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信仰之门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7

佛教信仰之门

    《大智度论》中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那又如何进入“信仰之门”呢?主要有三个方面来进入佛法的信仰之门:

    一、由信入信:有些人纯以信仰(无理由的信仰)来进入信仰之门,在当今佛教徒中这一类人占多数,属于感性类型。

    二、由解入信:这类人主要是由闻思经教而产生对佛教的信仰,属于理性类型,多数是有些学者通过研究而产生对佛教的信仰。

    三、由行入信:这类人偏实践,通过实践真正体悟到佛法之妙,而产生对佛教的信心。

    以上是进入“信仰之门”的三种不同根机的众生,有些人重感性,由信入信。有些人重理性,由解入信。有些人重实修,由行入信。这些都是进入“信仰之门”的方便,所以产生信仰的方式有些不同。

    但是,如果真正进入佛法之门后,以上所说的信、解、行三者必须都要具足,三者也不可偏废,如此才能进入“证门”(体证佛法),这就是佛法修行的次第要门,所谓“信、解、行、证”。

    “解”与“行”二者,是修学佛法的要点,只有对佛法有正确的理解(解)才能如实的实践佛法(不然就是盲修瞎练,终究无法成就),再者只有通过实践(行)才能到达清净、自在的涅槃境界。

    而“信”是“解”、“行”二者的前提,如果没有对佛法的信心,那“解”与“行”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信仰”是修学佛法的根本,就如经论中所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如说:“诸无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善法);如种为火焦,岂生育白芽?”

    谷麦等种子放在锅里炒焦了,然后再把它种到田里去,希望它发出青白的嫩芽,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学佛人的信心,也是这样,而且比较望发芽的种子,更是重要,因为种子不能发芽,只是不能发芽而已,但是学佛的人没有信心,那就不同了,不但不能生一切功德,长一切善根,并且还会破坏佛法,而断送自己的善根!

    所以,佛法的修学次第——信、解、行、证,而以“信”为根本。                               

                                             2010年12月30日  戒法记于僧寮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佛教的灵魂
 论“大师”
 莫于外缘求如意 当住道上安圆满——《禅林宝训》学后感
 创制《百丈清规》的因缘
 坚定一种信念
 百丈《古清规》之辩析
 宁静与明智
 如是观五蕴——朴实的生命教育
 前面的路
 当今佛教的思考
 动物解放与动物生命伦理——读《动物解放》有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听经、背经的方法[栏目:宣化上人]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栏目:慧律法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二章 佛陀遗体‧遗物‧遗迹之崇敬[栏目:印顺法师]
 春日静坐[栏目: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我眼中的台湾比丘尼(吕锡琛)[栏目:佛教与文化]
 降伏其心 二 学佛容易做人难[栏目:万行法师]
 修行点滴[栏目:修行笔记]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犯国制戒第二十二[栏目: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学佛要有正知见 2[栏目:常照法师]
 略谈法相唯识的空义(超定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