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
 
{返回 唐思鹏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1
菩萨行品第十一

上来维摩居士因以示疾,佛陀慈愍,特派以文殊师利为代表的诸菩萨众前往慰问,维摩居士藉此因由,大显神通,广说妙法,对大众进行饶益。此品来净名为谢佛恩,亦现神力,将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之中,往诣佛所,礼敬如来。由于上方国土诸菩萨来,本为礼敬三宝;既先入丈室已敬僧宝,后当往诣佛所,亲敬如来;既敬佛宝,自当请法,佛即慈悲,广演有尽无尽解脱法门。上方菩萨闻微妙法,叹未曾有,虔诚恭敬,顶礼佛足,而后还至本处。如是菩萨正行,则广演于此品。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维摩助佛陀以弘道,互相往来,故现希有不思议事。净名与文殊发意欲来佛所,亲敬如来,故显其自在神力以先现瑞相。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文珠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什曰:“净名劝共见佛者,一、见其诚心,欲遂其意;二、令证明香饭,多所发悟;三、以怀圣远游,宜令速反,故欲共诣请法。”因发意在先,故瑞相祥光首呈于佛所;发语在后,故净名维摩磋商于丈室。欲礼世尊者,后有十二观阿閦佛品;欲受正法者,则有本品有尽无尽解脱法门。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净名以大神通力持诸众人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动身往诣佛所。古无车马,主人送客,用掌代车,以敬嘉宾。此显菩萨随意解脱,无滞无碍的自在境界。到已著地,礼敬世尊者:初维摩是主人,次菩萨位尊贵,后声闻释梵等位卑劣,故有如是次第。

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座。即皆受教,众已坐定。
佛陀大慈大喜,令众就座。

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唯然,已见!”“于汝意云何?”“世尊!我观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佛陀神力广大,已对舍利弗与文殊师利同入不思议的丈室及净名大显神力,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运大众而还,了如指掌,为欲赞叹大乘,呵斥小乘,令声闻回心向大,故大慈大悲,方便而问。舍利弗根劣智浅,悲小愿微,对大乘菩萨殊胜的智悲愿行自在神力,是不能望其项背的,故言:“我观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阿难问佛香从何来,佛言“是彼菩萨毛孔之香”。菩萨是真佛子,能上成下化,转大***,续佛慧命,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专言是菩萨毛孔之香。

于是舍利弗与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难言:“此所从来?”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此段所显如来功德之香能利益大众,觉醒愚迷,凡食此香者,皆能破迷开悟,见性成佛,所以不独菩萨毛孔出香,我等二乘毛孔亦香。意显声闻回心向大,同样皆能成佛。

又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净名答阿难问“是香气住当久如”一段,于中有三:一、饭住香住,饭消香消,因为香气依于饭生,无饭则无有香。二、此饭势力七日乃消。因为一般饭食在胃七日消尽,所以净名依常人所食之饮食答言:“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三、依此饭的殊胜功能可使大小二乘咸得解脱,于中又五:1.食此饭者能使二乘入于正位而得见道(须陀洹果)然后乃消。2.已见道食此饭者,要证斯陀含(一来)、阿那含(不还)、阿罗汉(应供、杀贼、不生),彻底解脱,然后乃消。“心解脱”者:证得阿罗汉果,末那不执赖耶为我,永不受后有生死,故名心解脱。3.大乘种性食此饭者,发菩提心然后乃消。4.已发菩提心食此饭者,得无生忍见道登初地然后乃消。5.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等觉法云地、一生补处然后乃消。譬如良药能灭诸毒、能治诸病,毒灭病愈药势乃消。此饭能灭烦恼,能去执著,能使声闻,菩萨断惑证真,永得解脱。所以此饭功德不可思议(佛陀大智大悲无漏功德之所熏习),不是一般常饭可与相比。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
阿难赞叹,得佛印可。肇曰:“饭本充饥。乃除结缚,未曾闻也。”佛以大悲为体,以利济众生为事。凡能拔苦与乐,使众生得解脱者,皆名佛事。饭能使有情断结缚,去执著,证涅槃,得解脱,能为众生而作佛事。

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诸佛能以种种方便广作佛事,饶益有情。文中大分三段:首段说有十三种,次段总说无量,三段特说以四魔烦恼而作佛事。
初十三种中,一、以佛放光明而作佛事。佛放金光,能使人天有情蒙受佛光而得觉悟;能使三涂众生蒙受佛光而离诸苦;或使十方世界诸大菩萨各见佛光咸来聚会,受佛教化。总之,光明能驱黑暗,又能显现诸法实义,故曰:“以佛光明而作佛事。二、以诸菩萨而作佛事。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觉觉他,助佛扬化;或现无常,或现魔王,以种种方便,度诸众生。三、以佛化人而作佛事。诸佛化人随缘即现,行踪不定,能巧作佛事。四、以菩提树而作佛事。佛于树下成道,故树名菩提;或依树静坐,能得定慧;或树荫蔽日,能除热恼;或风吹枝叶,发微妙香,演说妙法,众生闻己,能得解脱。五、以佛卧具衣服而作佛事。卧具供人安息,衣服能蔽风寒,然后身体轻安,而心自寂然,这样烦恼不起,定慧自生。什曰:“昔阎浮提王得佛大衣,时世疾疫,王以衣著标上,以示众人;众人归命,病皆得愈。信敬愈深,因是解脱。”六、以饭食而作佛事。饭能资养色身,色身强健,则能勇猛精进止恶修善。古人云:“身安则道隆。”所以饭食能作佛事,如众香国土以香饭而作佛事。七、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肇曰:“众香国即其事也。一义饮食以色根通道,园观以眼根通道也。”园林台观无常变化,观此无常,即得解脱,所以说:“园林台观可作佛事。窥基大师云:“由见衣服起惭愧故;由见卧具欣修四禅起净命故;由见饮食思求觉浆解脱之味、欣法食故;由观园林修习总持无漏法故;由见台观欣净土等诸妙处故。”八、以相好而作佛事。众生见佛色相端庄、殊妙威严,便对佛法能生正信正见。《摄大乘论》云:“诸众生见尊,皆审知善士,暂见便深信,开导者归礼。”由于众生爱重相好,故佛大慈,方便示现,令诸有情深信佛为善士、为大导师,从而依佛依法精进修行。所以《集论》云:“问:相及随好作何业?答:能令暂见,谓大丈夫,心生净信。”九、以佛身而作佛事。佛身有法报化三,法身清净无为,报身殊胜无比,化身应众生之机而方便示现。众生闻法报二身,或见化身,皆能深信因果,止恶修善,故佛身能作佛事。十、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依色境而起执著,忽现虚空,境界顿灭,从而悟入根境俱空,能执所执非有,当下便见实相。什曰:“除却形色,廓然无像,令其宅心虚静,累想自灭,亦如文殊师利,灭众色相,现虚空相,以化阿舍世王也。”十一、以梦幻等七喻而作佛事。有为诸法依缘而生,如梦如幻,亦如影像;愚夫不达诸法相有体无、有而非真之理,便生颠倒邪执,佛陀为使有情破迷开悟,而说诸法如梦幻泡影,令众生深达依它幻有,从而除遣遍计所执,悟入圆成实性。《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正是此经所说以梦幻泡影等喻而作佛事之义。十二、以语言文字而作佛事。以能诠表的语言文字、而诠所诠表的诸法实相,能使有情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渐次证入离言法性,也就是以言除言。如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皆以妙音语言文字而作佛事的。十三、以寂寞无言、无为无作而作佛事。上根利器者,则以默默无为进行度化。如众香国土香积如来度化众生则无有语言文字,诸菩萨众各各坐香树下,一闻妙香,便入“德藏三昧”;又如净名于不二法门品中默默不语。此皆上根利器,但因寂寞,便悟实性。再如佛陀曾于灵山会上默然不语,唯以鲜花左右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随即悟入花之实性。这就是能以寂寞无言、无为无作而作佛事的明证。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静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次显无量。总之,诸佛皆以度化一切有情而出现于世,所谓应化之身、威仪静止、受用施为,亦是佛事。如佛声为律、而身为度,不言而信,不怒而威,无为而治,这就是静止语默皆是佛事义。又如见而众生恭敬,言而众生深信,行而众生喜悦,这就是言行动作皆是佛事义。或雪山六年苦行,或舍卫次第应供;前者为降伏一切外道,后者为令他广种善根。乃至八相成道,下生受胎,出家修行,降魔成道,转妙***,入般涅槃,都是为度脱一切众生而示现,这就是诸所施为皆是佛事义。所以说:“诸佛威仪静止、一切施为皆是佛事。”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三、特说以四魔烦恼而作佛事。四魔解释见前。“八万四千诸烦恼”者:贪、嗔、痴、慢四根本烦恼各有二万一千,合之则为八万四千。众生执烦恼为实有,执生死为定法,故于生死烦恼不得解脱而为病。佛即不然,了达烦恼性空,生死如幻,不断烦恼而烦恼自断,不除生死而生死自除,故于生死烦恼而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不以为病,而反解脱,是名“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肇曰:“如淫女以欲为患,更极其情欲,然后悟道;毒龙以嗔恚为患,更增其忿恚,然后受化,此以欲除欲,以嗔除嗔;犹良医以毒除毒,斯佛事之无方也。”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
上段所显诸佛施为乃至八万四千烦恼门皆是佛事,也就是《金刚经》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义。此段所显悟此法门者,是为悟入一切佛法。既能悟入一切佛法,则于染净佛土等观不二。因为染土净土皆是如来不舍有情大智大悲之所示现,菩萨深明此理,故于净土不贪不喜,亦于染土不忧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倍增信乐。

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诸佛如来都是以自觉觉他、悲智等运、广积无边清净福慧圆满之所成就的,故佛名两足尊。既是因果相同,当然功德亦皆平等。但是有情随业不同,故有三界五趣的种种差异,佛为悲愍不同类型的有情,故现不同类型的佛土,决不因佛土有别而诸佛功德亦别,何以故?诸佛乃由得法究竟、平等一味、心无高下,亦无胜劣的大悲之心而方便示现的种种佛土,实则一致,并无胜劣。所以说:“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佛土有法性土、自报土、他报土、化土的种种差别,当然佛身也有法性身、自报身、他报身、化身的种种差别。法报身土为佛的真身真土,他报身土和化身土是佛度化地上菩萨和地前菩萨、人、天、二乘及三涂众生而方便示现的身土。虽佛身佛土随有情示现大小有异,而实诸佛的无碍智慧相同。“无碍慧”者:即真俗圆融的无相大智慧。

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
诸佛平等有二:一、功德平等,二、名号平等。此即第一功德平等。于中有三:(一)明内德平等,(二)明外德平等;(三)明双显内外二德平等。明内德平等中又分十一:1.色身平等;2.威相平等;3.种性平等,4.戒平等,5.定平等,6.智慧平等,7.解脱平等,8.解脱知见平等,9.十力平等,10.四无畏平等,11.十八不共佛法平等。明外德平等中又分为三:1.大慈平等,2.大悲平等,3.威仪所行平等。明双显内外二德平等。中又分为五:1.寿命平等,2.说法教化平等,3.成就众生平等,4.净佛国土平等,5.具诸佛法平等。诸佛如来由于往昔愿行精进证真法性悉皆平等,故证果时内身外土、内德外德一切平等。

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陀。
第二名号平等,因为功德平等,所以名号亦等。(一)梵语三藐三佛陀,汉译正遍觉,玄奘译为正等觉。正觉谓遍证诸法一切性,也就是如量智。《瑜珈大论·真实义品》说正觉如理智为“如所有性真实性”,说等觉如量智为“尽所有性一切性”。正即深入正确,等即周遍圆满,故名正等觉。(二)梵语多陀阿伽度,汉译如来。《金刚经》云:“如来者是诸法如义”。又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肇曰:“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古今不变,千圣同辙,故名如来,亦名如去。”(三)梵语佛陀,汉译觉者。具一切种妙智,既能自己觉悟,又能觉悟众生,也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佛陀。佛有十种圣号,今只举三者,正等觉:显智德圆满,觉诸法空;如来:显断德圆满,断烦恼尽;佛陀显恩德圆满,觉悟群生。此三于十号中最为殊胜,所以偏说。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知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总显功德无量。名以表德,德既无量无边,以此三名所诠之义亦无量无边。言说不可尽,分别不可穷,若以劫寿而受,亦不能尽。诸佛功德、智慧辩才,无有限量,不可思议,唯佛与佛才能互知,亦为佛与佛才能宣说。

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此段显示菩萨智慧禅定、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测度,神力变化,二乘莫及。就是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对佛三名所诠之义于百千大劫亦不能尽受,所以阿难不敢自称多闻。阿难多闻第一只在二乘,不在菩萨。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
释迦如来广说无量佛土皆随有情所乐而方便示现,染土净土功德平等之后。上方菩萨闻已,即于佛前而自悔责,不该初见此土生下劣想。

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上方菩萨欲闻妙法,随于佛前虔诚请问。自下释迦如来则慈悲开演,广为宜说。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佛演大法,于中有二:一、总举其名,二、广释其义。此即第一总举其名。“有尽无尽解脱法门”者:无著清净,离障自在,名为解脱。小乘断烦恼障证涅槃而得解脱,已尽有为,安住无为,但对菩萨而言即不名解脱。何以故?烦恼障虽离,而所知障未断,并且不能度济众生同得解脱,所以今特以菩萨解脱法门说名有尽无尽。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尽无为。
二、广释其义,于中又三:(一)总释大义,(二)别释不尽有为不尽无为,(三)双显不尽不住。此即第一总释大义。“有为”者:缘生诸法,有生有灭,变化无常,总名有为,无漏圣道,亦名有为;有为诸法,随生随灭,非真实有,终不可得,故名有尽。“无为”者:真如法性,清净涅槃,无生无灭,真常不变,故名无为;无为法性,不生不灭,故名无尽。二乘背世间,厌生死,灭烦恼,尽悲智,是名尽于有为;欣求无为,安住涅槃,不度众生,是名住于无为,虽得解脱,不是菩萨所求的解脱。欲得菩萨解脱者,应当以不尽有为、不尽无为真俗圆融的不取不舍而入此门。不尽有为则能兴悲运慈,广度众生;不尽无为即能不染五欲,超然解脱。兴悲度生,则异于二乘;超然解脱,则异于凡夫。此正所谓常在世间而不住世间(不尽无为),常在涅槃而不住涅槃(不尽有为),随缘任运,自在解脱的无住境界。这就是诸佛平等大慈的不思议之道。不思议道者,必出于有尽无尽的解脱法门。所以上方菩萨闻佛所说平等大慈的不思议道,才请如来开演有尽无尽的解脱法门

何谓不尽有为?
(二)别释不尽有为无为中先释不尽有为,于中又二:1、问,2、答。此即初问。

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次答又二:①明不尽之因,②明不尽之相。此即初明不尽之因。不舍世间,大慈大悲度化众生,为不尽有为之因。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身命。
②明不尽之相共有四十五句。此初四句。一、不忘深发一切智心。显深发上求无上佛果的菩提大心。二、终不厌倦教化众生。显精进不懈下化无边有情。菩萨事业总为此二上求下化。三、不舍四摄。显摄受众生,以此四法成熟有情。四、护法忘身。显不惜身命,维护正法,以求菩提。

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
次有四句。五、种诸善根,而无疲厌。肇曰:“以慈悲为根,发心为心,然后顺四摄,化众生,护正法,种善根。以此众德,茂其枝条,道树日滋,不尽有为也。下诸行愿,枝叶之流,取其日滋日茂,以成不尽义耳。废舍慈悲道树不建,众德损耗,自隐涅槃,谓尽有为也。”六、志常回向。菩萨于所修善,方便回向,回向菩提,回向众生。若常回向,必得大果。七、求法不懈。此显上求佛道。八、说法无咎。此即下化众生。

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于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此有十句。九、勤供诸佛。显上求心切,以报佛思。十、入生死无畏。显下化意浓,以报众生恩。十一、于荣辱事,心无忧喜。菩萨既处生死,必遇荣辱;不住生死,心常不动,即无忧喜。十二、不轻未学。一切众生,与我同体,于彼不骄不慢,平等摄受。十三、敬学如佛。对初学者,视同如佛。十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初学佛者,信心不笃,愿力不坚,常生烦恼,忘失正念;菩萨慈悲,方便开导,令发正念。十五、远离欲乐,不以为贵。菩萨修行,离欲断障,习定发慧,一心清净,无执无著,而不以为贵。十六、不著己乐,庆于彼乐。什曰:“凡人见他乐则生嫉,见他苦则心安;自乐则心著,自苦则心动。菩萨则不然,见他乐不嫉,其心随喜;见他苦则心动,欲令解脱。自乐不著,自苦心安。”十七、处禅定如地狱想。禅定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修世间禅定者,耽著三界,不能出离。修出世间禅定者,独善自了,厌世趋寂,不能发起无上道心。修出世间上上禅者,自他双利,于世出世间皆无所住;菩萨视禅定如地狱而不耽著定味。十八、观生死如园苑。园苑即游玩之乐园。肇曰:“生死虽苦,大道之所由;菩萨好游,故想如园观也。”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发行善根,无有齐限。
此有五句。十九、见来乞者生善师想。成就布施,圆满功德,故对来乞者,生善师想。二十、舍诸所有,具一切智。菩萨对迷蒙众生尽其法施而行度化;对贫穷众生尽其身外财宝行施而行救济;对惊恐怖畏众生尽其身内髓脑血肉进行布施以除怖畏。如是施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智,明了因果,深达实相,然后施而无悔。二十一、救护犯戒。菩萨持戒精严,轨范人天,必能于他犯戒,起于救护。二十二、六波罗蜜为父母。六度能生法身、能生福智资粮;又能饶益有情,使自他同得解脱,故譬为父母。二十三、道品为眷属。菩萨常修三十七法,依此大道,而至涅槃城,犹如眷属,常随不舍。总之,菩萨修行,真俗圆融,自觉觉他,修积善根,无有穷极,故曰:“发行善根,无有齐限”。

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
此有六句。二十四、取彼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菩萨取十方诸佛净土严饰之相,精进修行,广为赞叹,至己成佛时,此土与彼土无异。二十五、行无限施具足相好。诸佛三劫种福德,百劫修相好,长行无限布施,故成佛时招感种种具足殊妙色相。二十六、除恶净三业。菩萨止恶修善,严持净戒,身口意业,清净无犯。二十七、数劫生死而有勇。菩萨长劫生死,度化众生,勇猛精进,而无疲厌。肇曰:“生死长久,苦毒无量,自非智勇,孰能处生死之际焉。”二十八、广闻佛法,志而不倦。菩萨上求下化,志向坚决,闻佛无量功德,则一心欣乐,精进以求,志而不倦。二十九、以智慧破烦恼而出阴界入。阴即五阴,玄奘译为五蕴。界即十八界。入即十二入,又名十二处。菩萨以智慧了达阴界入三缘起性空,如梦如幻,中无实在的自性,受者、作者可得,从而破除我执,断除烦恼障,证得涅槃,而彻底超出阴界入三的束缚。故名“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

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
此有五句。三十、荷负众生,永使解脱。菩萨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不舍众生,方便度化,令其出离。三十一、为摧魔军,精进炽然。菩萨以大精进,摧伏诸魔。魔有四种,又名四魔军,解释见前。龙树说魔有十:一、欲,二、忧愁,三、饥渴,四、渴爱,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养,十、高慢。三十二、常求无念实相智慧。无念者,无有邪念。凡夫有邪念邪慧,故常高举骄慢;菩萨了达诸法缘起性空,无有执著,一心清净,则自无邪念而有实相智慧。三十三、不舍世法,少欲知足。菩萨远离五欲,知足常乐,同时又不舍世法,利济有情。少欲知足,则异凡夫;不舍世法,则异二乘。三十四、不坏威仪,而随世俗。菩萨戒禁坚固,而无毁犯,但又能大悲利物,随顺世俗。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
此有四句。三十五、现通度生。菩萨依大禅定,发大神通,生大智慧,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涅槃岸。三十六、得念总持,所闻不忘。总持者:以少文字,摄诸义理,如般若或缘起性空等,皆属总持法门。菩萨正念住心,对所闻总持大法常常明记不忘。三十七、知根断疑。菩萨以真俗圆融的大智慧常观一切有情诸根胜劣,对机说法,与大法雨,断一切疑。三十八、以无碍辩,乐说正法。菩萨度化众生,含笑先言,乐说无厌,讲说正法,辩才无碍。

净十善道,受人天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此有七句。三十九、修十善道上生人天。十善业道与十恶业道相反。即不杀生而放生,不偷盗而布施,不邪淫而离欲,不妄语而说诚实语,不两舌而说和合语,不恶口而说柔顺语,不绮语而说庄重语,不贪而离贪,不嗔而慈悲,不痴而明达。此十善,初三属身业,次四属语业,后三属意业。由上品善生天趣,中品善生人趣,下品善生阿修罗趣。四十、行四无量,开梵天道。菩萨本不求世间善报,但为度济有情而不舍世间,故修彼因;亦为有情开示正因,所谓以人天乘得度者,即以人天乘而摄受之。四十一,为得妙音,请佛说法。《贤愚经》卷一云:“佛在摩竭国善胜道场,初始得佛,念诸众生,断网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尔时梵天知佛所念,即从天下前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合掌,劝请世尊,转于***,莫般涅槃。”这就是劝请说法之原由。同时对劝请说法者随喜赞叹,以此善因,后当招感妙好音声异熟果报。四十二、求佛威仪,须净三业。常净身口意三业,以此胜因,后必招感诸佛无量威仪。四十三、深修善行,所行转胜。菩萨精进勇猛,止恶修善,令其善法不断增胜,直至圆满。所以能舍资粮而入加行,乃至能舍修道地地而入究竟佛地。四十四、欲学菩萨,须修大乘。大乘能运载一切众生出生死而入涅槃;菩萨即能自他双利、福慧齐修,所以欲学菩萨,必须教以大乘。四十五、不失功德,常无放逸。菩萨修诸善法,精进不懈,心无放逸,自能不失功德,甚至展转增胜,直至圆满。
总之,行如上所说常起四无量心,常修四摄六波罗蜜,以不舍善法,不舍世间,不舍众生,不舍生死,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
次释不尽无为,于中又二:1.问,2.答。此即初问。

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次答共有十五句,皆无为观行。此初二句,即修三解脱门,而不以为证。三解脱门为大小二乘所共修学。小乘观空而住于空,观无相无作而住于无相无作。大乘不然,既能观空(不染于有为),而又不住于空(大悲利益有情);既能观无相无作,而又不住于无相无作。总之,修学三空,即不住有为,不以三空为证,即不住无为。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此有六句。三、修学无起,而不以为证。诸法随缘而生,缘散而灭,自无实体,本性空寂,是则无起;行此无起,能去执著。不以为证者:诸法虽空,而不住空。四、观无常而修诸善。菩萨了达法无定法,无常变化,而不执著;但又不舍善法,以随顺因果。五、观世间苦而又故意受生。观苦而不住世间,故意受生而不住涅槃;不住涅槃则异二乘,观世间苦则异凡夫。菩萨不取不舍,行契中道,是真修行。六、观无我而又觉他。无我有二:一、人无我,二、法无我。菩萨既能观二无我,又能觉悟有情。《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二无我理),修一切善法(诲人不倦,以觉有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是此处所说“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之义。七、观寂灭而不住寂灭。二乘观寂灭而永寂灭。菩萨反是,既观寂灭以不染生死,又不永寂灭以不住涅槃。不住涅槃,即能觉他;不染生死,自得解脱。八、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什曰:“远离有三:一、离人间五欲,二、离烦恼,三、诸法性空远离。今观性空远离。而不离善也。”观于远离,则心清净,而无执著,属内真;身心修善,则随顺因果,不舍有情,属外俗。内真外俗是菩萨行。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此有五句。九、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一切诸法生灭无常,缘起性空,了不可得,而无所归;虽无所归,而不舍一切善法。肇曰:“诸法始无所来,终无所归;虽知无归,而常归善法也。”十、观法无生而利众生。观法无生,即证无为,而不住有为;以生法荷负一切,即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而巧度众生。故曰:“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十一,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无漏善法能断烦恼,能尽生死,菩萨为度有情,留惑受生,而不断诸漏。十二、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成熟众生。行谓造作,菩萨虽观无所行者,而又大悲,常行教化诸众生事。十三、观空无我而不舍大悲。菩萨以大智常观诸法空无有我,而不取于相;同时又大悲不舍世间,不舍有情,方便善巧,广修诸善。肇曰:“诸法之相、虽空唯无,然不以空无、舍于大悲也。”

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此有二句。十四、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小乘观法无生,即入正位(无为涅槃);既入正位,即不能发起大愿、大悲的菩提大心;无此大心,当然不能广度一切有情,故菩萨不堕彼位。十五、观诸法虚妄,无人无主,而不虚福德定慧。一切诸法,众缘所成,虚假无体,既无有体,以何为人,以何为主。然菩萨虽知如此,但本愿未满,还应广修福德,广积智慧,以圆满资粮,绝不因福德定慧虚假而舍彼不修。
总之,行如上所说既观人法二空,而又不住涅槃;既观世间生死如幻,而又广度有情,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三)双显不尽不住共有四对,都是说明所以不住不尽的道理。此初二对。一、具福慧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菩萨欲积无量福德,故不住无为;若住无为,不能造作,不能为众生广行布施,不能布施,怎能修积无边福德呢?所以欲具福德,则应不住无为。菩萨欲积无量智慧,故不尽有为;若尽有为,犹如薪尽火灭,惑尽智亡,怎能修积无边智慧呢?所以欲具智慧,则应不尽有为。二、大慈大悲满本愿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菩萨常常不舍世间,广利有情,所谓但愿众生悉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地藏菩萨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是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者:满圆成无上佛道、度尽无边众生之本愿。若有一法未圆、一生未度,则未满本愿。所以菩萨不舍有为,常起四无量心,力行四摄六波罗蜜,以期圆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集法乐故,不住无为;随授乐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次有二对。三、集法乐而又随授法乐,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小乘集法乐而住于无为。菩萨虽达我法二空,心常清净,法喜充满,但又不住无为,不入涅槃。肇曰:“采良药,必在山险,非华常之所出;集法乐,必在险有,非无为法之所出也。”菩萨以利益众生为能事,常于有情洒甘露雨,扇解脱风,随缘化导,授与无量法乐。肇曰:“若舍有为,则与群生隔绝,何能随而授乐?”所以菩萨不住无为,不尽有为”。四、知病灭病,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若住无为,则不能知众生病;若尽有为,则不能治众生病。知众生病者:众生在世间、众生在苦海,众生有贪嗔痴慢等颠倒邪见的妄执病,若住无为,怎能常知众生病呢?所以僧肇说:“习知众病,必知病所,岂住无为之所能乎?”灭众生病者:灭众生八万四千烦恼病,若尽有为,怎能常为有情灭诸病呢?所以僧肇又说:“灭众生病,必造有治,岂尽有为之所能乎?”

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佛说法竟,进劝勤修。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花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上方众香国土诸大菩萨闻法欢喜,赞未曾有。随以香花供养三宝,然后恭敬虔诚顶礼佛足,还至彼国。

{返回 唐思鹏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下一篇: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香积佛品第十
 《佛教三字经》新注 密宗
 从《六门教授习定论》看习定的入门方便
 《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界
 《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弟子品第三
 《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因缘
 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品第四
 《佛教三字经》新注 天台宗
 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观众生品第七
 《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6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月灯·结论[栏目:创古仁波切]
 4a. How to Investigate Chan,Sitting Meditation[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0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栏目:索达吉堪布]
 无常与新生[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第八章 看破生死[栏目:看开]
 护生手册(海涛法师)[栏目:生命手册系列]
 修道不须向外求[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