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莫于外缘求如意 当住道上安圆满——《禅林宝训》学后感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7

莫于外缘求如意   当住道上安圆满
 ——《禅林宝训》学后感

戒法

《禅林宝训》载:“演祖曰:师翁初住杨岐,老屋败椽,仅蔽风雨,适临冬暮,雪霰满床,居不遑处。衲子投诚,愿充修造。师翁却之曰:我佛有言,时当减劫,高岸深谷,迁变不常,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汝等出家学道,做手脚未稳,已是四五十岁,讵有闲工夫事丰屋耶。竟不从。翌日上堂曰:杨岐乍住屋壁疏,满床尽撒雪珍珠。缩却项,暗嗟吁,翻忆古人树下居。”

以上所录法演禅师引方会禅师初住杨岐山时的一段典故,学后深有体会,虽然没有能够立即见效,但对于我在佛法修行上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给我的启发主要是:由于人生的短暂,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追求外在事物的圆满,然而应当一心上道,不许有丝豪的松懈,不然就如禅师所说:“手脚未稳,已是四五十岁”了,那时精力衰退,无法堪任对佛法教理的研究。因此,在我们精力充沛的壮年时代就要精进努力于佛法修学上,不应将宝贵的时间用于外缘事物上。还没有真正得到佛法受益时,哪来还有工夫做那些闲事呢?

反观自已平日的放逸,悠悠度日,每次看到别人用功学习不以为然,认为自已还年轻,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可以用功呢,就这样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当我学到这里时,给我内心产生一股震撼。禅师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此短暂的人生。佛经中告诉我们“人身难得”,我们何尝想过人身的难得呢?有一则典故就是说明人身的难得,有一只乌龟在海里游,一百年才会碰到一块木板在海上漂,木板上有一个洞,如果乌龟能从此洞穿过,那就得到一次人身。想想这种的成功率多低啊!正因为如此,更应当懂得珍惜人身,利用人身专心于办道。假如一个人真正认识到如果我这一生结束,下辈子已经很难能得到人身,或者说由于自已平日没有做功德,下生可能就要到三恶道,那这个人还会悠悠闲闲的度日子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因为外缘而浪费太多的时间,如冬季来临,我们会考虑是否买一台取暖器、电热毯等等;房间太单调,又考虑是否挂一幅哪个名人的字画;看到同学都买电脑,又在打妄想,我是不是也应该去买一台回来玩玩;如果考虑之后决定要买时,还得花时间上街去寻找,一逛可能就要半天,请问我们有多少个半天呢?

回首人生,自已从出家到现在已度过了十多个春秋,但仍旧一无所成。在这不长不短的十年来不知有多少时间花在闲事上,又有多少时间是用来真正的修道呢?何时真正坐下来反观内心的躁动呢?太多太多的时间去追求外在的种种事相,一心求于外缘的如意。是否想过这世间的外缘永远也无法满足我们的内心的,因为我们的内心对外界的不满足所导致。假如我们今天想得到一台电脑,既使得到了就能让我们的内心满足而一心向道吗?

佛陀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如空中的云烟,不能作为我们人生的依估。佛法还告诉我们不要去追求外在事物来作为自已的人生目标,当一心向内反观,从而获得一种与世间不共的快乐,这种快乐将会永远陪伴着我们,不仅是此生,还能延伸到下一生,乃至未来际。但是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太多的人迷失在对物质的追求,以物质的获得多少来作为自已人生成功的价值判断,然而导致自身的不平衡发展。这种一味的向外追求到底对人生存在多少价值呢?认真想想,会发现这一切对我们的生死大事一无所用。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时,谁能把自已一生所追求的财物带去呢?那时这些自然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很多人当年迈老朽时,内心会去追求一种安慰,比如对宗教的依赖。当今佛教界“三多”中的“老人多”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的人是否想过,为何不利用精力充沛的这个时候多用来修行呢?为何一定要等到人生的最后来后悔呢?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为自已找理由,这是自心的烦恼在作怪,我们的烦恼太狡猾了,从无始生死轮回以来就伴随着我们,常常为我们打一些鬼主意。我自已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每天早晨大众师父们都起来做早课,而我经常睡懒觉不起来,在床上自已的内心在打架,一个说:快起来上殿,不许偷懒。别一个说:我身体不好,医生叫我要多休息,於是继续睡我的懒觉。这就是自已给自已找理由。当然事后我也是很懊悔的对自已说:怎么又没起来上殿。每碰见法师也是很不好意思的擦肩而过。当法师批评我的时候,我就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掩饰自已,为自已辨护。其实我们的人生太多的时间花在为自已掩饰上,在这些无聊的选择上。当我们为自已掩护的同时就在是助长对外缘的依赖,很少对自已的内心真正面对过,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再这样继续掩饰下去了,因为死亡之神每分每秒都在向我们招手,随时将我们带去一个很陌生又很可怕的地方。

我们长期养成一种习惯,即是内心向外追求。这是内心在寻求一种保护,当然也会去寻求一种事物来充实自心,这种充实往往是与道相违的。就如以上的典故,房屋的朽烂一般人会考虑这样住会让内心不踏实、不舒服,於是就想给房屋装修装修,让自已住的舒坦。方会禅师却认为:“我佛有言,时当减劫,高岸深谷,迁变不常,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汝等出家学道,做手脚未稳,已是四五十岁,讵有闲工夫事丰屋耶。”禅师不但没有那样做,反而教导我们当一心求于道,不可在外缘上求得圆满如意而荒废道业。

在我们这个末法时代,修行成就相当不容易,往往许多外缘就让自已找一到南北,不知自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初学者在“手脚未稳”前,应一心向道,不可在外缘上花太多的时间。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宁静与明智
下一篇:动物解放与动物生命伦理——读《动物解放》有感
 当今佛教的思考
 一种现象起灭的思维
 略述“普请”及其当代意义
 窗外的唱歌声
 创制《百丈清规》的因缘
 读经有感
 学有所用
 早期丛林的修学生活形态
 我对唯识学的基本看法
 丛林清规之开创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将恩将仇报的诽谤转为道用?[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灯随心现—照远和尚[栏目:文殊菩萨的故事]
 The Fundamentals of Meditation[栏目:Others]
 阅读佛经不可亵慢[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楞严大义 第二章《楞严经》概述 一、受持读诵《楞严经》的功德[栏目:惟贤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H 694~696经:比丘请教佛之问题,佛作出解答。[栏目:界定法师]
 难忘的奥林匹克[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81.第三只狐狸 The Third Fox[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破水桶挑出满径花开[栏目:莲心慧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