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悲心是平等的心
 
{返回 佛法是种活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2

慈悲心是平等的心

  每个众生都一样有痛苦和烦恼,所以佛说众生是可怜悯者。我们学佛人一定要从心里发愿:一定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然后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我一定能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是悲心。一定要发愿:一定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然后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我一定能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就是慈心。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它的对境是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是无量的,所以它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的。

  慈悲心和平等心是一体的,慈悲心是一种平等心,有平等的慈悲才是无伪的慈悲心。不论亲仇、贵贱、富穷,不论哪一道的众生,所有的众生都是慈悲心的对境。在你的心目中没有爱、没有恨、没有亲、没有仇,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你才能发出真正的慈悲心。

  现在很多人所发的"慈悲心"都不是佛法中的慈悲心。很多人对穷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富人没有慈悲心;对好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坏人、恶人没有慈悲心;对老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年轻人没有慈悲心;对体弱多病的人有慈悲心,但是对身体健康的人却没有慈悲心……这都是分别。这是一种同情心,是世俗有分别的一种慈悲心。每个众生都一样有烦恼和痛苦,他们会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环境感受不同的痛苦。富有富的烦恼,穷有穷的烦恼;富有富的痛苦,穷有穷的痛苦。每个人都有痛苦,都是最可怜的,所以应该对一切众生都发一颗好心,都发一颗慈悲心,不能有分别。还有一些人遇到没有吃穿的、没人管的人,就给一些吃的、穿的,帮点什么忙,这是一种世间的善心,不是慈悲心。众生真正最可怜的地方是有无明愚痴。快乐幸福的因缘是断恶行善,困难和痛苦的因缘是造恶业,但是他们不会断烦恼,不会断恶业,所以得到的就是苦报,这是无明愚痴。所以,真正的慈悲心是要发愿拔除一切众生无尽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永恒的安乐。

  要发出真正的慈悲心很难,必须通过修行。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道理是发慈悲心的前提修法。慈悲心的基础是知母、知恩、报恩。在我们辗转轮回的过程中,一切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他们都像现在的父母一样对我们有着无比的恩德,所以我们一定要报恩。怎样才能报这个恩?我们要学佛修行,成佛以后辗转*轮,这样才能救度这些众生。所以,慈悲心也是菩提心的基础。

  "慈悲没有敌人",这句话说的特别精炼。如果你有敌人、有仇人、有外人的分别,你还是没有慈悲心。分别都是自心显现的,都是自己的心。一切的一切--好的感觉,坏的感觉;好的征相、坏的征相;好的境界,坏的境界,都是因自己的业力所现,因自己的业力所感,都是自己种的因,别的没有!你把心态调整好了,可以无分别地爱,可以无分别地有感情。放下了一切众生,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才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
 


{返回 佛法是种活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通过仪轨发菩提心
下一篇:略谈大小乘的区别
 认识魔
 什么是了脱生死
 略谈大小乘的区别
 共修的力量
 随缘得自在
 生命的意义
 灌顶与窍诀
 念佛真意
 通过仪轨发菩提心
 有具足的信心才有真正的皈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运用佛教的智慧 于生活中对治贪嗔[栏目:佛网文摘]
 为什么菩萨戒将酤酒列为重戒,饮酒列为轻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解义慧剑释 第四课[栏目:解义慧剑释]
 八关斋戒略说[栏目:净慧法师]
 《佛子行三十七颂》偈诵[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吃茶去”现代解[栏目:圣轮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