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次闭关随笔 修行 一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0

修行(一)

法门是药是方便,目的是健康解脱!

我们病是因为迷惑造业受苦,明白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真相,以此观照自心,看破我执、法执的不实,放下造作轮回之行即可净化贪嗔痴的习气,令心解脱离苦!

明白空无自性不等于证到空无自性,真证到时能所双亡。然而不依善知识,了义经论闻思修,又怎能证到“空无自性”的胜义呢?不证到胜义如何能摧破我执了生死呢?满足于听闻明白,不进一步思修是不能亲证的。

了知无生还须证到无生,知无生理可名胜义,但真实胜义证到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努力闻思修,不能懈怠、得少为足,此即禅接引学人棒喝交驰的原故。一般人应从闻思修正见逐步来。

盲修瞎炼和只说不修是两个极端,都不能解脱。

只有如实毫无偏差的按照佛陀教导的三无漏学修学,才能了生脱死。媚俗、自以为是的行为只能轮回!

一切法门不离心地,离开心地的观照,在法门的是非中争论不休,实在是愚痴而已!

解脱不能离开心地的观照,离开心地而执持法门,只是心外求法罢了,乃是解脱的障碍。生死轮回乃是无明我执,当下离开正念,忘了自心的观照,妄起贪嗔痴,乃是重增生死轮回的业力而已!

出家人真正持好戒律,即使还未修定慧,但道德行为已经比得上世人千万倍,且顺向解脱。为什么?因为一位发出离心、菩提心又落实实践的人,舍弃一切自私放下世染,世间人已经没法比拟了,更何况能从戒律方面开始修行,这样的人绝不会杀生、偷盗、勾心斗角、吃喝嫖赌、欺蒙拐骗、怨天恨地、唯利是图、自私自我、贪得无厌、嗔心恼怒、杀生害命、邪淫妄语、欺诳说谎、恶口两舌、自害害人、烧杀抢掠、贪污受贿、悖逆良师、亲近恶友、贡高我慢、自以为是、讲究享受、传播是非、忘恩负义、没有良心、拨无因果、自欺欺人、愚痴无明、造诸恶业……总之,他一定会严守道德、断恶修善、远离自私、趋向圣道!这样具有伟岸人格的人实在是世间的明灯!

修行人不能高估自己的定力、慧力,低估自己的业力、习气,不然总是要吃大亏的。不能稍有明白就以为可以松懈,哪知对境时生死未了,做不得主,随业流转,受无量苦恼。切不可得少为足,以为明白就是结束,不用努力修了,须知明白只是开始,如不精进,则如逆水之舟,不进则退,千万不可放逸懈怠,否则到头来自欺欺人,苦恼不断,定慧无力,生死不了,悔之晚矣!精进吧!行人!

修行切忌自以为是,“我要这样,我要那样”“我认为这样,我认为那样”,就是不按照佛陀、善知识的教导去做,总是逞能、找很多借口,最后修不成。为什么?因为学了半天,其实是学自己(自以为是,按照习气来),不是真正依法而行、依教奉行。不断习气,转不正见,哪能修成呢?真修行人切应随时反省:是否不知不觉的落在我知我见、随顺习气的无明中?如一发现,应马上改正,依法而行,纯净忠实的依教奉行;否则生死难了,轮回不可出!

假如我们因为面子的关系或贡高我慢不去亲近善知识,又因此阻碍别人去亲近善知识,那害人不浅,罪过不浅!如果是因为堕入党类(帮派主义)而不去亲近善知识,或阻碍别人亲近善知识,也是害人罪过不小的。

当然,如果是修行自宗、赞叹他宗、亲近善知识、具备正见、一门深入则是可贵的。一门深入易了生死,但前提一定是闻思正法,才不会偏差的。

学佛应是发长远心的,不能几月几年就想成佛、度众生了!

世间有成就的各行各业,尚且要一生努力,何况成佛大事?今世间学业要成就,如大学毕业也要从小学起学十五年左右,如读研究生、博士更须十八至二十年的时间,古人尚且说十载寒窗啊!故此虽说克期取证,但学佛是一生之事,乃至尽未来际成佛为止,不可急躁。如果正规的修学正法,十年二十年有所成就已是不错!当然,根机好者时间短,但总以耐心为好,当然耐心的前提是正见的指导。

菩提道次第明确的为我们指出了成佛之路,是一切立志成佛之修行者所应学的。总体的了解方向、目标、道路,才不会茫无目的、迷失方向;但真正实修,还从第一步开始,不可能一步登天,未有基础切应从头补足,哪方面不够者应充实哪方面,不可偏废。唯有诚实地面对自己学修的不足之处,努力按菩提道的方向前进,才能无误成就!

忧招魔、骄招障,放逸多退,疲累多病,此皆须克服者。

嬉笑怒骂,自心影现,不实幻化,本来空净!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碰到很多的人、事、物,一切聚合必定会离散,包括身体,即使亲人、仇人,都是如此,只有自己的业力与你形影不离。是苦是乐,一切皆业所造成,乃至于死亡,你都必须独自面对,任何再亲近的人都无法陪伴你走向死亡之路,只有你的业力在引你走向轮回该去的地方。唯有改变业力的制约,才能创造自己的命运。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次闭关随笔 修行 二
下一篇:第二次闭关随笔 理入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加持是怎么回事
 生灭
 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4.入定必须降伏五盖
 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4.孝敬父母种福田
 成功人生——智慧·成功
 第一次闭关随笔 道场建设
 成功人生——失败·成功
 博大精深的佛教 殊胜地念佛
 第三次闭关随笔 生命随笔
 为什么学佛 第三章 人生 5.涅槃寂静与出离三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家居士成立念佛堂,平时也念佛,做佛事,是否这样不用上寺院,那里也是三宝地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珍惜人生每一秒[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九 发大誓愿[栏目:陈义孝居士]
 八 难陀学童所问[栏目:经集 五 彼岸道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