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云何为正念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4
云何为正念
      我们为什麽不能安心自在呢?因为我们没有正念,没有正智!那麽我们就知道学法的重要性了,你不要看很多人表面上对法是不屑的,(他们说)‘那些学法的人、信佛的人都是迷信、无知,搞那些?’他认为他的学识、认为他的地位都没有那些困扰,我告诉你,那是还没有碰到,甚至你看到那些没学识的、无知的,年纪大了,他们好像什麽都不在乎,真的吗?你们有因缘,你们一定看得到。我们有一位比丘尼,他祖母要逝世的时候八十多岁,很老了,她去看她,那个老祖母平常看起来‘老来就憨憨啊’也不感觉他有什麽不好,但是当她看到这位比丘尼,她的孙女的时候是怎麽样?把他的手牵住、握紧,只有一句话:‘救我!’表面上你看不出来,他的内心竟然是这麽样的恐惧。握着他的手,只有一句话:救我,她看到了出家人。所以我们要明白,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有智慧,我有知识,我学问很好,我的教育很好,我的地位很好,我有钱,我身体也很好:没学法,不解脱,老了你就知道!
      很多人,有身份,有地位,平时蛮有气概,但是一旦退休,有的不要几个月就再见了,为什麽?他依靠的是什麽?他依持的是什麽?是外在的名利、权势、地位,靠的是‘我、我所’在那边活着,当那些失去的时候他没有依靠,他能依靠什麽?恐惧啊,大恐惧啊,未来是遥遥无期的大黑暗,大空洞,怎麽办?所以注意,要保持正念正智以待时,不容易啊,平常不听法,不学法,没正见,没受用,到时候‘临时抱佛脚’都来不及,大家要注意啊,好我们今天,时间的关系就讲到这里,我们下一次再继续,
我们上一次谈到13366经,在这个伽梨隶讲堂,有很多的比丘生病啦、都面对死亡,世尊就到讲堂来为大家开示,每个人临终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最需要法、最需要开示的时候,佛陀就过来为大家开示。第一句话就说,“当正念正智以待时,是则为我随顺之教,”佛陀一生的弘法重点也是在启发大家能够解脱、涅槃,佛陀的教导啊在这个时候也能用得上,所以告诉大家,这个时候要正智、正念——使我们的心念保持在正见中、正念中以待时至,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一样的是在正见、正念之中,平常开示四谛、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这个时候都要用得上。
    我们继续看经文,“比丘!云何为正念?”要保持在正念、正智,所以就重新再开示什么是正念,“谓比丘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这里谈到四念处,四念处就是对我们的身心啊:身、受、心、法,一一的观察,正知、正见,那么这里呢就从我们身的部分,从身体去观察他,保持正知、正念,只要你在观察中就知道这个身体的无常、无我、非实、如幻,那么你就能调伏他,世间的一切贪欲自然就不起,所以保持正知、正念的人也就是时时刻刻在当下,都在观察我们的身心,身就是色,心就是心法,时时刻刻都保持正知、正念的观察,那么这个是属于内的身心,“外身身观念处……。内外身身观念处……。”那么从身体内在、外在都一样,“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忆念。”再来就是受,再来就是心、再来就是法,也就是四念处的内容,时时刻刻要在正见的观察中,我们的身心是不是无常?是不是无我?是不是非实、如幻?时时刻刻都保持在这样的观察中,只要你在观察中,你就能够离开贪跟忧,那么身、受、心、法,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实观照
下一篇:正念正智以待时
 解脱之道讲记 c10 六、正精进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自叙
 解脱之道讲记 b23 灭谛 一 解脱即是自由
 解脱之道讲记 a24 十二因缘 第二项 行(业) 一 行
 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七章 有时空动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十章 谈二谛
 解脱之道讲记 b25 灭谛 三 解脱的重点
 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无所依者不动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证心灵真谛——佛教的“厌离”与“清净”[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认识人生之七 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栏目:净界法师]
 覆水难收[栏目:开仁法师]
 助念过程是否需要洒净?什么时候才适当?若病者已断气,是否需要再做洒净?[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栏目:太虚法师]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依止善知识[栏目:祈竹仁波切]
 具器弟子之法相 一 见解无法迅速增上之原因[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欢喜成长[栏目:禅林衲子心]
 无知者品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