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让我们的心与法想应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6
让我们的心与法想应
如瑞法师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有名的大德。但是过了几天,人们所说的大德,在他的眼中,觉得也不过如此而已。他就想,还是再去其它地方参学吧!但是他被这个寺庙清幽的环境所吸引,舍不得离开:暂且住下来,看看再说吧!于是开始每天随大众上殿、过堂、进禅堂。
      禅堂里每天都有一位大德轮班开示,时间不长,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刚开始的几天,他没觉得什么。因为他曾经也是寺院的领导人,常常给别人讲的也是这些。但偶然在一次的开示当中,当他听到:“心要与法相应。”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有所触动:我的心有没有与法相应?他开始反省自己:虽然天天在学、在修,似乎没有和法相应过,因为从来都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心与法相应的那种感受。
他怀着一颗惭愧的心继续在禅堂里坐下去。在以后的听开示中,与以前的感觉大不一样,他觉得每位法师都讲得那么好,而从内心里生起了欢喜的觉受。每次下来都会赞叹那些法师们。有人就说:实际给你开示的法师们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也不见得他们能做到多少。他说:不是这样的,不管他做得如何,但对我生起了欢喜的觉受,他们的开示让我体会到了心和法相应的感受。从此在他心里,觉得每个人都比自己强,也从内心深处懂得了谦卑低下……作为一位领导者,能在丛林下,埋名隐姓,随大家一起修行,实在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听了这位修行者的经历,大家也许会问:我要怎样才能与法相应呢?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让你的心与法相应,首先必须依于佛的教来行,佛让做的一定去做,不让做的一定不做,如此善用其心,就能发现心和法在相应当中。所以佛教讲闻思修,光是听闻远远不够,还要去思维它,应用它,天长日久才会得到其中的好处。
又如我们念佛的人,如果你和念佛相应,肯定你行住坐卧,从早到晚,无论做什么,都不离开这句阿弥陀佛。为什么说持名念佛是径中径又径,就是因为念佛很简单,只要你肯去做就好,我们没有这样去做,当然心就不能和佛相应了。
      我们学习《无常经》,每天念《无常经》,是教我们要修无常观的,如果无常观修得起来,心和法相应了,你对世间的东西一定能放下。
      所以当心和法相应的时候,他住在与法相应的觉受当中,每天就能法喜充满了。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来修与法相应吧!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培养自己
下一篇:我们将到何处去
 在家菩萨戒 十四
 依靠三宝
 法句经不放逸品开示
 说沾光
 在家菩萨戒 十二
 在家菩萨戒 六
 念佛的感应
 如何得到快乐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三
 在家菩萨戒 十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证悟初果的方法 初果断三结[栏目:法增法师]
 油菜花说,日日都是好日[栏目:和佛陀赏花去]
 报恩念佛之法[栏目:仁焕法师]
 放生培福,子孙显贵[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请问读诵《无量寿经》时,是否应该念分章标题?[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栏目:印良法师]
 有业就一定会有果报,业果从不浪费。但是通过消业就可以不感受果报,那么通过消业是不是就会浪费业果?[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参禅简要[栏目:惟觉法师]
 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洪修平)[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准提法之护法金刚明王介绍(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