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七)
第二段少欲、少事、少恼
l、衣食随缘:粗衣淡饭随缘,莫学奢华富贵。
就是有什么受什么,四依是我们出家人生活所依的标准:常乞食,树下坐,腐烟药,粪扫衣。女众不能在不安全的地方住,住也不能住好的。实际不是佛要我们行无益的苦行。所以,佛接着又说,可以随缘接受居士的供养。出家人的衣是要穿别人扔掉的,但要干净不许破烂,在律中佛有制,衣破一定要补。如果破得太大,衣会失受。只要有衣遮体。有饮食充饥,以资修道。佛典中有故事说,国王为了试探沙门释子跟外道的修行,把两者都请到宫里来,一天供养好的饮食;一天供养粗糙的饮食,外道所表现出来的是好则喜,粗则嗔。而沙门释子,好的也这样,粗的也这样。国王就问:为什么你不起分别心呢?比丘就回答:是身犹如车,好恶无选择。香油及臭脂,等同于调滑。就是说色身就像车,车有车轮,车轮要上油,润滑后车就能启动。至于油的香臭跟车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起到润滑的作用就可以了。色身也是这样,我们只是要用它,所以要给它吃,给它穿,不需要在这上面奢求。我们没有做事农工商,却在受用一切,如果修不出去,如果修不出去,那得还债的。能海上师说:“莫于财物起贪念”。我们受用的一切都是直接的,间接的取之于众生。我们出家,要感谢众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物质资源。我们就要好好修行,用功办道:所修一切都不要忘记众生,让道心一天天坚固,以期将来终能成人天师。回馈众生。由于我们的说法,能拯救众生的法身,现在他们成就我们的色身,将来我们要帮助他们解脱、成佛。
”学之为效焉”这是朱熹的话,学是什么?学就是效仿的意思,我们读祖师语录,就是学祖师之言,效祖师之行。我们学佛的教也是要学佛之言,行佛所行,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学一点就要做一点,天长日久自然通明心地 祖师跟我们说的都是他们的经验,而且也是我们容易做到的。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才能一步一步深入。末法时代,学了很高的理论知识,可怜的是,没有人苦门婆心劝导。佛法不是说出来的,一定是依于佛的教做出来的。“粗衣淡饭随缘“都做不到,还能做什么?
“莫学奢华富贵”:世间人讲究表面的风光。我们修行人要少欲知足,衣服够用就行,多余的不要,再好的多余的东西,也不要去动心。古大德里有位法师讲法,很多人供养他东西,他连看都不看。佛教里有个名词叫”竭尽施”,有布施的机会就要赶快布施出去,错过机会,想布施都没人要。刷牙的时候,牙膏不要挤得太多,够用就好;倒水时水够就好,现在报纸上经常呼吁节约用水;现在人才有节约的意识,但已经养成坏习惯,让他节约很困难了。我们出家人确实要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要爱护我们受用的一切,要惜福!千万不要比吃比穿比受用,不要学奢华富贵。我们多大的福报能到一个清净的僧团中,从外缘上帮助我们一心办道,不要认为是限制,一旦给你自由,很快会随境转。所以,我们要堂堂正正,培养成众生的老师,培养自己的高洁尊严。”人到无求质量高”,出家人实在是太了不起,要像弘一大师、玄奘法师这些先贤大德看齐。老法师说:要做个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的出家人。迷离名利不沾,好好做个出家人。当小众的好处就是有比丘尼师父检点我们的言行。既然当小众,就当得象样点。真要修行,是不管身外物,而是要息心办道。黄檗禅师一出家就是二十年、五十年不回家。末法修行障碍已经很多了,我们在座的,哪一个没有跟亲朋好友联系?身虽出家,心并没有出家,还在关心家里的事。想想,这样修道能成就吗?过去古大德。远离俗家成道业,为什么?因为家事如麻,所以要出家。出家就意谓着要把家里的所有都放下,暂时不管父母,是为了用道业成就来报他们的恩,在家递茶端水是小孝,出家成道是大孝,所以选择出家行大孝。因此,你们不要埋怨监学,也不要埋怨常住不让你们回家,要理解这是在成就你的道业。要做怎样的出家人?大家好好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