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烦恼业障境界现前时,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756

问题二十、阿弥陀佛,师父慈悲开示。弟子请问:一、烦恼业障境界现前时,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一句话,她知道境界现前时,当你烦恼业障境界现前时,你要知道现前时,实际上你已经控制了。已经在控制,你知道自己起烦恼,实际已经在控制。只不过是什么呢?没有一下子处理干净。那饭得一口一口吃,是不是啊?你说为了吃饱饭,一口就能把饭吃饱吗?那不可能的。都得一口一口吃,最后堆积起来才有个饱。烦恼业障无始劫就有,你怎么样能够一下去掉呢?所以不可能的,怎么办?我们就不管什么时候,能够发现自己起烦恼了,第一个,这很重要,发现自己起烦恼。再一个就是要提前处理,不要“马后炮”。你“马后炮”怎么它也是晚了。你就咬牙跺脚、你就上吊它也没办法,它也起呀。是不是?你敲桌、拍桌,你什么都控制不了它,它已经出现了,成为现形了,它就不行了。说怎么办呢?我们提前处理,怎么处理?提前呐,先忏悔。

  烦恼业障,烦恼的起呀,它是借缘而起,没有它的助缘它不会起来的。所以我们要找出它的助缘。什么是它的助缘?就是我们平时的言语、行为,就是它的助缘。比如说,院里有块石头你没捡。你认为没有啥事,谁也不知道,也不是我扔的,反正我也不管,你觉着什么事都和你没关系。一会儿进屋了,可能是谁撞你一下,你一下烦恼就起来了,或是谁摔个跟头,绊你一下。你觉得,“你这人你怎么这么挡害呢,你为什么绊我?为什么你撞我一下?为什么自己撞一下?”什么原因?就因为那个石头你没捡。那个石头你就种下了因,必然有一个果来等你,因为你太自私了。这人呐活在世间上,他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是一个和合体,不能自私。你要是自私了,就影响了你,因为你的整体是一个你,不是单独的你这个身体是你,你单独身体只是那里面的一个细胞而已,只是身体的一个细胞。那个石头也是你,因为你忽略了那个石头,你起了一个自私心,必然有自私果在等你,所以说你这就不行了。你应该怎么?忏悔。那天石头我没捡。赶紧忏悔。下回遇到石头,我赶紧把它捡旁边。捡旁边怎么捡,我随手就扔下去吗?那也不行。那边有虫子,你给砸死怎么办。那也不行。另外你要使劲扔,那把地砸个坑又怎么办?那坑呐,将来你还有个坑的因果呐,那不行。怎么办?我轻轻捡掉石头,走到那块,我把石头好好放那块,这就是你的因缘。你把石头放那块,搬掉一块石头。可能你今天本来是有一个错事,应该挨批评,但是你今天这个错误,就没犯。为什么没犯呐?因为你把石头挪开了,它就没犯,它这互相有因果。 

  所以烦恼也是一样,烦恼业障为什么现前?就是我们造成了一个因,必须有那个果。我们起先应该多忏悔,每天晚上写忏悔,忏一忏。看我今天哪个事没做到,那个石头捡没捡?为什么不捡?你准备让谁捡?别人捡,你搁那儿走就不挡害了。你要去捡了,你认为是累着你了。你累了以后,将来这个因果会产生什么样,你捡了会怎么样?你要把这因果要摆弄明白了,处理清楚了,实际上它就不会有这种业障现前,你那个情绪呢,自然而然就控制了。为什么有这个情绪呢?因为你这个石头没捡,你想叫别人痛苦,把别人摔一个、绊一下叫别人痛苦。所以你这个情绪也得痛苦。它都是一体的东西。不光身体受损失,它精神上、或者情绪上,它也会有果报。所以情绪应该从因上下功夫。

  所以我们如何控制自己情绪?应该从这个因果上去着手,自然它就能控制住。再一个,就是可以多对自己忏悔,还有这个知道自己的烦恼,诸法空相,多诵《金刚经》,这都很好的。如果你脾气太大了,爱发脾气,怎么办,诵诵《地藏经》。你想一想,你做的事情如果不对就下地狱了,鬼王都在等着你,油锅什么的,你一看就害怕,是吧,就不敢做了。这都可以的。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对师父起念,该如何忏悔清净?
下一篇:常常对自己失去信心,无论做什么,总是认为自己做不好,怎样才把持住这颗心?
 当今社会,有个别人打扮出家相,混入社会行骗,报纸经常报道此事,我们应对..
 不懂经,不打坐,不开悟,给亡魂诵《地藏经》有用吗?
 请师父开示,静坐时心中念佛还是念咒,还是什么也不念?
 对佛法就会造成影响,这种人是度还是不度呢?
 来庙吃斋饭,如不交钱,我们心里如何安?
 请求师父给随缘来的一些众生皈依。
 修行到底用不用断妄想?一念不生的那个,就是我们真如自性?
 正确的管闲事或发火算犯什么戒?
 为什么念《地藏经》就会睡觉?请解答。睡觉时手心、脚心热是否有病?..
 请师父慈悲教导弟子怎样走进修行大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祈请上师长久住世发愿文[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五浊恶世[栏目:宣化上人]
 三十一、什么是住持三宝?[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阿毗达摩 第四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菩萨道修证的历程[栏目:超定法师]
 94 如虫御木[栏目:大机大用]
 争相羞愧,风化大治[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我们都是天生的智者吗?[栏目:雪漠]
 信仰宗教是弱者的表现吗?[栏目:雪漠]
 华雨集第三册 二、王舍城结集之研究[栏目: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