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丛林清规
天戒
前言
中国化丛林清规的建立,标志着发源于印度的佛教这颗种子,在中国这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兴盛并发扬光大。近二十年中,其历代高僧辈出,祖师涌现,为净化人心启迪智慧,佛教的发展,文化的开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
本师释迦牟尼佛以一大事因缘降生于世,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离开宫廷过苦行生活,即使得道后到处备受迎承,但他仍依然过着托钵生活,把衣食住行降至最低,时时在利益众生。 创立佛教以后,规定凡是正式出家,归依佛法的弟子们都须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离情绝俗,绝无家室之累。男的就名比丘,女的则名比丘尼。比丘这个名称有乞士、怖魔、杀贼之意。所谓上乞法于佛,下乞法于人,便名乞士 ;同时含有能杀烦恼之贼,使魔众怖畏的威德之意。所以严格遵守佛制的比丘们大都是修习苦行立志精勤的。衣:不过三衣,多的就要布施了。食:日中一食(至多是早上、中午两餐)过了午时便不再吃了。住:随遇而安,屋檐、树下、旷野、荒冢铺上随身带着的坐具一领或草织的蒲团一个,两足跏趺,便心安理得的度此旦暮了。行:赤足或芒鞋,光头安详而走,至多上面打一把伞,晴遮太阳雨遮水。除此一身大不了带一净水瓶以供饮水和盥洗之用,一个钵盂作吃饭之用,尽量放弃物欲之累,过着仅延残命的人类的原始生活,就是为了专志求道,表示尽此形命,挹谢世间了。虽然他们还存有利世济物之心,但在行为上却是绝对离群出世之行,所谓头陀不三宿空桑之下,就是为了避免对事物的留恋。这在佛学名词上叫舍,又叫内布施。比丘们同住在一起修持道业名为僧伽,僧伽是僧众团体的意思,统帅僧伽的称为大和尚,或简称和尚。以后佛法传到中国就把比丘统名为僧。
当汉明帝时,最初佛法传入中国的僧人是从印度来的两位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汉朝将他们安置在洛阳的白马寺,从此人们将僧人居住的地方叫寺庙或寺院了。其实在汉代,寺本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即中央政府办公的地方。汉、魏、两晋南北朝之间,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虽然不一定都是修习头陀行的,但大都是严守戒律的比丘。所以他们都严守戒律和遵守佛制,乞食于人,虽然也有靠信仰归依徒众们的供养,但是日久月长,到底还是一个问题。其一、印度文化向来敬信沙门,而且在中部、南部一带气候温暖,野生果木很多,乞食不到还可以随地采而充饥,但在中国便没有如此容易了;其二、中国文化的民情风俗与印度迥然有别,除了贫而无告,沦为乞丐的即使如隐士之流,一尘不染还是靠自己躬耕畎亩而得衣食的;其三、中国素来以农立国,政府都很重视农耕,仅靠乞食生活便会视作懒汉或无用的人了;其四、古代传统文化的观念,认为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比丘们剃除须发已经是不敬和不孝了,一般的人已存有歧视之心,何况乞食于人就更不易了。
由于上述原因,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大半都靠帝王大臣及上层人士信仰供养,才得维持其生活。同时其中有一部分还须靠自己募化或其它的方式维持。因此中国那时的僧众,因地制宜,已经不能完全遵照佛制,有的就开始集体同居,建筑寺庙。也有少数专志修持,一心求道,单独栖息岩阿之间,过他的阿兰若生活(清净道场),其余则需要变更方式才能适应环境。
二、丛林的由来
丛林者,丛集如林。即僧坊也。所谓丛林顾名思义是志在山林之意,具有明道之修行者如麻似栗丛集如林之义。《四分律名义标释卷》曰:“梵语贫陀婆那,此云丛林……草木丛生貌。”《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曰“丛林”二字,喻也。丛林乃草木葺聚之义,喻僧坊为众所止之处,行人栖心修道之所。能生植道芽,趣登圣果福利群生也。又此名义具经律。《华严离世开品颂》曰:“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定业神通华,一切智为果。”又《法华经药草喻品》亦以卉木丛林喻随机受化。凡四僧以上至百千同住一处作法游事,如水乳合,皆名丛林。中国化之寺院皆建于风景宜人地,僧坊以丛林为喻,具足优雅,意义遽远。再朔及原始佛教,因释尊生于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修道在雪山的原野,成道在尼连禅河不远之娑罗双树林间。由此可见佛陀一生与树林特别有缘分。再者中国式丛林道场多以开山祖师只身入山修道,修行功德感动龙天,护法檀越为之兴建道场比比皆是,还有历史原因,当时战事频繁,天下大乱之时为保性命,腰缠家产入空门者结伴深山老林结丛林者有之。
清规者乃清净之规矩也,清净大海众的规矩。佛谓之律藏,儒谓之律例,百丈谓之清规。“梵语尸罗,此翻戒,轨则即清规也。”因清规在于促使持戒,佛教之戒律具足戒是必备的条件,如护双足,止恶行善的精神,相互策励,远离过失,使身心清净,精进修道,以求解脱。至于羯磨之作,以使僧团自己告曰忏悔,净化而维系僧团,取得社会归信之支持,故受戒用羯磨仪范。中国大乘戒律便以《梵网璎珞三千威仪经》为大乘佛教之依据。
佛教自初祖达摩渡海东来,传佛心印于神光、僧璨、道信、弘忍、慧能,衣钵代代相传至六祖慧能而止。所谓“一花五叶”自然而成。宗风大振,光芒万丈。慧能大师弟子有成就的相传有四十三人,最显着的有江西青原行思,湖南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和永嘉玄觉。唯南岳一支最为繁昌,单祧道脉,此后就有马祖道一大弘其法,因其俗家姓马,故称马祖。马祖门下出了七十二位大善知识,尤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称为翘楚。改变佛教东来制度,首先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师徒,而且正式垂作丛林规范的,尤其得力于百丈。所以相传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据禅门正统载“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其实,百丈师徒正当唐代中叶,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当在汉、魏、两晋时期,其中已经过四、五百年蜕变,它被中国文化的融和,受到中国民情社会风俗的影响,制度的渐渐改变,也是事所必致,理所固然的。在百丈以前,梁僧法云,住光孝寺,虽已奉诏创制清规,但没有像百丈一样,敢明目张胆,大刀阔斧的毅然改制,定作规范。在百丈之后更无完美的僧众制度能够超过丛林制度的范围。
在百丈以前,禅宗的学风大多只在长江以南一带流传。最盛的区域在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等省,能够北入中原的还不太多,至于黄河南北还是停留在初期东来佛教的方式。禅宗以外的其余宗派以及专精佛教学理,讲习经论的法师,被称为义学沙门的为数还是很盛。大凡笃信研究经论学理的人们,不是过于圆通,便是过于迂执,仅管他自己本身翻滚不出时代的潮流,如果有人要公开改变旧制,自然就会忿然动色的。所以当马祖、百丈创建丛林,改变旧制时就被人骂作“破戒比丘”这也是事所必致的了。然马祖百丈等辈都是气度雄伟,智慧豁达之士,具有命世的才华,担当立地成佛的心印,他毅然改制,固然由于见地定力的超群,也是适应时势机运的当然趋势。“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倡导油然而兴。
百丈以后,晚唐五代之间,禅宗本身又有五家宗派的门庭设立,范围僧众的制度大体还是遵守丛林的清规。可是在教授方法和行为仪礼之间,却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就各有少许出入,这种不能算是异同,只能算是出入的仪礼和教授法,便又名为家风。所以后世各个丛林禅寺各有家风的不同,一直流传到清末民初。严格的说,禅寺丛林所流传的规范,已经经过千余年的变易,当然不完全是百丈时代之旧观了。而且江南江北,长江上游下游,各寺都有各寺不同的家风和规矩。但推朔这个演变的源流,无论它如何变更形式,穷元探本,可以说,丛林禅寺的宗风,是渊源于丛林制度的演变。禅宗的丛林制度是脱胎于佛教戒律的演变。
佛教戒律,是由佛所制定,它是为了规范僧众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修证身心,亲证佛知佛见而得自在,自利利他具有中国文化礼记中的礼仪,以及法律与社会法规等的精神和作用。
三、丛林制度
中国佛教里所谓的丛林,本来是禅宗僧众的特称。丛林不能通称某一个寺院,某一个寺院里的规模可能是禅宗的丛林。明清以后,有些地方的寺院虽然不是禅宗,便也随例称呼,并无严格分别了。
(一)丛林的规模:
1、住持和尚
主持和尚是职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务(行政)戒律和清规、弘法、经济财务等事权。等于政府的元首,社会的领袖。他在寺内住的所在叫做方丈,也就是佛经上说,维摩居室仅有方丈之意,所以普通便叫一寺的和尚作方丈,有时也叫做主持,就是住持正法之意。《禅院清规》称尊宿住持谓:“代佛弘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名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主持。初转*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a 、主持和尚的产生
住持是僧众们推选出来的,必须几个条件:第一要确有修持见地,足为大众师范,而且形体端正,无有残缺;第二要德孚众望,经诸山长老和其它丛林的主持们赞助;第三得朝廷官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同意。他具备这些众望所归的条件,经过一次极其隆重的仪式,才得升座作住持和尚。如果以上还有老师和尚的存在,在升座的仪式中,还有付法、嗣法、入院、视篆等手续,才算完成接座的一幕,相当于现代的交替教育宗旨和职位上的移交。
b 、退院的和尚
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称为退院和尚。他闲居养静,再不问事,或闭关专修,大体都是功高望重,修持与德操,达到很高程度。他与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之间,视如父子,必须极尽恭敬供养住持侍奉的能事,一直到老死,务须尽到孝养。否则,会被诸山长老及僧众们所指责的,甚之,还算是犯了清规,受到责罚。但是唐宋的退院高僧多半是飘然远引,不肯作形似恋栈的事。
c 、和尚与政府的关系
在政治上中国以前关于僧道制度历代虽有争议,但最后都以师礼待遇僧道等人。虽见帝王也不跪拜,只需合掌问讯,等于只有一揖了事。东汉时僧尼属于鸿胪寺管理。唐以后改变自姚秦、齐、梁以来的大僧正和大僧统,设祠部曹,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的度牒和道箓等事。祠部与僧箓司,等于现代政府的宗教司。唐代是隶属于礼部的,唐会要称:“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隶祠部。”全国僧尼的户籍,也隶祠部专管,并置有僧籍的专案。迨唐宪宗元和二年,在帝都长安的左右街还置有僧箓的职衔,相当于姚秦的僧正、后魏的沙门统、南齐京邑僧官的僧主。那是选拔聘请有道德学术修养的高僧,入都做僧官,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等的事务。元代有一时期,还专设有行宣政院,以管理僧俗事务。明洪武时置僧箓司,各直省府属置僧网司,州属置僧正司。清代因其职称,度牒是政府给僧尼的证件,等于现代的文凭和身份证明书。唐代又称为祠部牒,它自尚书省祠部发出。道士们的度牒又名为箓。
丛林住持的和尚,虽然由僧众推选产生,但是也须政府的同意聘任。如果住持和尚有失德之处,政府也可罢免他的职位,甚至还可以追回度牒,勒令还俗,便变成庶民,像平常人一样接受政府法律的制裁。这种制度一直到满清以后,才渐渐变质,不太严格。因清代在精神上乃异族统治,变相松驰,是另有他的政治作用。中国历代政权虽没有像现代人一样有宪法规定宗教信仰的自由,可是向来都听任自由信仰宗教的,过去政府对于僧道的措施,并不是严格的管理,只是严整的监督。
d、住持和尚执行的任务
住持在职位上是全寺的首脑,由他选拔僧众,分担各种执事的职务。但只叫请职不叫分派。请职等于说以礼聘请,并不以命令行为。各种执事的职位虽然由住持所请,但一经请定了便各自执行他的职掌,秉公办理,即使对住持也不能循私,因为他有一最高的信仰,尽心尽力,一切都为常住才是功德。常住,就是指丛林寺院的全体代名词,也就是佛经所说佛法常住之意。所以凡关于处理或决议全寺和大众的事,住持必须请集全体执事公议以决定之,不能一意孤行,至少也有两序执事长老,或少数重要执事参加决定才行。因此,住持在职位上并不像专制时代政府主官一样,他却像中国旧式教育的全体弟子们的严师一样。因为他所负的重要责任便是指导全寺僧众们的实地修行和品行的督导,关于这方面,他却有无上的权威和无限的责任感。所以古代的丛林,有些住持,根本就不问事务,他认为执事的职掌,已经各有所司,毋须他来多管,他只须自己努力修行,随时说法,行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学者走入歧途,这才是他应负的责任。
e、住持和尚请两序班首执事
住持就位,就要选请全寺的执事。所谓执事,百丈旧规称为知事。班首,旧规称为头首。他要选拔僧众中才能胜任,而且足孚众望的出任各种职司。虽然不经过选举,但必须是大众所谅解同意的。他要发表各位执事职司的手续。先要征求本人的同意,再把各执事职司的名字、职位写在一个牌上(等于现代的公告牌)挂了出来,大众就得遵守之。须在每年正月十五或七月十五挂牌。在请职以前,先于三、五天前方丈预备了茶果,就命侍者去请某某师等同来吃茶,经过住持向他们当面请托,得到了同意,才一一由书记写好了名字职位,挂牌示众。然后就在就职那一天,午斋的时候,先送到斋堂,依次就座用膳。饭后再绕佛经行,送到大殿上,依次排列位置再礼佛就位。晚课以后,各新请的执事,便到方丈礼座就职。住持便当面加以训勉,告诫尽心职务,遵守清规。退而再至各老职事房中一一拜候。也有请二人同任一职,互为副助,或数人同任一职的。这便是简单的请职程序。但各职司执事,虽由住持请出,却不像上下级官吏的组织,他是平行的。可以说只有圆的关系,既不是上下,也不是纵横的隶属。他们有弟子对老师的尊敬,却没有下级对上级的班行观念。
f、古清规的住持职司和授受程序:
①住持上堂、晚参、小参、告香、普说、入室(以上统属于日常说法部分)。念诵、巡寮、肃众、训童行。为行者普说(以上统属管理部分)。受法衣,迎侍尊宿,施主请升座(说法)斋僧、受嗣、法人煎点、嗣法师遗书至(以上属管辖的教育和事务部分)。②请新住持的次序:发专使,当代住持受请。受请升座,专使特为新命煎点。山门管待新命并专使新命辞众上堂茶汤。西堂头首受请,受请人升座。专使特为受请人煎点山门管待人并专使,受请人升座茶汤。③入院视篆:山门请新命斋,开堂祝寿。山门特为新命茶汤,当晚小参,为建寺檀越升座。管待专使留请两序。报谢出入,交割砧基什物,受两序勋旧煎点。④退院。⑤选化:入龛,请丧司执事、孝服、佛事、移龛,挂真举哀茶汤。对灵小参奠茶汤念诵致祭。祭次,出表挂真奠茶汤,荼毗(火化)全身入塔,唱衣,灵骨入塔,下遗书管待主丧及丧司执事人。⑥议举新住持。
2、两序执事,如古朝两班文武。
①古清规的两序。西序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知藏、参头、祖侍、烧香、记录、圣僧侍者。执事:殿主、寮元、钟头、鼓头、印房、夜巡、清众、香灯、司水、耆宿、闲住、护病、打扫、行者、净头。东序班首:都监寺、监院、维那、副寺、库头、知众、知客、照客、悦众、典座、值餐、知浴、监收、衣钵、汤药、侍者、庄主。执事:化主、寮元、寮主、副寮、延寿堂主(即现代的涅槃堂主)、净头、米头、饭头、茶头、园头、磨头、水头、炭头、菜头、柴头。
②两序请职的程序:请立僧首座,请名德首座,两序进退,挂钵时请知事,侍者进退,寮舍交割什物,方丈特为新旧两序汤茶,堂司特为新旧侍者汤茶,库司特为新旧两序汤茶,堂司送旧首座都寺钵位,方丈管待新旧两序,方丈特为新首座茶,新首座特为后堂大众茶,住持垂访头首点茶,两序交代茶,入寮出寮茶,头首就僧堂点茶,两序出班上香。
3、近代的各职班首执事。
a、寺务行政方面监院一位或数位。他是职掌全寺内外寺务行政,旧制称为寺主,他与维那、首座为丛林三纲职司之一。监院俗称当家师,如为二位,便分内外当家,三、四、五位便分大当家、二当家等。分别管内管外、管钱管账各等职务,如果是小丛林,大多只有一位。副寺一位或数位。他等于副当家,分理监院的事务,并职掌财务和山林田产。旧制副寺十日一算费用,记之纸端者谓之旬单。
b、经济财务方面:库头一位或数位,旧制此即副寺的职称,又称都仓,掌出纳之役。他执掌储藏应用物品和食粮食物财务等事,又等于现代的仓库主管,俗称库头师。所有储藏衣食物等,都应负保管、保养、防护、晒洗等责任。据清规的记载:“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又云“副寺者,古规曰库头,今诸寺谓柜头,北方称财帛,其实皆一职也。”
c、监察方面:都监一位。旧制称为都寺,别名都管。他负责监察寺务行政、经济、人事等事,大多任此职者,都聘请前任监院任之。后世把这一职务,也有变成了闲曹,等于政府的升选,同时又相似降职。旧制他的职位在监院之上,因都总诸监寺故名都监,又叫都总,又叫都守。
d、应接及外务方面:知客一位或二、三位,旧制又称典宾、知浴、知库、知殿等。他对外执掌待客应酬,负责交际等事务,并接受替人念经作佛事等事,如为两位,便分别叫大知客、二知客。所以知客师一席又等于是外当家或副寺,每日来往的收入,到了晚上,便统计交与库房。库房存款有余,便交方丈处理,现代便有转存于银行的,而且必须选拔德威并济,才能干练的担任,每每注重修持节操的便推辞避免这个位置。但遇无其它适当人选,又必须为了常住而发心担任之,等于为了大众必要愿来跳火坑一样。照客二位或数位,旧制称为请客侍者或客头行者。隶属于知客之下,辅助知客,听其指挥作事,亦有选青年沙弥,聪明伶俐者任之。
e、教育方面:首座一位,旧制也有称谓座元,乃僧堂的元首之意。与监寺、维那统称三纲之一。他辅助和尚弘宗说法,大多是诸方公认的善知识,或在和尚的得法弟子中选有高深造就者任之,同时也可作和尚的储贰。他可代住持秉拂子上法座,开示大众,旧制和前堂首座、后堂首座、东藏主、书记,又称秉拂五头首,为各有秉拂之资格者,故又称作秉拂寮。旧制有前堂首座、后堂首座、立僧首座、名德首座、却来首座等各项分别职司。堂主、后堂、西堂都可以请一位或数位任之。旧制的堂主是一通名,例如水陆堂主、罗汉堂主、延寿堂主都自各守一堂,虽然叫做堂主,并非如后代的专指禅堂的堂主,这里所称的都是属于专管禅堂清修的堂主,旧制称方丈和尚也有称为堂头和尚。堂主乃主持僧众实地修行的禅堂指导者,同时亦可代理和尚说法,所以后世便把堂主说法也叫小参。堂主必须选有真实修持,有实际学问修养者任之。近代的制度,堂主进升为后堂,后堂进升为西堂。西堂晋升为首座,首座可以代理和尚上殿、过堂、说法等事务。堂主们年老退职闲居便可不问寺务了。
f、纪纲司法方面:维那一位,乃全寺三纲之一,与监院、首席并列为上首。纲即纲维之意,就是纲领寺内维持佛寺者,禅宗与律宗都称维那教宗便谓都维那。旧制又别称为次第、知事、悦众、寺护等名。其实维那一词实在出于律部的名称僧史略谓:“东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梵语羯磨师之别译),译为知事,亦曰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大凡诵经诵律,举行佛事,都由他领头,或僧众犯戒,触犯丛林清规也由他执行,如摈斥出院等。
g、方丈侍者:侍者数位,以其亲近于长老左右而调遣者故称侍者。旧制有五侍者或六侍者。有香侍者、侍状侍者、待客侍者、侍药侍者、侍衣侍者,这叫五侍者。巾瓶、应客、书录、衣钵、茶饭、干办侍者,这叫六侍者。后世以衣钵侍者等于管理方丈中的总务侍者。书写侍者又称为写法侍者,记录摭拾住持和尚的开示法语,是由他记写悬牌示众的。他们侍候和尚等于方丈的侍从,多选和尚的入室弟子任之,也是清高的职司。佛经称侍者应具八法,所谓:①信根坚固;②其心觅进;③身无病;④精进;⑤具念心;⑥心不骄慢;⑦能成定意;⑧具足闻智。总之此辈必须为法忘躯,智行严密不负法乳之托的方可任之。
h、总务方面:典座一位执掌日常事务(大众斋粥一切供养),时时改变食物,使大众受用安乐。僧值一位,这是一年的值事僧,每年轮流当值,由各执事更换任之。饭头一位,专管作饭。火头一位,专管司爨。园头一位,专管种菜。菜头一位,专管煮作蔬菜。行头数位,专管斋堂执役。其它还有柴头、炭头、桶头、水头、磨头、茶头、锅头。则因时因地各有不同,或有或无,并不一律。净头一位,专管厕所卫生。往往也有首座班首及僧众自动请求担任,认为乃忏悔立德的好事,也有叫圊头的,旧制又称东司。还有清要的职务:藏主一位,旧制称知藏。他是专管藏经及图书的职位,等于现在的图书馆长,往往选学养兼优的人任之。殿主一位,香灯数位。专管大雄宝殿的佛前内外事务的叫殿主,有香灯一人辅之。其它各殿也有各殿的香灯却不叫殿主。如涅槃堂主,罗汉堂主等。还有担任劳动杂役的,往往皆由自动发心请求执行苦役以自励德行的。此中每多贤者,并且大多是不求人知的。剩下的全叫清众。
佛教宗旨,众生平等,天下为家,信仰平等,言行守律。劳役平等,福利经济,一切收入与支出要绝对公开,亦名公众。为大众的生活外,谋求福利以供养更多的天下僧众。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每每出坡(劳作)住持和尚须躬先领头,为人表率,全体僧众都得参加。
四、丛林清规的现代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丛林机构精密,规矩严明,行住坐卧,吃饭穿衣,还是上殿过堂,无不是摄住身心,志在办道,多利众生,清心寡欲,为人师表。然而在这高度物质文明的年代里,经济猛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丰富了起来,精神却特别空虚,为了满己物欲,财色名利,坑蒙拐骗,杀人抢劫,不择手段,丧尽天良,不畏因果,乃至父子相残,夫妻反目!面对纷繁、空荡、虚幻迷人的花花世界,我们僧团内部有相当一部人迷失了,免疫力差了,抵御意识弱了,昏昏素素,不断在戒律上为自己寻求开缘,在清规上淡化寻找方便。求解脱者日少,随波逐流者日众。凭着一付好面孔,一张亨通的关系网,一位有影响力的师傅,哪怕一手好的唱念也可左右逢源,走遍南北,横跨东西,受戒不登坛照样拿戒牒,沙弥也毫不含糊做金刚上师,学得好不如攀得好,修得好不如拍得好……面对如此不正之风,歪理邪说,我们僧团内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加强信念,严守清规戒律。舍家弃欲,志在了脱生死轮回。深信因果,远离杀盗淫妄等诸毒,明白如是因感如是果,而戒为无上菩提之本,无戒则无定慧,解脱之果无由成就,道果辉煌,戒为阶梯;苦海茫茫,戒似船筏,欲免轮回,唯戒是救。只有谨遵佛制,严守清规,有必要时还可因时因地多加规约,加强身口意免疫力,才能以身示教,不为美色、物欲所动,给人们信服的有力依据,利人利已!
第二、要提高僧众素质演说正法。这一条我想应从以下几点说明:
1、从师傅下手。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庄严论》中说必备调伏(戒)、寂静(定)、近寂静(慧)、德增上(修行功德胜过自己)、具巧说(善于说法)、教富饶(教理通达)、善达实性(有修证)、具精勤(精进利他)、悲悯(因慈悲而说法非为名利)、远离厌倦(度众生而无疲倦)十种德相,但至少也要具有悲心、戒德、明达教理才不致误人慧命。像在家人一样少生优育,宁缺勿滥,令其弟子五年学戒,不离依止,打下牢固基础,方可受戒,发给证书。不以多收徒众为荣。
2、统一整理好一套完整教材普及僧众,义务教育。
3、规定学修并进正知正见的法师为佛学院学僧讲课并为信众开示说法。
第三、要加强丛林寺院管理,从方丈至清众严肃遵照清规戒律。培养各项专业人员,开通网络,了解社会与时俱进,在经济上时时公众。在人员上,发扬民主,对主持、当家、职事等及时换届与调整,以免功高我慢,拉帮结派。对于五夏之内,而离依止之参学沙弥,全国丛林概不挂单及诸亲资。对于触规犯戒,目无因果,维那、首座、和尚要毫不手软,该淘汰的淘汰,该灭摈的灭摈,并告示全国。严禁乱穿衣,乱吃喝等不正之风漫延。从表及里提高全僧团内部的素质。
总之,佛教的发展,要想在这时代狂澜中奋进,是我们每一个出家人,为人师者、为人徒者当下面对的问题,只要我们真正按丛林清规执行,严格要求自己,并以身作责,佛教一定还是时代的先驱,也一定能转娑婆为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