是要将心一直专注在所缘的境事(见分)上,能缘心对这个见分不产生分别,不去分别,念念不停地相续,方可成就,所以止属于无分别的范畴。一旦加以分别,见分心就不专,不专就不是止。而在修观的过程中,必须对所修的对象进行分别,如修不净观,所观的身体就是观的对象,如何观呢?从脚至头,或从头到脚,观想死尸筋断骨离,形骸分散,白骨狼藉不净等种种状况,藉此以知无常而除去贪欲执着的念头。所以,有分别影像境事属观的范畴。二者所缘境界既然不同,所以也不能说止与观是一。
  综上可知,止是以内思维心为所缘境,只有令心相续寂静的功用,而无拣别抉择境界的能力,而观的作用与之恰恰相反,即观对所缘境能够作意所谓,明了抉择,而无令心相续的功能,故二者有别。而观的相分境界又不离止的能缘见分心,故二者非异,《瑜伽论記》卷20中也说:“以观即为止所缘故,约彼缘心同,故非有异。观分别影像相分境,而非止境,境既不同,故非无异。” (大正42,778a14-16)因此说止与观二者是非一非异的关系。

  五  大乘瑜伽止观的所缘境事

  上文所说,修习止观必须有所缘境事,即对各自的所缘境事进行专注乃至观察,那么,止观的所缘境有几种呢?
  本经告诉吾人,止观所缘有四种境事,即:“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关于此四种所缘种类《瑜伽论记》卷20中释云:「景云: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界者,是地前观智依教修时,即缘自变似法似义影像相分,以观心推求,名有分别;有分别所变影像法义,名有分别影像所缘。二是无分别所缘影像者,亦是地前止心所变似法义境,止心名无分别心;无分别心所现影像故,名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所缘境事者,即是十地中止观所缘真如,真如遍满一切事法,故名事边际境,亦可法物事有诸法,通名真如体,遍名事边际。四所作成辨所缘境者,谓在佛地,佛地所作一切成辨,是故佛地止观所缘名成辨境。”(大正42,777b25-c7)由此可见,前两种乃是地前胜解行者所得的。因其依经教为依止而修习时,就是以自所变现的似法似义为影像相分作为所缘的。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不起分别,却明心而住九住心故,即为令心不起分别的九个阶段,包括: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 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第三事边际,是地上圣者正观所缘的境界,但要真正的了知诸法的边际与需到十地方能办到。第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唯在佛地,因为只有佛才是真正的将一切菩提事业究竟成办了。佛陀以下皆无此能力,如经中云:“彼于先时由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已得二种所缘……彼于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事边际所缘……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缘。”
    其中如上文所云,无分别影像是奢摩他的所缘境事,有分别影像是观的所缘境事,事边际与所作成办二种是止观二道平等双运。因止与观,是通缘这二种境界的。
  关于地前止观修学的顺序,本经虽未明确提及,但本经《分别瑜伽品》在说明止观种类时提到:“即由随彼无间心故,当知此中亦有三种。复有八种。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故。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由此可知地前修习时,止、观也是相互伴随的;如车之二轮,鸟之两翼,不可有所偏废,《大智度论》第十七中也说“如车二轮,一强二弱,则不安稳,智定不等。” 《大般涅槃经》中亦云说:“由止力故,诸分别风不动心故;由观力故,勇断一切恶见网,不为他破。
  因此行者必须住于菩提愿中,止观齐修。否则,若修止不修观,就无智慧了知“诸识所缘,唯识所现”之万法实质;纵使修得四禅八定,若不得无生法忍,仍形同凡夫,与外道无异。若修观不修止,则心念结构没有彻底转换,又如何能成就观行?故经中告诉吾人,在未获身心轻安以前,可随顺止或观;得定以后,止观亦可前后运用或并行使用, 但必须止先成就了,观才能相继成就。其关键就在于止之所缘同时亦为观之所缘,当观的所缘境中有了止的摄持力量时,“依定发慧”的基本命题才得以成立。如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下)中也有云:“若修习止观,就应该先修止……止与观有相互助成的作用,在没有修止成就以前,也 是有散心观察慧的……在止与观的修习过程中,一定先修止成就;止成就了,然后才能修观成就。如定心不成就,那观慧也是不会成就的。”所以行者在修行中必须做到止观双运。而本经所云的事边际及所作成办两种所缘境事皆属登地以后止观双运的部分,在唯识五位中已入修道位,故暂不予讨论。

  六  克服障难
  吾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从内在的身心到外在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修学止观亦是如此,内因外缘都有可能拘碍行者不能顺利的修成,因此,行者对于修学止观的过程中所可能遭遇的障碍不可不知,亦不可不力克之。那么,修习止观究竟都有那些障碍呢?本经也有详细的介绍。
  1、五系
  所谓的五系,即佛于《阿含经》中所说的顾恋身、顾恋财、于诸圣教不得随欲、乐相杂往、于少喜足等五种。在本经中佛告慈氏菩萨:“顾恋身财,是奢摩他障。”因为行者如果对自身及外财若生起贪恋不舍之心的话,贪心必将炽盛,从而牵引内心向外奔驰,不能寂静,故成奢摩他之障。“于诸圣教不得随欲,是毗钵舍那障。”即对法假安立的三藏十二分教不能理解,必然不能做到“能正思择乃至周遍伺察”故成毗钵舍那之障。而“乐相杂往,于少喜足,当知俱障。”由喜欢凑热闹,不堪寂寞清净处,必然障修止观。或者在修行中浅尝辄止,得到一点轻安的觉受就满足了,致使所修加行,不能达到究竟,因此二者是双修止观之障。行者若明此五系乃为障碍止观修学的大碍,于修学中远离之,则必然会更加顺利的成就,实现自己的目标。
  2、五盖
  所谓的五盖,即是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五种,此五之所以名盖,《杂集论》中说:“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故”《瑜伽师地论》亦云:“覆真实义,故名为盖”故此五能令行者于所修的止观不能相应,其中,“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因此二盖是以躁动为性,掉举能令行者身心不安,漂浮不定。恶作则厌悔自己所作过的事,令心不得寂静,故二者障碍奢摩他。“昏沉睡眠疑,是毗钵舍那障。”因为他们的体性都是暗昧不决的,如昏沉是以身心沉没为相,睡眠是以观心昧略为相,疑是令心犹豫不决为相。如此不明了、不清醒、不果断自然会障碍正观的生起。“贪欲嗔恚,当知俱障。”因此二者都有扰乱止观的特性。贪心重必然喜于驰逐外境,内心也自然不能寂静明了。嗔心重多恼多怨,坐立不安,根本无法修止观,故此二盖双障止观。
  因此,经中告诉吾人,若想达到休止圆满清净的目的,必须遣除掉举和恶作盖,方可获得奢摩他,但此时之奢摩他还不算圆满,还必须进一步的遣除昏沉、睡眠盖,奢摩他的修学方可达到清净圆满的地步。如《瑜伽师地论》中云:“若于修学增上心时,昏沉、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而修观欲达到圆满清净,首先要遣除昏沉、睡眠与疑这二盖,方可初获毗钵舍那,但也未达圆满清净,必须再进一步的遣除所有掉举、恶作盖,观的修学方可达到清净圆满的地步。如《瑜伽师地论》中即有云:“若与修学增上慧时,简择法故,掉举、恶作数数现行,能为障碍。”所以必须遣除,观的修学才能达到圆满清净。
  由上可知,行者在于修止的时,达到内心明明了了,不再出现昏沉和睡眠的状态时,就表明他的止已修成就了。于修观时,能够将心专注在所观的境界上,既不会掉举,心猿意马,也不会产生后悔的心理,此的就是观成就。
  3、五种散乱
  所谓的五种散乱,即“一者作意散动;二者外心散动;三者内心散动;四者相散动;五者粗重散动。”散乱乃是相应心所之一,能令有情内心散乱倾动,故亦为行者修观之大碍。故本经告诉吾人,于止观现前时有哪些散乱出现必须了知。
  一者作意散动:作意是指在修行时如何用心,用什么样的理论来作指导,这些都属于作意的范畴。假如修止观的菩萨不依大乘教理,而依据小乘教理去修,那么他所修的止观必然与小乘相应,就会堕在声闻或独觉中。这种违背菩提愿的作意就叫做作意散动。障碍大乘止观故。
  二者外心散动”:修习止观,自心本应安住在所观境上,假使还攀缘外在的五欲境界,纵心流散,必然会导致内心的散乱。因此,行者在修习止观时,如此不知收敛自心,就是外心散动。如《杂集论》说:“外散乱者,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心驰散。谓方便修闻等善法,舍彼所缘,心外驰散,处妙欲中。”此即是外心散动的最好说明。故修止观之人必须要善于“降伏其心”。
  三者内心散动:所谓内心散动,是由昏沉或睡眠引起的。或者是由于沉没的暗昧的心理,或者由于爱味贪著欲界的八胜处、八遍处、乃至四无色界的诸上定,以及与放逸、懈怠等诸随烦恼相应,染污了内心,致使所修禅定退失,名内心散动。如《杂集论》中所说“由沉掉退失静虑,”即是此义。
  四者相散动:也就是行者于修习中,对外相――禅定以外的境界,也就是吾人平时见闻觉知色等境或是对于内等持――定中所缘的影像境,不能明了的现前,就是相散动。
  五者粗重散动:就是指行者在定中以作意为缘,而产生一种喜乐觉受。因而对自身产生一种我慢,认为自己能得定,自己非常了不起,而轻视别人,致使自己所修的止观不得清净,所以叫粗重散动。
  因此,此五种散乱,都是扰乱行者获得圆满清净大乘止观的障碍,行者于修学中必须遣除之,方可令自己的修学顺利前进。
  4、十一障
  所谓的十一障指的是菩萨于十地中所对治的障碍以及如来地所对治的障碍。即是止观行者,由于精进的修习,破惑断障,资粮充足,恰如贫人遇宝,飘舟到岸,孤客还乡,无限欢喜证入初地。而于十地至成佛过程中,地地亦有不同的障碍,需逐地破除,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真如,最终圆满佛果。因此了解各地所破之障碍,非常有利于菩萨顺利的抵达涅槃彼岸。
  首先是初地(极喜地):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能对治恶趣烦恼业生杂染障。此地菩萨属初发心,首要任务是破众生的我法二执,止观能断烦恼所知二障,故能常在人天善趣受生,不堕三恶道,摆脱恶趣轮回之苦,破除由业力而引生的各种障碍,即切断生死根源,证入初地,再开始加行增上。
  第二地(离垢地):此地所修止观能对治微细误犯现行障。即此地菩萨主要修戒圆满,证得最胜真如,故能远离各种引人犯戒的各种尘垢。又由于持戒严谨,故身口意三业清净,能对治各种大意误犯戒律的障碍,在修持的道路上,努力精进。  
  第三地(发光地):此地所修的止观能对治贪障。即此地菩萨主要修定,证胜流真如,发般若光,得出世离欲道,故能对治贪障,不令贪障现起,影响修持。
  第四地(焰慧地):此地所修的止观能对治定爱及法爱障。因在前三地中,成就胜定大法总持,犹未能舍定法二爱,故名为障。此地菩萨主要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令智慧火焰强烈,证无摄爱真如,达到于定无爱,于法无爱,故能对治定爱及法爱障。  
  第五地(极难胜地):此地所修的止观能对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即此地菩萨以真俗二智,一面随顺世间,一面修持四圣谛,世出世间平等,于此证类无别真如,不为类所困。
  第六地(现前地):此地所修的止观能对治相多现行障。即是菩萨于此地中能顺逆观十二缘起,破除形相的执 着 ,令无相观时时现起,故能成就般若智慧。因为具备最胜的般若智,故能观无染净名无分别,不为现行的多种不同形相所障碍。  
  第七地(远行地):此地所修的止观对治细相现行障。在前地中作缘起观流转还灭,粗相已不再生起,但尚有生灭微细相起,能阻碍无相道的修习。此地菩萨因修无相观,虽少用功力,而自成熟,证得法无别真如。菩萨到此已达加行位的最后阶段,故名远行。
  第八地(不动地):此地所修的止观对治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不得自在障。此地菩萨于无相观已得究竟,得无分别智,能任运相续,不须用力,自然现前,故此三界烦恼,永不现前。而一切有相,一切加行及一切烦恼,皆不能动此地菩萨。  
  第九地(善慧地):此地所修的止观对治一切种善巧言辞、不得自在障。菩萨于此地中,通过止观的修持,成就微妙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故能了知一切法句,通达一切义理,分别一切言辞,于十方随其所宜自在辩说。于此地中,最初证得先未曾有的无碍解智,故名善慧地。这种智自在真如,令菩萨说法度生左右逢源,更加证明佛法不但是自觉的修持,还要兼具觉他的行为,才算圆满。
  第十地(法云地):此地所修的止观能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障。此时是菩萨修持的最后阶段,好像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能荫蔽一切如空粗重,故名法云地。此地菩萨法身成就,具足无量三摩地门、陀罗尼门、大法智云,证得自在真如,完全摆脱业力的束缚。
  以上是菩萨地的修持,再进一步则到达如来地,此地佛果已得圆满。那么还有什么障碍需要对治呢?经中云:“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如来地,对治极微细最极微细烦恼障及所知障”。因为如来地极为清净,超越一切所知境界,只要修持到达,便会无滞无碍得无垢智转,到达思惟圆满、意转圆满的境界。虽然,菩萨于前十地已得圆满,但依然留有余障,不论是与生俱来的微细所知障,或是任运而起的烦恼障,一直要入如来地才可以对治。  
  综上可知,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确实是障碍多多,由显而易见做业引起的业障,我执法执,到极微细的烦恼障、所知障,均会阻碍我们抵达涅槃彼岸。只有当我们证得极果,到如来地,才能“依于所作成满所缘,建立最极清净法身”,永断一切烦恼,并诸习气。但是行者如果都能够努力克服之,则止观的修习也确实可以令行者入三摩地乃至证得佛果真如,这是勿庸置疑的。从此亦可见,菩萨的止观修证路程,从初得止观到最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道,故本经强调行者必须住于菩提愿中修学我想原因也就在此,有了坚固的上求下化大愿心,方可促进行者精进不懈的修习,向佛果菩提进军。
  小  结
  以上,即为大乘菩萨修习瑜伽止观的大致过程,而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行者成就止观一种方便,方便非究竟,故对修行来说,都是一种“楔”,因此须如木匠刨木般,初以细楔顶粗楔,续以更细之楔刨细楔;粗、细乃相对而论。若“执境实有”为粗,“唯识无 境”便为细;若散乱心识为粗,止观修习便为细;然止观修习终究是一种楔,故还须以真如观最后除遣。也就是说行者在没有学习教理之前,思想烦恼等观念的分别心都非常粗俗的。通过学习佛法教理之后,就可取代那些粗俗的观念。到修真如观时,连教理的观念也要除遣。当真如观修成就时,又用真如取代修真如时的真影像,最后达到把所有的概念全部去掉,就可以证得诸法实相,此即为本经所云的以楔出楔的道理,也是本经所开示的瑜伽止观实际操作理论的一大特色。
  再者本经虽于修道位中方才正式提出“以楔出楔”之操作理论,但实际上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之止观修学亦为“以楔出楔”之方法运用 ,若此三位的菩萨,在修习大乘止观的时候,若能按照瑜伽止观的理路精勤修行,就能达到定慧双运的微妙境界,而得完满无上菩提的心愿。由于菩提心愿的圆满,便能证得无上佛果,得佛的三身四智。所以说无上佛果是由修大乘止观菩萨发菩提心愿所成的。
  因此,行者精进修习止观,看似不断的在为利己而行,其实也要不断的作利生的事业,虽利益众生,但又不能执著此相。当悟到瑜伽止观的道理后,更要不断精进修持,从而自利利他。并且有智者根据瑜伽修行说法度生,更能恒无间断地常修习止观,利益有情。如本经《分别瑜伽品》后面的偈颂就有说明:“利生坚固而不作,悟已勤修利有情;智者作此穷劫量,便得最上离染喜。”此即说明有菩提愿的、大悲心的支持,可令菩萨穷无量劫精进勇猛的修习止观以及作利生事业,故能获得最上离染喜,究竟涅槃。所以大乘止观也是一种无上的菩萨行,行者若能广修六度万行的同时,亦勤修本经所开示的瑜伽止观法门,定能疾成正觉,速证菩提。
  总而言之,本经为行者提供了一个殊胜的止观修证法门,行者若能依此修学,既懂得依住法门,又懂得获得止观方法,及止观中应除遣法相。然后依真如观,透视诸法实相,“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再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继以殊胜定心,善于考察决择法的实质。恒常不断地修真如观,降伏烦恼,力克五盖,五系等诸障,心自然而然地会寂静下来,逐步的加功用行,令定功加深,智慧递增,则趣证佛果真如指日可待。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古德 我修学佛法上的楷模
下一篇:树立僧格——佛教公众形象之关键
 “竹林”的秋
 道在心内
 为你祈祷——写给四川地震灾区同胞
 让生命更完美
 心愿——写给四川地震受灾同胞
 道风建设从双手合十开始
 重生——再忆出家因缘
 有一种修行叫新自体验
 守护心灵的空间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之浅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篇 实修 2.2 实修[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相应57经 雨云经[栏目:相应部 32.云相应]
 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二 五种心性可观察[栏目:明一法师]
 念佛疑心大、心定不下来该怎么办?[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得失坦然[栏目:莲心慧语]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九)自以为是的修行是见解增上的障碍[栏目:圣者言教]
 相应24经 独女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佛遗教经讲解》佛教对饮食的看法[栏目:正如法师]
 肆零 狮子窟中狮子吼[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的方法[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