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2.证明与证伪
 
{返回 赵跃辰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83

2. 证明与证伪
 
    在实际推理判定真伪的过程中,条件跟结论的因果关系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故而,人们把判定过程分解成很多小步骤完成,即通过初始的先决条件判定某相关结论,复依此结论为先决条件判定另一结论,反复这样的步骤直至判定预设结论,这样一个过程称为证明。也就是说,一个证明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相关结论的路径,以便判断从初始条件到最终结论成立的过程。简化点说,一个证明就是证明了初始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如果该路径中任一步骤的的推理发生错误,则整个证明不能成立,或者说,不能保证结论成立,由此可见在证明过程中保证每一步推理无误是何等重要。然而,有错的推理并未排除通过其他证明路径证明结论的可能性,更非就此证明了结论一定不成立。换句话说,如果证明过程推理有错,并不是对结论证伪。例如,从“天要下雨”推出“人要吃饭”,这在推理上极端荒谬,但结论“人要吃饭”却并非错误。
 
    而证明结论不成立,或者说证伪,则需要提供结论不成立的充分条件,或者等价地,证明结论的某个必要条件不能成立。
 
    很多读者会觉得《七十空性论》原文中若干地方的推理并不符合现代逻辑的要求。由上可知,这并不说明结论一定不成立。实际上《七十空性论》中的结论异常精确,几乎全无错谬。但这些从现代角度看来古老而不严密的推理明显加重了现代学人理解的困难,诱发对结论的怀疑。因此,我们在下文本颂解释部分中,另给出符合现代认识方式、不违背逻辑的推理,而结论仍然如龙树原义不变。期望能有助于消除这些困难和困扰,使基础更为坚牢。
 
    一个伴生的疑问是:为什么龙树会在给出诸多精确结论的同时,却在推理过程中留下如此多的问题?从现代科学研究积累的经验来看,大量的逻辑错误几乎一定导致结论错误,为什么龙树菩萨的论证会如此反常?


{返回 赵跃辰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3.实证与表述
下一篇: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逻辑与因明
 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二章 即法破相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4.自相、自体与自性
 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
 七十空性论今诠 引文
 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九章 真、俗、空、有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2.名言的基础——名字与“名色支”
 七十空性论今诠 结束语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0.缘起四支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7.中观与唯识的不同基础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逻辑与因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栏目:仁焕法师]
 菩萨以何为体?[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转转经轮时需要注意什么?[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正直捨方便 但说无上道──西方寺启建《妙法莲华经》法会开坛洒净仪式[栏目:宽运法师]
 《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栏目:楼宇烈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