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珍惜因缘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9
珍惜因缘
如瑞法师
 
      我们每天重复地上殿、诵经,乃至于吃饭过堂等等,无非是要让我们养成一种习惯。记得性空长老在给我们开示时说过:修行要养成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我愿意去修行,这样才能够身安、心安。如果没有这种习惯,则很难安下来。
      我们知道,一切法皆在于心。但当我们还不能调伏这颗心的时候,不妨从调伏心的前方便开始——养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习惯。这样慢慢地自然而然会转变自己。否则,虽然我们说得很好,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常常被打败的。由于无始劫来的习气,遇事不是贪就是嗔或者愚痴。这就是我们训练自己训练得太少,要学会训练我们的身,训练我们的口,训练我们的意。又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无不是在因果当中。
      我有时候想一想自己,也算是比较年轻出家,很快二、三十年就要过去了,但回头来检点一下,实在有很多很多的过错。比如说有次身边随行的人,没有满自己的意,东西没有及时拿来,我脱口就说了一句:这些笨蛋来出家!我马上就发觉到,这口业造得太大了。虽然忏悔了,但是心里还是不安。就觉得这个嘴巴吃饭说话,若一时的不慎,就会说出很有过失的话。所以现在真的从心里战战兢兢的:我们的一个念头,一句话,一个行为,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啊!
      我们常常说因果,实际我们忽视了一个“缘”。我们要给我们无始劫来善的种子,给它一个善的缘,让我们很快能结善的果,乃至于欲结成佛的果,就要给它成佛的缘。
      我们应庆幸自己宿世的善根——能得难得的人身,更有幸能听闻佛法,更更有幸能够出家。所以应该利用这个难得的因缘,好好地干一番成佛的事业。
      大慈大悲的佛陀,为我们开示了无数的法门,依之而行,无不让我们解脱成佛。认真想想,就像自己这样劣根的众生,佛都不舍弃,来谆谆的诱诲,真是粉身碎骨也难报答佛的恩德。
      那天听同学们诵《遗教经》时,真的太感动。作为一个出家人,我们学大经大论,但我们有没有反过头来把遗教三经,好好地看一看,学一学!尤其是《遗教经》,佛临涅槃的时候说的,看看佛的那种悲心,是怎样来教导他的弟子的:要怎么样地以戒为师,少欲清净,坚持真理……我们就要来看看,我究竟做得怎么样。我现在才发现我自己,不是最高深的没有学到,而是最基础的做得还很差。所以我昨天就找到一本《遗教经》,发心把它定成功课,就象回到小众时代一样。因为那个时候诵,没有体会,现在来诵,就有了体会。觉得就是这么一本《遗教经》,让自己解脱,也是绰绰有余!
这是我说自己一点的感受,给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利益。
       好,阿弥陀佛!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共同发心承担
下一篇:修行却在平常中
 在家菩萨戒 十七
 人从何而来
 实语第一味
 略说五戒 五
 让心安住下来
 学习“示养德”
 修道人生
 接受培养
 安居 行筹
 修行在于去除不合理的东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与科学[栏目:太虚法师]
 The Bull Called Delightful [All Deserve Respect][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佛教讲用利他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明显强调行为的动机,这样是否对行为的后果不够注重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东渡西游相映媲美[栏目:真禅法师]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相应7经 入流者经[栏目:相应部 23.罗陀相应]
 八福田[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追念印公本师[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华严经讲话 十七、文殊菩萨之圣地——菩萨住处品[栏目:鎌田茂雄]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