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释华严经题
 
{返回 梦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0
略释华严经题
上梦下参老和尚

  倒过来讲,经、严、华、佛、赝、方、大,经是教义;“严”是总说,庄严佛的果德;“华”是因,因为有这个因,才有如是果,“华”是形容词,因能严佛的果德:“佛”是成就的人。
  “经”、“严”、“华”这三种是约法说的。“广”是用,是佛的大用,是化身佛。用就是利益众生的事业。“方”是相,相就是“大”的相,“大”的本性所具足的相。这个相不是象我们想的有形状,它是没有形状的,我们再回来说,大、方、广就是佛的自体相用。佛在因地所惨的因华,成就了佛果的依报庄严。依这个教义来摄化一切众生,这七个字都有两种义,我们先解释大的两种义:大具足了常义、遍义。大是广博,无边无际的。拿虚宝来形容,虚空遍  切虞。遍到一切众生。这个众生不只是人类,包括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即六道,六道众生都具足有法性,在一切诸法叫法性,在一切有情叫佛性,它无穷无尽,没有形相可得,不论遇去现在,常如是。大者不是相对的,相对的就有大有小。这个大是指性体,性体不变。虚空不被所染,永远常时清净。形容佛的境界、体性的境界,是没有染污的,说有不可以,说无也不可以,渊深莫测,说非有非无不可以,说亦有亦无不可以,这叫离四句绝百非。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只能用意会来体会,用言语表达不出来,无言说相,无思让相,永远寂静如是,所以说佛的境界不可量,因为要让众生领悟、让众生进入,所以才有法可说,但是这个有法可说,让众生体会到说即无说,不要执着说。
  “方”是相。诸佛所修证的。 利益众生的、无量的功德相。功德相是无相之相,是体性本具,不偏、不违,正大光明,即正法。不偏 、不违,不断、不常,不一、不异,叫正。能使众生生起觉悟,轨生物解,任持自性。就是法凡夫没有觉悟,不能解,佛才令正法住世,读他生起觉悟。一切诸法无所住,不可执有、不可执无。悟到此,能见到自己的本身,法身。这是“大”、“方”。
  “广”是用,即体之用,离开体没有用,用还归于体。所以说它周遍,能够包容一切、能够遍满于一切。所以拿虚空来比喻,譬如虚空,含着一切相,它没有分别,也不为诸相所转,遍于一切国土,平等进入。这个相是成体之相,无所不包,随着性遍故,广和用也就遍了。刹那际, 一念间,它包容无尽。这就是体、相、用。这部经总的大、方、广、谁的体、相、用呢,咱们每个人都具足的,不过还没有修成;佛是已经证得。证得的也不多  分:咱们虽然没证得,咱们也不少一分。证得是原来的。开示大、方、广,就显示佛。佛是觉,具足说是佛陀耶,翻觉、明,能觉悟的是佛,所觉悟的就是大方广。但是,约三谛来说,就是三种道理,谛就是理。总的说来,大、方、广就是佛的体、相、用;分开来说,觉者就是用,觉悟了,用它利益众生,这个觉是指世间法说的。觉悟世间,就是觉上的用,觉悟世间就是度众生,这是世谛法。世间的真谛。世间的真谛不是真谛,是显示世间随缘的。体是真谛,用是俗谛,真谛、俗谛这是二边,二道不契于中。相呢,中道义,觉上的相是觉中道义。三谛兼容,三谛无碍,三觉也无碍,达到进入妙觉,大、方、广、佛,华呢,因感果,华是因,果是果德。因为在修行之中,利益众生,修得成就了,修因契果。因与果契了,成就果了,修困的时候,修咸了,契台于果了。因一般是用蓬花来形容的。举例说,莲花是莲果同时、因果同时,桃花、李花不行,“桃三李四”,桃树得经过三年,李树得经过四年才能结果,有的先因后果。成就佛果之后,他有无量性功德,除了性功德外,还有修成的功德:报身千丈卢舍那、化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种种的神通妙用。
  严是庄严的意思,象我们人身上庄严、用金属庄严、用花蔓庄严 ,用衣服庄严,这都是形容万行的,佛修成了,用万行庄严。庄严什么呢?庄严体、相、用、庄严大  方、腐、所以修得万行功德,成就佛果庄严的本体。佛成就了,不是世俗相的庄严,而是福德 、智能的庄严,他度 一切众生是万行的功德,成就了无上的智能,光明遍照。经字,“大、方、广、佛、华、严、经”,经是贯穿意。贯穿因果的妙理,摄受法界一切众生,因果同时,因华严佛的果德,再加上利益一切众生、摄受法界一切众生。

{返回 梦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下一篇:释品目《世主妙严品第一》
 学习佛法的目的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
 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1 上
 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老法师见石中鱼悟空义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节录
 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6 下
 初发心功德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节录..
 占察善恶业报经 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大师说故事 54、即身成佛 谈何容易[栏目:灵岩故事]
 正确忏悔免新业[栏目:明一法师]
 做一个人间佛教的禅者(性广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四节 唯识与现起分位[栏目:成观法师]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三十五至第三十八节[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水流 River Flow[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居家关怀一载余 夫妻双双求皈依(净德)[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香积佛品第十 第三十九章 香积佛国众菩萨欲诣释迦牟尼与维摩诘[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在明理的基础上建立恭敬心和信心[栏目:达真堪布]
 宽容能创造生命的美丽[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