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要因怕犯戒而不受戒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2

不要因怕犯戒而不受戒

    现在很多修行人都不受持戒律。有的人怕犯戒而不敢受戒,有的人不明白受持戒律的必要性。戒律就像大地一样,若是没有戒律,我们就无法修行。受持戒律是解脱、成佛的必经之路。

    戒律有好多种,有属于世间的戒律,有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的菩萨戒,密乘的十八条根本戒等等,很多。但是这些戒律也不是一下子都要受。如果你守住了所有的戒,戒律圆满了,就是佛了。那个时候不受而受,都是清净的,都是圆满的,都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戒和律的分别与取舍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就佛果,所以要受持戒律。

    受持戒律要根据自己的根基、意乐、因缘。你修世间法,就受世间的戒;你修小乘佛法,就受小乘的戒;你修大乘佛法,就受大乘的戒;你修密宗,就受密宗的戒。真正的受戒,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若是受戒以后,内心不清净,身心不轻松,感觉有压力,那就不是真正的受戒了。你的相续、境界在哪个层次里,你就受哪个层次的戒律,不能勉强,佛没有为难你。都是自然的,修行到一定程度了,瓜熟蒂落。

    佛非常慈悲,佛讲的法也非常圆融。佛讲戒律的时候,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如何受戒,受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仪轨。第二个阶段讲戒条,允许的、不允许的戒条。没有绝对的不允许,也没有绝对的允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允许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必须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是必须的,讲得很细致。

    现在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在大乘佛法里,是以利他心为主。如果完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不是为了自己,并且对众生利大害小的情况下,身和口的恶业都有允许的时候。大乘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若是为了众生,怎么都可以。如果你有智慧、有方便的话,受戒也不难。受持戒律不是一种苦,而是一种乐;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解脱。

    你受戒了以后,也会有犯戒的时候。佛讲过,我们犯戒有四种原因。第一个就是不明理,不知道这是在犯戒,在迷茫的状态下犯戒;第二个就是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下,也知道这是在犯戒,但是不太相信,然后又犯戒了;第三个是也明白,也相信,但是烦恼重,嗔恨心重,没有控制住,又犯戒了。第四个是习气,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不知不觉地犯戒了。

    现在很多人,这四种原因都具足,还能不犯戒吗?但是不要紧,第三个阶段,佛就讲了,万一犯戒了应该怎么忏悔。在不同的层次里,也有不同的忏悔方法。比如说犯别解脱戒了、犯菩萨戒了、犯密乘戒了,都有忏悔、弥补的方法。通过忏悔,都能弥补,都能返回,都能清净。但是,如果你认为忏悔就可以了,然后就随便了:“没事,我受戒了也可以犯戒,因为我可以忏悔。”以这样的心态犯戒是罪过。

    尽量别犯戒,万一犯戒了,也可以忏悔。通过忏悔,一步步清净。也许你还会犯,但是你这个护持戒律的的意识慢慢提高了就行。以前犯的时候多,现在犯的时候少了;以前犯戒的时候一点都不在乎,现在在乎了。不断修炼,最后就不犯戒了,就彻底清净了,那时候你就成佛了。这也是有过程的。你因为怕犯戒,然后就不受戒是错误的。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度波罗蜜多的次第
下一篇:独处行为应谨慎
 引路的智慧眼目
 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心才能做到“不动心”
 用三种信心来开启学佛修行的进程
 梦醒时分
 淫行对成就有帮助吗?
 上师致信(四)依止上师依教奉行
 《金刚七句祈祷文》逐句讲解
 尽职尽责才能了缘了债
 利益众生的能力
 密乘五条根本戒(三)不停咒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栏目:律宗文集]
 最伟大的赚钱秘密[栏目:卢志丹居士]
 “需要”和“想要”的区别[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7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遇到一个很会挑剔您,你会怎么办呢?[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相应242经 像树干那样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五种欢喜[栏目:永海法师]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业障深重之相为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学佛的基础 二、佛教的历史及其现势[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