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意菩提
 
{返回 林清玄·菩提系列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0742

如意菩提

  有一位朋友在学插花,是日本某一流派的花艺。

  我对日本人的花艺一向没有好感,因为那被称为花艺的,正好是集匠气与矫作于一炉。因此,我对潇洒且大而化之的朋友,竟去学日式插花觉得格外好奇。朋友告诉我,那看起来僵化的日式插花,其实只是一种格式,是性格与观点的锤炼,对于学得通达的人,不但仍有极大的创作空间,还能激发出人的潜能。她说:

  “插花和禅一样,表面上有最严苛的形式,事实是在挖掘最大的自由,你不觉得,只有最严格的训练才有最自由的资格吗?”

  朋友的话给我不小的启示,原来插花也是“绝地逢生”的事。凡是绝地逢生就如悬崖断壁上开出的兰花,或污泥秽地清放的莲花,或是漠漠黄沙里艳红的仙人掌花一般,既刺人眼目,又具有禅的精神。什么事到了最高、最绝、最惊人,就被俗人看成禅意了。

  于是,种花的说他的花里有禅,泡茶的说他的茶里有禅,捏壶的说他的壶里有禅,做生意的说他的企业以禅来管理,玩股票的人劝人要如如不动,连搞政治的都说他是以平常心来搞政治。。。。对的,这些可能可以通向禅,但禅不应只是如此,因为禅虽然在生活中,禅心却是在清高的峰顶,犹如白云飘过的青空,或闪电后开在天空的明亮之花,不应该随便被俗情遮埋。

  禅有时在俗情里,但不应以俗眼观看。

  就像学插花的朋友,说起她学插花获益最大的一件事。

  她说:“我刚学插花时,老师教怎么插,我们就怎么插,三个月以后我们才发现,老师每次插的花不是一朵、三朵、五朵,就是七朵、九朵,几乎没有二四六八的。我心里起了疑情,双双对对不是很好吗?为什么插花都要单数呢?我很慎重地去问老师,那位日本老师说,一三五七九是单数,插出来的花叫做'生花'就是有希望的花,由于不圆满,才显得有希望。双双对对的插花是'死花',因为太满了。我听了好感动,留一些缺憾,有一点理想不能完成,永远留下一丝丝不足才是最美的呀!”

  缺憾有时比圆满更美,真是不可思议,朋友的话使我想起为什么菩萨要留一丝有情在人间,而且一直在苦难的煎熬中游化。菩萨之所以比声闻缘觉更美更动人,那是他们在乎,在乎一切的有情,由于这样的在乎,追求事事圆满倒不是菩萨的志向,菩萨的志向是恒常保持一个有希望的观点,生生不息。

  我还有一个朋友,学校毕业很久了都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在工作上简直是颠沛流离,弄得家人都为他的工作烦心。他的祖母竟为他的工作许了一个愿:“希望菩萨保佑我的孙儿找到好工作,如果他找到好工作,我死也无憾。”

  结果,祖母不久生病了,他无瑕顾及祖母,只好为了去应征一份自己最渴求的工作;祖母死的那一天下午,他接到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朋友说他一边流泪,一边茫然地看录取通知,他说:“如果祖母还活着,我宁可去作最粗贱的工作。”朋友说,他当时的心情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就是“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原是弘一大师的遗偈,用自己的生命体会起来真有惊心动魄之感。悲欣交集不是一个空句子,而是生命的总其成,我们每天不都是悲欣交集吗?每月每年不都是悲欣交集吗?悲与欣有如形与影,几乎是不可分割的。我为了安慰朋友,曾试写一偈:

  欢喜平安日

  感恩忧患时

  我们能平安过日,固然应该欢喜,但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的心,因为如果没有此忧患时的感恩,我们何能真切体会平安的欢喜呢?生命里的悬崖断壁、污泥秽地、漠漠黄沙都是忧患。在感恩里,却开出了幽兰、清莲、仙人掌花,如果能把忧患之美移植,大部份日子就可以平安而欢喜了。

  有一次,我因为个人生命的苦厄,去请教我的老师,她告诉我四个字:“受苦真好”!

  受苦的好,在于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受苦,就无法会意真实的喜乐;在于有大痛苦的人,才能得到大解脱;在于菩萨畏因不畏果。如果用佛教的观点来看,受苦是慈悲心和智慧心勇猛生起的激素。自己受苦,使我们生出菩提;看到他人受苦,使我们悲心流露。只有在真实深刻的苦痛里,菩萨才会刻骨铭心地立下拯救众生的悲愿,唯有菩萨从深陷的泥泞中拔出双足,才有机会认识到众生深陷泥泞的无力、无奈,与无助!

  受苦时流的泪滋润了我们的悲心、灌溉了我们的智慧、坚固了我们的志愿、拉拔了我们的力行。从最低最低的角度看,是消除了我们的业障、增长了我们的福慧!

  呀!“受苦真好”

  生命不能没有风雨,风雨来时又如何?

  不要阻止风,应将此身化为风,

  不要制止雨,应将此身化为雨。

  日本密教祖师空海大师如是说。他告诉那些苦难的人说,不要担心风雨来袭,重要的是把心中的阳光唤起。他更悲切地说:“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是的,此世今生就是不可逃避的,风风雨雨也是不可避免的。曾经有一位陶艺家,把他父亲的骨灰磨碎合着瓷土,烧成一个美丽的白花瓷瓶,认为那是纪念他父亲最好最纯净的方式。因为父亲生前最期待他成为杰出的陶艺家,他做到了,父亲骨灰做成的花瓶,象征着今生的面对与不朽的期待。

  这位陶艺家在记者访问他时,说:“我希望捏一个最美丽的陶罐,来装自己的骨灰!”

  多么美丽动人的回答,只有看清人世的人才说得出来,这使我想起憨山禅师的山居诗:“生理元无住,流光不可攀;谁将新岁月,换取旧容欢?”在岁月之流里,没有什么是可以攀附的,愈早看清这种真实,愈能诚挚地面对自己的今生。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陶罐来装装自己的骨灰,何不及早捏一个最美丽的陶罐呢?

  投生到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事事如意,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来面对世界,事事如意或者可以看成是插花里的“生花”,永远抱持希望;或者可以说是“受苦真好”,背后有着广大的悲愿。

  我喜欢一首流行歌曲中的一句“也许没有也许”,译成佛经就是“法尔如是”,生命的欢喜忧患,如意或不如意,如是观如是行,不只是“也许没有也许”,根本不需要去分辩那个也许。

  这一册《如意菩提》所要表达的正是如此,只要我们唤起心中的阳光,就能在在处处都有法味。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呢?用如意的、光明的、广大的心来对应生活,活着一日就尽一日的本分,无怨无悔,对心对境,不为俗情遮埋,如是而已。

  写《如意菩提》时,我的生活正面临极大的动荡,感谢妻子小銮,为了护持我写作菩提系列,她承担了许多病苦,因此菩提系列如果有什么功能,我愿全数回向她。

  感谢我的老师廖慧娟,“受苦真好”就是她的教化,但愿我所做的一切光明都全数回向她和她的家人。

  感谢“法如”的同修慈悲护持,但愿我所行的一切光明全数回向给他们。

  但愿我所行的一切光明全数回向给我的母亲林潘秀英和先父林后发。

  但愿我所行的一切光明全数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华严经》说:“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让我们在这苦难的人世中互相点灯,来看黑暗中的至宝吧!

  最后,让我们随着普贤菩萨来发愿: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来除烦恼尽无余

  爱水

  孩子打破心爱的东西,伤心地哭了半天。突然停止哭泣,跑过来问:

  “爸爸,人为什么会流眼泪呢?”接着又严肃地问:“眼泪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看到他泪痕未干

  ,一本正经的样子,觉得很有趣,就反问他说:“你觉得人为什么会流眼泪呢?”

  “是因为伤心呀!”

  “那么,眼泪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眼睛来的吗?”

  “我知道了,人的眼泪是从伤心的那个地方流出的。”孩子已完全忘记了忧伤的情绪,充满好奇地说。

  “伤心的那个地方又在哪里呢?”我问他。

  他皱眉想了半天,拍拍自己的心口

  ,又拍拍自己的脑袋,觉得都不太有把握,说:“我也不知道伤心的地方在哪里,到底是在哪里呢?”

  这下可把我问倒了,是呀!伤心的地方是在哪里呢?我反问孩子:“人不只伤心的时候才流泪,很高兴和很生气的时候也会流泪的,所以,伤心的地方和高兴、生气的地方是一个地方。”由于孩子养着小鸟,我就问他说:“你觉得,小鸟会不会伤心呢?有没有伤心的地方?”

  “小鸟也会伤心的,如果它肚子饿,我们不喂它的话。”孩子说。

  “那,小鸟会不流泪呢?”

  “小鸟不会流泪的。”孩子思索了一下,说:“不对,不对,小鸟不会从眼睛流泪,可是它心里是会流泪的。为什么只有人会从眼睛流泪,而别的动物只能暗暗地伤心呢?”

  我对孩子说起,小时候亲眼看过水牛和海龟,还有狗流泪的情景,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动物都会流泪,只是粗心的人不能见及罢了。

  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讨论伤心的问题,孩子听了一知半解。但他至少理解到三件事情,一是所有的动物都有一个会伤心的地方;二是愈复杂的动物,伤心的时候愈容易被看见;三是每一个人对同一件事伤心的感受都不一样。

  最后,他终于郑重地宣布了他悟到的大道理,他说:“我知道为什么我打破杯子,妈妈伤心而我不伤心

  ;而我打破玩具,我伤心爸爸不伤心了。每个人都有伤心的地方,但是每个人的伤心都不一样。”这使他完全忘记了刚刚伤心的原因,高兴地跑走了。

  我却因此陷入沉思,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启示,人的眼泪是有世界性的,既然投生为人,就必然会伤心,必然会流泪,有许多号称从来不流泪的人,只不过是成人以后的自我压抑,当遇到真正伤心的时刻,或者真心忏悔的时候,或者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还是会悄悄落下伤心之泪。

  泪,乃是爱之凝聚。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流泪,一种是完全没有爱,铁石心肠的有;一种是从爱中超脱出来,不被爱所束缚与刺伤的人。

  眼泪,是做为人的本质之一,在《愣严经》中,佛陀早就有精辟的见解,他对弟子阿难说:“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

  由人的欲望所分泌的都称为爱水,也是使人在轮回中升沉的重要原因。如何在心海的爱水中飞升超越,在每一次的伤心中寻找智慧,才是人最重要的事。

  不是茶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是日本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他的家教非常成功,千利休家族传了十七八代,代代都有茶道名师。

  千利休家族后来成为日本茶道的象征,留下来的故事不计其数,其中有三个故事我特别喜欢。

  千利休到晚年时,已经是公认的伟大茶师,当时掌握大权的将军秀吉特地来向他求教饮茶的艺术,没想到他竟说饮茶没有特别神秘之处,他说:“把炭放进炉子里,等水开到适当程度,加上茶叶使其产生适当的味道。按照花的生长情形,把花插在瓶子里。在夏天的时候使人想到凉爽,在冬天的时候使人想到温暖,没有别的秘密。”

  发问者听了这种解释,便带着厌烦的神情说,这些他早已知道了。千利休厉声地回答说:“好!如果有人早已知道这种情形,我很愿意做他的弟子。”

  千利休后来留下一首有名的诗,来说明他的茶道精神:

  先把水烧开,

  再加进茶叶,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这是多么动人,茶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简单的动作、一种单纯的生活,虽然茶可以有许多知识学问,在喝的动作上,它却还原到非常单纯有力的风格,超越了知识与学问。这就是说,喝茶的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每个人的个性与喜好,用自己“适当的方式”,才是茶的本质。如果茶是一成不变,也就没有“道”可言了。

  另一个是千利休教导他儿子的故事。日本人很爱干净,日本茶道更有绝对一尘不染的传统,如何打扫茶室因而成为茶道极为重要的传承。

  传说当千利休的儿子正在洒扫庭园小径时,千利休坐在一旁看着。当儿子觉得工作已经做完的时候,他说:“还不够清洁。”儿子便出去再做一遍,做完的时候,千利休又说:“还不够清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许多次。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对他说:“父亲,现在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石阶已经洗了三次,石灯笼和树上也洒过水了,苔藓和地衣都披上了一层新的青绿,我没有在地上留一根树枝和一片叶子。”

  “傻瓜,那不是清扫庭园应该用的方法。”千利休对儿子说,然后站起来走入园子里,用手摇动一棵树,园子里霎时间落下许多金色和深红色的树叶,这些秋锦的断片,使园子显得更干净宁谧,并且充满了美与自然,有着生命的力量。

  千利休摇动的树枝,是在启示人文与自然合谐乃是环境的最高境界,在这里也说明了一位伟大的茶师是如何从茶之外的自然得到启发。如果用禅意来说,悟道者与一般人的不同也就在此,过的是一样的生活,对环境的观照已经完全不一样,他能随时取得与环境的和谐,不论是秋锦的园地或瓦砾堆中都能创造泰然自若的境界。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千利休的孙子宗旦的,宗旦不仅继承了父祖的茶艺,对禅也极有见地。

  有一天,宗旦的好友京都千本安居院正安寺的和尚,叫寺中的小沙弥送给宗旦一枝寺院中盛开的椿树花。

  椿树花一向就是极易掉落的花,小沙弥虽然非常小心地捧着,花瓣还是一路掉下来,他只好把落了的花瓣拾起,和花枝一起捧着。

  到宗旦家的时候,花已全部落光,只剩一枝空枝,小沙弥向宗旦告罪,认为都是自己粗心大意才使花落下了。

  宗旦一点也没有怨怪之意,并且微笑地请小沙弥到招待贵客的“今日庵”茶席上喝茶。宗旦从席床上把祖父千利休传下来名贵的国城寺花筒拿下来,放在桌上,将落了花的椿树枝插于筒中,把落下的花散放在花筒下,然后他向空花及空枝敬茶,再对小沙弥献上一盅清茶,谢谢他远道赠花之谊,两人喝了茶后,小沙弥才回去向师父复命。

  宗旦表达了一个多么清朗的境界!花开花谢是随季节变动的自然,是一切的“因”;小和尚持花步行而散落,这叫做“缘”。无花的椿枝及落了的花,一无价值,这就是“空”。

  从花开到花落,可以说是“色即是空”,但因宗旦能看见那清寂与空静之美,并对一切的流动现象,以及一切的人抱持宽容的敬意,他把空变成一种高层次的美,使“色即是空”变成“空即是色”。

  对于看清因缘的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就不是那么难以领会了。

  老和尚、小沙弥、宗旦都知道椿树花之必然凋落,但他们都珍惜整个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惜缘”,惜缘所惜的并不是对结局的期待,而是对过程的宝爱呀!

  在日本历史上,所有伟大的茶师都是学禅者,他们都向往沉静、清净、超越、单纯、自然的格局,一直到现代,大家都公认不学禅的人是没有资格当茶师的。

  因此,关于茶道,日本人有“不是茶”的说法,茶道之最高境界竟然不是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透过茶,是在渴望着什么,简单地说,是渴望着渺茫的自由,渴望着心灵的悟境,或者渴望着做一个更完整的人吧!

  近一两年,花市里普遍的都可以买到莲花了,有的花店,用几个大瓮装莲花,摆成一列放在架上,每一个瓮装一种颜色,金黄、清紫、湛蓝、纯白、粉红的莲花,五色明媚,使人走过时仿佛置身莲花池畔。

  把心放平静了,把呼吸调细致一些,就会有莲花的香气从众花之中穿越出来,不愧是王者之香,即使是最浓烈的野姜花之香气,也丝毫不能掩盖那清冽、悠远、不染一丝尘土的清净之香。

  花香里以莲花最为第一,虽然我也喜欢别的花香,但如果仔细品过莲花的香气就会知道,唯有莲花的香气可以与我们的心灵等高,或者说,唯有莲花才能使我们从尘世的梦中之梦,闻到一些超尘的声息,甚而悟到身外之身。

  当学生的时候,我就常常为了看莲花,不惜翻山越岭。最近的莲花是长在南海学园里,坐在历史博物馆小贩卖部的角落里,叫一杯品质不是很好的茶,就可以从俯视的角度看植物园的千花齐放,在风中翻转。那时感觉到连品质粗劣的清茶也好起来了,手中不管握的是什么书,总也有了书香。

  有时会想,一杯茶、一卷书、还少了一炉香,如果有最好的水沉香,则人间可以无憾。有一次午后,突然悟到,如果能真正地进入莲花,则心中自有水沉香,还需要什么香呢?

  这是远观,还不能真正知道莲花之香。

  去年秋天,我到南山去,借住南仁湖畔的养牛人家,牛户在竹林里种了一片莲花,有粉红与纯白两色。清晨时分,我借了竹筏撑到竹林外系住,穿林过水走到湖岸,坐在湖边看莲花在晨光中开起,然后莲香自花苞中散出来,由于竹林的围绕,香气盘桓,久久都不逸去。

  那是杳无人迹的地方,空气清甜、和风沉静、湖山明澈,有丝丝莲花的香味突然飘荡起来,可想而知是多么动人!我在草坡上坐了一个上午,感觉到连自己的呼吸都有莲花的香味,惊奇地想:是不是人也可以坐成一株莲花呢?

  怪不得在佛教里,把莲花当成是第一供养,是供养佛菩萨最尊贵的花;又把人见到自性譬喻成从污泥中开出不染的莲花;甚至用来比喻妙法正法,最伟大的一乘教化经典,名字就叫《妙法莲华经》。。。这些,在南湖的清晨,都使我切身的体会到了。如果不是莲花这样华果具多、华宝具足、华开莲现、华落莲成,一般俗花如何能比喻妙法呢?

  佛经里说,莲花有四德:香、净、柔、可爱。其香深奥悠远、其净出泥不染,不小心珍惜,很容易断裂受损,这不也像我们的心一样,如果不细心护惜,一个人的心是很容易受伤的!但易于受伤的心,总比刚强不能调伏的心要好一些。

  至于可爱,我们有时会觉得兰花俗艳不堪、姜花野性难驯、玫瑰梦幻不实、百合过于吵闹,莲花却没有可挑剔地方,一株莲花和一群莲花一样,都有宁静、清雅、尊贵、和谐的品质。这世上香花不美、美花不香颇令人感到遗憾,唯有莲花香美具足,它的香令人清明,它的美使人谦卑。

  这样尊贵的花,培植不易,以前的价钱非常昂贵,现在喜欢的人多,莲花也普及起来,一株莲花才十五元台币,如果与花店相熟,有时十元就能买到了。十元买到菩萨与自性最尊贵的供养,真是价廉物美,有时想想,人的佛性也是如此,因为普遍、人人都有,就忘失了它的尊贵。

  或者不必供在案前,即使是在花市里、在莲花池,看看莲花,亲近其香,就觉得莲花与自己相应而有着无比的感动。

  在晨曦中,看书案前的一盆莲花盛开,在上扬的沉香中,观想自己有莲花开放,或者甚至成为花里的一缕香,这时会想起《阿含经》中说的:莲花生在水中、长在水中、伸出水上,而不着于水。如来生于人间、长在人间、出于人间,而不执著人间的法。心里就震动起来,泫然欲泣,连眼角都有了水意,深信自己虽生于水,总有一天也能像莲花一样不着于水。

  在污浊的人世,还能开着莲花,使我们能有清净与温柔的对待真值得感恩,“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愿我们在观莲花的时候,也能反观自己的莲花,在我们一念觉悟、一念慈悲、一念清净、一念柔软、一念芬芳、一念恩泽等等菩提心转动的时候,我们的莲花就穿越贪瞋痴慢疑欲望的水面,在光明的晨光中开启了。

  当我们像饱含甘露的莲花时,我们就会闻到从我们身体呼出来的最深的芳香!

  从前有一个人,偶然在路上看见一尊佛像,他心里想”如果有人从这佛像上面跨,岂不是造成恶业?”于是他把佛像请去安放在路边。

  因为他动机是纯善的,所以造了善业。

  后来有一个人走过同一个地方,发现了路边的佛像,心想:”这尊佛像上面没有东西遮盖,日晒雨淋,日久一定会毁坏。”他想保护佛像,左找右找,在佛像旁边找支一只破旧的鞋子,于是把鞋子盖在佛像上面。

  在平常的情况,这种行为当然非常要不得,由于他在当时动机非常纯善,也给他造了善业。

  不久,又有一个人走过,看见鞋子盖在佛像上,心想:”是谁把鞋子放在佛像上,真是太可恶了。”于是,他赶紧把鞋子丢掉。

  这个人动机纯正,当做也造了善业。

  随后又来了一个人,他看见被放在路旁的佛像,心想:”这太不恭敬了,不应该把佛像放在这里。”于是顺手把佛像放在附近的墙头。

  他因此也造了善业。

  最后来了一个人,他想:”佛像应该在家虔诚地供养才对。”于是把佛像请回家,清理清净,找到一个清净的地方供养起来,每天焚香礼拜供养。

  这个人也一样造了善业。

  这是密宗在教化人关于身、口、意三业清净的一个故事,说明了人所造的业,主要是在他背后的动机。行为其次了。因此,要使自己三业清净,一定要先有一个清净的意念,只要说明书念纯善,则身业、口业的清净也就容易达到了。

  纯善的念是哪里来的呢?纯善的意念是来自心和智慧与慈悲之开启。有许多佛弟子常常发愿说:”我要为佛教工作。”一位上师曾说这个观念是不够广大的,佛的弟子应该发愿为所有的众生工作,把自己的福德用来与众生的苦难相交换,甚至在呼气时,观想把自己拥有的善根福德随风飘送给众生,在吸气时,观想一切众生的众苦都流入我身,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纯善的境地。

  所谓的善,就是利他,就是慈悲喜舍,就是发菩提心。我很喜欢几段关于菩提心的格言:

  “修行者心中存有真实菩提心,即使他只中撒一些谷物给小鸟吃,也算是大乘行者,堪称为菩萨。如果没有菩提心,纵将珍宝充满三千世界布施给一切众生,也不能算大长乘行者,更不能堪称为菩萨。”

  “一旦发起大悲心和菩提心的人,即使他是宇宙中最邪恶的众生,也能当下成为佛之子,成为一切众生最伟大者。”

  “我们不要只顾珍爱自己,要把众生看得远比自己重要。我们必须准备接受极大的苦难,以把幸福带给众生。我们只能为众生的利益而思而行。”

  “如果我们不能忍受任何牺牲或帮助别人,我们就丧失了发菩提心的要义。”

  菩提心的要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时时保有善与正的品性,并随喜别人善与正的品性;那么,不但我们想法与了心是清净的,则我们的行为和最后的成就也必然是清净的。

  再回到前面听故事,那在路边被弃置的佛像,正是我们心的象征,有的人怕被践踏,就把自己的心入在旁边;有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心,却盖上一只破鞋子;有的人喜欢心胸坦荡,就丢掉鞋子;有的人则把心放在高高的墙头,看待这个世间。

  最后一个人,他捡回自己的心,宝爱自己的心,在清净的地方,他用菩提与大悲来供养,而使心有了安住的所在------这是”心即是佛”,这是”纯善”!

  纯善也许很难,但可以从小处训练,这里有一个故事能给我们更大的启示:

  喝了牧女供养的牛奶,悉达多太子恢复了体力,他站起来涉水过河,走到菩提树下,敷草为座,面向东方,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悉达多对自己发出一个坚决的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我道不成,至死不起。”他宏大的誓愿化成澄净的心水遍满整个虚空,使空中都充满了法的欢喜。

  唯一不欢喜的是魔王魔罗,他深为悉达多的誓愿感到惊惧和愤怒,因为魔罗一向主掌人心中的贪婪、憎恨、愚痴、傲慢、猜疑、忧愁与怨毒,如果悉达多寻找到断除贪、憎、痴、慢、疑之法,魔道将会被摧毁。为了阻止悉达多,魔王就想尽办法要扰乱悉达多,先以风雨雷电来攻击他,虽然菩提树周围的一切都摧毁了,因悉达多甚深的禅定,菩提树下竟一动也不动。魔王又下令魔众化成种种恶形动物去攻击他,也不能接近。魔王再下令魔众发出无数怨毒的箭射向悉达多,当毒箭射到菩提树荫时都化成美丽的莲花瓣飘落在地上。

  发现恶事不能惊动悉达多的魔王,唆使魔众都化成妖冶无比的少女,去媚惑他,希望能唤起悉达多对宫殿享乐的记忆,但这些都不足以动摇悉达多的决心。

  魔王感到无望,最后,他走到悉达多的面前,对他说:“你以为你成正觉会成功吗?在你之前多少比你伟大的修行人想成正觉,最后都失败了。而你,先是浪费了二十九年在声色犬马之中,然后浪费了六年做无益的苦行,现在你在此静坐,就希望能突然开启无比的智慧吗?比起从前比你用功的修道者,你的想法是多么傻呀!现在你马上停止静坐,否则,你指给我看见只有你会成功的证据,如果你举得出证据,我就不再干扰你!”

  悉达多完全不在意魔王的嘲讽,他温和地举起膝盖上的右手,指向前方,按触大地!

  为什么悉达多要按触大地呢?因为,在无始轮回生死里,他的前生已经做过无数追求正觉的修行,目的就是追求最高的无比的觉悟,他的从前虽已过去,但一切的修行都在大地上留下证据,大地就是他的证据。

  魔王看到悉达多手按大地,知道已彻底失败了,就如同噩梦一样自大地退去!于是风雨停歇、空气流动着芳香,悉达多在月光下进入禅定三昧,他彻晤了无上正直之道。当他内心澄澈地张开眼睛,站起来时,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满地金光,犹如面带微笑的悉达多,以圆满的智慧与慈悲照耀了整个大地。

  我每次读佛陀的传记到这里都深受感动,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寻找正觉的人,什么是他们忍苦修行、永不退悔的证据呢?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一片沉默的大地呀!我们在世间的所行的一切都会在永恒的时空中留下证据,这是连魔王都感到畏惧的。一个人所行的一切,包括慈悲、智慧、修行、愿力并不是做完就没有了,而会留下来,带到来生的下一个时空,生命就是这样连结起来,无数善行与慈悲的连结,都是在通向佛的道路,这是为什么悉达多指着大地的原因,大地正是他成佛的证据。

  土地,以能生为义,又以所依为义。大地能生万物,又是万物所依靠,所以在大乘经典上把菩萨的修行分为十地。后来许多修行者都告诉我们,应该以大地做为修行的榜样,可是说是佛陀按触大地的启示。

  民初高僧慧明法师有一次谈到“心地法门”,对大地有极深辟的开示,他说:

  “吾人自心,本来无量遍满,能生万法,亦如地具有博大深厚之德,能生万物,故以为喻。地之所以能生万物者,以其能任运随时,行所无事,浑然无知,寂然不动,而众生迷真逐妄,见境生心,遇物即动,于是自蔽灵明,转增障碍。……地能生一切物、能载一切物、能容一切物。而且生一切物,是来养育众生,而不自私自利;载一切物,是大小兼收,净秽一体,而无取舍分别之见;容一切物,听人污秽毁凿,寂然不动,而无厌拒憎恚之念;所以称为大地。假使吾人的心量,能够与地同其大,能够同地一样利他,无取舍憎恚的我执,一切不动,便不难与真如本心相契,还有不成就的吗?”

  这是多么深辟的见解!使我们知道“心”与“地”的一些关系,也了解大地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再回头看佛陀在菩提树下,沉默地指按大地的一刹那,原来指的不仅是面前的大地,也是心的大地——我们所行的一切,都会在自己的心地留下刻痕,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只有自心才知道。

  大地是我们的证据,心地也是我们的证据,这正是佛陀伏魔的伟大教化。我们每天走过大地时,有没有想过在生死流浪中走过多少次同样的大地?在随业浮沉里多少和大地会面?我们走过大地的次数已经够多了,但没有学地之量、法地之德?能不能像地一样大,能不能养育众

  生,能不能兼收并容听人污毁而不动,能不能没有一切分别呢?

  我们有没有把从大地的眼光收回,好好观照过自己的心地呢?

  只有我们时常这样反省思考,一边努力在心地上用功。一边在人间大地上实践,我们才能体会到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手按大地而使风雨停歇的伟大教化。

  在《华严经》里有一位佛教青年善财童了,十分令人感动,他在出生地福城听文殊师利菩萨说法,而发了勇猛的菩提心,从此开始了他长远旅行示法的过程。

  善财童子从发菩提心开始,一共参诣五十三位善知识,终于得以证入法界,这是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佛教经典里,华严经是大乘经典极重要的一部。在八十卷华严经里,后二十卷就是善财童子参访的故事,善财求访善

  知识的重要可见一斑。

  为什么《华严经》把这么多篇幅留给善财童子呢?那是由于善财童子的经验是个伟大的象征邮局是伟大的教化,说明了一个青年菩萨从发心一直到证果的过程。

  善财童子也由于求法的至诚恳切,成为佛教里最为人知的童了,现在许多观世音菩萨像的左边都安有一位童子侍立,就是“善财童子”。一般把善财童子画得好像儿童似乎值得商榷,在佛经中,童子有三种含义,一是八岁以上未冠者。二是希望出家而寄侍于比丘僧团尚未剃度的青少年。二是年轻的菩萨,因为菩萨是如来的王子,所称为童子。如果从这三种含义推论,善财童子应该是青年,而不是幼童。

  因为善财童子求法的成就,一直到现在地庙里的大法会,行道时走在最前面拿着火炬的小法师,也被称为“善财童子”。这是一具很好的象征,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事实上像极了拿火炬引导后世修菩萨行青年前进。

  开启智慧最重要

  依照经典的记载,善财童子是累世福慧双修,才能有缘亲闻文殊菩萨说法,开启了法性智慧,但在文殊的教化里,我们知道智慧才是修行者最重要的东西,为了求得智慧,善财才开始不懈地追求。而他的成就也得自于善知识不断的传授与开启。

  历来谈论善财童子求道的书册休止千万现在我们要谈的是他在参访善知识过程三个比较浅显而有趣的故事。

  在说故事之前,我把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笔记,简单地做一些说明,善财童子了实践告诉我们一启智慧

  是菩萨的第一要务,没有比求智慧更重要的事了。另外,一位发心觉悟的人,必须一开始就发大心,善财童子就是发了大菩提心,才有博大宽容慈悲的大乘知见,有大乘知见的人就比较不会被迷转了。

  善财童子求法的过程固然长久、复杂、难辛,但他无时无刻不惦记佛法,他的心也没有一刻离开过佛法,这种念念相续,使他不至于有一点点迟疑,使他一直受到佛菩萨的加护和悯念。也使他有慈悲柔和的心,非常容易受感动,时常有涕泗纵横不能自己的场面出现。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善知识,善知识并且是边锁反应的,善财童子所参过的善知识包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长者、外道、商人、女人、船师等等。这使我们悟到,菩萨的示现无边,不一定用什么面目出现,而且一个追求智慧的人,不管他从事任何行业,他都可以在其中得到智慧,甚至悟道。

  因此,善财童子的旅程,应该鹿示我们,不要轻视世上的任何一个人,人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而且要珍惜每一分因缘,因为看起来普通的因缘对

  我们都可能有深刻的教化。

  有了这些基本理念,再来读善财童子的参访就会深刻得多。

  好了,我们就一看看善财童子的几个故事吧!

  大海开出莲花

  善财童子参访的第三位善知识是海云比丘,海云比丘住在南方的海门国,这海门国顾名思议是在海边。

  善财童子向他至心顶礼以后,就说明自己早已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志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希望能进入一切无上智慧之海,他问道

  :

  “未知菩萨云何能舍世俗家生如来家?云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海?云何能离凡夫地入如来地?云何能断生死流入菩萨行流?云何能破生死轮成菩萨愿轮?云何能灭魔鬼界显佛境界?云何能竭爱欲海长大悲海?云何能闭众难恶趣门开诸大涅槃门?云何能出三界城入一切智城?云何能弃舍一切玩好之物,悉以饶益一切众生?”

  这真是大哉问!也是一切处长行大乘法门菩萨共同的问题。海云比丘听了善财的问题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先赞叹他能发大菩提心,说出了一段及菩提本质的动人的活,他说:

  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

  发大慈心,等一切众生故。

  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

  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

  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

  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

  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偏满故。

  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

  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

  发清净心,于三世法智无违故。

  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当一个菩萨发了大菩提心时,心量上就应该包涵了这些物质,然后,才能进入修行,海云比丘随后就说出了自己修行的经过。

  海云比丘已经在海门国住了十二年,他到了海门国以后,就时常以大海做为自己修行的境界,他思考到只有大海是广大无量的、是甚深难测的。思考到只有大海里隐藏了无量奇妙庄严的宝藏,里面又住了无数无量的众生。思考到只有大海有无量的水,而水色都不同。还能容受体躯最大的众生。思考到只有大海能容纳大云大雨而不增不减……

  当海云比丘做这种思考的时候,他就起了念头:“世界上还有比这个大海更方博的吗?有比这大海更深的吗?有比这大海更特别的吗?”

  正在他想的时候,大海里突然升起一朵大莲花,以无能胜因的陀罗尼罢为茎,吠琉璃为藏,阎浮檀金为叶,沉水为台,玛瑙为须,整个盖满了大海,而由阿*罗王、龙王、迦楼罗王、罗刹王,夜叉王、乾闼婆王、天王、梵王、海神等等都来守护并且庄严这一朵莲花。

  如此无尽光明照耀的大莲花,是由如来出世的善根所生起,当时,海参云比丘正在惊叹莲花比大海还大的时候,又看见在莲华上有一如来结跏趺坐,他的身体一直往上通而看不见顶。

  如业随即伸手摩海云比丘的头顶,为他演说“普眼法门”,开示了一切如来境界,显发一切菩萨诸行,阐明一切诸佛妙法,一切*轮悉入其中,能净一切诸佛国土,能摧一切异道邪论,能灭一切众生诸根,随众生心悉令开悟。

  海云比丘从如来那里受持了普眼法门,长达一千两百年,他对“变眼法门”有如此的赞叹:“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

  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以大海做墨汁,用须弥山为笔,想要写出普眼法门的殊胜,不要说写一品,就是一品中的一门,一门中的一法,一法里的一义,一义里的一句,也不能写出一点点,何况是全部写出。海云比丘在这里说明了,佛的法门是比大海要大得多,以大海之大想要衡量佛法,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海云比丘之所以能受持广大无边的普眼法门,实在是他一开始以大海为其境界,创造了一个大的心量。人们可以说,大海正是他智慧的开启,若没有以大海为师,就难以进入普眼法门。

  最后,海云比丘从世间海提升到菩萨海,而对善财童子说:

  “如诸菩萨摩诃萨深入一切菩萨行海,随其愿力而修行故,入大愿海于无量劫住世间故。入一切众生海,随其心乐广利益故。入一切众生心海,出生十力无碍智光故。入一切众生根海,应时教化悉令调伏故。入一切刹海,成满本愿严净佛刹故。入一切佛海,愿常供养

  如一故。入一切法海,能以智慧咸悟入故。入一切功德海,一一修行令具足故。入一切众生言辞海,于一切刹转正*轮故。”

  不都是从海得来的智慧吗?

  以智慧香而自庄严

  善财童子离开海云比丘,双参访了许多善知识,他参访的第二十二位善知识,是在面言广大国的一位名叫优钵罗华的“鬻香长者”,翻译志白话就是“卖香的老人”,卖香老人应该是街头常见的人物,可是这位卖香老人却在生活中提炼出伟大的智慧。

  他对善财童子说:“我善别一切诸香,亦知调合一切香法。所谓一切香,一切烧香,一切涂香,一切末香。亦知如是一切香王所出之处,又善了知天香、龙香、夜叉香、乾闼香。又善别知治诸病香、令于有为生厌离香、舍诸逸香、发心念佛香、证解法门香、圣所受用香、一切菩萨差别香、一切菩萨地位香,如是等香,形香生起,出现成就,清净安稳方便境界,威德业用及以根本,如是一切我皆了达。”

  他对于香的了解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他对善财说的一大篇关于香的认识,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对香的理解转识成智,进入智慧的境界,使他体会到要“以智慧香而自庄严”,乃至“于诸世间皆无染着”,“于一切处悉无有着,其心平等无着依”,这就从普通的香转成般若的智慧之香了。

  紧接着卖香老人,善财童了参访的是楼阁城晨名叫婆施罗的船啧,他则是从划船中得到了智慧,他“善别知漩浅深、波涛远近、水色好恶种种不同。亦善别知日月星宿运行度数,昼夜晨哺*漏延促。亦知其船铁木坚脆,机关涩滑,水之大小,风之逆顺,如是一切安危之牙,无不明了。可行则行,可止则止,善男子!我以成就如是智慧,常能利益一切众生。“

  船师在大海中行到了行船的学问,并用来利益众生,可见得利益众生有很多种方法,船师渡人安全往业也是方法之一,不地我们要注意,即使船师要在海上利益众生,自己对于智慧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

  读了这一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居住于海边的船民,以过数十年历练,有许多人和婆施罗船师一样,有对大海的认识,也有行船的智慧。

  只是,婆施罗大兴安岭不仅如此,他把行船的智慧瑞往上提升,成为法的智慧,他说:

  “我以好船运诸商众行安稳道,复为说法令其欢喜,引至宝洲与诸珍宝咸使充足,然后将领还阎净浮提。善男子!我将大船如是往来,未始令其一有损坏。若有众生得见我身,闻我法者,令其永不怖生死海,必得入于一切智海,必能消竭诸爱欲海,能以智光照三世海,能尽一切众生苦海,能净一切众生心海,速能严净一切刹海,普能往诣十方大海,普知一切众生根海,普了一切众生行海,普顺一切众生心海。”——他把自己从大海进入法海的修行方法称为“大悲幢行”。

  婆施罗确是令人赞叹,但从大海来的智慧有更高的境界,他就感叹地说:“如诸菩萨摩诃萨善能游涉生死大海,不染一切诸烦恼海,能舍一切诸妄见海,能观一切诸法性海,能以四摄摄众生活经,已善安住一切智海参,能灭一切众生着海,能平等住一切时海,能以神通度众生海参,能以其时调众生海,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法的追寻正是如此,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这是婆施罗船师悟道之后所体会到的,也是一切菩萨所应知道的。

  生生世世善知识相随

  读过善财童子三参,我们就知道“华严经的入法界品”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三次参访是“入法界品”中最易懂的部分,要真正知道一真法界,自然应该精读原典。

  这三个故事,使我们得到一些珍贵的启示,一是在进入修行法门时,根本是没有分别的,没有说某一类人才可以修行,而某一类人不能修行的道理,不管什么人发大菩提心,都能得到大的益处。

  二是世出世间智慧根本是不可分的,有的人修行佛道之后,排斥,乃至放弃一切世间的智慧,认为只有出世间的法才是究竟,这就有了分别心,不能正面对待我们的世界,其实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觉悟,并找到该行业最精微奥妙之处,就能通达佛法,得到无碍与自由。

  三是修行菩萨道的人,不应该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种法门,只有不轻的心,才能得到人间世界中的一切智慧,并用来利乐众生,这样,与我们相会见的因缘才会都成为我们的善知识,若有轻慢心,一切善知识都对我们无益了。

  善财童子的五十三次参访,时时在提醒我们善知识的重要,所以这一总结每隔一章就会欢喜赞叹善知识,我在这里选两段,来做为本文的结尾:

  善知识教犹如春日,生长开发善法根苗。

  善知识教犹如满月,凡所照及皆使清凉。

  善知识教如芳池日,能开一切善心莲花。

  善知识教如大龙王,于虚空中游戏自在。

  善知识教如净浮树,积集一切福智华果。

  善知识教职须弥山,无量善法三十三天城中止住。

  善知识教犹如帝释,众会围绕无能映蔽,能伏异道修罗军众。

  善知识实为希有,出生一切诸功德处,出生一切诸菩萨行,出生一切菩萨净念,出生一切陀罗轮,出生一切三昧光明,出生一切诸佛知见,普雨一切诸佛法雨,显示一切菩萨愿门,出生难思智慧光明,增长一切菩萨根芽……善知识者能普救护一切恶道,能普演说诸平等法,能普显示诸夷险道,能普开阐大乘奥义,能普劝发普贤诸行,能普引到一切智城,而普令入法界大海,能普令见三世法海,能普授与众圣道场能普增长一切白法。

  这是多么优美而动人的呀!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时时忆念善知识、思维善知识、渴仰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希望善知识来守护我、摄受我,希望生生世世善知识相随,唯有这样,才能“长其善根、净其深心、增其根性、益其德本、加其大愿

  、广其大悲、近一切智、具普贤道,照明一切诸佛正法,增长如来十力光明!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只愿别人都带给欢乐。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自己却很快的忘掉。

  一种是他只在快乐的时候才找朋友,却把痛苦独自埋藏在内心,这样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别人的痛苦,当我们丢掉痛苦时,他却接住它。

  一种是不管在什么时刻什么心情都需要别人共享,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悲哀不如众悲哀,恋爱时急着向全世界的朋友宣告,失恋的时候也要立即告诸亲友。他永远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好事,总希望朋友像他一样,把一切最私密的事对他倾诉。

  还有一种朋友,他不会特别与人亲近,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独自快乐、独自清醒,他胸怀广大、思虑细腻,口示优越,带着一些无法测知的神秘,他们做朋友最大的益处是善天聆听,像大海一样可以容受别人欢乐或苦痛的泻注,但自己不动不摇,由于他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对别人的快乐鼓励,对苦痛促出援手。

  用水来做比喻,第一种是河流型

  ,他们把一切自己制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种是池塘型,他们善于收藏别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种是波浪型,他们总是一波一波找上岸来,永远没有静止的时候;第四种是大海型,他们接纳百川,但不失自我。

  当然,把朋友做这样的划分清不是绝对的,因为朋友有千百种面目,这只是大致的类型罢了。

  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或者说。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朋友?

  卡莱尔。纪伯伦在《友谊》里有这样的两段对话:“你的朋友是来回应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园,你以爱心播种,以感恩的心收成,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灯,因为你饥饿时去找他,又为求安宁寻他。”“把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让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找你的朋友,又有什么意思呢?找他共享生命吧!因为他满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满你的空虚,让友谊的甜蜜中有欢笑和分享吧!因为心灵在琐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变得清爽”。

  在农业社会时代,友谊是单纯的,因为其中比较少有利害关系;在少年时代,友谊也是纯粹的,因为多的是心灵与精神的联系,很少有欲望的纠葛;工业社会的中年人,友谊常成为复杂的纠缠,朋友一词也浮滥了,我们很难和一个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倾听心灵;难得和一个人在茶屋里,谈一些纯粹的事物了,朋友成为群体一般,要在啤酒屋里大杯灌酒;在饭店里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OK这种黑暗的地方,寻唱着浮滥的心声。

  从前,我们在有友谊的地方得到心的明净、得到抚慰与关怀、得到智慧与安宁。现在有许多时候,朋友反而使我们混浊、冷漠、失落、愚痴,与不安。现代人都成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少了。

  在现代社会,独乐与独醒就变得十分很重要,所谓“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就是一下午静静地坐着,也能安然;所谓“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那么,何不独自醒着呢?、

  只有我们能独乐独醒,我们才能成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冲来的时候、在池塘满水的时候、在波浪推过的时候

  ,我们都能包容,并且不损及自身的清净。纪伯伦如是说:

  “你和朋友分手时,不要悲伤,因为你最爱的那些美质,他离开你时,你会觉得更明显,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遥望高山,那山显得更清晰。”

  带孩子散步,在路上遇到一只很大的狗。孩子突然问:“爸爸,如果狗和鳄鱼打架,谁会赢呢?”

  对孩子的问题,我的答案常常用反问的方式,我问他:“你看,鳄鱼会赢呢?还是狗会赢?”

  他说:“我不知道,才问你呀!”

  “那,要先看是在水里打架或是在陆地上打架了”。我说。

  “对了,”孩子眼中亮起光芒:“如果在水里,鳄鱼会赢;如果在地上,狗会赢。”他非常肯定。

  “也不一定,。”我说:“还要看是大鳄鱼和小狗,或小鳄鱼和大狗,或者两只一样大。”

  “我知道了,大狗咬小鳄鱼,大狗会赢;小狗咬大鳄鱼,大鳄鱼会赢。”小孩子的反应总是快速而直接的。

  “可是,还要看什么样才叫赢呀!”

  这下,孩子陷进沉思了:“赢就赢了,还有什么才叫赢呢?”

  我一本正经地说:“赢有好多不同呢,是咬到跑开就算赢?还是咬到流血才算赢?或者是咬到死吃下去才算赢?如果两只都受了重伤,一只先死,是谁赢呢?如果两只打起来,那没流血的先逃走,流血的还在,又是谁赢呢?可不可能两只都输或两只都赢?”

  于是父子两人玩起了对一个简单问题的游戏思考,发现到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也没有绝对肯定的答案,在不同的环境与情况中可能有很多变化,也就是说,当一只鳄鱼没有和一只狗打起来,没有人真正知道情况如何。我对孩子说起在幼年时代,曾看过老鹰被乌鹫追着飞的情况,也曾看过狗被老鼠吓得夹尾巴逃窜的场面,连与老鼠都有特异的情景,何况是距离那么遥远的鳄鱼与狗呢?

  最后,孩子下了这样的结论:“我知道了,狗和鳄鱼在一起也不一定会打架,而且他们遇到一起是不可能的。”

  我牵着孩子的手走在正在换叶的菩提树下,两人都非常满意,觉得收获不少,孩子学习到如何以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我则学习到一个很好的命题,因为到我这个年纪,大概不会发出:“如果狗和鳄鱼打架,谁会赢呢?”的问题。

  其实,人生的问题也是如此,任何的输赢如果从小的时空看来,仿佛是一个定论,但若放到一个大的时空,输赢就不可定论了,一个人的输赢往往也不是外地的判定,而是自我意念的肯定。

  把鳄鱼与狗打架看与是有趣的事例是好的,却不应该花太多时间作这种无关紧要的思考,在日本佛教史上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提高警觉。

  日本有一位真观禅师,在中国留学,二十几年,回日本后传扬佛法,使日本禅学大兴。有一天,一位研究天台宗三十几年的道文法师来向他求教,问道:“我自幼研习天台法华思想,有一个问题始终不能了解。”

  真面禅师说:“天台法华思想博大精深,而你只有一个问题不解,可见有很高的修持,你不能理解的唯一问题是什么呢?”

  道文法师问道:“法华经上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意思是树木花草皆能成佛,请问,花草树木真有可能成佛吗?”

  真观禅师反问道:“三十年来,你挂念着花草树木能不能成佛,对你有什么益处呢?你应该关心的是你自己如何成佛才对!”

  道文稿法师听了非常吃惊,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么,请问:我自己要如何成佛呢?”

  真观禅师说:“你说只有一个问题问我,这第二个问题就要靠你自己去解决了。”

  是呀!人生的许多问题自顾不暇,那有体力去想鳄鱼与狗打架的问题呢?我看到孩子还在低首苦思那空乏的问题,拍拍他的肩说:“来,我们来看这些粉红色刚长出来的菩提叶子,脉络分明,光滑、透明,是多么美丽!”

  正好一只蝴蝶从安全岛飞过,“呀!一只蝴蝶!”孩子的目光望向远方,这时鳄鱼与狗都随蝴蝶飞一以不可知的远方了。

  有一位中年以后出家的高僧,居住在离家很远的寺院里,由于他有很高的修持,许多弟子都慕名来跟他修行。

  平常,他教化弟子们应该断除世缘,追求自我的觉悟,精进开启智慧,破除自我的执著.唯有断除人间的情欲,才能追求无的解脱。

  有一天,从高僧遥远的家乡传来一个消息,高僧未出家前的独子因疾病而死亡了.他的弟子接到这个消息时聚在一起讨论,他们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要不要告诉师父这个不幸的消息?二是师父听到独子死亡的消息会有什么反应?

  他们后来得到共同的结论,就是师父虽已断除世缘,孩子终究是他的,应该让他知道这个不幸。并且他们也确定了以师父那样高的修行,对自己儿子的死一定会淡然处之。

  最后,他们一起去告诉师父不幸的变故,高僧听到自己儿子死的消息,竟痛心疾首流下了悲怆的眼泪,弟子们看到师父的反应都感受到大惑不解,因为没想到师父经过长久的修行,仍然不能断除人间的俗情。

  其中一位弟子就大着胆子问师父:“师父,您平常不是教导我们断除世缘,追求自我的觉悟吗?您断除世缘已久,为什么还会为儿子的死悲伤流泪?这不是违反了您平日的教化吗?”

  高僧从泪眼中抬起头来说:“我教你们断除世缘,追求自我觉悟的成就,并不是教你们只为了自己,而是要你们因自己的成就使众生得到利益.每一个众生在没有觉悟之前就丧失了人身,都是让人悲悯伤心的,我的孩子是众生之一,众生都有是我的孩子,我为自己的儿子流泪,也是为这世界尚未开悟就死亡的众生悲伤呀!”

  弟子听了师父的话,都感到伤痛不已,精进了修行的勇气,并且开启了菩萨的心量.

  这实在是动人的故事,说明了修行的动机与目标,如果一个人值得崇敬呢?只有一个人确立了修行是为使得众生得益,不是为了小我,修行才成为动人的、庄严的、无可比拟的志业。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找到大乘佛法的真精神,大乘佛法以慈悲心为地,才使万法皆空原找到落脚的地方。也可以说是“说空不空”,无我是空,慈悲是不空。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故空而不空;虽行慈悲而不执有我,故不空而空。当一个人不解空义的时候,人不能如实知道一切众生和已身无二无别,则慈悲是有漏的,不是真慈悲。这是为什么高僧弟子先进入空性,才谈众生无别的慈悲。

  进入空性才有真慈悲,在《严华经》对象里说,:“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普为众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譬如大海,一切众毒,不能变坏,菩萨亦尔。一切愚蒙、无有智慧、不知恩德、攽恨顽毒、憍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识善法、如是等类、诸恶众生、种种逼恼、无能动乱。”这是多么伟大的境界,想一想,如果菩萨没有进入“一切法平等性”,如何能承担众生的恼乱、爱惜众生如子呢?

  佛陀在《涅槃经》里说,“我爱一切众生,皆如罗睺罗“。(罗睺罗是佛陀的独生子,后随佛出家)也无非是说明众生如子。菩萨与小乘最在的区别,就是慈悲,例如佛教说三毒贪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修小乘者断贪*痴,修大乘菩萨则不断,反而以它来度众生。为什么呢?月溪法师说:贪者,贪度众生,使成佛道。*者,呵骂小乘,赞叹大乘。痴者,视众生为子。“菩萨不断贪*痴,非是菩萨有所执迷,而是慈悲众生,所以不断。

  什么是慈悲呢?并不是我们一般说的同情或怜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把众生从苦中救出来,给予真实的快乐才是慈悲。

  佛法里把慈悲分成三种:一是“众生缘慈悲”,就是以一慈悲心视十方六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姐妹子侄,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之心。二是“法缘慈悲”,就是自己破了人我执著,但怜众惩治知是法空,一心想拔苦得乐,随众生意而拔苦与乐。三是“无缘慈悲”,就是诸佛之心,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使一切众生自然获拔苦与乐之益。

  要有“众生缘慈悲”才能进入“法缘慈爱悲”和“无缘慈悲”,若没有众生的成就、缘的成就、慈悲的成就,大乘行者是绝对不可能成就的。高僧的眼泪因此而流,在娑婆世界的菩萨们见到众生愚迷、至死不悟,何尝不是日日以泪洗心呢?

  从前有一位屠夫,脾气非常暴躁,他和寡母住在一起,然而他非但不孝顺母亲,还常常怒骂老母,有时喝了酒回来甚至动手毒打母亲。

  屠夫的母亲对生出如此忤逆不孝的儿子,只有自恨业障深重。她家里供有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圣像,她每天跪在菩萨面前忏悔宿世业障,并恳求菩萨感化忤逆的恶子,使她示未来的日子有所依靠。

  屠夫的家住在南海普陀山必经的地方,每年春天二月十五日是观世音菩萨的生日,去朝南海普陀山的香客特别多,屠夫看到络绎不绝的人路过去南海,就对观世音菩萨起了好奇之心,心想:如果菩萨没有感应,怎么能感动这些千晨迢迢的人?同时又常听到从南海回来的人说,办要诚心,就可以在山上看见活的观世间菩萨。因此,这屠夫就决心去朝一次南海,有一个春天他随着一群香客,一起到普陀去朝山。到了普陀山。屠夫心急地跑遍全山各寺院,却总没有见到活的观世音菩萨,他不但大失所望,心里还起了恨意,正在埋怨的进候,走到“潮音洞”前,看到一位道貌岸然的老和尚坐在那里。屠夫就跑过去问:“老师父!听说你们普陀山有活的观世音菩萨,我来找了几天都没看见,到底活的观世音菩萨在哪里?请你告诉我!”

  老和尚说:“你想见活观世音菩萨,现在赶快回去,菩萨已经到你家去了,你火速回去拜见,千万别错过机会。”

  屠夫想一想说:“可是我不知道到我家的菩萨是什么样子,请师父指点。免得见面不相识,当面错过!”

  老和尚说:“你回家看见一位反穿衣、倒搭鞋的老婆婆,那就是你所要求见的观世音菩萨,你见了,要好好地诚心诚意地下拜见,不可稍有怠慢!”

  听了老和尚的活,屠夫急忙兼程赶回家里想见活观音,赶到家时已经是半夜十二点了。

  话说他的老母,自从儿子去朝南海,每天不断在观音菩萨像前烧香祈愿菩萨感化逆子,因为至心哀求,每天都拜到深夜才就寝。那一天夜里她刚拜完菩萨上床去睡。万万想不到的儿子会在半夜回家。

  屠夫回到家看到家门紧闭,由于他一向对母亲从未好声好气,再加上心急,不但大声小叫地呼喊,还用力捶打门户,叫妈妈来开门。母亲在睡梦中被叫骂声呼醒,一听是儿子的声音,简直吓坏了,自恨睡得太沉,触怒了这个活阎罗,恐怕逃不了一阵毒打。由于骇怕心慌,衣服反穿身上、鞋子倒搭脚上,匆忙跑来开门。

  老太婆战战兢兢地把门打开,屠夫抬头一看,吓得对母亲纳头便拜,嘴进而连称:“弟子某某,拜见观音老母”。他母亲被弄迷糊了,对他说:“你不要认错了,我是你妈,不是什么观音老母”。

  屠夫说:“不会错,我在南海时有位老和尚告诉我,回家看见反穿衣、倒搭鞋的人,就是活观音菩萨,我没有看错,你就是观音老母!”

  老太婆看着自己的穿着,心魂甫定,知道是观音大士教化逆子,就壮起胆子说:“你在家里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肯孝养,还想去南海见活观音,哪里有逆不孝的人能亲见菩萨的圣容?那对你讲话的老和尚就是观世音菩萨,因为你这样不孝,怜悯你以后一定会遭到恶报,所以教你回来孝养母亲,就和拜见活观音一样的功德!”

  屠夫听了,良心发现,从此改恶向善,再也不杀生当屠夫,改行做小生意,并且成为一具非常非常孝顺的人。

  这一个故事改写自煮云法师著的《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我读了非常受感动,虽是传奇异闻,却有十分深刻的启示,观世音菩萨其实不只在是普陀山,而是在每个人的眼前、在每个人的身边,我们最亲爱的母亲不就是活的观世音菩萨吗?如果一个人不能孝顺父母,即使到了普陀山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用以说明净土思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的普遍深入人心,几乎每个家庭都供奉。我觉得这句话还应该人另一个角度看,就是说家家都有阿弥陀佛、户户都有观世音菩萨,不只是存在遥远的虚空之中。也就是说,对于养育我们的父母、扶持我们的兄弟姐妹、互相帮忙的街坊邻居、甚至我们生病时为我们看病的医生、我们找路时帮我人指出方向的路人……我们都应该生起佛菩萨想,有敬爱、珍惜感恩之情,唯有在人世里如此,我们才能在点火烧香的菩萨形象之前,看见许多活生生的菩萨。也才能确信我们生活的地方不仅是娑婆,也是净土地!不只是五浊的世界,也是清净的法界!

  除了处处是观世音菩萨,更好的是自己也立志发愿做观世音菩萨,正如煮云法师在书中说的:“凡是信佛的人,对观世音菩萨,是怎样成道,应有寻根问底的必要,若是只是天天去拜观音、求观音,不如想个办法,要自己去做成一个观音,”

  怎么样才能做观世音呢?有一首偈说:“内观自在,十方圆明;外观世音,寻声救苦。”

  当我们能在内心有圆明自在,能观照拯救世间苦难的音声,这时心里就端端正正坐着一尊观世音菩萨,有温暖的火、智慧的馨香、慈悲的光芒!这一尊观世音与道场里庄严披璎珞的观世音、与普陀山传奇的观世音,与西方净土的观世音、与十方法界的观世音都是无二无别的!

  在中国民间,观世音菩萨叫“观音娘娘”,台湾话叫“观音妈”,我好喜欢这个称呼,多么可亲、多么温暖,仿佛听见了自己在心底呼唤妈妈的声音。不管如何称呼,如果一个人在对待世界时,有像妈妈对待儿子那样温柔、宽容、慈爱、无怨、充满了光明的期许与伟大的希望,那就是从紫竹石上长出一株美丽无比的紫竹,紫竹林的观世音菩萨就会露出温煦的微笑了。

  光是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只要我们的心够细致,就能够体会到那无量无尽的慈悲呀。

  有一个人问四祖道信说:"何者是禅师?"

  他说:"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久住于观,心则散乱,"

  这是禅宗史上一段很重要的话,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好的禅,这里的"止"是指"止息妄念,心定于一处";"观"是指"观察妄惑,达照真理"。四祖告诉我们,止观不二,所以学人不应该落于止或落于观,而上说止观并非心性的本体。

  他说:"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则"止"是为了使浊水静下来,"观"是为了看见宝珠,只是使宝珠显露的方法,并不是宝珠的本身呀!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四祖道信所说“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正如三祖僧灿在"信心铭"里说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段活的意思是,通往正觉的至道并不困难,唯一怕提是在心里有所拣择,因为有了拣择就会在顺境时欢喜,在逆境时忧恼,也会有憎爱的心。只要能离开憎爱分别,不落入憎爱之中,心地才能洞然明白。

  光是这几句简单的话,就让我们领会到早期禅宗朴实、有力、纯粹的风格。并且知道,三祖僧灿。四祖道信虽没有像六祖慧能一样,留下一部完整的《法宝坛经》,但在他们的三言两语里,我们同样体会到伟大的教化,给我们有用的启发。因此认识三祖、四祖的修行开示,对禅的修行是很有帮助的。

  三祖僧灿留下来的作品极少,最重要的是一部偈体的《信心铭》,总共才五百八十四字。四祖道信留下了一部《入道安心要方便门》,都是他给弟子开示的记录,也不过才三千五百多字,后人瑞整理了他和弟子牛头融的对话,题名为《方寸论》,总计两百余字。

  祖师留下的话语中少,却更让我们了解到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精神。我们在三祖、四祖的话语可以归纳出三个要义,一是不拣择、二是见自性、三是制方寸。关于不拣择,前面已经说过,就是不分别、憎爱、欢喜或忧恼,为什么禅师们可以不拣择呢?达摩祖师在《悟性论》里曾说:"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风;见满十方,未曾有见。"

  是的,我们所见的外在事物,是由于心的对应才产生面目,而心的感知则是外在事物的投影,如果我们不被外境的拣择恼乱,不就维持了心的清明吗?所以,不拣择并不是无知,也不是无感,更不是没有是非善恶,而是不被外境所蔽中超越出来,才可能活得自由自在。正是三祖《信心铭》中说的:"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无所念者,是名念佛

  在不拣择的情况下,我们能维持自心的明净,而只有在明净的情境,自性才显露出来,这也就是禅宗最重要的教法,为修行第一要义;唐朝以后才有禅净双修,一方面求见性,一方面祈求佛力救拔,以致现在显教里最大的两个宗派,一是禅宗,一是净土宗。

  净土自然是修念佛,现在的禅宗也都兼修念佛。但是禅宗的念佛,仍然应该求见自性,见性的念佛是不同的,四祖道信就引"大品经"说:"无所念者,是名念佛。"

  他进一步解释说:"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别无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求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乖,名昌无量,皆同体。?quot;

  原来,在净宗行者眼中,净土是实有的报土,在见性的禅者眼中,当下就是净土,是自己与如来无二别的法土。当然,修净土也能见性,只不过,净宗行者不像禅者把见性当成是非有不可的重要门槛。

  关于见性,四祖道信说了五种方法:

  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

  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

  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这就是五种《入道安心要方便门》,无非是在说明见性的重要。尤其是第五种"守一不移",后来成为禅宗最重要的法门,五祖弘忍就说过:"三世诸佛,无量无边,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正是强调了他师父道信守一不移的重要。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

  "守一不移",才发展出了四祖道信的《方寸论》,他说: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人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念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念,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quot;

  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守住方寸,就能知道大道的虚旷,那么烦恼、业障、因果都像梦幻一样,都是空的,心能清净,就没有三界可出,也就没有什么菩提可求了。一个人能见到自心,则能任运自在,到这时候行住坐卧,眼目所触,一切所遇到的因缘,没有一样不是佛的妙用,这样才能自在快乐,无所忧恼,也才是走向佛的道路呀!

  由于这种对"方寸"的见解,使禅宗有了"当下即是"的风格,这咱风格是现世的风格,也是此时此地的风格。所以,禅

  宗基本上非常有入世的精神。

  禅者不仅是在祈求来世的解脱,更重要的是要解开现在的束缚,使自己当下契入佛的法性,"当下"用现代语言来说是"第一时间",是直证本心,没有经过思虑、反省、迟疑,或顾盼,就好像篮球员在空中不落地直接把球拔入网中,应声破网一样。

  禅最动人的地方

  因此,学禅的人应该认识到禅宗对现世、生活、此时、此地的注视,禅,事实上不在渺远不可及的地方,而是在我们站的每一个地方、走过的每一步、甚至活过的每一刹那,有心的地方就有禅,这才是禅最动人的地方。

  当我们知道,禅在方寸,佛在方寸,百千法门同归方寸就使我们了解三件事情,一是禅是非常有创造性的,二是禅并不是抹公检杀个人风格的修行,三是禅没有固定的形式。

  我们打开公案、语录、乃至禅宗的整个历史,会发现每一位禅师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有原创性,都是活活泼泼、实实在在生活于大地的人,并且他们也都是乐观、进取、积极、奋发的人,几近于"快乐无忧"的。

  在中国禅师里,我们从未看见过一个垂头丧气、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人物,这对我们是多么伟大的身教,也是中国佛教文化最可珍贵的物质,它启示我们,如果不能先成为乐观、进取、积极、奋发的人,那么修行是很难成就的。

  四祖道信说:"性虽无形,志节恒在然。幽灵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悟佛性者,名菩萨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识理人,亦名得性人。"就是这个道理,佛性本来光明像太阳一样,清净如明镜一般,我们如果不能先做一个光明的人,清净的人,那么,明心见性不是痴人说梦吗?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六祖坛经》里说:"但于自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见性的禅师是活活泼泼、实实在在、自自由由地生活在世间,那是因为有一个不为所动的心,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是"随缘不变",而不是"随缘迷失"了。

  只有明了自性的人,知道当下即是可贵的人,悟知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的人,才能体会三祖僧灿《信心铭》中说的:"虚明自然,不劳心力。""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妄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境界。

  我在这篇文章里引用的文字以三祖僧灿、四祖道信遗下的教化为主,那是因为两位祖师的东西最少人研读,祖师这样好的作品,竟被忽略,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禅宗修行虽然有许多不可解的地方,但如果我们只准以一句话来道尽禅的要旨,那么,我们来想一想四祖道信的这一句"

  "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

  多么令人欢喜赞叹!我们学禅的人当然要学好禅,那么,第一步就是生活里学习不要被静乱所恼吧!

  有时候带着一部录音机可以做很多事。

  清晨,我们可以在临近海边的树林录音,最好是太阳刚刚要升起的瞬间,林间的虫鸟都在准备醒来,林间充满了不同的叫声,吱吱喳喳****。而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不仅风景被唤醒,鸟与虫也都唱出了欢声,这早晨在海滨录下的鸟声,真像一个大型的交响乐团,它们正演奏着雄伟而期待着光明的序曲。

  午后最好去哪里录音呢?我们选择靠近溪畔的森茂大的歌唱比赛,那是夏天蝉声最盛的时候。蝉声在森林里就像一次庞大的歌唱比赛,每一只蝉都把声音唱得最响,偶尔会听见,一只特别会唱的蝉把声音拔到天空,以为是没有路了,它转了一圈,再拔高上去。蝉声和夏天的一样,充满了热力。

  黄昏时分,我们到海边去录音,海的节奏是轻缓的,以一种广大的包围推送过来,又以一种温和的宽容往后退去,有时候会传来海鸥觅食的叫声,这时最像室内乐了,变化不是太大,但别有细致美丽的风格。

  夜晚的时候就要到湖畔的田野去了,晚上的虫声与蛙鸣一向最热闹,尤其在繁星照耀的夜晚,每一个星光的范围,都有欢愉的声音。划分起来,一半是虫或蟋蟀,一半是蛙与蛤蟆,可以说是双重奏。在生活上,它们是互相吞吃或逃避的,发为声音,反而有一种冲突的美感。

  如果不喜欢交响乐、合唱团、室内乐、双重奏,偏爱独奏的话,何不选择有风的时候到竹林里去?在竹林里录下的风声,使我们知道为什么许多乐器用竹子做材料,风穿过竹林本身就是一种繁复而丰满的音乐。

  在旅行、采访的途中,我随身都会带着录音机,主要的录音对象当然是人了,但也常常录下一些自然的声音,鸟的歌唱、虫的低语、海的潮声、风的呼号……,这些自然的声音在录音机里显出它特别的美丽,它是那样自由,却又有结构的秩序;它是那样无为,却又充满活力;它是那样单纯,却有着细腻的变化。每一次听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自然的现场,坐在林间、山中、海滨、湖畔,随着声音,风景整个征现了,甚至使我清楚地回忆那一次旅程停留的驿站,以及遇见的朋友,当然,也有一些温暖或清冷的回忆。

  常常,我把清晨的鸟放入录音机,调好自动跳接的时间,然后安然睡去,第二天我就会在繁鸟的欢呼中醒来,感觉就像睡在一座高而清凉的林间。蝉声也是如此,在录音机的蝉声中睡醒,使我想起童年时代的午睡,睡在系着树的吊床,一醒来,蝉声总是扑进耳际。

  这些声音的再版,还能随着我们的心情调大调小,在我们心情愉悦时听起来就像大自然为我们欢唱,在我们忧伤之际,听起来仿佛也有悲哀的调子。其实,它们广大而恒久不变,以浑雄的背景反映着我们,让我们能在一种极大的风格中深思,反观自己的内心。

  在眼耳鼻舌身意里,我们要从哪一根才能进入智慧呢?从前,我们过分重视意识的思考和眼睛的见解,往往使我们忽视听闻外界与自己的声音,嗅及外界与自己的香气,肤触外界与自己的感觉等等,都同样能使我们进入智慧。

  我们的观世音菩萨,他正是由耳根进入智慧之门,他的”耳根圆通法门”深深地感动我。观世间菩萨在《楞不严经》里说:

  “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觉妙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从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观世音菩萨从闻声、思惟、修证,进入空性与觉性浑然一体至极圆明的境界,最后甚至超越世间与出世间所有的境界,使他体证到自己的本性和佛一样,具有大慈大能,也使他体会到六道众生的心虑,而与一切众生同样有慧心的仰止。这从声音来的最高,是多么动人!

  那从许多地方录下来的声音,不只是心的洗涤,有时真能令我们体会到空明的觉性,知道佛的慈力与众生的悲仰,当我们在最普通的声音听见了觉性的空明,会使我们的心流下清明与感恩的眼泪。

  有一次遇见一位事业有成的女性,聊起了佛法,这位女士感叹地说:"我不能信仰佛教!虽然佛教的教义很伟

  大,几乎什么都好,可是佛教歧视女性,这一点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赞同的。"

  我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她说:"你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印象,认为佛教歧视女性呢?"

  她说到,有一次和几位在社会上都被公认为很有成功的女性朋友,到一家医院去探视病人,在医院的架子上有一些"善书"赠送,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一些别的教派的书。她们取了一本佛教的书,没想到那本书一开头就说,女人的业障深,欲望重,如果要以女身成佛道是绝不可能的,还说到,女人是五漏之身,男人比女人多修五百世等等。

  "我们几个人看了大为吃惊,我们虽然不信佛,对佛教的精神义理都是十分崇敬的,看了这一段却大打折扣,原来,佛教连男女都不平等了,还讲什么众生平等呢?"她说。

  她的活使我一时为之语塞,由于我不知道她看到的是什么书,也不能下任何判断,但是,我仍然对这位我素来尊敬的朋友说:"佛教绝对是男女平等的,我们不必管你看的书上怎么说,从两点小事就可以证明,第一是,在佛教的大菩萨里,许多菩萨都现女相,例如准提佛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可见女人成佛得道是没有问题的。第二是,在佛陀的时代,佛教的僧团就有比丘、比丘尼,在家弟子也有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之别,可见佛教并不排斥与鄙视女性。"

  她想了一下,说:"很有道理,不过,我想多知道一点佛教对于妇女的看法,如果这一关打不破,我是不可能学佛的。"

  女人的最高肯定

  朋友的话使我深思了好一阵子,后来因为事忙就淡忘了。最近,遇到女居士的时候,时常遭遇到同样的问题,使我觉得有必要来正视这个问题,尤其在今天的社会,男女平等已经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佛教经典对男女问题有没有真实的认识呢?是不是超越别的宗教呢?想必是佛弟子,尤其是女弟子更想知道的。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业看看佛陀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中的妇女的地位。在佛陀诞生的时候,印度种姓制度十分严格,在这个制度下不但阶级差别很大,女人的角色更卑下,被看成是男人的附属。

  有一位达摩难陀法师曾用英方写过一册《妇女在佛教中的地位》,对佛陀时代的妇女地位有简明的描述,他写到:

  "女人被当做物品而受到极端的歧视,她须足不出户而全心全意地服侍丈夫,并且要操持家务。有些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僧侣虽然********,却认为女人所烹调的食物为不洁而令其远离庖厨。女人也因此被视为祸水,而唯有不断让她们操持家务才能使她们远离邪恶。

  "已婚妇女若是不能生育或产下男丁以传宗接代,就可能屈为小星,甚至被休掉。因为一个家庭要是没有子嗣传递祖宗香火,在当时被看做是大逆不道,并且唯有儿子方可承袭祭祀祖宗的仪礼,使得父祖和先人获致安息,否则他们可能会变为厉鬼而令家庭不宁。因此婚姻被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所以一个及笄的女孩要是仍旧小姑独处的活,便会受到他人的物议和鄙视。

  "至于妇女在曾经被准许的宗教修行方面,也一并被禁绝。一个女人往往被认为无法修得功德以升入天堂,而唯有矢志如一的侍奉她的丈夫才能够*缘得福,即使她的丈夫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恶棍…?quot;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佛陀前后的印度(其实不止印度),妇女的地位是卑下的,在这种环境里,他提出的两种教义,大大改变妇女的地位,一是众生平等之说,连天神、畜生、饿鬼、地狱众生的佛性都平等了;何况是男女!二是业力轮回之说,从前的人可以把一切洁、倒楣的果都推给妇女,佛陀的说法是因果完全掌握在个人手中,好坏都是自己造成,与妇女无关。这两种说法无形中改变了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同时,在佛经里佛陀留下了许多度化妇女的事迹,后来甚至创设了比丘尼僧团,使女性不但可以修行,还可以弘法,甚至接受男女信徒的礼拜,这是直接肯定了妇女可以修行,不仅可以修行,还能成道。

  我们在今天看来,可能不觉得有什么惊人,如果把时间推回二千多年前,就会知道佛陀是多么有智慧和勇气,他的远见、开明、革新、开风气之先,到今天想起来还令人动容。

  当我们阅读佛经的时候,佛陀对弟子说法,经常说:"善男子!善女人!"是多么肯定女性,如果女人不能闻法,女人不能成佛,那么,佛陀的"善女人"是说给谁听呢?

  如来性是丈夫法

  一般认为佛教中轻视女性的论点,常引小乘经的"五障思想",也就是说女性是"五漏之身",不能成佛道,在《中阿含经》的瞿昙弥经中就说:"女人不得行五事,若女人能得如来无所着等正觉,及转轮王,帝释,魔王,大梵天等终无是理。"

  什么是五障?五漏呢?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圣王,五不能成佛道。

  为什么?因为:

  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

  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万德圆满,而女人烦恼具足。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碍,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也不是女人所专有,男人也多得是。如果从精神观点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quot;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这些习气,就成为"丈夫"了。

  从法身而不从肉体来分男女,是佛陀对男女真实的见解,在《涅槃经》里,佛陀说:

  "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在《大毗婆沙沦》一四五章中,佛陀双手捧着大生主的骨对比丘们说:

  "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多轻薄、多嫉妒、多诌媚、多悭念,只有大生主虽是女人,却能脱离女人一切达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谓此辈为丈夫。"

  谁是女人?谁是丈夫?谁是男子?谁又是女身呢?一个人具有女人的身体,但能除去精神的弱点,走向成佛的伟大事业,就是男子!而一个人虽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点,不能走向菩提之道,?quot;此辈是女人"。

  这是多么澄明而平等的见解,千百年后读来依然荡气回肠。

  须臾之间,龙女成佛

  对于五障之身的破除,在三部最伟大的大乘以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有动人的开演。

  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说道,他在海中龙宫,常宣说妙法莲华经。

  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

  文殊说:"有一位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只有八岁,智慧利根,善于知道众生诸根行业,对经义也能得其总持,因为能受持这甚深秘藏的妙法莲华钊腱ǎ舜镏罘ǎ谏材侵浞⑵刑嵝木偷貌煌俗⑶冶绮盼薨缺四钪谏缱约旱暮⒆樱Φ戮咦悖哪羁谘荩⒚罟愦螅疽夂脱牛苤疗刑帷?quot;

  但是,智积菩萨不相信龙女可以在须臾之间成就菩提。

  这时,龙女忽然现身向佛顶礼,说了一首偈:"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之,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在一边的佛弟子舍利弗对龙女说:

  "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行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个规点正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小乘一般观点,龙女听了就取出一颗宝珠,价值无比,她把宝珠献给佛陀,佛陀接受了。龙女说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说:"我献宝珠而世尊纳受,这件事快不快?"

  "非常快!"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回答。

  龙女说:"以你们的神通力看我成佛吧,我的成佛比这更快!"

  一说完,龙女突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破除了女人有五障的分别法执,龙女不但是女人,而且只有八岁,还顿悟成佛。女人不能成佛的说法,不是破除了吗?

  发大乘者,不见男女

  佛陀肯定女性可以成道,在《楞严经》有一个更鲜明的例子。

  《楞严经》说法的缘起,是佛陀的弟子阿难在城里乞食,途中路过淫舍被摩登伽女引诱,差一点破了戒体,佛陀知道了,就派文殊菩萨持楞严神咒去解救阿难,并且把以淫为业的摩登伽女也带回来,佛陀从如何对治情欲开始,才开演了这部不朽的经典。

  值得注意的是,摩登伽女听佛陀讲《楞严经》讲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淫火顿歇,得阿那含",而当《楞严经》讲到一半时候,摩登伽女就证得得阿罗汉的果位了,那时候,佛陀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还没有证得阿罗汉哩!

  在摩登伽女证阿那含果时,佛陀对阿难说:"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以现代眼光看来,摩登伽女就是妓女,不但女人可以成道。妓女如果发无上心,也可以很快成道,这是多么令人震撼!

  《楞严经》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在《入法界品》里记载了善财童子追求佛道的过程,他曾参记了许多善知识,在他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中就有许多是女人,可见得女人不只在慈悲心上十分殊胜,也可以有智慧心,是能够悲智双运的。

  所有佛教经典都肯定了女人可以成就,虽然佛的弟子不时为此提出疑问,伟大的佛陀则一再地肯定了法身没有男女的透彻见解。

  这正是佛陀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的:"善男子!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者何?萨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别故,有男有女。"--对于一般的凡夫俗女,因为有性别的对应才有情欲的流转,一旦发起菩提心,则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别,因为道心是没有男女的。

  不但佛陀一再阐明佛法中没有男女区别,即使在修行的女子自己也都有坚强不动的信心。在《海龙王经》的《宝锦女受决品》里,大迦时尊者对宝锦女说:"女及诸夫人,无上正觉,甚难可获;不可以女身得成佛道。"

  宝锦女就对大迦叶说:"心志本净,行菩萨者,得佛不难。彼发道心成佛如观手掌。适以能发诸通慧心,则便摄取一切佛法。"她又说:"又如所云:不可以女身得佛道;男子之身,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其道心者,无男无女。"宝锦女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格局,所有学佛的女居士,都应该学习宝锦女的精神,女人成佛若不可得,男子也必然不会成功的!

  女人之相不可得

  在《维摩诘经》里,舍利弗看到天女的神通智慧,辩才无碍,就问天女说:"汝何以不转女身?quot;

  天女说:"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

  "不也,幻无守相,当何所转?"舍利弗说。

  天女说:"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这时,天女用神通力,把舍利弗的样子变成天女,而自己则化身成舍利弗,反问舍利弗说:"何以不转女身?"

  舍利弗看见自己的天女相说:"我今不知何转而变成女身?"

  天女说:"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这时,天女又用神通,把舍利弗还原,问舍利弗说:"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说:"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女说:"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

  后来,维摩诘对舍利弗说:"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我们要注意"以本愿故"这四个字,我相信在无始劫来发过菩提心,而现在以女人身修习佛法的善女人,都是发过以女人身来度化众生的本愿的,如果能开启自己佛性,就知道男女没有任何法的分别。

  正如在《大宝积经》里的《妙慧童女经》,只有八岁的妙慧童女,她比释迦牟尼佛早发菩提心三十劫,也曾是文殊师利菩萨的老师。

  当文殊知道了过去的因缘,向八岁的妙慧童女顶礼,并问好说:"妙慧!汝今犹不转女身耶?"

  妙慧正色地说:"女人之相了不可得,今何所转?"

  好一个女人之相了不可得!对菩萨而言,男女只是暂的权宜化现,事实上,男女都是顺缘的假合,在毕竟空性里,男女是绝对平等的,如果不能进入这种法性的真实,而执著于男女的分别,就违背了佛陀的教化。

  佛经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但八岁的小女孩可以成佛道

  ,八十岁的老太太也可以了知因缘法(有一部《老女人经》就是佛对老女人讲因缘法),中年的女人也可以直趋菩提(《大宝积经》的《胜鬟夫人经》就是记载胜鬟夫人发愿修行的经过)。女人成道没有什么可惊,从八岁到八十岁的女人都能成道

  ,才使我们惊奇地看见了佛教无与伦比的伟大精神。

  在经典里女身成道的很多,即使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出过许多伟大的女修行者,梁朝的宝唱法师编过《比丘尼传》,现代的震华法师续编比丘尼传三卷,合共四卷,共收录了二百位中国的比丘尼动人的修行,这使我们知道中国历代也有许多清进的女性修行人,当然,善女人更多得多了!

  胜鬟夫人十大愿

  在密宗的说法里,把宇宙分为两部分,一是胎藏界曼荼罗,一是金刚界曼荼罗。

  胎藏界以大悲为本质,被看成是母性的,也就是生的根源,有育成种子,使其具足诸根而诞生,而由大悲的万行功德而增长菩提,摄化众生。

  金刚界则以大智为本质,是一切如来身口意的完成,是坚牢无比,坚固不坏的。

  在法界中,金刚界与胎藏界无二无别;在人间,男女各自完成菩提的道路,则是二而不二。

  现实生活虽有男女,本质上是没有男女的,但男女具有,则有了一个完全的人间。

  所以,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男女两种性格,只看如何去转化罢了。

  知道佛教对女人成佛的见解,相信可以给许多向往菩提的妇女带来更大的信心。佛教尊重宇宙的每一众生,外相只是暂时的过渡,佛性才是真实的自我,在这一点上,男女的自觉、自证都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来看胜鬟夫人的十大愿,不只女人,就是男子读了也会血脉澎湃,为菩提的道路立下更坚强的誓言,她说: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已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已,行四惴ǎ晃磺兄谏剩圆话拘模扪嶙阈模薰野模闶苤谏?br>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稳,以义饶益,令脱众生,然后乃舍。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食,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能于如来所转*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有时候生活清淡到自己都吃惊起来了。

  尤其对食物的欲望差不多完全超脱出来,面对别人都认为是很好的食物,一点也不感到动心,反而在大街小巷里自己发现一些毫不起眼的东西,有惊艳的感觉,并慢慢品味出一种哲学,正如我常说的,好东西不一定,平淡的东西也自有滋味。

  在台北四维路一条阴暗的巷子里,有好几家山东老乡开的馒头铺子,说是铺子是由于它实在够小,往往老板就是掌柜,也是蒸馒头的人。这些馒头铺子,早午各开一笼一次,开笼的时候水气弥漫,一些嗜吃馒头的老乡早就在外面了。

  热腾腾、有劲道的山东大馒头,一个才五块钱,那刚从笼屉被老板的大手抓出来的馒头,有一种传统乡野的香气,非常的美味,也非常之结实,寻常一般人一餐也吃不了这样一个馒头。我是把馒头当点心吃的,那纯朴的麦香令人回味,有时走很远的路,只是去买一个馒头。

  这巷子里的馒头大概是台北最好的馒头了,只可惜被人遣忘。有的馒头店兼卖素油饼,大大的一张,可蒸、可煎、可烤,和稀饭吃时,真是人间美味。

  就到油饼,在顶好市场后面,有一家卖饺子的北平馆,出名的是”手抓饼”,那饼烤出来时用篮子盛着,饼是整个挑松的,又绵又香,用手一把一把抓着吃。我偶尔路公平,就买两张饼回家,边喝水仙茶,抓着饼吃,如果遇到下雨的日子,就更觉得那抓饼有难言的滋味,仿佛是雨中青翠生出的嫩芽一样。

  说到水仙茶,是在信义路的路摊寻到的,对于喝惯了茉莉香片的人,水仙茶更是往上拔高,如同坐在山顶上听瀑,水仙入茶而不失其味,犹保有洁白清香的气质,没喝过的人真是难以想像。

  水仙茶是了,有一个的冻顶豆腐更好。他以上好的冻顶乌龙茶清焖硬豆腐,到豆腐成金黄色时捞起,要成一方一方,用白瓷装着,吃时配着咸花生,品尝这样的豆腐,坐在大楼里就像坐在野草地上,有清洌之香。

  有时食物也能, 像绘画中的扇面,或文章里的小品,音乐里的小提琴独奏,格局虽小,慧心却十分充盈。冻顶豆腐是如此,在南门市场有一家南北货行卖的”桂花酱”也是如此,那桂花酱用一只拇指大的小瓶装着,真是小得不可思议,但一打开桂花香猛然自瓶中醒来,细细的桂花瓣像还活着,只是在宝瓶里睡着了。

  桂花酱可以在任何饮料或茶水中,加的时候以竹签挑出一滴,一杯水就全被香味所濡染,像秋天庭院中桂花盛放时,空气都流满花香。我只知道桂花酱中有蜜、有梅子、有桂花,却不知如何做成,问到老板,他笑而不答。”莫非是祖传的秘方吗?”心里起了这样的念头,却也不想细问了。

  桂花酱如果是工笔,”决明子”就是写意了,在仁爱路上有时会遇到一位老先生卖”决明子”,挑两个大篮用白布覆着,前一篮写”决明子”,后一篮写”中国咖啡”。卖的时候用一只长长的木勺,颇有古意。

  听说”决明子”是山上的草本灌木,子熟了以后热炒,冲泡有明目滋肾的功效,不过我买决明子的情景,在台湾乡下,决明子唤做”米仔茶”,夏夜喝的时候总是配着满天的萤火入喉。

  对于能想出一些奇特的方法做出清雅食物的人,我总是感到佩服,在师大路巷子里有一家卖酸酪的店,老板告诉我,他从前实验做酸酪时,为了使乳酪发酵,把乳酪放在锅中,用棉被裹着,夜里还抱着睡觉,后来他才找出做酸酪最好的温度与时间。他现在当然不用棉被了,不过他做的酸酪又白又细真像棉花一般,入口成泉,若不是早年抱棉被,恐怕没有这种火候。

  那优美的酸酪要配什么呢?八德路一家医院餐厅里卖的全黑麦面包,或是绝配。那黑麦面包不像别的面包是干透的,里面含着一些浓香的水分,有一次问了厨子,才知道是以黑麦和麦芽做成,麦芽是有水分的,才使那里的黑麦面包一枝独秀,想出加麦芽的厨子,胸中自有一株麦芽。

  食物原是如此,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他的人格。

  但也不尽然,在通化街巷里有一个小摊,摆两个大缸,右边一缸卖”蜜茶”,左边一缸卖苦茶,蜜茶是甜到了顶,苦茶是苦到了底,有人爱甜,却又有人爱那样的苦。

  “还有一种人,他先喝一杯苦茶,再喝一杯蜜茶,两种都要尝尝”,老板说,不过他也笑了:”可就没看过先喝蜜茶再喝苦茶的人,可见世人都爱先苦后甘,不喜欢先甘后苦吧!”

  后来,我成了第一个先喝蜜茶,再喝苦茶的人,老板着急地问我感想如何?

  “喝苦茶时,特别能回味蜜茶的滋味。”

  从前在寺庙里看过一尊文殊师利菩萨,白玉雕成,十分晶莹剔透,相貌庄严中有一种温柔安详之美,连他坐的青狮子都是温柔地蹲踞着。

  更引人注意的是,他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如意,从左肩到右膝那样巨大地横过胸前。我从小就喜欢如意的样子,看到如意,总让我想起天上的两朵云被一条红丝线系着,不管云如何飞跑,总不会在天空中失散。

  所以,当我看到文殊菩萨手里拿着巨大的如意时,心里起了一些迷思。文殊菩萨是象征智慧的菩萨,他通常是右手持宝剑,表示要斩断烦恼;左手拿青莲,象征智德不受污染。为什么这尊文殊,却拿一个这样大的如意呢?

  如果从名字来看,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吉祥的意思,因此文殊师利也是"妙吉祥"的意思,那么他手持的如意也就没有什么可怪了。

  这是我从前的看法,几年以后我才悟到文殊为什么手里要拿如意,虽然经论上说如意是心的表相,所有的菩萨都可以拿它。可是手拿智慧之剑的主司智慧的文殊菩萨,手里拿着如意就有很深刻的象征了。

  它象征:唯有智慧的人,才能如意!

  它象征:智慧才是使我们事事如意的法宝!

  它象征:唯有智慧,才能使我们妙吉祥!

  这是多么伟大的启示!一般人总是要求生活里事事如意。事事顺随我们的意念与期待去完成,可是在现世里,事事如意竟是不可能完成的志业,即使贵如帝王,也有许多不能如意的苦恼。那是因为我们通常把如不如意看待成事物所呈现的样貌,而忘记了"如意盖心之表也",如意是心与外在事物对应的状态。

  我们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意本来的名字也叫"搔杖",是古人用来搔背痒的工具,因为它可以依人的意思搔到双手搔不到的地方,所以叫做如意。"搔杖"是鄙俗的,"如意"便好听得多,由于它的造型特殊,竟发展成吉祥的象征。古代帝王,常常把最好的玉雕成如意,逐渐使如意远离了搔杖,成为中国最高高在上的艺术品。

  其实,如意原是如此,当我们智慧开启的时候,往往能搔到手掌不能触及的黑暗的痒处;当我们有了智慧,就能如如不动地以平常心去对待一切顺逆困厄,然后才能事事如意。

  原来事事如意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反观。因为,如意的"意"字,不在外面,而在里面,是一切生活,乃至生命的意念之反射,我们如果能坦然面对生活,时常保持意念的清净,事事如意才是可能的。

  对意念的反观,不仅是如意的完成,也是最基本的修行,这使我们想到达摩祖师的"大乘入道四行",他指出进入大乘道的四种修行,一是报冤行,二是随缘行,三是无所求,四是称法行。

  "报冤行"就是当我们受苦的时候,意念上要想这是我无数劫来因无明所造的冤憎,现在这些恶业成熟了,我要甘心忍受,不起冤诉,这样就能"逢苦不忧"。

  "随缘行"就是遇到什么胜报荣誉的事,要知道只是因缘,是因为过去种了好的因,今天才得到了好报,因缘尽了就没有了,人什么好欢喜的呢?这样想就能"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无所求行"就是"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因为了达万有都是空性,所以能舍弃诸有,息想无求,这样就能"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称法行"就是把性净之理,目之为法,知道自性清净,不受染着、没有分别,信解这个道理去做就是称法行。当我们了达自性清净,那么修行六度而无所行,则能自行,又能利他,庄严菩提的道路。这样就能"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达摩的"四行观"一向被看成中国习禅解脱的要义,但如果我们把它落实到生活,他讲的不就是使我们"事事如意"的方法吗?事事如意的本质并不在永远有顺境,而是在意念上保有清明来加以转动,这正是"境由心造"。

  与其追求外境的如意,不如开启智慧的光明来得有用了。

  如意正如它的造型,是红线下系的两朵白云,我们抓住红线,白云就能任我们转动,不至于失散隐没于天空。"意"是云,"如"是红线。

  "有智慧的人才能事事如意"正是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的最大启示!

  从前在印度的室罗城中,有一个名叫演若达多的人,有一天早上起床去照镜子,发现镜中人的头、眉目、相貌非常可爱。

  但是突然起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我可以看见镜中的面目,反而我的眼睛不能看见自己的脸呢?”这样一想使他感觉十分恐怖,以为自己的头已经失落了。

  最后,演若达多因此疯狂,整天在城里狂走,寻找自己失去的头。

  佛陀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富楼那说:“这个人为什么无缘无故地狂走呢?”

  富楼那说:“那个人心发狂了。”

  佛陀便对弟子开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像演若达多的狂性,那是因为“自诸妄想辗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自已在妄想里辗转,互为因果,而在痴迷中累积,度过很长的岁月)。其实,演若达多虽然发狂了,他的头并没有失去要使他找到头的方法,就是使狂心歇息下来,而不是去找另一个头。

  于是,佛陀说:“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

  狂心歇息就能找到智慧的菩提,那是困为殊胜清净朗的心性本来就充满了法界,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

  为了使弟子更了解“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的道理,佛陀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衣服里有一个无价的如意宝珠,自己却不知觉。最后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到处奔走乞食维生,他虽然那样贫穷,衣服里的宝珠并没有遗失。有一天,遇到一位有智慧的人,指出了他身上的如意宝珠,他立刻就成为富有的人,这时他才知道,如意神珠原来早在自己身上,并不是从外面得来。

  这两个故事都出自《愣严经》,佛陀说的“演若达多的狂性”和“穷人身上的如意珠”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演若达多的狂性就是一个人的妄想,而穷人身上的如意珠则是一个人的好本质,发现好本质(甚至是明净的自性)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狂乱与妄想中歇息下来。

  我觉得,这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更有意义,因为生活在现代的人多少都具有狂性,飙车者为了追求一分钟的狂性,宁可丢弃百年的生命;大家乐迷则是顶着自己的头,每天在上面找头的人;每天在街上,我们会看见为了推销衣服,大吼大叫、乱甩衣服的小贩;百货公司里抢买打折货的人潮;戏院前霸占着窗口,横眉竖目的黄牛;绿灯还没亮说紧踩油门准备冲出的车子;追赶、跑跳、碰撞的人群……这是一个多么狂乱的妄想与欲望纷飞的世界?

  当我看见了世界的转动,抬起头来,看一朵精美纯白的云朵,以一伸温和优雅的姿势缓缓飘过,这时我知道了,能没有狂性地生活着,真是幸福的事。

  于是,我每时每刻都让自己的如意珠显现着,并对映着这个世界。

  在部分地藏王的塑像,我们会看见他的身旁蹲着一只狗,这只狗有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善听”。就像许多菩萨的坐骑,文殊菩萨的青狮子,普贤菩萨的白象,孔雀明王菩萨的孔雀一样,这只“善听”常常给我非常美丽的联想。

  传闻善听的两耳,一只耳可听十方诸佛菩萨的法音,另一只耳可以下闻人间与恶道众生求告的声音。所以在许多画像里,都把“善听”的耳朵一只竖起,一只垂下。两只不平衡的耳朵,使“善听”看起来十分有精神,随时保持着警觉一般。

  我对“善听”感受到亲切的原因,一是我童年时代养的几只土狗,就是一耳竖起、一耳垂下,它们虽然没有名种洋犬那样名贵,却是忠心耿耿、感觉灵敏,非常通人性。二是“善听”不像文殊的青狮或普贤的白象,非凡间之物,而是一只地藏菩萨的爱狗,青狮的威猛令人肃然,白象的优雅令人崇敬,却都没有白犬“善听”来得亲切。

  唐朝以前的地藏菩萨法像,是没有白犬善听的,原因是,地藏菩萨虽是早就深植人心,但在韩国的金乔觉王子来中国之前,中国人对地藏菩萨的形象还没有深刻的印象。

  新罗国的王子金乔觉从小就仰幕佛法,他在二十四岁时发心出家,法名就叫“地藏”,他十分向往我国的佛法,在唐贞观四年,携带他的爱犬善听,到我国来参学。

  “地藏比丘”在中国各地游化参访了数年,后来到了安徽省九华山,看到风景地势都好,就在山上结庐苦修,在长达多年苦行里,唯一陪伴他的就是善听。

  后来被一位诸葛长者游山时发现,才为他盖了一座寺院,当时的地方富豪闵阁老发心要捐出一块地,就去问地藏比丘需要多少地,地藏比丘说:“只要一件袈裟覆盖的地就够了。”闵阁老一口答应,没想到地藏比丘把袈裟一撒,竟盖满了整座九华山。闵阁老一看大喜,不但把整个九华山捐出,还叫自己的儿子随地藏大士出家,法号道明。

  现在我们看到有的地藏菩萨圣像两侧有两位待者,一位正是大护法者闵公,另一位是他的儿子,也是后来的道明法师,菩萨座前的则是白狗善听。

  地藏比丘在九华山的神通事迹很多,一般人都想念他是地藏菩萨的应化示现,所以把九华山当成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在九华山,地藏比丘共住了七十五年,再也没有回过新罗,他活到九十九岁,唐朝开元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涅槃,坐缸三年,开缸时颜貌如生,骨节还能活动,如撼金石,一直到现在,地藏比丘的肉身还供奉在九华山上。

  地藏比丘的生平记载在高僧传与神僧传里,是确有其人,实有其事,可惜的是,他的传记里却对“善听”着墨不多,由于大家都相信善听是地藏菩萨的侍者,从此就在中土流传了下来。

  在礼拜地藏菩萨之时,我注视礼敬他身前的白狗善听,就觉得身心得到了巨大的启示。即使是俗世中一只平凡的狗,都对声音比人敏感细致,常能听闻远方的消息,可以分辨人的善意或恶念,何况是地藏身旁灵慧的善听呢!

  善听,是三学里“闻”的起步,由于善听,使我们可以深切体会环境;由于善听,我们可以听见自我微妙的灵;由于善听,我们才能“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情来听闻这个世界呢?在欢喜的波涛里,我们要如何平静对待;在悲哀的浪潮中,我们又应如何不动地面对呢?

  众生是我,我是众生;众生是菩萨的成就,菩萨是众生的圆满。在这浩瀚的宇宙,我们和菩萨众生都是一体的,我们怎样对待自己,就是在对待众生,我们如何听闻菩萨与众生的声音,也就是在聆听自己的心声呀!

  就让我们跟随地藏菩萨的愿力前进,去拯救恶道里的众生,也让我们跟随地藏伟大的侍者善听,张开我们内心的耳朵,深刻地、敬谨地、宽容地、充满关怀地来倾听这个世界吧!

  中国禅宗从达摩祖师东来,一直到六祖慧能传法不传衣,一共有六位祖师的传承,这也就是一般认为是达摩遗偈"我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中的"一花五叶"。

  不过细心的人当会发现到,这

  一花开五叶中有两叶是很少被注意的,那就是三祖僧灿和四祖道信,在六位祖师里,三祖四祖算是知名度最低的,有一些习禅的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别说他们的生平或留下来的修行教化了。

  这实在非常遗憾,我们对后来禅师的公案语录滚瓜烂熟,最少也是耳熟能详,对于最早的两位大祖师竟反而感到陌生,这是什么道理呢?

  大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三祖僧灿所处的时代正好是后周武帝灭佛法的时代

  ,不仅是佛教受到空前的压迫,中华文化也进入混乱时期。《景德传灯录》是记载,三祖僧灿以白衣谒二祖,受度传法后隐居于舒州的皖公山,因受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的影响,有十几年的时间"居无常处",这段时间在历史上就成了空白。

  一直到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公元五九二年),才有一个十四岁的小沙弥道信来礼拜他,道信就是后来的四祖。道信与僧灿见面的情况很有传奇性,道信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僧灿问曰:"谁缚汝?"道信:"无人缚"。僧灿又问:"何更求解脱乎?"道信言下大悟,跟随服侍师父九年之久,才得到受戒。

  因缘成熟了,僧灿把衣法传给道信,并传了一首偈:"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传法以后,僧灿就到罗浮山游化了两年,又回到早年隐居的舒州皖公山。

  舒州的士民知道僧灿回来奔走相告,大设檀供请祖师开示。他就为四众弟子广说心要。说完的时候站在法会大树下,合掌而化。圆寂的时间是隋阳帝大业二年(公元六○六年)十月十五日。经过四百多年,到了初唐,河南尹李常贬谪到舒州,发现了三祖的墓,瞻礼启圹,得到五色舍利三百粒,一百粒送给荷泽神会禅师,一百粒自己供养,一百粒高塔供养,后来,唐玄宗追谥这个塔为"鉴智禅师觉寂之塔"。

  四宜道信则是自幼就仰慕空宗,仿佛是前世的修习,七岁的时候就出家了。他首先跟随的师父戒行不太纯净,道信常劝谏师父,可惜师父并不听从,道信只好自己守斋戒,经过五年之久,后来见到有二位僧人要到舒皖公山求法,他就跟着去了,受传了三祖的衣钵。

  《景德传灯录》上说他得法后"摄心无寐,胁不至席者,仅六十年",也就是说六十年的时间他守摄身心,从未躺下来睡觉,可见他用功的精勤。

  隋大业十三年,他带弟子住在吉州寺,当时吉州被盗贼围困达七十几天,万众都感到惊惶恐怖,他教百姓同声念摩诃般若心经,正念时候,城外的盗贼看到城协墙上仿佛站了许多神兵,一时害怕,就四散逃走了。

  后来他渡江到黄梅县众造寺,看到双峰并立,又有好泉石好风水,就在当地住了下来。唐贞观癸卯年(公元六四三年),太宗仰慕他的道风,希望能瞻仰他的风采,于是下诏请他进京。道信谦逊辞谢,唐太宗连下诏三次,他最后只好称病,不肯前往。太宗非常生气,下第四次诏书的时候对使者说:"如果他还不肯来,就取他的首级回来!"

  使者到山上宣示了皇帝的圣旨,道信伸长脖子引颈就刃,神色无异于平常,使者不敢砍头,回来禀告太宗,皇帝更加赞叹仰慕,赐给了许多珍宝,并且不再下诏,顺遂了他归隐林泉的志愿。

  道信祖师住在众造寺三十几年,佛法大盛。来学道的人无远不至,晚年时对弟子弘说:"可为我造塔,命将不久"。到唐高宗永徽二年九月四日对门下弟子说:"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说完后安详坐化,享年七十二岁。

  四祖道信坐化的时候,天地为之*冥,围着寺院三里方圆的所有树木,叶子全部变白了。他过世时身旁有五百多位弟子,还有无数从远地来的道俗。第二年的四月八日,他坐化的塔门突然无故自开,赫赫然是全身舍利,仪表相貌一如生前,从此门人不敢再把塔门关上。

  道信祖师座下除了五祖弘忍之外,还有一位大禅师牛头法融,他和这两位弟子见面的过程十分有趣,都是他主动去收弟子,这一点和其他的祖师很不同。

  有一天,他在黄梅县的路上遇到一位小孩,骨相奇秀,和一般小孩不同。他就问他说:"子何姓?"小孩答曰:"姓即有,不是常姓。"他又问:"是何姓?"小孩说:"是佛性"。他又问:"汝无姓耶?"小孩答曰:"性空故"。道信知道这孩子是法器,就遣侍者到小孩家向其父母乞求让他出家,小孩的父母答应了,他就给孩子取名为弘忍,当时弘忍才七岁,后来果然传了他的衣钵,成为五祖。

  他去见牛头法融的经过,后业成为禅宗有名的公案。在贞观年间。他遥观气象,知道在牛头山上有异人,就自己到牛头山去寻访,遇到一位僧人对他说?quot;离这里十里多的山里住了一位道人,别人都叫他"懒融",看到人也不起来,也不合掌,你要找的异人该不会是他吧?"

  道信祖师就入山去见法融

  ,法融端坐自若,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四祖就问他说:"在此作什么?"法融说:"观心"。四祖问说:"观是何人?心是何物?"法融不能对,就起来向四祖行礼,问说:"大德住在什么地方?"四祖说:"贫道行踪不定,或东或西"。法融继续问说:"你认识道信禅师吗?"四祖说:"何以问他?"法融说:"我向慕他的德风很久了,希望有一天能去谒见他,向他礼拜"。四祖这才说:"道信禅师贫道是也"。

  法融留四祖住下,带他到庵所的时候,看到四周都是虎狼之类。四祖举手作出害怕的样子,法融

  见了就说:"犹有这个在(指害怕)!"过一陈子,四祖在法融坐的石头上写一个"佛"字,法融看了竦然,不敢入座,四祖说:"犹有这个在!"法融大为佩服,乃顶礼请祖师说心法要义,得悟立旨,成为伟大的禅师。

  我们看到了三祖僧灿、四祖道信多么活泼的生命风格,三祖告诉我们解除生命的困境与束缚完全是在自己手上,没有人能束缚我们,除了我们自己。我们在四祖身上则看见了他精进的修行,以及为了访求根器大的弟子不辞辛苦的主动精神。这些都是十分令人感动的禅的典范与教化。

  学禅的人如果不能知道三祖四祖的风格,真是遗憾的事!就好像最美的五爪枫叶少了两片叶子一样。知道了他们的生平,要进入他们留下关于修行的开示,就更有关切感了。

  从前有一个非常有天才的人,不管什么事情,他看一眼就会做了,他以为自己的聪明无人能比,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发下豪语:“天下技术,要当尽知,一艺不通,则非明达也”。

  这位想要通晓天下一切技术的青年,就开始游学天下,只要听到哪里有明师就去拜访学习,很短的时间即学会很多技术

  ,从天文到地理到医术符录,从剪裁刺绣到烹饪歌舞,甚至赌博、妓乐、下棋等,无不通晓。

  年轻人这时豪情万丈,心里想:“像我这样的大丈夫,有谁能比得上呢?我现在应该到各国游行,找人比赛,这样才能扬名四海、技术冲天,然后才能留名千古、垂勋百代。”

  他开始到别国去游行,才到另一个国家,就看到市场里有卖弓箭的人,析筋治角,用手如飞,他看得呆住了,心想:“如果我和他比做弓就输给他了。”于是拜制弓箭的人为师。由于他的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制弓箭的技术,并且胜过了他的老师。

  年轻人拜别老师到别国去,正要渡江的时候,看到一位船师,划船如飞,他看得很感慨:“幸好我没有和他比赛划船。我虽然会很多技术

  ,划船还没学过呀!”于是拜船师学习划船,也是很快就学会划船的技术,并且胜过他的老师。

  他又到另一个国家,看到该国国王的宫殿天下无双,心想:“盖这宫殿的人,是多么巧妙呀!我游学以来还没有学过这个,如果和他比赛技术

  ,一定输给他,我一定要学会,才能满足我天下第一的志愿”。于是他跑去求盖宫殿的人收他做弟子,不久之后,他果然学会了一切盖房子的本事,甚至技术还超越了师父。

  他辞别了老师,到处去找人比赛技术,他走遍十六个国家,没有人能胜过他。到最后,甚至听到他的名字,就没有人敢出来比试了,年轻人自负地感慨着:“天地之间,谁有胜我者?”心里不免也怅然若有所失。

  佛陀为了度化这位青年

  ,化成一个沙门,拄杖持钵,走过他的面前。青年看见佛陀化成的沙门,觉得十分奇怪,因为他走过的国家没有佛法,也没见过这样打扮的人。就问沙门说:“我走遍天下,没有看过你这样妆扮的人,没有看过有人穿你这样的衣服、拿你这样的工具,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和别人不同呢?”

  “我是调身的人哪!”沙门回答说。

  于是,沙门告诉年轻人,一个人能调和身心,胜守自己,才是最伟大的,也才可以真的光明洞达,照耀天地,他说了一首偈:

  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

  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

  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

  沙门教给年轻人许多调身的方法,例如持戒、修善、布施、忍辱、禅定、智慧、慈悲喜舍等等,他说只有能调身的人才能走向真正的解脱之路。“弓船、木匠、六艺奇术,斯皆绮饰华誉之事,荡身纵意生死之路也。”

  年轻人听了大为佩服,就拜佛为师,最后证得了阿罗汉道。

  这个出自《法句譬喻经》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调和身心]、面对自己才是最大要的事。一个有智慧的人调身都没有时间了,哪有时间去和人比较争胜呢?

  在〈法句譬喻经〉里,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名叫萨遮尼的人,才明多智

  。被认为是国中第一,但他非常高傲自大,常用铁片打成腰围围住肚子,有人问他为什么用铁片围住肚子,他说:“我的智慧太多,怕智慧从肚子满溢出来呀!”

  他听说佛陀很有智慧,就跑去问佛陀几个问题,想要非难佛陀,我们来看其中的三个问题:

  “何谓为道?”

  “常愍好学,正心以行;唯怀宝慧,是谓为道。”(勤勉爱好学习,以正直的心修行;满怀宝贵的智慧,这就是道。)

  “何谓为智?”

  “所谓智者,不必辩言;无恐无惧,守善为智。”(有智慧的人,是不必辩才来说明;心胸坦荡没有恐惧,择善固害就是智。)

  “何谓为有道?”

  “所谓有道,非救一物;普济天下,无害无道。”(所谓有道的人,并不是救一物就是,而是能怨亲平等普救天下众生,甚至不去伤害无道的人。)

  这是多么伟大的澄明的见解,最应该记住的是“唯怀宝慧”,“不必辩言”,我们心里满怀着宝贵的智慧,不必向别人辩解逞能,当然也不必与别人比较。胜过自己的人就是“大雄”,清净的身心即是“宝殿”,能这样,纵使再寂寞孤独的旅途,也能有极乐之心,那是因为知道自己在走向法只是之路,法界才是真实的、唯一的故乡。能调身的人,也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在一个荒僻的山区,独居着一位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儿子都过世了,独自住在小茅屋只以糌粑为食。

  这位老婆婆由于境遇坎坷,觉得自己的罪业深重,就到处向人求教忏悔罪业的方法,有一天遇见一位路过的人教她念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弥吽”(om

  manipqdme

  hom),就可以忏悔罪业,结果她在回家的路上就把咒语记错了,念成“嗡嘛呢叭牛”,牛和吽的音当然相差很远了。

  老婆婆为激励自己精勤念咒,准备了两个大碗,一碗放满黄豆,一碗空着,每念一句咒语就把一粒黄豆放到空碗里去,这样循环往复,从不停止地念了三十几年,到后来,她不必再用手拿黄豆就自动从这个碗跳跃到另一个碗里。

  老婆婆看到黄豆跳跃,知道自己修行得法,忏悔可期,非常高兴,念咒就更加精进了。

  有一天,一位处长行相当有成就的喇嘛路过这里,当他在荒山野地行走时,远远看见一间破陋的小茅屋,四周放射着金色的光明,喇嘛心中大为震动,心想:“我这次走过那么多地方,拜会过多少修行人,没有看过如此盛大的光明,这茅屋里一定住着一位得了道的高僧。”于是不惜放弃原来的路,向茅屋走业,想要参访这位得道的高僧。

  等他走到茅屋,看到只有一个老太婆,贫穷可怜、孤苦伶仃,一点也不像得道的样子。老婆婆见到喇嘛驾到,赶紧跪下来顶礼,口里还紧念着“嗡嘛呢叭牛”。

  喇嘛心里非常纳闷刚刚见到了光明,就问道:“老太太,你在这里住多久了,只有你一个人住吗?”

  老婆婆说:“只有我一个住,已经三十年。”

  喇嘛不禁感慨:“一个人住在这么荒僻的山里,很可怜啊!”

  “不会不会,我自己在这里学佛修行,日子过得很好!”老婆婆说。

  “你修些什么呢?”

  老婆婆说:“我只念一句“嗡嘛呢叭牛”!

  喇嘛一所不禁叹息一声说:“老太太,你错念了一个字,应该是“嗡嘛呢叭吽”,不是叭牛啊!”

  老婆婆听了非常伤心,认为自己三直十几年的功夫都白费了,忍不住难过落泪,但她马上止住眼泪向喇嘛顶礼说:“还好现在您告诉我,否则可能要一路错到底了”。

  喇嘛告诉老婆婆后,继续未来的行程。

  这时老婆婆坐在桌前照喇嘛教的“嗡嘛呢叭吽”重新起修,心思纷乱,碗里的黄豆也不再跳跃了,她边念六字大明咒,边流下懊悔的眼泪,悔恨自己浪费了三十年光阴。

  喇嘛走远了回头一看,小茅屋一自黑暗,竟看不到先前的赫赫光明,他十分震惊,转念一想:“糟了,是我害了她”。

  于是,喇嘛赶紧走回茅屋,对老婆婆说:“我刚才教你念嗡嘛呢叭吽是玩笑话!”

  老婆婆说:“师父为什么要骗我呢?”

  喇嘛说:“我只是试试你对三宝的诚心,发现你对我的话毫

  不怀疑,实在非常可贵。其实你原先念的咒完全正确,以后就照你原来的音去念就好了!”

  老婆婆听了,高兴极了,赶紧跪下来拜:“谢天谢地,我三十年的功夫不是白做了。”

  喇嘛告辞以的,老婆婆一念“嗡嘛呢叭牛”,黄豆又跳了起来。

  喇叭走到山顶上,再一次回头看茅屋,茅屋上的光明炽亮,威赫粲然,比原来救灾要更盛。

  这是佛教里流行甚方的故事,我稍微重新整理,记得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内心非常感动,它说明咒音虽然是重要的,但强大的信心与专一的意念比咒音还重要。

  六字大明咒的庄严殊胜圆满成就是夫无法以文字表明的,勉强翻译成白话,可以说是“祈求自性莲花藏中的佛”,或者“祈求自心的清净莲花开放”,可见学佛学密,甚至学一切清净之法,自心才是最重要的,老婆婆在真信与诚敬中念咒,心地一片光明,咒音对她有什么重要呢?当然,对于还不能心地无染使黄豆跳跃的我们,咒音仍是重要的。

  唐朝诗人孟浩然有一首诗:

  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当我们看见在夕阳雨中的莲花,以一种清净无染的姿势擎举出来,应该使我们街道心性的清净不受污染,也可以像莲花那样。这时候,只

  要领会了莲花的清净也就够了,至于那朵莲花有几瓣、什么颜色有什么重要呢?

  现在,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已经是最普遍的咒语,但很少人知道它的来由。如果我们知道“嗡嘛呢叭吽”这六字真言是从观世音菩萨裂成千片的脑袋所开出,就会更另动容赞叹。

  从前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弟子,他具足诸行,等解万法,等待众生,他在佛前发下一个伟大的誓愿,他说:

  “尽我形寿,遍度一切众生,若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不取正沉。若我于众生未尽度之时,自弃此宏誓者,则我之脑裂为千片。”

  立下这个大誓愿后,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各种神通,悲智双运地来度脱众生,经过无量动劫以后,他所度的众生已像恒河沙一样多得无法计算。但是,他环顾世间众生,看到生者无量,又因为愚痴堕落,受各种痛苦;而正在造恶业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照这样子轮回下去,众生的痛苦是永远不能断绝的,而众生也就永远不能度尽。

  想到这里,观世音菩萨就起了大忧恼,有点汇气,心想:“众生之苦乃与众生之生以俱来;世间既存,苦何能已?苦苦不已,度何能尽?昔年之誓,是徒自苦,而于众生亦无有益;无益之行。何必坚持?”

  这一段译志白话是:“众生的痛苦,是和众生的诞生一起诞生的,世间既然存在,痛苦怎么会结束呢?既然是苦苦循环不断,对众生并没有什么利益,没有利益的行愿,又何必继续坚持呢?”

  观世音菩萨心里就起了一丝退转之念,这个念头才升起,他的誓言已经实现,观世音菩萨的脑袋忽然自裂成千片,犹如一朵莲花。这时,阿弥陀佛就从裂成千片的脑中现身。对观世音菩萨说:

  “善哉观世音!宏誓不可弃,弃誓为大恶;昔所造诸善,一切皆成妄。汝但勤精进,誓愿必成就。三世共十方,一切佛菩萨,必定加护汝,助汝功成就。”

  并且即传授“嗡嘛呢叭吽”的六字真言,观世音一听到六字真言,得大智慧,生大沉悟,更加坚持旧誓,永不退转。我们现在都知道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有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广大灵感的伟大力量,他的力量就是成就于阿弥陀佛传授六字真言的那个时候,因此,一般把六字真言也称为“观世心咒”。

  这是多么动人的故事,化成千片的菩萨之脑,开启了一朵千叶之莲,正是六字大明咒最美丽的象征,我们是不是也能、也愿意、也祈求即使身体碎为微尘,还能坚持一朵清净莲花的自在盛放呢?

  记得我第一次听见唱育的六字真言,那素朴、庄严、单纯、清净、充满力量的美丽声音,就令我感动落泪,这世界,哪晨还有这样令人一尘不染、清净无畏的声音呢?

  且让我们在优雅的六字大明咒的唱诵中,来读一首偈: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几天前,养鸭业者把几十万枚正要孵化的鸭蛋,从桥上倾倒入河,有许多鸭蛋倒到半空中时,小鸭孵出来了,那些初面人世的鸭子还来不及叫一声、探一眼这个世界,就摔死的摔死、淹死的淹死了。

  这数十万尚未经验丝毫生命的鸭子,是因为一位医生说了一句话:吃鸭肉可能得癌症。

  今年四月,由于鸡肉与鸡蛋跌价,养鸡的人用冷水泼在八十万个孵化的鸡蛋上,使蛋内的小鸡全冻死。

  这一百多万只小鸡的惨死,仍无法挽救鸡,鸡肉与鸡蛋的价钱,养鸡业者正在开会协调,不久将要再焚毁一百六十万只鸡,才有可能拯救鸡业。

  像把正孵化的鸭蛋倒入河里、用冷水泼在要孵出的鸡蛋上、将小鸡活活烧死……如此残忍的手段一再发生,使我们不禁对人性生出更多的反省。向来,牛猪鸡鸭等供人食用,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少人会想到它们也有情感与痛苦,也很少人想到它们是活生生的生命。

  为什么在自诩为保护动物观念进步和今天,我们只懂得保护野生动物,而不懂得爱惜身边的动物呢?即使是为了口腹,不得不杀害动物,难道杀的时候没有不忍之心、感恩之心吗?

  近十年来,西方有很多养牛猪鸡鸭做为宠物,发现它们的智商都很高。并且有感情,有的甚至有表演的天赋,这些应该启示我们对于一向被看成“卑贱”的畜养动物有新的对待,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畜养的动物,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真诚地爱惜野生动物。

  保护动物是在保护生命,并不是在保护动物的种类;而一个人对动物没有惜生之心,就不能良善地对待人、甚至对待整个世界。

  有些人以为,保护动物的观念是近代西方传来的,传统中国老百姓对待动物都非常残忍,这是相当错误的看法,不要说野生动物

  ,就是对畜养动物爱惜的观念,中国人早就有了,我最近找到一些古人护生惜生的诗,可以让我们看清从前的中国人是如何对待动物。

  在《全唐诗》里,有许多爱惜动物的诗,并且同爱惜动物而设身处地想到动物的处境,例如寒山子有一首诗:

  怜底众生病,餐尝略不厌;

  蒸豚温蒜酱,灸鸭点椒盐。

  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

  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

  一般人在吃蒜泥白肉、烤鸭沾椒盐、清蒸鱼的时候,只觉得滋味甚好,却很少想到猪、鸭、鱼也是会痛苦呀!寒山子的《护生诗》有数十首,这只是其中之一,例如他还有一首有名的诗: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

  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

  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

  即使是猪也要加以爱惜,可以看到寒山子伟大的禅修,是建立在深广的慈悲心上。寒山子是出家人,惜生原是本分,其他的诗人呢?贾岛有一次看到一只生病而不能飞的蝉,作了一首《病蝉》: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一只生病的蝉,它平时虽然常受到黄雀与鸢鸟噬食的威胁,但是它痛苦的呻吟,依然那么清越,清凉的花露仍在它的腹中,诗人以蝉喻人,使我们看见他惜生的心情,伟大原诗人杜甫,在看到乱世的战争时,作过一首《护生诗》: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战争使我们想起了人所受的苦,但动物何尝不苦,连凤凰麒麟都绝种了,何况是一般的动物呢?最值得注意的是“暴殄天物圣所哀”,凡是对大地的一切不能爱惜,实在是圣人哀痛的事。自然诗人王维住在南山下,写过一首《戏赠张五弟》:

  十二岁的时候,第一次看《红楼梦》似懂非懂,读到林黛玉葬花的那一段,以及她的葬花诗,里面有这样几句: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落花也会令人忧伤,而人对落花也像待人一样,有深刻的情感。那时当然不知道林黛玉的自伤之情胜过于花朵的对待,但当时也起了一点疑情,觉得林黛玉未免小题大做,花落了就是落了,有什么值得那样感伤,少年的我正是“侬今葬花人笑痴”那个笑她的人。

  我会感到葬花好笑是有背景的,那时候父亲为了增加家用,在田里种了一亩玫瑰,因为农会的人告诉他,一定有那么一天,一朵玫瑰的价钱可以抵上一斤米。可惜父亲一直没有赶上一朵玫瑰一斤米的好时机,二十几年前的台湾乡下,根本不会有人神经到去买玫瑰来插。父亲的玫瑰是种得不错,却完全滞销,弄到最后懒得去采收了,一时也想不出改种什么,玫瑰田就荒置在那里。

  我们时常跑到玫瑰田去玩,每天玫瑰花瓣,黄的、红的、白的落了一地,用竹扫把一扫就是一畚箕,到后来大家都把扫玫瑰田当成苦差事,扫好之后顺手倒入田边的旗尾溪,千红万紫的玫瑰花瓣霎时铺满河面,往下游流去,偶尔我也能感受到玫瑰飘逝的忧伤之美,却绝对不会痴到去葬花。

  不只玫瑰是大片大片的落,在我们山上,春天到秋天,坡上都盛开着野百合、野姜花、月桃花、美人蕉,有时连相思树上都是一片白茫茫,风吹来了,花就不计数的纷飞起来。山上的孩子看见落花流水,想的都是节气的改变,有时候压根儿不会想到花,更别说为花伤情了。

  只有一次为花伤心的经验,是有一年父亲种的竹子突然有十几丛开花了,竹子开花真漂亮,细致的、金黄的、像满天星那样怒放出来,父亲告诉我们,竹子一开花就是寿限到了,花朵盛放之后,就会干枯,死去。而且通常同一株育种的竹子会同时开花,母亲和孩子会同时结束生命。那时候我到竹子枯死的那一阵子,总会无端的落下泪来,不过,在父亲插下新枝后,我的伤心也就一扫而空了。

  多几次感受到竹子开花这样的经验,就比较知道林黛玉不是神经,只是感受比常人敏锐罢了,也就慢慢能感受到"昨宵庭处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那种借物抒情,反观自己的情怀。

  长大一点,我更知道了连花草树木都与人有情感、有因缘,为花草树木伤春悲秋,欢喜或忧伤是极自然的事,能在欢喜或悲伤时,对境有所体会观照,正是一种觉悟。

  最近又重读了《红楼群梦》,就体会到了花草原是法身之内,一朵花的兴谢与一个人的成功失败没有两样,人如果不能回到自我,做更高智慧之追求,使自己明净而了知自然的变迁,有一天也会像一朵花一样在无知中凋谢了。

  同时,看一片花瓣的飘落,可以让我们更深地感知无常,正如贾宝玉在山坡上听见黛玉的葬花诗“不觉恸倒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那是他想到黛玉的花容月貌终有无可寻觅之时,又推想到宝钗、香菱、袭人亦会有无可寻觅之时,当这些人都无可寻觅,自己又安在呢?自身既不知何在何往,将来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

  看看这种无常感,怎么能不恸倒在山坡上?我觉得,整部《红楼梦》就在表达“人生如梦”四字,这是一种无可如何的无常,只是借黛玉花来说,使我们看到了无常的焦点。《红数梦》还有一支曲子,我非常喜欢,就的正是无常: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从落花而知大地有情,这是体会;从葬花而知无常苦空这是觉悟;从觉悟中知道万法不可得,应该善自珍摄,不要空来人间一回,这就是最初步的菩提了。读《红楼梦》不也能使我们理解到青原惟信禅师说的“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后亲见亲知,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如今得个休歇处,依旧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过程吗?

  相传从前有一个老僧,经卷案头摆了一部《红楼梦》,一位居士去拜见他,感到十分惊异问他:“和尚也喜欢这个?”

  老僧从容地说:“老僧凭此入道。”

  这虽是传说,但也不无道理,能悟道的,黄花翠竹、吃饭睡觉、瓦罐瓶杓都会悟道了,何况是《红楼梦》!

  虽然《红楼梦》和“悟道”没有必然关系,但只要时时保有菩提之心,保有反观的觉性,就能看出在言情之外言志的那一部份,也可以看到隐在小儿女情意背后那广大的空间。

  知悉了大地有情、觉悟了无常苦空、体会了山水的真实、保有了清明的菩提,我们如何继续前行呢?正是“一朝春尽红颜老”的那个“一朝”,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一朝”,是知道“放弃今日就没有来日,不惜今生就没有来生”!是“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是“当下即是”!是“人圆即成佛”!

  那么就在每一个“一朝”中保有菩提,心田常开智慧之花,否则,像竹子一样要等到临终才知道盛放,就来不及了。

  家附近有一担卖油面的小摊子,我平常并不太注意,有一回带孩子散步路过,看到生意极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

  我和孩子驻足围观,这时见到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刹那之间就塞了十几把,然后他把叠成长串的竹捞子放进锅里烫。

  接着,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十几个碗一字排开,放作料、盐、味素等等,很快的捞面、加汤,十来碗面煮好的过程还不到五分钟,我和孩子看呆了。更令人赞叹的是,那个煮面的老板还边与顾客聊着闲天。

  在我们从面摊离开的时候,孩子突然抬起头来说:“爸爸,我猜如果你和卖面的老板比赛卖面,你一定输!”

  对于孩子突如其来的谈话,我感到莞尔,并且立即坦然承认,我一定输给卖面的人。我说;“不只会输,而且会输得很惨,这个世界上能赢过卖面老板的人大概也没有几个。”

  后来我和孩子谈起了,他的爸爸在这世界上是输给很多人的。

  接下来的几天,就玩着游戏一样,我带着孩子到处去看工作中的人,我们在对角的豆浆店看伙计揉面粉做油条,看油条在锅中胀大而充满神奇的美感,我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炸油条的人。”

  我们到街角的饺子店,看一位山东老乡包饺子,他包饺子就如同变魔术一样,动作轻快,双手一捏,个个饺子大小如一,煮出来晶莹剔透,我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包饺子的人。”

  我们在市场边看见一个削梨子与芭乐的小贩,他把水果削好切片,包成一袋一袋准备推到戏院去卖,他削水果时,刀子如同自手中长出,动作又利落、又优美,我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削水果的人。”

  就在我们放眼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很可能会以为自己是顶尖人物,一旦我们把狂心歇息下来,用赤子之心来观照,就会发现自己是多渺小,在人群之中,若没有整个市井的护持,我们连吃一套烧饼油条都成问题呀!这是为什么连圣贤都感叹地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的缘故,我们什么时候能看清自己不如人的地方,那就是对生命有真正信心的时候。

  看到人们貌似简单,事实上不易的生活动作时,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值得给予最大的敬意,努力生活的人们都是可敬佩的。他们不用言语,而以动作表达了对生命的承担。

  承担,是生命里最美的东西!

  我时常想,我们既然生而为人,不是草木虫鱼,就要承担,安然接受人生可能发生的一切,除了安然的面对,还能保持觉性,就是菩提了。一般人缺少的正是觉悟的菩提罢了。

  在古印度人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只要是两条河交会的地方一定是圣地,这是千年智慧累积所得到的结论。假如我们把这个观念提炼出来,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人与人相会面的那一刻,如果都有很好的心来相印,互相对流,当下自己的心就是圣地了。

  油面摊子是圣地,豆浆店是圣地,水果摊是圣地。。。。。到处都是圣地,只是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神圣的心来对应这些人、这些地方。当然,在我们以神圣的心面对世界时,自己就有了承担,也就成为值得敬佩的人之一。

  我带着孩子观察了许多地方以后,孩子感到疑惑,他问:“爸爸,那么你有什么可以比得上别人呢?”

  我说:“如果比写文章,爸爸可能会比得上那卖油面的老板吧!”

  孩子说:“也不会,油面老板几分钟煮好十几碗面,爸爸要很久才写完一篇文章!”

  父子俩相对大笑,是呀,这世界有什么东西可以相比,有什么人可以相比呢?事实上,所有的比较都是一种执著!

  一位想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听说在远处有一位老年的玉石家,他就不远千里地去向老师傅学艺。

  当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玉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众人仰佩的专家。老师傅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上中国历史的课程,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开始讲,讲了几个小时,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就这样,光是中国历史就讲了几个星期。接着,他向年轻人讲中国的风土人文、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除了玉石的知识之外,老师傅几乎什么都讲授了。

  面且,每天他都叫那个青年捏紧一块玉听课。

  经过几个月以后,青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想学的是玉,没有想到却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希望向老师表明,请老师开始讲玉的学问。

  他走进老师的房间,老师仍照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您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老师笑起来说:“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这是一位收藏玉的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有非常深刻的启示。对于学玉的人,要为成玉石专家,不能光是看石头本身,因为玉石与中国文化是不可分的,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不可能懂玉。所以老师不先教玉,而是先做文化通识的教化,其次,进入玉的世界第一步,是分辨是不是玉,这种分辨不只是知识的累积,常常是直觉的反应。

  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往人生推进,也可以找到许多深思的角度,一是学习任何事物而成为专家都不是容易的事,必须经过很长时期的训练。二是在成为专家之前,需要通识教育,如果做为中国专家,就要先对历史、人文、哲学、思想、性格有基本的识见,否则光是懂一些普通技术有何意义?三是成为专家的第一步,应该有基本的判断,有是非之观、明义利之辨、有善恶之分,就如同掌中的宝玉,凭着直觉就知道为与不为,这才可以说是进入知识分子的第一步了。

  这世界上任何有价值的智慧,都不是老师可以一一传授的,完全靠自己的体会,老师能给我们宝玉,能不能分辨宝玉却要靠自己,那是由于宝玉不仅在掌中,也在心中。

  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块宝玉,只是没有被开发,大部份的人不开发自己的宝玉,却羡慕别的手上的玉,就如同一只手隐藏了原有的玉,又伸手向别人要宝物一样,最后就失去了理想的远景和心灵的壮怀了。

  所以,每天把自己的玉捏一捏,久而久之,不但能肯定自己的价值,也能发现别人的美质,甚至看见整个世界都有着玉石与琉璃的质感。

  最近在搬家,这已经是住在台北的第十次搬家了。每次搬家就像在乱阵中要杀出重围一样,弄得筋疲力竭,好不容易出得重围,回头一看则已尸横遍野,而杀出重围也不是真的解脱,是进入一个新的围城清理战场了。

  搬家,真是人生里无可如何的事,在清理杂物时总是面临舍与不舍、丢或不丢的困境,尤其是很多跟随自己许多年的书,今生可能再也不会翻阅;很多信件是少年时代保存至今,却已是时光流转,情境不再;许多从创刊号保留的杂志,早已是尘灰满布,永远不会去看了;还有一大堆旧笔记、旧剪贴,旧资料、旧卡片,以及一些写了一半不可能完成的稿件……每打开一个柜子,都是许多次的彷徨、犹豫、反复再三。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不可能再用的东西舍弃,光是纸类就有二百多公斤,卖给收旧货的人,一公斤一元,合起来正是买一本新书的钱。

  还舍弃一些旧家具,送给需要的朋友。

  由于想到人生里没有多少次像搬家,可以让我们痛快的舍弃,使我丢掉了许多从前十分钟爱的东西,都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一些成长的纪念,。拢拢总总,舍掉的东西恐怕有一部货车那么多。

  即使是这样,这次搬家还是动用了四部货车才连载完毕,使我想起从前刚到台北,行李加起一只有一只旅行袋,后来搬家,是一个旅行袋加一个帆布袋,学校毕业时搬家竟动用了一部小发财车。当时忆觉得是颇大的背负。

  幸好去服了兵役,第二次回一以台北,又是一只旅行袋,然后路愈走愈远,背的东西也日渐增加,虽然经常搬迁、舍弃、增加的东西却总是快过丢的速度,有时想起一只旅行袋走天下的年轻时的身影,心中不免感慨,那时身无长物,只有满腔的热血和志气,每天清晨在旅行途中的窗口看见朝日初升,总觉得自己像那一轮太阳。现在放眼四顾,周围堆满了东西,自己青年时代的热血与斗志是不是还在呢?

  在时光的变迁中,有些事物在增长,有些东西在消失,最可担忧的恐怕是青春不再吧!许多事物我们可以决定取舍,惟有青春不行,不管用什么方法,它都是自顾自行走。

  记得十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住在屏东市一家长满臭虫的旅店,为了想看内埔乡清晨稻田的日出,凌晨四点就从旅店出发,赶到内埔乡天色还是昏暗的,我就躺在田埂边的草地等候,没想竟昏沉沉地睡去了,醒来的时候日头已近中天。

  我捶胸顿足,想起走了一个小时的夜路,难过得眼泪差一点落了下来,正在这时,我看到田中的秧苗反映阳光,田地因干旱而显出的裂纹,连绵到天去。有非常之美,是我从未见过的景象,立即转悲为喜,感觉到如果能不执著,心境就会美好得多。

  那时一位农夫走来,好意地请我喝水,当他知道我来看日出的美景时,抬头望着天空出神地说:“如果能下雨,就比日出更美了。”我问他下雨有什么美?他说:“这里闹干旱已经两个月了,没有下过一滴雨,日出有什么好呢?”我听了一惊,非常惭愧,以一种悔罪的心情看着天空的烈日,很能感受到农夫的忧伤。

  后来,我和农夫一起向天空祈求下雨,深切地知觉到:离开了真实的生活,世间一切的美都会显得虚幻不实。

  假若知道有阳光或者没有阳光,人都能观照的角度,就知道了舍与不舍,都是在一念之间。

  不只是搬家,每个人新的一天,都是从这一站到那一站,在流动与迁徒之中,只在不忘失自我,保有热血与志气,到哪里不都是一样的吗?

  我们现在搬家还能自己作主,到离开这个世界时也是身体的搬家,如果不及早准备,步步为营地向光明与良善前进,到时候措手不及,作不了主,很可能就会再度走进迷茫的世界,忘记自己的来处了。

  如果要我选择一种最喜欢的花的名字,我会投票给一种极平凡的花:“含笑”。

  说含笑花平凡是一点也不错,在乡下,每一家院子里它都是不可少的花,与玉兰、桂花、七里香、九重葛、牵牛花一样,几乎是随处可见,它的花形也不稀奇,拇指大小的椭圆形花隐藏在枝叶间,粗心的人可能视而不见。

  比较杰出的是它的香气,含笑之香非常浓盛,并且清明悠远,邻居家如果有一棵含笑开花,香气能飘越几里之远,它不像桂花香那样含蓄,也不如夜来香那样跋扈,有一点接近玉兰花之香,潇洒中还保有风度,维持着一丝自许的傲慢。含笑虽然十分平民化,香味却是带着贵气。

  含笑最动人的还不是香气,而是名字,一般的花名只是一个代号,比较好的则有一点形容,像七里香、夜来香、百合、夜昙都算是好的。但很少有花的名字像含笑,是有动作的,所谓含笑,是似笑非笑,是想笑未笑,是含羞带笑,是嘴角才牵动的无声的笑。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见到含笑开花了,我从院子里跑进屋里,见到人就说:“含笑开了,含笑开了!”说着说着,感觉那名字真好,让自己的嘴角也禁不住带着笑,又仿佛含笑花真是因为笑而开出米白色没有一丝杂质的花来。

  第一位把这种毫不起眼的小白花起名为“含笑”的,是值得佩服的人,可想而知,他一定是在花里看见了笑意,或者自己心里饱含喜悦,否则不可能取名为含笑。

  含笑花不仅有象征意义,也能贴切说出花的特质,含笑花和别的花不同,它是含苞时最香,花瓣一张开,香气就散走了。而且含笑的花期很长,一旦开花,从春天到秋天都不时在开,让人感觉到它一整年都非常喜悦,可惜含笑的颜色没有别的花多彩,只能算含蓄的在笑着罢了。

  知道了含笑种种,使我们知道含笑花固然平常,却有它不凡的气质和特性。

  但我也知道,“含笑”虽是至美的名字,这种小白花如果不以含笑为名,它的气质也不会改变,它哪里在乎我们怎么叫它呢?它只是自在自然地生长,并开花,让它的香远飏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都与含笑花一样,有各自的面目,外在的感受并不会影响它们,它们也从来不为自己辩解或说明,因为它们的生命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不需要任何语言。反过来,当我们面对没有语言,沉默的世界时,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在日本极有影响力的白隐禅师,他曾设计过一则公案,就是“只手之声”,让学禅的人参一只手有什么声音。后来“只手之声”成为日本禅法重要的公案,他们最爱参的问题是:“两掌相拍有声,如何是只手之声?”或者参:“只手无声,且听这无声的妙音。”

  我们翻看日本禅者参“只手之声”的公案,有一些真能得到启发,例如:

  老师问:“你已闻只手之声,将作何事?”学生答:“除杂草,擦地板,师若倦了,为师按摩。”

  老师问:“只手的精神如何存在?”

  学生答:“上拄三十三天之顶,下抵金轮那落之底,充满一切。”

  老师问:“只手之声已闻,如何是只手之用?”

  学生答:“火炉里烧火,铁锅里烧水,砚台里磨墨,香炉里插香。”

  老师问:“如何是十五之前的只手,十五以后的只手,正当十五的只手?”

  学生伸出右手说:“此是十五以前的只手。”

  伸出左手说:“此是十五日以后的只手。”

  两手合起来说:“此是正当十五日的只手。”

  老师问:“你既闻只手之声,且让我亦闻。”

  学生一言不发,伸手打老师一巴掌。

  一只手能听到什么声音呢?在一般人可能是大的迷惑,但禅师不仅能听见只手之声,在最广大的眼界里从一只手竟能看见华严境界的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有禅师伸出一只手说:“见手是手,是事法界。见手不是手,是理法界。见手不是手,而见手又是手,是理事无碍法界。一只手忽而成了天地,成了山川草木森罗万象,而森罗万象不出这只手,是事事无碍法界。”

  可见一只手真是有声音的!日本禅师的概念是传自中国,中国禅师早就说过这种观念。例如云岩禅师问道吾禅师说:“大悲菩萨用许多手眼作什么?”道吾说:“如人夜半背手摸枕子。”云岩说:“我会也!”道吾:“汝作么生会?”云岩说:“遍身是手眼!”道吾:“道太煞道,只道得八成。”云岩说:“一师兄作么生?”道吾说:“通身是手眼!”

  通身是手眼,这才是禅的真意,那须仅止于只手之声?

  从前,长沙景岑禅师对弟子开示说:“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尽十方世界是沙门全身,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尽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里,尽十方世界无一人不是自己。”这岂只是一只手的声音!十方世界根本就与自我没有分别。

  一只手的存在是自然,一朵含笑花的开放也是自然,我们所眼见或不可见的世界,不都是自然的存在着吗?

  即使世界完全静默,有缘人也能听见静默的声音,这就是“只手之声”还有只手的色、香、味、触、法。在沉默的独处里,我们听见什么?在噪闹的转动里,我们没听见的又是什么呢?

  有的人在满山蝉声的树林中坐着,也听不到蝉声;有的人在哄闹的市集里走着,却听见了蝉声。对于后者,他能在含笑花中看见饱满的喜悦,听见自己的只手之声;对于前者,即使全世界向他鼓掌,也是惘然,何况只是一朵花的含笑

  有一天,佛陀到了一座名叫一那罗的村落乞食,走到一个婆罗门农夫的农田附近。

  那进已近中午了,婆罗门农夫正在分送食物给五百位犁田的工人,看到佛陀正托钵远远走来,他故意为难地对佛陀说:“瞿昙(佛陀的名字)!我今天努力地耕田下种,才能得到食物,你也应该像我一样耕田下种,才有资格得到食物呀!”

  佛陀听了并不生气,他回答道:“我也是耕田下种来得到我的饮食呀!”

  婆罗门说:“我们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你下田耕作,你说你也下田,那么,你的犁在哪里?你的牛在哪里?你的轭、你的*、你的牛鞭又在哪里?你又是播什么种子呢?你是如何耕田的呢?”对于咄咄逼人的婆罗门,佛陀以一种极宽容慈悲的态度来面对,他对婆罗门和围聚在旁边的工人说了一首偈: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犁轭,惭愧民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无懈怠;

  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这首偈非常优美,同时也说出了佛陀的基本教化和精神,译成白话是:

  信心是我播的种子,苦行是灌溉的雨水;

  智慧是我所耕的犁,惭愧心是我的车辕。

  我以正念守护自身,如同驾御我的耕牛;

  抑制身口意的恶业,就像在我田里除草。

  我用真实做为车乘,乐住其中而不懈怠;

  精进耕作而不荒废,并且安稳快速前进;

  我一直前进不退转,到达了无忧的所在。

  这才是真正的耕田,能耕植出甘露果实;

  这才是真正的耕田,不再受轮回的痛苦。

  佛陀说完这首偈,婆罗门大为感动,禁不住赞叹说:“您才是世界上最会耕田的人呀!”于是盛满了最香美的食物供食佛陀,佛陀没有接受他的食物,说:“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但为利益他,说法不受食。”因为在佛制里,说法是纯粹利益他人的行为,不能为了食物而说法。

  这个故事出自《杂阿含经》,是佛陀所说的“耕心田之法”,也明白说出“比丘”和“乞丐”的不同。在佛陀的时代,比丘固然以乞食延续生命,却不同于一般的乞食者。所谓“比丘”,就是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俗世乞人只乞衣食不乞法,所以不能称为比丘。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乞食的时候,遇到一位年老的乞丐,乞丐就说:“佛陀摄杖持钵乞食,我应该也算比丘了。”佛陀就为他说了一首偈:“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老乞丐听了大有所悟,终于从乞者成为比丘。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完全有依赖别人而独自活存,因此必须怀着宽容与感恩的心情。从前,大部分人是农夫,他们可以坦然地说是自耕自食,现在只有少部分的人是农夫,大部分人都不能亲自到田里播种和耕田了,我们究竟凭什么受食而不感到惭愧呢?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回到自我,先来耕自己的心田,播种信心、开发智慧、精进努力,追求真实的自我、拔除妄念的杂草,这样才能不愧于天地的养育,坦然地前进呀!


{返回 林清玄·菩提系列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拈花菩提
下一篇:星月菩提
 拈花菩提
 如意菩提
 随喜菩提
 红尘菩提
 宝瓶菩提
 星月菩提
 凤眼菩提
 有情菩提
 清凉菩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候鸟[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方生方死,跟随万物规律[栏目: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禅随其变[栏目:拈花说禅]
 死后念佛也很有效--鸟[栏目:哼哈一如说]
 四十四世 天衣义怀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陈那以后之量论[栏目:因明与辩经]
 应依经文,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的开示[栏目:药师佛·文集]
 伍零 没有开悟就杀了你[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既为夫妻,切莫讲理[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小结[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