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住寺点滴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3
住寺点滴
如瑞法师
 
      寺庙,佛在世的时候称为“僧伽蓝”,译成华言叫“众园”。这是比喻的说法:就像在一个园子里种上种子,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众僧在这里用功办道,培植道芽,将来好成佛度众生。
寺庙里也有居士,叫净人。净人和一般的在家的居士不同。他们的工作是护持大众僧,所以叫做“僧伽蓝民”。在戒律里对净人的待遇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他护持大众僧,护持得好是上等衣食;护持一般是中等的衣食;更差一点的是下等衣食。所以最初的僧伽蓝内,不像现在,居士随随便便就可以住,而是要来护持大众僧的。
      我为什么给大家说这些呢?因为一些居士可能不太懂。也许年纪大了,家里没有什么负担,来寺院走走,或者住住。所以我害怕你们不懂规矩,反而会住出来罪过。
佛在世时候的僧伽蓝——祗树给孤独园,是孤独长者用黄金铺地的价钱买来供养大众僧的。从此可以看出寺庙是尊贵之所,如果不是真正地修行办道,不要说在家人,出家人都是不可以的。所以佛才要求出家人,要一日摸头三省,知道自己是个修道人,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
      有些古德要求自己:若一日没有进道,便拒绝饮食。因为出家人受施主的供养。虽然施主说我供养师父们。 但我们要想想:他是不是无缘无故来供养你呢?不会的,都是重心所施,有所求的。懂理的人,他供养你,是希望你早成道能度他。而一般人则是要求福消灾的。所以每天过斋前僧执念斋条,都是念的:谁谁供养大众僧,求超拔父母的,求子女考学的,求吉祥的等等。所以我们口口饭,粒粒米的分量都太重了。由于这个原因,佛又要求出家人吃饭时要存五种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
      这样作观也就是修行,最起码能提醒自己要把正念提起来。
      那居士们就要掂量一下了:师父们都是这样子的,那我又作得怎么样呢?
居士们在僧伽蓝内,一句废话不能讲,一个非法的行动不能做。正道留给师父们走,偏道留给你自己走。见了出家人,该合掌合掌,该恭敬恭敬。否则的话,口头上说来护持,免不了会有过失。
      我这是很诚恳的告诉居士们,把你们都当成我的父母亲才这样说的。就像我的母亲果齐师父往生的时候,她特别想在普寿寺,希望大众僧能送一送她。我说不要了,不要打扰大众僧。所以只是让发心的知事们去助念一下。连我母亲都只是这样的。
      我也很诚恳地劝居士们在寺院一定要小心谨慎,这样才能培植自己的福报,长养自己的善根。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把握当下
下一篇:佛子行
 修行问答--用智慧来化解烦恼
 寻求真正的快乐
 在家菩萨戒 一
 学会感恩
 思惟无常 远离贪著
 人从何而来
 每天进步一点点
 法句经开示 常念于僧伽
 事事磨练心安乐
 在生活中善于用心就是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要追求没有痛苦的快乐[栏目:传喜法师]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 心得开明[栏目:陈义孝居士]
 出三藏记集 15 法华宗要序[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二愿、住定供佛愿[栏目:信愿法师]
 偶像观念[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念佛四十八法 39) 持而不持持名 Reciting but not Reciting[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答叶建筑师一文[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四分律·受戒犍度》的结构及内容(释乘一)[栏目:律宗文集]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九卷[栏目:净界法师]
 作为佛家弟子可以信道教的神仙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