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忍辱(张慈田)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0
忍辱
 
张慈田
 
    忍辱(Khanti,亦译作忍、安忍、忍耐)是原始佛教重要的修行道品,大乘佛教也把它列入六波罗蜜之一,可谓是佛教徒必修的德目。
 
    忍辱是忍受身心的各种痛苦,如忍受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及遭他人的瞋恚、轻慢、打骂等刺激,由内观禅修,直接感觉及如实了知肉体或感受等的生灭变化,令心止住于其过程,仅受冲击的第一支毒箭,不生瞋恚的受第二支毒箭,内心保持平和,不忿怒、不结怨、不怀恶意,即得到忍辱的最佳成果。忍受痛苦跟忍受欲乐、利养的诱惑同样是忍辱的课题。      
 
    世间经常有忍辱的劝世格言,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辱负重」、「百忍成金」等,而佛经中也经常有赞叹忍辱的法句,如「财宝及诸利,无胜忍辱者」「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于他极骂辱,大力者能忍」「见他瞋恚盛,但能行默忍;彼瞋自然灭,不烦刀杖力;彼此得大利,自利亦利他。」
 
应用格言、法句有时能有效地阻挡冲击。一般人大多都有小忍的经验与功力,但如遇上大的或者一而再的痛苦或侮辱就难得按耐得住,而忍辱不得法,也可能憋出毛病来,除非获得内观的智识及实修要领,了解历境放松肉体、放空心情、柔软心、慈爱心乃至因缘思考等,及做每一刻的身心变化过程观察,才能充份销融冲击。
 
     忍辱是实践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大事业。佛陀过去世曾是忍辱仙人,被人割截耳鼻、手足,而毫无瞋恚(《本生经》、《金刚经》等不少经典提到),在菩提树下也曾忍受女人的种种骚扰,佛陀的众多弟子也都有忍辱的懿行美德散见在经典中。忍辱不但可得到自利利他等诸多功德,也能因此获致涅槃,佛陀说:「以我有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众,成无上正真之道,生于道场。」
 
(《增一阿含》卷七.八经)所以,佛教徒当策励实践忍辱行。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你在修忍辱吗?(格桑扎西仁波切)
下一篇:忍辱有两种(妙华法师)
 何苦一定要生气呢(星云大师)
 瞋恚的过患(星云法师)
 恶事向自己 好事与他人(净空法师)
 忍辱不好修,要如何融入六度修行?(明证法师)
 修忍辱有没有更容易的途径方法?(传喜法师)
 罗睺罗忍辱的故事(圣开)
 以安忍护持清净的身心(达真堪布)
 与敌人共创安忍的功德(索达吉堪布)
 佛弟子须修忍辱
 嗔心浅探(释圣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三)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栏目:圣者言教]
 卿云[栏目:僧诗句集]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二十八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欲海浮沉[栏目:达亮文集]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四(小乘录入藏目)(费长房)[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