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说禅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462

说禅

    道非语言,何以说禅?

    禅不依赖于知性、经典或文字,而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所以,禅不可说,可在下又为何说禅?不过是想抛砖引玉,借以和禅门的师兄弟们,找一找野鸭子罢了!

    昔日灵山会上,世尊拈花不置一言,只有大弟子迦叶领悟那"觉者寂默而雄辩的教诲"所以佛陀把佛教的正法传于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於汝汝当护持。复世尊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后来印度禅宗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自印度航海来到中国传授禅学,禅学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

    在达摩大师即将离开中国时便对他的门人们说:"我回国的时间要到了,你们都各自说说自己的心得吧!"

    道副说:"依我的见解,不要执着文字,但离不开文字,这便是道的妙用。"

    大师说:"你得到我的皮毛了。"

    总持比丘尼说:"依我现在的见解,犹如喜庆看见阿□佛国(佛说东方之国土)的景色一样。见过了一次,认识实相以后,便不须再见了。"大师说:"你得到我的肉了。"

    道育说:"四大(地、水、火、风)本来是空,五阴(色、受、想、行、识)并非是实有的。依我所见,并无一法可得。"

    大师说:"你得到我的骨了。"

    最后论到了神光(慧可)他只是作礼叩拜,而后依然站在原位,并未说话。

    大师说:"你得到我的真髓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慧可一句话也没有说,他却得到了禅宗的真髓呢?却得到了达摩大师的印证呢?因为在回答大师的问题时,只有慧可一个人在心地上,知道"禅"她不可说、不可描!所以大师说慧可得到了真髓,同时也把衣钵传给了慧可。

    后来作为中国禅宗的奠基人六祖慧能大师,把禅宗这一宗派在中国大地上宏扬开来。禅宗才得以发扬,得以光大。

    再这里我们可以回思一下,何以六祖得到了五祖的印可,而神秀却没有得到衣钵呢?下面我们来参看一下六祖和神秀的那两首偈子:

    神秀: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神秀还没有超越五祖,还是在拂拭明镜台!所以他没有得到衣钵!但这并不是说神秀是错。只是在见地上和六祖有所差异。而时时勤拂拭正是我们学人应该做的!

    六祖: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染尘埃!

    六祖超越了五祖,直指本心,本性。
    指出了禅就是"识自本性"所以有五个何其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禅就是直指人的本心,本性,在本位上去直接体认事物的本性。当下意识万物的一体,认得人的本性与万物本性的统一性。

    所以禅门祖师有"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一说。

        心佛众生莫外觅!
        一念回机慕菩提。
        宴坐河面观桥流,
        参参打车与打牛。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曹溪一句万卷经
下一篇:道元和日本曹洞宗(何燕生)
 略释禅观、禅乐与禅病(郑士钢)
 《心经》揭谛咒和禅宗三关(杨佛兴)
 荷泽宗与洪州宗(聂清)
 五家七派宗风详解
 略述永明延寿的佛学思想(唯妙)
 论开悟(贾题韬)
 道信禅师的禅学思想(湛如)
 禅是什么?(圣严法师)
 从生活禅谈起(于晓非)
 马祖道一的禅法思想(伍先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六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开启幸运之钥[栏目:禅林衲子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七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绍云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佛陀的教育 十四 漫谈疾病与医药[栏目:金明法师]
 佛陀宣说四谛教法,为什么先说苦谛呢?[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人身难得,确实不假[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泰国出家记(下)[栏目:明法尊者]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十二、咕噜香底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路(阿姜·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