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世太匆匆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5

人世太匆匆

光益

  在生与死之间,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有一种恐惧。是恐惧与死亡的未知,也畏惧于死后的恐怖形象,就算是熟悉的人,也难免会起害怕心理。说来说去,就是怕死罢了 。

  虽然,人人知道生死乃平常事,是人都得一死,说得都挺轻松。然而死亡真正降临身边时,就不那么自在了,总要一段时日,才能缓和到正常的状态。死去的人才算在心中真正死去,因为我们已不再留念,恐惧心理也随之淡化。

  一个人的一生,也就在我们的遗忘过程里,匆匆过去了。

  这个寒假,过的不怎么平凡。与逝去的老和尚,只相隔了一堵不厚不薄的墙,我们的床位还是紧贴那堵墙呢。他在那头,我在这头,似乎连呼吸都依稀可听。从往生那天起,延迟了将近七天时间才将遗体请走。当然我在隔壁没搬走。

  从没试过与死亡如此的接近,如此的多天。这一次亲自体验到,一个人从病榻前的苦状到最后的呼吸停止,都在身边发生着。老和尚是我的老师兄了,也是庙里的首座和尚,更是庙里唯一的老人。记得前一个年头,庙里有位老师兄,身体很好,冬天还洗冷水澡呢,没想到没几个月腿一蹬走了。我因诸多原因未能回去,等到暑假回庙时,首座和尚跟我提起他的师弟我的老师兄时,不禁黯然神伤,感叹人世的无常。老首座的这种神情很正常,毕竟庙里只有他们二老,而且还是师兄弟,相处了几十年,说走就走还能不伤心吗?

  唏嘘的是,时隔一年,尽然轮到老首座自己离开人世。老人家不要看他现在身体很好,只要一病倒就可能永远起不来了呀!所以想行孝的,请赶紧吧!

  老和尚的往生并没什么可怕,而且还是相识相知的一位老人。不知道我在怕什么(可能怕的是老和尚离世时没人助念吧)。刚开始的两天,心里还是怕怕的,好像睁开眼就能看见老和尚飘荡在上空。真是可悲啊!出家好几年了,学习了经论,听了那么多关于死亡的话题,居然面对考验时就什么都不是了,真替自己羞耻。下定决心要自己迈过这个心坎(师兄担心我害怕叫我到他房间睡拒绝了),在经过两个晚上的思想挣扎,内心终于一点点的被净化,不再有先前的恐惧。我坚信只有勇于面对死亡,接近它,了解它才能克服恐惧。

  一个人从光溜溜出生,忙忙碌碌到死去的那刻什么也没带走。如果说能带走的,惟有无始以来所造之业,不舍不弃了。业力才不管你喜不喜欢都会跟着你走的。每每躺在床上,都能感觉到老和尚还在隔壁,不同的是我还在人世存活,他却永远停止了人间的一切活动,远走高飞了。有人说,老和尚算是蛮有福报的,撑过大年初一,多活一岁(满八十岁)。我想说,一个人如果每天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呻吟着(每天我都可听到老和尚的痛声),倒不如干脆死去。我想他也希望结束苦难的人世到极乐净土吧。

  不过说也奇怪,听侍从说老和尚半夜醒来,神情安定地叫他去睡没事的。清早,我们上完早殿,就听到老和尚已经离开人世了。这是否是预知他自己要离世了呢?

  在瞻仰遗容时,发现老和尚的面容很是安详。比在病中时好得多。他们说这是老和尚生前,日以继夜地坚持读诵《金刚经》的效应,真是不可思议啊。也去吧,这也是一个最圆融的解答,临终时刻,能没有障碍的离世我想是最感欣慰的了。哪一天,我在世上忙完了,玩完了,也能这么样预知的安静的离开吗?又是否状况会更好一点,有人帮忙助念佛号呢?这些种种令我不遐所思,两个字回答 :修吧!

  距老和尚逝世也有一个月时间了,短短的一个月,差不多全然忘却了那时的所思所想,又照常过着凡人的俗活了。老和尚留给我的只剩一抹残余的回忆了,至于是否还有对于人世为何的思考,以及死亡的终极问题,看来又要等待下一轮的死亡吧。。。。。。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怀念祖德之遗风
下一篇:从心开始,构建事事无碍的和谐世界——浅谈华严缘起思想的环保意义
 难忘的奥林匹克
 学以致用
 暑假有感
 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修行在于净化内心
 树立僧格——佛教公众形象之关键
 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
 树立慈悲法幢
 朝拜峨嵋山
 珍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密宗的哲学思想[栏目:蔡惠明居士]
 培养爱心 春之美[栏目:一行禅师]
 忙碌的心灵[栏目:普献法师]
 《妙法莲华经》浅释—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下)[栏目:法闻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B 二、知法经[栏目:界定法师]
 在单位人际关系总是不那么融洽,一直在挽回补救,好像都不怎么理想。[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净化世界,从心开始[栏目:佛网文摘]
 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达至幸福和得到之间的平衡?[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陀是悲观主义者?[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念佛三昧[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