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来保持和延续感恩的心,运用到具体日常生活中?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86

问题十四、第二个问题,弟子在修行上可以说不懂得感恩周围的一切人,通过受戒回来以后,才体会到“感恩”二字的含义,特别是对师父生起一种从来没有的感恩,这个感恩推动着弟子每天都看护自己的心念,怕把它弄丢了。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来保持和延续这种感恩的心,而且在以后修行上把感恩运用到具体日常生活中,作为弟子对待师父又怎样去做,请师父开示?

  这个感恩心,在我们修行中,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为什么要有感恩心?就是说我们的心清净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定力的时候,它就会生起了一种感恩。感恩就是清净心的一种表现。为什么菩萨他有一种心,要把自己所有的身口意业,全都能布施给所有的众生,要身体给身体,要骨给骨,要肉给肉,要财产给财产。为什么他能那样?因为他的心里就一种感恩心。因为他觉得所有众生的需要,那就是成全我的需要。而且他们之所以需要,是因为我的需要,他才需要的。

他会自动的生起了一种感恩,这种感恩,就是说没有畏惧,没有恐惧,而且愿把一切布施出去。你哪怕就去做坏事,我都愿意布施你。他有那种心,一切一切都为满足你的需要。当然了,因为有这种心的人,他就不会做坏事了。对方呢,也不会去做坏事。因为这个心它是正,所以它不会做坏事。它这种心是一种无相的,它不存在好和坏的问题,只有想布施。它这种想布施的心,就是一种感恩的心。

  怎么样保持和延续这种感恩心呢?那就是无相,不再分别,不再追求,不再有所求,就能保持。如果你在持戒上不严谨,而有所求,这种感恩心立即就没有了。说:“这口饭呐,这个饭特别好,我得多吃。”但一看到(还有)别人,这个饭不太多了:“我赶紧吃,吃完我再盛一碗,只要别人都吃,我这碗就没了。”只要你起这么一个念头,你那感恩心就没有了。因为感恩心来源于清净、来源于不贪。如果你稍起一点贪心,它就会没有了。你稍起嗔恨心,这感恩心也就没有了。所以想保护它和延续它,只能不断地舍去自己,不再贪、不再嗔恨,所以说这感恩心才会继续存在。

  就是在生活中,怎样对待师父,又怎样去做呢?师父是善知识,师父就是戒的化身,以戒为师。我们应该对师父恭敬到和佛一样,就(像)看到戒律一样。我们在生活中要虚心去求学,不厌疲倦,不怕批评,而且去接近师父,这才行。

  因为我有点体会,有些弟子很愿意到我那屋坐一坐,说一说。但是我给他们的,大部分都是批评,指出他种种的不对,或哪块有毛病。如果不到我这儿来,我就可能不批评他,因为因缘不到,用不着批评,到我这儿来反而批评的多。为什么把批评变多了?就是因为你不知道,师父为成全一个弟子,要用种种的方法要磨炼他,要把他毛病找出来,让他改正。越想师父对待得越好的人,他越得受批评。

  大家应该记住,当师父批评你的时候,这是师父对你最好,这里没有比你再好的。所以今天批评你,你就是最有福报的人了,你应该懂得感恩。要在修行上能保持增长,首先要接受师父的批评、师父的教诲,包括师兄弟的教诲,都要接受,这样就是我们保持感恩心。

  如果你说我不接受,我还想保持感恩心,那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它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有时候越是对师父恭敬,反而感恩心它就会越大、越圆满。对师父的这种感恩是应该的、很重要的,一定要依教奉行,毫无条件地去做。这样的话,我们修行路上才会扫去障碍。

  有的说我不去做,我也不破坏,那我不就没障碍了吗?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你没有经过火的锻炼,你终归就像泥菩萨,水一冲你就倒了。没经过火的锻炼不行,必须经过火的锻炼,才会真正的结实起来。

  运用日常生活上,就应该接受具体的批评,和各种没有理由的批评,毫无道理的批评,一种偏向的批评。而且要在对师兄弟要有恭敬心,要有谦虚。我们知道谷子熟了的时候,它会把头低下来。为什么低头呢?因为它有了丰硕的果实啊。当我们把头低下来的时候,我们虚心的时候,就说明你丰硕的果实已经得了。说“我没看着”,是你没看着,但佛菩萨能看着。一个人当谦虚的时候,能够接受别人批评的时候,不怕苦不怕累的时候,这个就是感恩心。我们应该这么去做。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没有多少文化,学习方面很落后,好多不明白的地方,请师父开示。
下一篇:怎样把心量放开?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合适?
 容易触恼人,做事情,总想做好,不做好心里就不好受。
 在家居士选择诵哪部经,是根据自己的根基,还是随便诵哪部经都行呢?..
 你穿的那么破,我看了很不好受,难道穿破衣就能成道么?
 关于老人故去后,灵牌是否可以送庙,地藏殿供养、供奉?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的深切含义
 我在家诵经、持咒,修行上层次太慢,怎样修行才能提升?如何进修才能相应?..
 请师父开示,静坐时心中念佛还是念咒,还是什么也不念?
 面对当前社会和佛教的形式,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巩固这个僧团?
 修行从何处真正下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补铁——黑木耳的效果最好[栏目:素食与健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五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一、大乘佛法的根本——菩提心(二)爱我执的过患与爱他心的功德[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试说从原始佛教走向部派佛教的必然性(克观)[栏目:原始部派小乘大乘·佛教理论综合研究]
 有感于星云法师的四句话[栏目:邹相美文]
 五简[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观心问题(曾其海)[栏目:天台宗文集]
 十念法里面的饭前念,是否指盛饭后念,还是离吃饭时有一点距离?[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九[栏目:宽运法师]
 07-021善护口业[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