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与死的禅法 二十一、三个禅的境界——完结篇
 
{返回 谈锡永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74

三个禅的境界

——完结篇

六中有导引”,称为生与死的禅法。在禅法中,生死一如,是故生的禅法与死的禅法可以沟通。

在生时,处生中有的修习,与受生中有连贯;梦幻中有的修习,与法性中有连贯禅定中有的修习,与临终中有连贯。

在死时,临终中有不能脱离禅定中有的证量;法性中有不能脱离梦幻中有的证量;受生中有不能脱离处生中有的证量。

这样配合,虽然有点机械(因为实际修习需要交替,是故灵活),然而这配合实际上是依一切法自显现的空分、明分、现分来作分别,这亦即是“六中有”的三个纲目。

必须重复提醒读者,“自显现”跟“显现”不是同义词。说“显现”,是用凡庸心识来认知一切事物,所以一切事物都经过心识的歪曲;说“自显现”,心识只如一面镜,任由事物投影于镜面,这镜影便即是自显现,是故心识并未外加任何概念于事物身上。

然而我们亦并非否定事物的概念,我们只认为对事物外加概念,不能说出事物的实相,所以才称之为心理的歪曲。任何歪曲对心识来说都是束缚,由是不得解脱。

然则如何去认证“自显现”呢?

空分是自显现的性、明分是自显现的相、现分是自显现的用。必须三分同时现证,然后才能称为现证自显现。

宁玛派反对先将一切事物定义为空性,然后去证它的空性,因为这样做时,便等如用概念来证概念,依然是心理歪曲。所以,必须在修习中,由现证一切法的相与用,从而现证一切法的自性。对自显现,亦然如此。

修证现分,要领在于生机;修证明分,要领在于显现生机是事物内在的功能,显现是事物的外在形相。由这两种修证,我们便可以同时修证空分。这空分,即是事物的自性。

(在“六中有导引”中,说证四种现分,这“现分”其实已包含明分与现分。)

所以在六中有的修习中,处生与受生两个中有,要领在于现分,即现证生机;梦幻与法性两个中有,要领在于明分,即现证显现(统摄为光明);临终与禅定两个中有,要领在于空分。

一切事物的性、相、用不可分离,因此六中有虽然分别三者来修习,实际上全部中有法门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我们于临终时现证死光明从而自解脱,虽然是现证空性,但亦不离显现与生机的现证;同理,于法性中有时现证寂忿尊的显现,从而由明分现证自解脱,但亦不离空性与生机的现证;如是,于受生中有时,虽由现证生机,而由现分得证自解脱,其实亦同时现证空性与显现。

必须如此理解,才能明白生死一如,性相用为一体的意趣。这便是生与死禅法的“禅”。

无论是临终中有、法性中有,抑或是受生中有,皆当知一切境界都是法性的自显现。

死光明是法性的自显现。

寂静尊与忿怒尊是法性的自显现,连同一切声、光、辉都是法性的自显现。

雌雄交合的现象是法性的自显现,六道的景象亦是法性的自显现。

能够现证一切法都是自显现,则意生身即当自解脱,因为他已离开了心性的一切歪曲。于现证的刹那,內自光明生起。

然而难处却在于,意生身本身也是法性自显现,所以便反而难于现证。这即如电视屏幕中的人,不能现证屏幕中的人物为虚幻、为欺妄,他必须脱离屏幕,然后才能现证屏幕中一切显现只是幻影。

我们在人世时,亦有同样的难处。这个世界,我们称之为“红尘世界”,可是我们自己就在尘世之中,这便等如我们自己就在荧光幕内,是故无法认知一切显现为欺妄与虚幻。

因此,生与死的禅法,其实即是现证“自显现”的法门。若刻板一点来说,就等如是荧光幕中的人,形相虽仍在屏幕,可是心识却已脱离屏幕,由是才能现证屏幕中的事物为欺妄与虚幻。

这就是禅。当心识脱离屏幕那一刹那,便即是禅。因为这时心识才能离开屏幕中的一切纷闹,得到休息。

经过这个现证,即使心识依然住在荧光幕内,心理状态已经不同,因为已经有过现证一切法欺妄与虚幻的经验。这种安住,即是心性休息的延续。

然后,我们由自己所处身的屏幕,推广到一切屏幕(也即是由心性所认识的自显现,推广到一切法的自显现,包括自己心性所不认识的自显现,例如涅槃界),由是安住于法性,同时心性便已自解脱了。这现证的一刹那,也即是禅。

当心识能于光明中安住,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亦不失光明,那就能生活在更高的层次,但心却非如顽石,它依然有喜怒哀乐,只是这些情绪并不影响心理。心理是根本,情绪只是枝节。树无枝节依然是枯树,枝节受风动摇却对根本毫无影响。

因此说,禅就家常日用。

现代人喜欢对“禅”加以玄谈,引用一些公案,然后用凡庸的智能来串讲,说得不食人间烟火,可是却又说日用家常,说平常心,那不是禅,只是文人的慧业;那不是光明,只是凡庸智能喷发的火花。

现代的一些禅师否定止观,认为修禅的人无须寂止,亦无胜观可发,止观只是外加于心性的面具,停止一切妄念,心性就自然能显露本来面目。然而这却实在是心识能住于法性以后的事,也即是心性自解脱以后的事。在此之前,谁也无法不用“止观”这金刚箍去收拾那头心猿。达摩面壁九年,难道这九年他都不思不想,就像石头对着石头?

佛家一些宗派,以心性自解脱为究竟,然而宁玛派却认为心性住于法性只是一个层次的解脱,因为心识依然落于法性的边际。也即是说,我们依然耽着于一个自以为清净光明的境界。

 螺髻梵王(Brahma–Sikhin)见释尊的化土(也即是我们这个世界)清净庄严,因为他的心性已经解脱。

舍利弗见同一境界,可是却觉得它污秽杂乱,因为他的心性未曾解脱。

然而,螺髻梵王却并未成佛,他只是心识住于法性,亦即心性清净。心性清净是故所见亦即清净。可是,他的心识却恰恰便受“清净”所困。

经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实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时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这即是释尊的自在。这片化土或净或不净,随意示现,如是即法性亦不住,这即是法性自解脱的境界。

当法性自解脱时,心识住于平等性——例如净土与秽土平等,涅槃界与轮回界平等。

住入平等性的刹那,亦即是禅。

这才是平常心。如今这佛家名相已经被滥用,连喝茶都说要持平常心来喝,贩茶的人,用这名相来装饰高雅,很令怀疑,他是否企图蒙混茶的色香味高下。

即使住入平等性,亦不等如在日常生活中毫无分别,连滋味都辨别不出来,连颜色都不分红绿青蓝。若这样时,天生的白痴便已心识住平等性。

住平等性是彻底超越时空的境界。我们有俱生以来的执著,那就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永远是一元次的直线,空间永远是三元次的立体;所以我们建立佛像、建立佛的宫殿,也一样是立体;我们建立佛,也一样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那就不是平常心,不是平等性。当住入平等性时,心识便远离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此如经言:“如实了知一切世间种种诸界。”(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八)这亦即是超越时空的境界。不超越时空如何能说为“一切世间种种诸界”。

所以禅的境界,亦即是心识改变的境界,心识依层次改变,也就依层次而住,依层次而自解脱。——上面并没有谈到“平等性自解脱”,因为“住平等性”与由此边际自解脱,其差别非常微妙,很难用文字来形容。

《大宝积经》(卷八十七)中,有一段商主天子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

 天曰:文殊师利,云何了知诸众生相?

 答曰:见一切众生从因缘起,不断不常,是故遍知众生界也。

 又问:众生界者为何义耶?

 答曰:众生界即是法界。

 又问:云何法界?

 答曰:自性空界名为法界。

 又问:何谓空界?

 答曰:超过一切境界是虚空界。

 又问:何等是超过界?

 答曰:是佛境界。

 又问:何谓佛境界?

 答曰:眼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眼,眼色、眼识境界故;耳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耳,耳声、耳识境界故;乃至意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意,意法、意识境界故。

色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色境界故;受想行识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色、受、想、行、识境界故。

无明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无明境界故;乃至老病死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老病死境界故。

欲界是佛境界,无贪相故;色界是佛境界,非对除贪故;无色界是佛境界,非无明见故。

无为界是佛境界,无二相故;有为界是佛境界,非三相故。

天子,是名佛境界——如是境界入一切界,若边无边皆悉摄受。……

佛界魔界如实了知,寂静平等,是则名为最大神变。

复次菩萨不住平等,以平等法成熟众生。

这段经文已总括了上来所说的义理。众生界是法界,那是心性自解脱同时住入法性;法界即是超过一切境界的虚空界,那是法性自解脱同时住入平等性。然而,佛境界却又不离众生界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等等,这才是平等性自解脱,因为那时已无“平等性”这个概念,是故已不受束缚。这种境界,勉强用词语来形容,只能说是“不住平等”而以平等法作功德事业,亦即是“不一不异”、“不即不离”。

人的心识,由于受蕴、处、界的范限,能法性自解脱已了不起,住平等性,已证十地,成佛则很难很难。“六中有”的建立,则是利用人的心识初离原来束缚,是为解脱的良好时机,三个中有,便是对三个时机的利用,然而这其实亦非易事,只是比较起来没有人在生时证自解脱那么困难,因此又建立“迁识”(颇瓦)法门作为补救。

到遮胎门时,其实已是最后时机,倘如遮胎门失败,意生身便要投胎,这时便须求生善胎了。

求生善胎者,若是密乘行人,则其意生身当皈依三宝,忏悔罪业,然后观想自身成为本尊,抱着再来受生以利济世人的意愿,于是坦然入胎。由于善业发动,若是恶胎则当自行关闭,而意生身则乘着愿力,终能入善胎。

善胎的意思,是能得暇满人身,于未来世能学习佛法,并且能得善知识指导,修持佛法,于是即能指导有缘,令入佛道。以此之故,当生于有适当条件的人家。

若不是佛教徒,亦当忏悔自己所知的恶业,忆念自己生平的善业,以求得善胎,当来世时定能利益人群,为社会作出贡献。以善愿故,亦当得入善胎。

生与死的禅法,只是一个平实的法门,其中蕴涵宁玛派密法的意趣,实为佛家无上法门,亦称为不二法门、不可思议法门。离一切相对法,是故不二;內自证自然智,是故不可思议。因此,用灵魂学、用心理学,或将之视为度亡,或将之唯归结入空性,都不是它的主旨。它只是将高深密法摄为方便,令有情得以捷道解脱的法门,若由此渐修顿证,定当解脱。

愿有情未空,此法门能普弘人世。吉祥。

 

佛智(gNubs chen sangs rgyas ye shes)---(遍智龙青绕江)

 

【微细身】

 (术语)密教立法身有微细之色形,周遍于法界。秘藏记末曰:“凡佛者舍有漏五蕴等身,有无漏五蕴等身,无漏五蕴等微细身。微细身如虚空。”同下曰:“法身微细身五大所成,法身微细身虚空乃至草木一切处无不遍,是虚空是草木即法身。于肉眼见粗色,于佛眼微妙之色。”----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宝女经》、《宝女三昧经》、《宝女问慧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内容叙述佛为宝女说实语、义语、毗尼、十力、四无畏等法门。凡十三品,即问慧、发意三十二宝、聪明、问宝女、八力、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法行、不退转、大乘、嘱累品。 本经之异译本有《大集经》第三会〈宝女品〉及西藏译本。后者近似本经,但不分卷;前者则较本经晚一五0年左右译出,而篇幅不及本经之一半。

 


{返回 谈锡永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如来藏
下一篇:生与死的禅法 二十、六种遮胎门——说“受生中有”之二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龙树四重缘起 6 《中观口诀》
 生与死的禅法 七、鸽子归巢,现证“本住”——说“处生中有”之一..
 四重缘起深般若 前言
 生与死的禅法 十五、死相•临终•死光明——说“..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 2 《心经》辑译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八、内外密乘的共根道果
 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说“临终中有”之三..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十二、结语
 生与死的禅法 十二、“四大光明”的理趣——说“梦幻中有”之三
 四重缘起深般若 后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若憍陈如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栏目:广超法师]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栏目:昂旺朗吉堪布]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九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关于福报[栏目:福慧修行]
 如何真实如法的修学佛法?[栏目:海涛法师]
 四十华严 第三卷 第41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无皮也过年[栏目:佛网文摘]
 心地念佛[栏目:常善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