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随感
 
{返回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8
修行随感
行脚僧 释真空

  说来惭愧,我本来出家晚,修行上也没有什么经验供养大家。刚发心出家的时候,为了求拜一位善知识,真是发了很猛利的心,但是没有因缘求到。由此而对佛菩萨怀疑过——是否真的慈悲度世?直到近来才醒悟到——并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也不是没有善知识,只是自己的我执、贡高、我慢心太重,而得不到善知识的摄受。所以,大德们常常言及后学的时候,都说“根基”已经不够了。其实,善知识爱护我们后学弟子的用心,可以说极其良苦,实在是言语无法表达,如同饱经世事沧桑的父母,不愿自己的爱子重蹈他们所经历的坎坷坑堑一样。
  再说“根基”。这里主要指的是我们修行的善根和基础。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够闻到佛法而生起信心,这个善根就已经很好了。再看其它五道众生,不是苦报无期,就是耽于享乐。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机会。人无智愚,法非高下,只是对不对机。如果对世尊金口所宣的法门,信得真,行得实。那么,出于三界之牢笼,一定指日可待。
  我们现在的学佛人,每天不是在自己的修行法门上用功,而是在人我是非之中打转转,贪嗔痴常起,五欲之心难弃,我执甚深,如何修行得益?诸佛菩萨生大悲心,发大愿力摄受我们,让我们有坚固的信心,努力精进。如昔日高峰祖师云:“若人看一话头,不起二念,七日之内,不得悟道,我永堕拔舌地狱。”想想诸佛菩萨及善知识开示的肺腑之言,我们如果还不努力办道,则如澫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己。”
  现在,常听学佛人说根基太差等话,如果是谦虚之词,则无话可说,否则,却不敢苟同这种观点。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我不是什么佛菩萨再来,而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薄地凡夫。经过现生的努力,而证得即身成佛。”这足以给修行放逸找理由的人以警策。
  还有的人非常用功精进,摩拳擦掌,愤愤然想与烦恼拼个你死我活。这样也很危险。如得戒恩师所说:“一个人如果不明理去住山,只能增长我执、我见,那还不如在大众中磨练自己我们可以根据弘一大师的“改过实验谈”来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修情况。学了多少书?明了多少理?学过之后,于每日之中是否实行?起心动念、一言一行,菩多还是恶多?省察以后,知遇则全力改之。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愿大家都能用戒、定、慧来降伏贪嗔痴三毒。真能如此精进的话,我恭喜大家将来可以进贤入圣。
  下面敬录一首偈,愿与大家共勉:
  天堂地狱意何为   蝶舞蜂回乱花飞
  著暖不思去时路   寒雪飞花做何归
  无病且念无病苦   五欲尘劳君莫逐
  但能弥陀安心处   自有极乐是归途

{返回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律与华藏世界
下一篇:生死小义
 
 孺慕故乡
 天真烂漫的小居士们
 如何忆念弥陀
 思念上通下愿老法师
 打开心灵的窗户
 我想对你说——致5.12遇难同胞
 随感
 无形的安慰
 追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三)理事体用 9.滞圣挨揍[栏目:善祥法师]
 解读《金刚经》第十一讲[栏目:佛光法师]
 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禅定与菩提心[栏目:圣者言教]
 波罗蜜(工作完成)祈愿文[栏目:勉励·期许篇]
 不要自己把自己撑死[栏目:卢志丹居士]
 好人没好报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待人处世要学会谦虚谨慎[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按南传教义,阿拉汉尊者可以成佛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阶梯[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