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萨行道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9

  菩萨行道

  白云禅师著述

  学佛行者,必须懂得:

  众生需要慈悲,自我唯有喜舍。

  慈悲是饶益众生,喜舍是奉献自我。

  摩诃衍不同于罕那衍,即在众生与我,以无缘而行大慈,以同体而行大悲;也就是“喜”无分亲疏,“舍”不起分别,既可以利他利己,又可以度他度己,肯定于自他两饶益的菩萨殊胜之行。

  不过,“饶益”之道,非同世间,必须是“自、他”的;行为之余,所有“功德”,建立于:不伤害他人,也要保护自己,方称“戒行”圆满,功德圆具。

  或许,奉献以为即是牺牲,误解慈悲的真义;当知“牺牲”乃“断、常”,无有后续之功;而“奉献”乃“断续、无常”,具足后续之德。

  因为,菩萨行道,弘愿无穷;肯定“愿力”为功,“修养”为德,其饶益的效用,是长久的,是相续的,故说:

  无缘慈,同体悲,以喜舍必须是功德;于自他、悉皆饶益,是奉献之道;具“无量”义谛的“愿力”,圆“究竟”价值的“修养”,绝非但“牺牲”即可以算了的行为!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缘生法说
下一篇:法师的才能
 师的排行榜
 修行法要
 
 原谅就是爱
 众生我与菩萨我
 根见、见见、性见
 最后才知道—禅那末后句
 禅林釆风录
 白云小语
 老僧常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妄念随他去,不要去理会[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佛教常识答问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栏目:赵朴初居士]
 惭愧心[栏目:圣严法师]
 普巴金刚灌顶开示(二) 禄顶堪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大乘佛教的精神实质[栏目:荆三隆教授]
 佛性[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追梦的人[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集[栏目:慈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十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南传菩萨道 上 第六章:省察诸波罗蜜[栏目:明昆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