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随谈因果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9

随谈因果

悟道

  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如是因得如是果,这起码的理念,是我们每一位身披缁服的释子所相信的,因为相信这三世因果的真实不谬,我们才用功办道,以期离苦得乐,因为相信佛陀言教的真实不虚,所以我们才会欢喜奉行。

  可是,当我们真正踏上这条修学道路上时,却往往忘记了“因果”二字的重要,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就可以说明对因果观念认识的不够清楚。我们都不喜欢别人评价自己的对与错,可当我们口无遮拦地去说三道四、说是道非时,可曾想过自己当初别人的评头论足,难道这不是因果的现实体现吗?可我们却忽略了,只是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给别人,找种种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于是烦恼也就不请而至了,甚而恶性循环,所导致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又如当我们面对某人的老病及离别等种种苦难时,却只勤求菩萨加被她们能早日离苦,如所求不遂就会生起百般苦恼,可却很少人能从此无常法上去思维法义。可知,我们对佛教的教义只是知道,而却没有深入的思维和体会。

  作为修行的道人,应时时谨护三业,可我们连身口都不能很好的防护,何况是意念了。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现在的一念无明,也许后世引来的果报就是地动山摇。一位法师对我说:“一个念头,就是一番生死”。闻之,无不令人生怖。《梵网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既已出家,都是为求解脱而来的,肯定不会再造什么大的恶业了,可这身口意三业的小小的不经意之间的恶业,同样可以障碍我们修道。

  反思种种,我们之所以不会谨护三业的原因,就是我们只相信因果,并不是深信、切信,甚至久而久之,把因果只是作为劝慰别人的话,或者作为自己做某事的很好理由,完全不体佛之深意和用心。深信因果是我们修道的根基,若根基动摇时,我们所谓的修道又从何谈起呢?所以建立正确的因果理念,是我们修行人首要并且是必要的先下手之处。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假期身心经历的报告
下一篇:拜山
 生死师徒情——缅怀恩师惠觉上人
 大乘瑜伽止观之修证浅探
 有一种修行叫新自体验
 坚持正信 努力进取
 以真修实学投入到现代佛教发展与改革的大潮中去
 暑假见闻记
 “竹林”的秋
 相信黑夜过后必将是黎明——致四川受灾同胞
 是解信行证还是信解行证
 圭峰之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恶事向自己 好事与他人(净空法师)[栏目:忍辱]
 铜板声响[栏目:刘嘉诚博士]
 有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却没有受到恶报。因果报应真的不存在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早晨开始打坐以来,最近两天出现了整日浑身没有力气...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梵呗之声[栏目:佛教与音乐]
 慧灯之光之二 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十三届:传灯引导词[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准提佛母治疗脚痛之苦[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佛陀当初不同意(反对)接受女弟子,建立比库尼僧团,为什么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降伏其心 二 修行的几个重要问题[栏目:万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