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会观照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9

学会观照
如瑞法师

法句经: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
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
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
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 
 
 
      佛在世的时候,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
      有一户人家,儿子去世了,他的父母整天忧虑、悲伤。由于过度的伤心,甚至放弃了自己所作的事情。
      佛知道了他们的不幸,深怀悲悯,就亲自去度化他们。
当时的情况,对于那些有信心的达官贵人,都是他们自己到寺庙里去亲近佛陀。而那些难度的、可怜的人,佛则会亲自去他们家里度化。
      佛陀来到这家人家,给他们开示说:生死是生命的阶段和现象,每个人都必须得面对。正确的方法是应该从死者的身上生起观照,知道世间是无常的,苦的。而寻求断苦的方法。也就是要知苦思断集。想没有爱别离的苦,就一定不要种爱别离的因。生起观照吧!观照能让你认识世间、得到解脱。佛即为他们说了一首偈: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悲;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意思是说,不管人也好,物也好,如果你去喜爱,不去认识、观照它,将来就会被所喜爱的人和物所累。因为你不认识它的本质,就不肯放弃,而耽误用功修行。所以,我们要能从生活中的所遇到的人和事,常常生起观照、觉醒。慢慢生起来一种择慧。用这种智慧的力量,就能正确地面对一切法,而不被它所累。虽然我们无所牵累,但通过它又更能促进自己积极向上进取。更加精进的修行解脱、成佛之道。
       佛又为他们讲了另一位在家的修行人的故事:
一天,这位在家人在犁地,家人来告诉他:你儿子死了。他只是淡淡地告诉家人:下一顿饭少作一份就可以了。
      难道说他的心麻木了吗?不是的。是他从别人的死亡当中,更能了解到无常,更能警觉自己要无所牵累。所以他才能学会坦然的面对种种的苦难。
从上面故事当中,我们应该有所体悟:
      修行,不管你学多少,如果不在心里生起来一种觉照,不会警惕自己去觉悟、觉醒,这样是很吃亏的,只是种点善根而已。如果能够边学边思惟观照,也就是边学边修,我们从当下就能够学会解脱自在。这个时候,再去做一切事情,我想又是一种感受。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在于去除不合理的东西
下一篇:训练心志
 答居士问
 学会修行
 若念于无常 诤论自然熄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
 修行是借事练心
 学习“示养德”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三
 在家菩萨戒 十四
 修行要诀
 学以致用 惭愧忏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34.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礼佛真仪往生西方[栏目:圣像灵异篇]
 依《十住毗婆沙论》——谈念佛与般舟三昧修持(1)[栏目:慈法法师]
 菩萨利生愿[栏目:修行笔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七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从“剁小人”说说世间恩怨[栏目:佛网文摘]
 竭诚尽敬 一门深入(大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安居的精神[栏目:傅味琴居士]
 那天多伦多下着雨[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华严宗 陆、修学华严宗的利益[栏目:华严宗简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