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灯——光明宽阔的胸襟
每个人心里的深处,都有一盏光明的灯。只要肯努力、肯立志、肯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作,那盏光明灯便能大放异彩。它给人温暖,给人信心,助长志气,照亮前程。
心灯是无形的智慧,是活泼的响应能力,是能克服烦恼、使人自在的积极心志,而不是迷信者在家里点的一盏灯。如果家里需要点一盏禅灯,也必须明了那盏灯是一种象征,它在提醒自己:要经常维持智慧的明亮,心神的愉悦,待人处世的清醒。
透过禅的训练,我们能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走得安稳,能在艰困的日子看到光明的方向和希望。
人生不免有许多逆境,而顺境是克服逆境之后才出现的。辛苦和忧心是生活的必然,但喜悦却在含辛茹苦之后才尝得到。顺逆之间的转变,烦恼与悦乐之间的消长,端赖自己是否运用觉照的智慧,开悟的卓见,展开生活的豪情。
开悟表示自己看出新希望,看出事态的真相,愿意打起精神迎接它,并照它的“应然”好好地努力。这种心智状态,就好像走在黑暗的道路上,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让自己看清行路,步步踏实,不至于掉落悬崖或踏入坑洞一样,所以称它为禅灯。
禅灯不是供佛时用的灯,而是在供佛之前和供佛之后,从自性所流露出来的光明力量。这种心智能力,不是一般所谓的智能,不是学问知识,亦非遗传禀赋。禅灯可以勉强解释为你的生命之眼,它正在看你自己,而且要看出接纳它和展现它的意义。正因为看出自己的意义,就能振作起来,有意愿去生活,去承担现在的“应然”。
禅灯是心灵世界的新希望。人一旦看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肯接纳它时,贫富影响不了你的自我评价,贵贱左右不了你对人生的庄严信念。这就能做自己的根器,好好发挥,得到自我肯定的满足。
这个生命之眼是在看着自己,也看着自己的生命和周遭;是自性,又是千变万化背后的如来(根本智)。唐朝的洞山禅师年老时受到病魔的折腾,弟子与他有一段精彩对话:
“是否在你之外还有一个不病的体?”
“有。”
“那不病的体是否看见师父?”
“是我在看他。”
“师父如何看他?”
“当我看他时,看不到有病。”
很明显的,当我们用那心灵的眼去看时,才看到他——生命的真实性。而且照得自己通彻明亮,不觉自己有病。因为他已超越了病与不病。
更具体地说,当智慧之灯通彻明亮时,所有的顺逆、成败、高下、得失都成为生命中庄严的一部分,就好像有高山就有深谷,有凹凸就有明暗,有急流就有湖泊一样;不因为高山就高贵,深谷就低贱;不因为急流就壮观,湖泊就停滞,都是整个庄严的一部分,都具备佛性,同属尊贵,所以叫平等性智。这就是佛光,就是禅灯。
在禅的典籍里,无处不在传述光明的心灯,照亮人生的光明面,故云:
一灯能除万年暗。
这是说当自己的心灯明亮时,就可以从万年的黑暗中走出来,看出希望,有了新生。这就是所谓的解脱。
禅不是在帮助一个人长生不老,而是要他看出生命的真实现象,发现它的圆满意义。禅也不教一个人变贫为富,或化逆为顺,而是教人面对厄运如何超脱,陷入困局时如何自处。当然也启发我们在顺境中,当如何作正确有智慧的回应。我们不可能用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来解决自己心中存在的困境和苦厄。许多人在烦恼痛苦中挣扎,并不是没有钱和权势,而是它们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心理的调适必须从心中发现希望,才能挣脱泥淖。
点燃你的心灯(1)
禅教人点燃自己的心灯,这需要经过一番努力,用自己的生活当资材,用悟性当火石,才能把它点亮。禅宗六祖慧能说: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参悟才行。希望的心灯一旦被引燃,生活即刻振作起来,感觉自在,而且能完全接纳自己,实现自己。禅宗有许多关于禅灯的公案,可以帮助你了解它。
唐朝的沩山灵佑是一位禅门高僧,也是沩仰宗的开山祖师。在他还未开悟之前,跟着百丈怀海学禅,是百丈的侍僧。有一天,天气很冷,百丈对沩山说:
“去拨拨看炉中是否还有火种?”
沩山在灰烬中拨来拨去,就是看不到一点子火,于是回报百丈说:
“没有一点子火。”
于是百丈下了禅床,走了过来,深深一拨,却被他找到一粒炭火。于是百丈挑起它,对着沩山说:
“看!这不就是火。”
沩山就在百丈禅师深深拨开灰烬找到火种时而大悟。这则公案告诉我们,肯努力、肯尽责、肯承担,就能看到那禅灯之火。
心灯是无形的智慧
每个人心灵的深处,都有一盏光明的灯。只要肯努力、肯立志、肯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作,那盏光明的灯便能大放异彩。它给人温暖,给人信心,助长志气,照亮前程。
心灯是无形的智慧,是活泼的响应能力,是能克服烦恼、使人自在的积极心志,而不是迷信者在家里点的一盏灯。如果家里需要点一盏禅灯,也必须明了那盏灯是一种象征,它在提醒自己:要经常维持智慧的明亮,心神的愉悦,待人处世的清醒。
德山是唐朝时代的高僧,他年轻时由四川来到湖南,跟鼎鼎有名的龙潭禅师学佛。一天晚上,他陪师父闲聊,不觉已到深夜。德山离开老师的茅棚,因天色很黑而折了回来。龙潭于是点了一盏烛火给德山。正当德山要去接时,龙潭忽然把火吹熄,就在这时候德山大悟,而向龙潭礼拜。
龙潭说:“你见到什么?”
德山说:“从今以后再也不疑天下老和尚说的话。”
第二天德山便离开他的老师,继续行脚参访去。龙潭对其他弟子说:
“他的心志有如金刚一般,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将来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在。”
后来德山成为禅宗大师,培养了许多高足。你也许想知道德山在火把被吹熄时见到什么。很明显的,他见到了独立不依赖的自由性;所以龙潭才会说,他具备金刚不惑的独立思考,“牙如剑树,口如血盆”表示他能辩破邪说,破除迷信,而能高显生活的真理。
人最忌讳的就是失去光明的心智,渐渐被黑暗的罪恶所包围;最可怕的是步上贪婪、暴力和痴迷。这使人失去理性和情性,而最后心灵却完全黑暗。
明与暗不是日夜的明暗;在光天化日之下仍有人为非作歹的昏黑,深夜时仍有人会绽放雪中送炭的光明。光明不是在佛龛上点灯点烛,而要在自己心中绽放觉醒的牟尼珠光。
昏黑是什么?消极的一念就是。消极的思想,逃避的态度,贪婪的欲念,都是消极;恶习气、坏脾性、坏情绪也是消极,这都会导致心智的昏聩。
光明是心灵无障碍的自由。自由不是现代人所说的“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是纵欲而不是自由,是物欲色相的奴隶而不是自由的主人。真正的自由是能完全自我控制,是心灵上的自由,是清醒与觉悟。
唐朝的仰山禅师在悟道前问他的老师沩山说:“什么是真佛住处?”这话的意思是说,如何才能证悟成佛,沩山当然知道要告诉他,佛唯有醒觉的光明性才能契会到。但他没有这样明说,却用过程来表达,那就更加生动了,他说:
以思无思之妙,
反思灵焰之无穷。
这里所说的无思是指不被刻板的观念所限,不受消极的恶习气所染,那就有光明自在的思想。这正是《六祖坛经》所说:
去除执心,
通达无碍。
所以禅者从无思的自由性中试着点燃自己的心灯。
教育在培养光明性
人生需要光明,如果自己认为命不好,就真的时运不济起来;如果能积极振作,好运就在门口等候你。所以教育子女要从培养光明性开始,要先了解他,接纳他,然后才能教导他,督促他,进而鼓励他,省发他。
我曾看过一幅图画,画面是两个人,一个是在通往高山半途中,从姿态中看出勇往迈进的乐观,画家把它画得很有神采,那栩栩的神采就是心灯明亮。另一位坐在离山脚下不远的地方,垂头松肩,看来迷惘颓废,画家的笔触表现得沉重缓抑,这个人看来是霉运十足了。
教育不是用自己的野心和目标来教,不是教孩子成为什么,而是要培养他的光明性,然后让他去开拓自己的前程。
经营事业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光明的心智就是成功的关键。松下幸之助讲过一个故事:有两个乡下人一起到城里谋生。他们一到城里共同目睹一副景象:城市里有人在卖水。甲说,这城市连水都要花钱,生活费用太高,很难维持生计,于是打退堂鼓,回到乡下去了,一直过着贫困忧郁的生活。乙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城里头连水都可以卖钱,那么赚钱一定很容易,于是留在城里工作,发展出一番事业来。甲所以忧郁是因为消极,乙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心灯是明亮的。
点燃你的心灯(2)
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帮助一个人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然后修正它,将它化作光明面,那就是点燃他的心灯。学禅则由自己来参修,从而引导自己,走出窠穴,摆脱消极的习气,从而展现出自性中光明的心力。
佛教有一则故事很能发人深省:在偏僻的乡下,住着一对夫妻。有一天,一位貌美端庄的女子,向他们要求借住一晚。这对夫妻答应了,便问她的来历。这女子说她是幸运之神,所到人家将非常幸运。夫妻俩听了非常高兴,热忱地款待她。不久,又有一位奇丑无比的女子也要求借住。夫妻两人问明她的身份,知道她是不幸之神,又奇丑无比,便不肯借与她住。这时不幸之神说,幸运之神是她姐姐,如果要接纳姐姐,就一定同时要接纳妹妹。
这对夫妻向幸运之神求证,果然不幸之神就是她的妹妹。夫妻两个人只因为害怕不幸之神,就把两姐妹统统赶出门去。
幸运之神与不幸之神便一起来到另一户人家,说明她们的身份之后,这家主人则说:不管是幸运与否,都住进来好了,天色已晚,不住这里就无处栖身,便接纳她们姊妹。结果这家人家尔后一直很幸运。
经典上说幸运之神来自功德天,不幸之神来自黑暗天,两个是相伴而游的。功德天的神可以将黑暗天的力量,转动成为智慧和光,所以两人在一起就完全地光明起来。正如同人的一生,有如意也有失意,只要能用意志力和光明性,就可以把失败的经验当作成功的踏板,用改正过去的错误化作未来成功的条件。
一般人都说黑暗过去之后就是光明,黑夜之后必然是朝曦。但禅者的观点却非如此,他的法眼中看黑暗本身就是光明。我们该注意一个事实:当你认为黑暗之后是光明,那么此刻你正无奈地处于黑暗,等着光明的到来。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消极的心智,怎么会得到光明的结果呢?所以处于黑暗,仍然必须像光明时那么有劲,才能化黑暗为光明。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在逆境中,蓄足了光明的智慧和热力。
真正的佛是人的自性
禅在宗教信仰中,并不膜拜偶像,而是要真正虔诚地礼佛。禅者礼佛是虔诚地学习佛的光明智能,虽然他也拜佛像,但他拜的不是像而是佛。所以有没有佛像并不重要。在没有佛像下礼佛,也一样地虔诚。这就是所谓“无相”了。
唐朝的丹霞禅师,有一天因为天气太冷,而把佛像劈了当柴烧,其他的禅僧看了,就责备他对佛不恭敬,质问他为什么要烧佛像?
丹霞禅师说:
“我想看看佛像能否烧出舍利子。”
禅僧们说:
“木头雕的佛像怎会烧出舍利子呢?”
于是丹霞神清气闲地说:
“那么它就不是佛了。”
丹霞是为了启发众禅僧:佛不是色相的,也不是想像的,真正的佛就是人的自性。成佛就是从自性中绽放慈、悲、喜、舍的光明性。
禅门重视的是觉悟,要弟子见性(展现自性中的光明)成佛,而不是成天只念佛,自己毫不知努力,不肯培养德行,省发智慧。所以赵州禅师说:“念一声佛要漱口三天。”他所说的“念佛”是指依赖、迷信和不肯磨炼自己的念佛,而不是心系念着诸佛法界的念佛。一个人若流于形式的念佛,那就该惭愧地漱口三天了。
禅宗的修行是很特别的,他们要避免“宗教的情结”或宗教的依赖性神经质,而要一个人真正能独立解脱,去面对生命,去承担人生,去认证宇宙的本来面目,去悟佛入佛。禅灯就在这里引导禅的参访者寻得那光明的至宝。
对现代人而言,禅是不可或缺的。禅与科学文明并不相悖,甚至于能引导现代人善用科技文明,以提升生活的素质。禅的光明心灯,能澄清每个人的心念,让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流露着清新自在的情操。禅也能帮助我们厘清思考,让自己在价值纷扰的社会里,看出究竟圆融的生活之道。当然,这盏心灯,也能照亮自己有限的生命,去看出无尽的光明前程。
光明的精神生活(1)
禅学的重心是引导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真我,从而展露它。发现真我是看到自己的如来,展露真我则是真正的见性。所以见性是“理事不二”的,是“性相常住”的。见性可以说是一个人真正活在光明法界里。真我的流露是淳朴没有夹杂的,是没有野心和任何成见或偏见的。唐朝的沩山禅师说:
以要言之,
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
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这就是人生的光明面。“理地”是指自己的真性自我,“万行”是指真我的展现。能从自性中的慧性,去实现自己的根性因缘,便是自在光明。而在生命的究竟圆满处,又必须能看出“空有不二”后的常净,所以沩山又说:
凡圣情尽,
体露真常,
理事不二,
即如如佛。
超越善恶、有无、凡圣等对立,而在无差别中看出平等性,看出自在,展现如如的自己,这就是佛,是光明的人生。现在我们来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禅灯。
信心
信心带给人安定的生活态度;信心与健康的自尊有关;信心好的人乐观,肯负责任,学习效能较好。
信心够的人,能展露生活的豪气。豪气是愿意面对人生,肯对生活负责,期许自己心智成长的勇气和态度。套一句俗语说,它是一个人的主运,是决定个人命运的力量。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一谈到考试,便要求缩减范围,不要太难。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担当,只要高分的喜悦,缺少接受困难挑战的豪气。这样的态度,实不足以承担挑战重重的人生。依我看来,成绩好坏并不能决定个人的成败,有信心、有豪气,肯接受磨炼,才是个人步向光明前程的关键。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只重视子女的成绩,而不重视信心的培养。
喜欢好成绩,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表面上看来是好习惯,但就心理层面来看,有时是一种恶习。因为它很容易使人沮丧,易于造成退却。消极的心理,经常是求好心切的结果;逃避学习是因为害怕得不到好成绩。所以在教育上,一定要注意培养信心,它是一种乐于接受事实,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
为人父母和师长,不要因为孩子的功课差,便否定他的优点;要懂得欣赏他的勤劳,赞美他对别人的关心,肯定他日常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表现,就能培养他们的信心。就人生而言,学校的成绩只是一时的表现,但信心却是他未来能克服困难、转败为胜、振作志气的凭借。不要把风光建立在一时高分的逞强,要把根底落实在信心上。
信心使人振作,它是成功人生的素质。要想培养信心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多培养自己的优点,少挑剔无法改变的缺憾。
多鼓励自己负起责任,少给自己偷懒的借口。
要坚持完成预定的工作。
要坚守积极的思考方式和态度。
首先,要清楚自己有什么优点,然后才能培养信心。优点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来的。你大可不必在自己的弱点上花太多时间弥补,而要在现有的基础和优点上加以发挥。这能使你觉得有信心,有兴趣。我记得在大学时代,就把重心摆在哲学的研究上,读了许多哲学名著,充实自己的思想。我不期待自己样样都好,却期许自己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钻研。这个读书方向,使我的专长越来越明显,给自己增添了信心。
培养信心有一个简便的方法,那就是选择一个目标,朝着它努力,但问耕耘,深耕易耨,日子久了,必然丰收。就拿我对佛学的钻研和修习而言,每天总是孜孜不倦研读、修正、检讨和反省。我笃信“日知其所之,月无忘其所能”,同时采取缓慢渐进,不急功,对佛学的认识也就一点一滴培养出来。
有人认为我的演讲很具说服力,认为那是我的天赋。事实不然,演讲也是培养出来的,在我受邀上大型演讲和电视演讲之前,足足有十年的时间,经常四处作小型演讲,而且大部分是免费的。当然,我不是为了训练演讲术才去演说,如果这样,也就很难坚持。我所以能长期地演讲下去,是为了一个理想,把我自己的人生感悟传播出去,帮助许多人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演说总是带着对别人的关怀。
当优点渐渐多起来时,原有的一些短处渐渐失去它的影响力,有时甚至透过优点而克服了那些短处。比如说,我大学毕业时,写作能力差正是我的弱点,但由于多讲多写,这些弱点也克服了。因此,要把眼光放在培养优点上,不要把心力放在掩饰缺点上,这就是培养信心的秘诀。
其次,要鼓励自己多负责任,勉强自己做该做而懒得做的事。人很容易因为安逸而失去许多成长的机会。俗语说“玩物丧志”,一点都不错。从学校毕业,找个工作,平常下班回来就看电视,欣赏音乐,甚至找几个朋友打牌玩乐,这是很安逸的。但是,在安逸之中,却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成长的动力潜藏在肯负责里。肯为家庭负责的人,在无形中激励了家人负责的习惯,而形成家庭豪气。肯为工作负责的人,会为工作尽一份应有的心思和努力,所以能够不断地进修,想把工作做好。责任心使人变得能干,而步上卓越之路。此外,责任往往是超越功利的,它不因为你富足就不工作,不因为你已尽本分就不去助人。责任往往建立在使命感上。人因为有使命感才使自己活得有信心、有豪气。在《临济录》这本书中,记载着一个故事说:唐朝的临济禅师,虽然住在深山里,却还在种松树。他的老师黄檗问他:
光明的精神生活(2)
“深山里已有很多树,种树做什么?”
临济说:“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
临济的禅风,有很强烈的使命感,无怪乎临济宗至今仍蓬勃地发展着。禅是很重视“承担”的,肯承担的人,才有济世救人的襟怀,才有大乘慈悲喜舍的行布,才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卓绝豪气。
再次,要坚持完成所订的工作。确实评估自己,订出适当的工作目标和进度,然后自己坚持去完成它。订目标和进度时要避免野心的干扰,而造成好高骛远。在执行的阶段切忌毅力不够,导致半途而废。给自己订一个目标,有前景看好的感觉,那是充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所以能振作起来,能激发豪气。
坚持把事做完能使人容光焕发,身心健康。如果编造理由,纵容自己退却,那就注定要软弱无能了。在心理咨询上,最常看到的现象是放弃目标,放弃坚持,为自己寻找打退堂鼓的理由。我见过多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的下学期,突然不肯上学,他们的理由是疲倦、头疼、泻肚或头晕。但是医生为他们检查,却找不到生理上的毛病。很明显的,这些学生不自觉地逃避考试,在潜意识里用病当理由,结果真的病了。他们付出的代价,远比坚持完成工作要大得多。
坚持是精神旺盛的原因,是培养信心的方法。放弃是颓废和沮丧的开始,有陷入绝境的危险。母亲有一次对我说:“姑息自己是最危险的事。”她解释道:老年人是多病的,如果姑息自己而不振作,不多运动,不去参加公共活动,那会很快虚弱下去,以致无法做一个清朗焕发的老人。禅门的修行警语有云:
当勤精进。
勤劳令人奋发,精进使你福慧增长。有人常说:“人生很短,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呢?”这是病态的思想。健康的信念是:“人生很短,所以要珍惜振作。”因为肯刻苦的人才有福气,才有信心和豪气。
最后,积极的思想才能培养信心。积极表示乐观进取,肯改肯学,时时抱着充分的信心和希望。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积极思想的成功者,另一种是消极思想的逃避者。积极思想的人有以下几种特质:
对自己的目标有着活泼的想像力,不断激励自己朝着那光明的远景努力。
当机立断,没有拖延的恶习,该做的一定订出时程去做,绝不拖延。
把失败当作朋友,不但接纳它,而且在失败中汲取更多经验;失败越多,进步越快。
乐观而少忧郁;在乐观中跨出笃实的脚步,在扎实的工作中孕育出信心。
信心可以透过自我暗示来培养,也就是说,如果你愿意当一个自信、坚毅、乐观的人,照着上面四个原则,经常提醒自己,积极思想的幼芽就会快速成长,成为庇荫你终身的大树。透过积极振作的暗示,必能点燃生命的禅灯。
给自己期许
对自己有所期许的人,其人生是光明的。期许不是虚幻的妄想,而是具体的蓝图。对自己有所期许,生活就有重心。有意义的蓝图不是用野心构筑的,而是因自己对生活的正确认识所发现的。构筑是由外塑而来,发现是由内发展现而得,外塑的东西是因野心和狂热而生,内在的展现是从见性中获得。禅者的说法是:你自己就是你的蓝图。要依自己的“既有”当蓝本,去实现,去成长。打个比喻说:如果现在的你是波,而整个人生是浪,那么你必须懂得“云门三句”中的第三句:
随波逐浪。
能很自在展现自己,就是随波逐浪,但不是随波逐流。人永远不能脱离自己而生活。事实上脱离了自己也就失去意义。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自己本来就很单纯,没有什么贪婪和野心,而生活的主体正是本来单纯的自己,而非别人。所以自己的蓝图也必然是简朴单纯才对。
单纯的一念,最能产生有意义的期许。一位守总机的小职员,别无其他专长,那么就好好地做好该做的工作。要用责任感和包容的态度,对自己期许,因为它正是你的生活价值和对生命的肯定。接着可以在业余学习其他能力,透过不断学习和成长,看到另一个新机。也许学会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设计,有一天,机缘成熟,可以实现转业的期许。但在未转业前,毕竟要期许自己做一位尽责的职员。因为它能令自己振作快乐,把工作做好,并令你有精神努力进修。
在禅者的眼里,生命有如朝露,无常且瞬息万变,最后在阳光下消失。但是在阳光照射时,朝露是何其耀眼夺目。最后它完全融入那光明的世界里。人必须对光明的精神世界有所期许。因为它让你成为法界的一部分,和谐光明的一员,而不是一个游荡的疏离者。这个期许,令人生有一个皈依之处。它安定了心。太虚大师在《三宝歌》中说:
今乃知,
唯此是,
真正皈依处。
这样的期许,将使自己在每天的生活中有着无尽的悦乐,因为你明白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此外,期许自己在生涯上有个充实的内涵,就必须作生涯规划。切记!要忠实于自己来做生涯规划。规划的原则是:
不用好恶来决定生涯,而应权衡自己的根性因缘作选择,行业的兴趣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光明的精神生活(3)
先检审过去经验,把做得顺利、满意和有成就感的事写出来,从中寻找自己的行业。
要多利用现有的能力,再依所订的行业或目标学习所需的能力和经验。
就行业和生涯而言,除了行业的基本能力之外,最有效的学习场所就是工作,从做中学最确实,最易丰收。
不要用贪婪、狂热和野心来选择行业;要真正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本质决定行业或工作。
决定行业之后,要把它视为人生的一部分,全力以赴,实现它。
每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期许。期许使生活变得有意义,使自己在道德世界中有光彩,在生涯活动中植个根,在生命之旅中有个清明的方向。人有了方向就有了光明的精神力。
踏实肯干
踏实肯干的人,眉宇和言行之间总是绽放着光明的气质。与他交谈,就可以感受到一股热力,甚至会感动你,令你心生敬佩。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这种人处处都需要他,升迁的机会多,成功的概率大。他是真正的幸运者。
依我的观察,脚踏实地肯干的人,无论他在学校的成绩如何,从毕业那一天开始,就开始走向大运。这种人肯吃苦,肯用心,他们擅长锲而不舍的功夫;能积跬步以成千里,世上成功的果实都是为这些人预备的。禅家常常提醒弟子说:
看脚下!
想想脚下会有什么值得你注意的呢?当然就是脚踏实地,肯精进、肯努力。脚踏实地有以下几个特质:
实际行动。
艰苦卓绝。
克服疲倦。
培养刚健的个性。
首先,你必须像发电机一样,不断发出能量,让自己有精神去实践。实际行动的道理看来大家都懂,但真正懂得磨炼自己、实际培养它的人却不多。洞山禅师说:
行取说不得底,
说取行不得底。
这段话是说,实际行动的能力,不可能从言传或认知中学会。反之,如果仅仅止于传述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和方法,往往不能直接化作行动。因为它终究还没有实践的经验。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知所行动。当自己决心想做某一桩事时,就要真的苦干。我们要注意一个事实,养成知而不行,在你心理层面的后果,要比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来得更糟,因为它完全养成坏习惯,妨碍下一次行动的推展。
行动是艰苦的,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就不可能坚持下去。但坚持需有方法,依我的经验,如果在写作上遇到困难,就会把它放下,先做一会儿劳动的事,过一会儿,障碍自然消失,就能坚持下去。此外,我也经常觉得,早上起来,若能抽出时间做一点费力的运动或工作,就会觉得精神振作,做起事来耐力提高,情绪上也闲适许多。调整生活,坚持做些苦差事,对自己的身心有极大的帮助。
工作加上坚持是不是很容易疲倦呢?千万不要被假性疲劳击倒。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提出过所谓“疲劳点”的现象。他说,当我们工作一段时间,就会觉得疲倦,这就到了疲劳点。这时距离真正的疲累还差得很远。而绝大部分的人,就在这时相信自己疲累,而纵容自己无精打采地走开或停止工作,摆出一副倦容,坠入假性疲劳的陷阱。其实,若能把疲劳点往后延,坚持下去,又会振作起来。事实告诉我们:一位大忙人并不表示他要比一个清闲的人需要更多时间来休息。
最后,是要培养刚健的个性。个性是自己生活经验累积和类化的产物。因此,要创造更多积极的生活经验,让它们能在自己的脑细胞里留下稳固的线索,并成为一套引导自己清醒、勤奋和乐观的软件系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好习惯,培养自己的道德和责任感,它会类化成刚健的性格,有了这种性格,一生受用无穷。
把坏的习惯戒除,每天往自己脑细胞中储存足够的好习惯,这就能成长,并步向光明的人生。禅学中所说的戒律,正是这个含义。所以修禅必须奉行:
以戒为师。
学禅人一定要累积更多的好习惯,以增强自己的修行和道力。现在我要建议你戒除以下几种恶习:
自负:能使自己与人疏离,失去学习的机会,所以要改为谦虚。
贪婪:造成心理匮乏,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误入歧途,所以要改为恬淡。
淫欲:使人在淫乱中丧失健康,破坏家庭的和谐,所以要改为慈悲。
怠惰:令人欲振乏力,随波逐流,陷入困境,所以要改为勤奋。
嫉妒:会腐蚀志气,令人消极,所以要改为自勉。
愤怒:破坏你的人际关系,浪费你的精力,所以要改为温和。
你的个性就是你的命运,要自己好好维护培养,才有成功的人生。就学佛而言,个性就是证道的资粮,如果活到老来个性依然卑劣,那么往生的资粮就空乏不足了。
清醒与智慧
清醒的思考是避免错误、解决问题和创造活动的核心。清醒表示正确的观念或见解,从纷扰的因素中脱颖而出。它正是思考者不被成见所缚,不被外表的假象所蔽,而能真正独立思想的根本。所以它是光明人生的重要因素。
光明的精神生活(4)
清醒思考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创意,它从非理性的心灵世界出发,提供了一个观点。因为创意的点子是崭新的,所以它绝少是经验的逻辑,而只是一个点子。这点子还带着相当成分的情性或情绪性。如果思考者的心情是开阔平静的,那么创意容易出现。其二是逻辑的检验,它是智能的,是严格的经验系统,它用来检查那点子是否能解决问题,是否符合道德法则。智能性思考必须与现实世界的法则相吻合。逻辑与检验系统,越是精细,越能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分析的线索;经验越多,就越能正确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清醒的思考包括两方面:
开放的心灵和平静的心情。
丰富的经验和完整的逻辑。
每天百物不思不叫清静心,因为它无从孕育智慧;反之,孜孜不倦地博通古今,以为就能大发智能,也未必然。因此,清醒的心应该是努力充实自己,多方面历练,同时要维持一种平和清静的心情。唐朝的云门禅师,提出发慧见性的三个妙招,正好融合现实世界的逻辑经验和性情世界的创意开展。那就是“云门三句”:
一、顾。
二、鉴。
三、咦!
“顾”是指不断从现实世界、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努力学习,要看清它,了解它,把握它,令自己的经验和情感丰富起来。所以,云门禅师对“顾”的解释是:
涵盖乾坤。
如果你从小都不接近文明,就会成为野人:赤贫的知识、单调的情感和凶猛的情绪。无知是文明的障碍,是精神生活的绝境。有人以为部分文盲从未进过学校学习,他们还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不过,我们必须承认活在文明社会中,使用文明的器具,每天与人往来,就等于每天在学习,所以学习是必需的。此外,人若不肯学习上进,就会适应不良,或在变迁的社会里被淘汰。因此,如果想要保持好的生活调适,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开拓新的体验,否则就会渐渐变得愚蠢,逻辑和经验系统即将发生故障。
其次是“鉴”,它的含义是看到,发现新的点子或有所省发;它是提供答案的线索。但这个线索是从清醒的心理世界中灵跃出来的。它不是知识经验,不是逻辑系统,而是在不受现实法则干扰之下才出现的。它是在心平气和、没有成见和偏见之中才出现的,所以云门对于“鉴”的解释是:
截断流机。
情绪的紊乱,得失心和烦恼结,对于所知的执著等,都是“流机”。它会阻碍非理性世界所孕育的智慧灵焰。因此,心灵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开放的心情。当你的心灵开放给各种经验悠闲无碍地进出时,就容易有悟的点子。
接着,你会“咦!”地叫了一声,你看清了它,看清了事相,看清了自己。你豁然开朗起来,这就是开悟。开悟有小悟,有大悟。在知的范畴里有开悟,在情感的范畴中有开悟,在生命的究竟中同样有开悟。知的开悟解决了事的问题,情的开悟解决了心理的困扰,生命的开悟使自己见性成佛。这时,自己能够真正地自由和清醒,所以云门禅师对“咦!”的解释是:
随波逐浪。
面对现实,接受它的挑战,自由自在、游刃有余地生活,就能开启清醒主动的心力。
踏着光明的路
禅灯指的是精神世界的光明性,透过那光明的本性看自己,体验到“众缘性空唯识现”,了知“真我”的纯净无染及其永恒的自性,这就是见性。另一方面透过光明性而使生活落实起来,从而知道老实生活,并依自己的因缘去展现,这也是见性。
见性是在生命之旅中,一则能看清现象界的无常和系缚,而求出离;二则要把自己现有的生活活出光彩来。总而言之,禅的旨意是要人真实地去生活,然后无牵挂地走开。它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同时圆满相契的,是透过世间生活的展现而获得出离,这就是不二法门,是真空妙有的。
禅的旨趣是把修行建立在世间法上,以求得出世间的圆满之果。它不是要追寻和执著世间法,而是要在世间法中实现出世间法,是在有生之年中看出无限的第一义谛。能在这关键上努力,就能兼修“有”“空”的圆满,那是成功的人生。这成功的人生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实践,要用你自性的明灯实践以下八个正道:
清醒的价值观念。
正确的思维方式。
良好的交流艺术。
圆融的实践智慧。
适当的工作态度。
积极的生活意识。
活用的知识经验。
深厚的禅定修持。
这八个实践方法就是佛陀所说的“八正道”。它分别为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进、正念和正定。这八个实践法门,是健全的精神生活所必需的。我们透过对它的实践,使自己的禅灯益发明亮。它照亮自己的人生,发现成功生活之路,并谱下对永恒实在界的体认。
清醒的价值观念
伦理与道德是健康人格表现出来的生活规范。因此,人若能实践伦理规范,精神生活就能健康。我深信现代人对伦理价值的鄙视和疏忽,是精神生活感到痛苦的根源,同时也是社会扰攘不安的主要原因。
伦理与人类的精神生活是分不开的。当人们在年幼不更事的时候,家庭教育及社会生活开始提供他一套生活的规范系统,它一方面保护孩子免于发生错误或丧失心智成长的机会,一方面透过伦理规范的引导,实践并启发判断和思考。因此,伦理是精神的养料,是行为的护栏。
伦理是一种道德能力,而不是死的教条。它能启发个人克服种种困境的能力,又能引导一个人开展成功的事业和人生。前已述及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是从他的伦理生活中发展出卓越的生活信念,而这些信念不断引导他在事业和生活上成功。他的处世观是:
不应只追求一己的快乐与满足。
要能获得第三者的认同。
要被社会良知所接受。
伦理是精神生活的根源,它给你方向、勇气、信心和力量。长期实践伦理,回过头来即能创造伦理,创造自己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第一个阶段是“道能弘人”,第二个阶段是“人能弘道”。
现代人普遍不重视伦理的实践,年轻人享有太多的浪漫,接受伦理的淬砺太少,心智发展上显得脆弱。相对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越多纷扰和陷阱;这是年轻一代亟待反省检讨的核心问题。
人越想逃避实践伦理生活的责任,就越不能发展独立自由的人格。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套统整性的价值系统,以应付千变万化的人生;这套价值体系,是要从伦理的实践中提取,而不是捡个现成。所以禅者要从行动与顿悟中发现智慧的灵焰,它正是照亮人生的禅灯。
在禅者的眼里,伦理正是戒律。他们戒律森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从而发展微妙的处事态度,兹归纳如次:
生活的本质是实现而非占有;实现带来喜悦和自在,占有的态度必然导致匮乏。
心智能力源自成长而非积聚;成长是活的,积聚是死的;经验和知识的累积本身不足以应付新的情境,而智慧的增长才能应付各种无常的挑战。
执著是烦恼之网,对于好坏、贵贱、高下执著越深,烦恼也越重。
要用有限的生命看出无限的存在;生命有时而终,慧命是无穷的存续;但若不从有限的生命中修行,就不能证悟无限存续之永恒。
生活是在实现中才显得有意义。实现纯真的情感,实现助人的悦乐,实现家庭生活的情趣,实现工作上的能力。这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丰足感。比如说,利用茶余饭后时间与家人闲聊谈趣,交换彼此的感受和心得,就能实现亲情和天伦之乐;懂得运动的重要,而坚持去做,就有运动后的满足感;知道知识是生活与工作所必需,规定自己要充实进修,那种成就感也是悦乐的。禅者常说:
道在何处?
只在目前。
要把握时机,好好实现宝贵的一点一滴,那就是生命的清泉;反之,如果所想的都是占有,无论想要的是地位、权势、金钱等,都会觉得压力很大。事实上,实现所带来的地位、权力和金钱才可长久;借投机占有勉强获取的,虽一时得之,但却易于失去。
心智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成长。成长不只是知识和经验的累积,而是观察、判断、审思和响应能力的提升。我们随时都要接受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不成长无异于顽愚不灵。成长是一个历程。学习或处理任何事务,都能亲自去做,从观察、假设、实践到完成,都能清楚地思考和执行,自然能训练出一种行动的智慧。在经一事长一智中,思想从原有的结构和形态,蜕变为更丰富和更具回应能力。因此,人注定不能用人云亦云的方式生活,必须学习反省思考;不可以一套到底,僵化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要走出自己的象牙塔,看出宽广的视野,那才是真解脱。
成长不是接收一个新的观念,而是改变认知结构。更具体地说,如果想学习耐心,并不是去知悉耐心的重要,而是要从许多生活体验、工作经验和磨炼中成长,才形成耐心这种特质。
执著可能是导致心智闭锁、失去创意甚至钻牛角尖的主要原因。人如果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唯一正确的,就不可能把思考的空间腾出来,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这是心智僵化,容易跟别人摩擦对立的原因。
执著很少给自己带来创意,却会带来诸多烦恼。
禅重视自由的心灵。它揭示一项真理:如果不放弃自己的成见、褊狭、害怕和自我中心,就不可能打开自由思考的空间。禅者强调:
应无所住。
当一个人的心智没有执著、没有障碍,能从许多心理情结中解脱出来时,智能之门开了,他才有创意,能看清事相的原貌。
最后,要看清一个事实:人生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看出无限的存在,才能真正的自在。因为那能发现自己的归宿,一种永恒的远景,而臻于满足和喜悦。也许你会问道,这个生命的究竟趣向是什么?禅者会告诉你:
皈依无量寿佛。
因为你已从有限的生命看到无限的永恒,那不是无量寿佛又是什么呢?也正因为如此,一个肯念佛,而深信念佛可以往生的人,他已接触到那永恒光明的信息。这个行动本身就是禅的旨趣。
正确的思维方式
思想决定人的一生,思想的内涵不断在意识世界里反复暗示自己。比如说,有人一直不能信任别人。这个消极的思想,会一股脑儿强迫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地怀疑别人,甚至连对值得信赖的人也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样的人自然缺乏亲密感,人际关系孤立,心理不安和防卫性越来越强。许多烦恼和焦虑就这样发生了;在生活与事业上,也因为疑心病重而处处有障碍。佛经上说:
心如工画师。
思想影响你的际遇和成败,左右你的健康和幸福。许多人终日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导致生活适应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扰。
错误的思想引领人走向错误的人生,狭隘的观念引人步入死胡同,杂乱无章的思想,正是不能有效工作和学习的原因。
人必须避免上述消极性的思想,才能走向人生的光明面。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力避免以下错误的思想:
以抽不出时间当借口,搪塞学习和成长的责任。
一股脑儿想着“不可能”“办不到”“可惜我能力差”“运气不好,没办法”!
凡事不肯深思或动脑筋解决。
过虑和疑心病的消极性思想。
心怀嫉妒,经常愤愤不平。
不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错误的思想,带来消极的态度。许多年轻人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而陷于彷徨。从心理咨询中,屡见许多人被一种几近灰暗的意识所构陷。最普遍的情况是:
“我觉得没有前途。”头低低的,两眼瞪着用力扭在一起的十个手指。他的心思好像也打了结一样。
“一株草,一滴露,每个人都会有前途。”我说。
“不,老师,你不清楚。我什么都不会,我没有前途。”
这是咨询的开始。咨询的旨趣就是要引导他检视自己的障碍,发现错误的思想和盲点。一直到他真的认清错误,愿意改进时才有转机。
人不但要懂得避免错误,而且要肯作改正。改正就是吸收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勇于认错,并在失败中记取宝贵的经验。
深信只要肯花心思,问题总能解决。
不能意气用事,而要冷静思考。
要以积极的思想待人处世。
在唯识家的眼里,任何烦恼和困境都是可以转变的。这种转动不是用硬功夫,而是用意识来扭转。他们深信,在失败中必有成功的因缘,只要能转变心念,情况就大大地改变。比如说,怨偶总是彼此看到对方的缺点,认为对方一无是处,缺乏爱心,所以互相指责,彼此埋怨。他们之间的人际交流,便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反之,如果彼此能欣赏优点,相互鼓励,情感也就日益和睦。因此,人不怕不好,只怕消极。事不怕慢,只怕站;人不怕意见不同,只怕不能互相尊重。思想上有了积极的转变,际遇上便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你要记得佛经中所谓:
转识成智。
要把自私转变为分享,以获得喜悦;把自负转变为爱人,以提升自己生命的意义;把失败视为吸取教训的机会,以令自己更接近成功;把敌意转为沟通,以发挥互助合作的效果。积极的思考使人振作顺遂,消极的思考令人沮丧挫败。
良好的交流艺术
人不可能独个儿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群的一部分。因此唯有能与别人和睦相处,沟通交流顺当,才有安全感和自在感。否则就会孤独落寞。心理学家葛拉塞(William Glasser)说:“在我们的社会中,孤独者必然失败。他们想在孤独中寻找认同,但这条路正好埋藏了挫败的人生,带来愤怒、挫折和退缩。”
交流使人能与别人交换心得,沟通意见,联络感情。更重要的是,透过交流,使自己完成社会化和个性化。在交流过程中,心智得到成长,自我得到肯定,同时感受到被关怀和关怀别人。这是安全感的来源,也是悦乐和幸福的根源。
个人大部分的心智能力是从交流中学来的,自我观念和自在感也是交流中获得的。因此交流是心灵生活很重要的一环,特别是语言的交流尤其重要。佛教十不善业(十种不善良的行为)中,光是语言交流就占了四个。它们是:
恶口:攻击、凌辱和谩骂的话。
绮语:逢迎阿谀的话。
两舌:搬弄是非的话。
妄语:欺骗和造谣的话。
人因为心理失衡、不安、敌意或匮乏,才会使用以上四种语言。
人在愤怒或受挫折时才出恶言,犹可谅解,如果一个人经常愤怒恶口,那就该检讨了。这表示他经常陷于失衡状态,看来他是在骂别人,事实上正在糟蹋自己的心灵。
绮语的人总带着不安,所以逢迎阿谀,宁可牺牲真理,也要讨取别人的笑容。人一旦有这种性格,正义的心声就会越来越微弱,终至完全麻木不仁。
两舌是搬弄是非者的专长,他们东家长西家短,看来很热心,但往往造成许多误会。有时,两舌者未必存心构陷别人,但他那空虚的心灵,却像恶魔一样,催促着他去做两头蛇的恶劣行为。
至于妄语杜撰的人,大部分因匮乏而起,自卑的投射出夸大的妄语,骗财骗色的剥削行为也透过妄语达到目的。妄语是一种烟雾,希望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脆弱和恶行,但妄语本身就是脆弱和恶行。
这四种恶业,都透过语言来完成。它们的共同点是心理失衡匮乏,亟待透过补偿和投射来达到满足。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越是采用这种消极性的响应,自己越是陷入难以挣脱的孤独,而成为一个失败者。
所以,每个人都要避免以上四种不好的交流方式,要学习正确的语言交流,它的重点是:
要说真心话和有把握的真话。
要说事理而不是品评别人的是非。
心里激动失衡时不讲话。
不用训斥和乞怜的方式与人讲话。
说话要掌握时机。
交流的目的有三:其一是知识经验的交换,它使人在心智能力上发生成长的效果;其二是情感的交流,它使人们觉得安全感和温暖,而享受到爱与被爱;其三是意见的沟通和协调。如果你与朋友相处,交谈了一整天,而和这两件事情毫不相干,那么你和朋友就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了。
有人说,群居终日热闹哄哄,是一件愉快的事。当然,偶一为之是无妨的,如果经常如此,甚至天天如此,那必然是一种心病,要设法克服才好。你一定有过这种经验:热闹一天之后,换来的竟然是空虚。越空虚,就越想寻求“言不及义”的麻醉,自己也就在知识、经验和视野上越陷于贫瘠,目光也就越来越短浅了。
请留意!不知道交流学习而心胸狭隘的人,是不会有光明前程的。
圆融的实践智慧
好的品行正是佛经上所说的正业。不过品行是一个相当抽象的名词,所以我们要从实践的层面来看它,才能体会到丰富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要从“实践智慧”来看正业。
真正的善行不是墨守道德的成规,因为规范是死的,情境是活的;规范是限定性的,生活的情境是开放性的;所以没有实践的智慧,就不可能作正确合宜的行动。禅家所谓:
一愿也教你行,
二愿也教你行。
光明的人生必须具备实践的智慧。它是一种行动的力量,能判断是非曲直,给自己一种义务感,去解决问题,去过成功的人生。它也是一种反省思考的历程,从中你能清楚的认知、行动、检讨和实现你的目标。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特质:
把干扰思考的因素如自私、贪婪、面子、不安等清除掉,就能认清问题,作出正确的响应。纷扰、不单纯的心,正是陷入困扰的原因。
不断扩充你的经验和知识,它能孕育你的行动智慧。
对于该做的事,一定要采取行动。
检讨行动结果是实践智慧的一部分,它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
实践智慧的培养,并非个人单方面努力即能获致的,必须有好朋友切磋砥砺才行。人类的知识是在相互激荡中越辩越明。“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我们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从朋友那里学来的,良好的行动也是从团体生活中获得的。所以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好的人际关系和合群的态度,有益于实践智慧的成长和培养。
透过小团体的交换意见和相互回馈,有助于实践智慧的发展。
从实际生活和工作经验的讨论中,容易促进自己心智结构的丰富化。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是“知识即是道德”,丰富的知识使人的行为成为善行。在禅者的眼里,唯有行动能符合“应然”,那才是真正的道德。这两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你就不可能洞识到那道德是什么。如果没有实践的能力,光是知又有什么用呢?禅所重视的正是知与行的相融。
适当的工作态度
工作或职业是人生很重要的一环,工作上的挫折或事业之不顺利,往往令人沮丧烦忧。由于它与自己的生计息息相关,所以许多人又认为这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工作”的无奈。另一方面,工作却也令人精神鼓舞,带来莫大的满足感。究竟我们要用什么态度工作才对呢?我认为正确的观念是:
在选择职业上,要以兴趣和性向为重,不应以待遇为考量依据。有兴趣的工作能激发潜能和创造活力;没有兴趣的工作,再好的待遇,也引不起努力的动机。
工作必须对社会有用和有建设性。对社会有害的工作或职业将破坏自己的自我观念,造成自暴自弃。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设法看出现在工作的意义或价值;它是引发刻苦耐劳、不断成长的动力。
要把工作或职业提升到服务的理念上。确认工作是否具有建设性,建设性的工作是福报的来源。
工作是辛苦的,必须勤奋才能完成,必须创造才能做好。因此,只有勤奋与创造才能体验到工作的乐趣。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有完整的计划。许多人以为,计划只有在政府和工商企业界才用得着,个人的家居生活用不着计划。这是错误的观念。计划能使人的生活有个明确目标;它能提振自己的精神,更能有效运用时间,获得成功的生活体验。因此,无论是家居生活和事业,都必须有计划。须得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并订出时间表。要注意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则:计划是踏实的步骤,而不是投机或碰运气。因此,有计划的工作就是成功的保证。现在归纳有效的计划是:
明订目标、步骤、方法、所需的能力和条件以及时间表。
设法获得所需要的能力,用能力去筹足其他条件。
全力照计划去做。
乐观。
适当的休闲以培养工作的干劲。
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工作。工作使人充实、有意义和朝气。但是过度的工作,变成工作狂,就会影响生活的品质。工作狂的特质是:
其一,为升迁或收入疯狂地投入其间;勤奋而没有想像力。心理学研究指出:A型性格的人,性情急躁,一旦步上工作狂,就会拼死命地工作。他们急性、有野心、有敌意。至于B型性格的工作狂,则往往沉迷在枯燥繁琐的文书工作中,他们让自己与工作的单位结为一体,那个机关就是他的天地,任何工作以外的东西都变得不重要,而予以压抑下来。
其二,有工作狂的人,对于私人生活极不重视,不帮忙做家事,不关心家人的情感,没有友谊,只有狂热的工作。因此,他们的情感生活经常陷于困境。我建议有工作狂的人应注意以下几个生活细节:
注意调剂自己的生活,培养兴趣,让自己有时间休闲,与家人和朋友联谊。
工作狂的人不宜骤然把工作辞掉,特别是在退休之前,必须先安排自己日后的去处。
学习延缓报偿的生活习惯,凡事不可强求或急于有结果。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个人维持生活、承担责任,乃至贡献所能的活动。它不但是一种生产,而且能赋予生活意义,让自己免于空虚和无聊。但若对工作过度狂热,就会对健康和家庭生活有所妨碍。工作狂的人,除了把时间耗在工作外,还表现出走不开、不放心,在许多小地方自我挑剔的行为特质。在工作效果方面,很难有杰出的表现。工作狂的行为特质是:
一味地工作,很少和朋友聊天。
喜欢把办公室紧闭着,埋头苦干。
不容许别人插话或表现得轻松。
家人或同事认为他不是随和的人。
常因为别人行动缓慢而急得发脾气。
无心做家事或布置生活环境。
不能准时赴约时,显得焦灼不安。
很不耐烦等人,甚至发脾气。
工作时拒绝听电话。
与人谈话,常常觉得心不在焉。
你可以对照着这些特质,检讨自己是否犯了工作狂的毛病。热爱工作是一件好事,但过分执著于工作,不能放松自己,过于急切,就不是好现象。工作狂是一种坏习气,它是长时间点点滴滴养成的,背后却是一个强烈的欲望。解铃须从系铃处着手,要把野心净化,让它化作热心才好。唐朝的法融禅师说:
风来波浪转,
欲静水还平。
我们心内的欲力像大风一样,吹得湖面狂涛大作,成为工作狂,如果你能在欲心上稍加澄净,心中还是能保持平静的。
请注意!平静最能发挥你的工作效率。
积极的生活意识
从精神生活的现象来看,精神力的流动有两个方向:一是振作,一是颓废。振作使人福慧增长,它是一种“生本能”,引导一个人走向光明。颓废是一种退化和死亡,它是一种“死本能”,能引领人走向堕落、溃败和黑暗。因此,人必须在振作与颓废之间选择振作,在光明与黑暗之间选择光明。
积极的意识,是指自己愿意不断的努力,改正错误,学习新知,在心智上不断成长。《六祖坛经》上说: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不肯认错就是消极,护短更是愚不可及。积极的意识就是肯改过,不护短。
这令我想起家父的一段故事:1975年,内子怀了身孕。当时我们是一个大家庭,父母兄弟同住一起,父亲烟瘾很重,每天要抽两包香烟,他闲着没事,就坐在客厅猛抽烟。公寓房子面积不大,冬天窗户又紧闭着,大家只好耐着性子,吸父亲的“二手烟”。当然,我最担心的就是影响内子怀着的胎儿。于是,我把抽烟的坏处和影响全家健康及胎儿成长的可能性,诚惶诚恐地向父亲解释,建议他尽可能到阳台上抽。他听完之后,定定地看着我说:“抽烟既然危害健康,那就应该戒掉它。”
我看着他把烟栽进烟灰缸,熄灭的最后一缕烟,袅袅上升扩散,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没说第二句话,戒掉了他抽了几十年的烟。我和内子还有弟弟们都很惊喜感动。
我母亲更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家人说出精进和积极的人生智慧。她每天都在精进念佛,都在积极振作地运动和劳动。
有一天,母亲和我闲聊。她说:“我发现振作对老人而言是多么重要。如果你行动迟缓就不肯运动,不参加活动,就可能迅速退化。受了风寒,疲惫疼痛若不肯振作起来,耽睡在床上,就可能一病不起。注意啊!当你年老时,要留心这事。”我和内子听了都很受用,因为她好像打着灯笼,走在人生道上的前头,不时告诫我们,当心崎岖,避免跌倒。
精进是人类幸福和精神生活开展的动力。许多人以为只要无争,没企图心,就可以使自己清凉自在。这是很暧昧的说法。它往往把人误导到萎靡不振的道路上,甚至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我发觉,许多人在采取消极的态度之后,逐渐失去生活的朝气,漠不关心的疲软,迫使他采取更严重的防卫机制。最后,苍白和贫乏的魔,夺走了他的健康和幸福。
我们当然可以不与别人比较,也可以无争;但我们不可不振作,要勤奋自强,好让心智不断地成长,而提升生活的品质。我们也应当放下野心的企图,但不可缺乏光明踏实的生活目标。
人必须不停地求知,不断地历练自己,令“自我功能”提升,才能正确有效地处理问题,才有快乐和幸福。切忌采取逃避的态度,因为未经解决的难题,会不断地困扰你。在心理咨询经验中,我深切地体认到,逃避是堕落和崩溃的原因;人在放弃精进之后,才以心理症代替解决问题应负的责任。
我认为咨询的任务,是要帮助求助者发现并了解他的消极态度,认识它正是目前困难的原因。佛家说:
长夜漫漫,
正需要光明。
积极精进,肯承担,肯为自己负起责任,愿意行动,那就是光明的心灯。打开《华严经》就会发现,九次说法大会上都记载着类似的经文说:
毗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
威神之力,
及诸菩萨众善根力,
令汝入于是三昧。
这意思是说,毗卢遮那如来正是你心中的大日如来,是心中的光明性。你要接纳这股自性中的威神力量和正确明智的善良行动,才能令你获得源源不绝的“大智三昧”。
精进不是一个理念,而是一种行动力量和步骤。培养精进的几个要点如次:
看出希望,燃起信心和动机。
努力以赴,激发你的潜能。
把握自己,善用自己的优点。
相信好运,给自己勇气。
希望不是欲望或野心,而是看出事情的正面价值,对生活和工作作踏实的安排。它能激发你,令你不会萎靡不振。
要善用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身边能运用的素材相当丰富。只要你愿意,就能用你的劳力、智力和特有的才华,过得丰富充实。能善用现有环境和条件的人,便能创造好运。
活用的知识经验
知识与经验,是在被组织成精确有效的单元之后,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那正确的单元就是观念。无论哪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不能成为精确的观念,就可能是错误的或虚妄的。
我们的脑子可能装满许多信息或数据,但它可能是不完整的,是笼统暧昧的,是零碎的。这些东西对你待人处世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是一种障碍。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礼貌”,但很少人真正了解它的丰富内涵。甚至把礼貌界定为对别人微笑,或打拱作揖,或送礼请客等。当然,这些可以用来表示礼貌,但并不表示在任何地方都是适当的。因此,当我们不完全了解礼貌的意义时,就可能表错情、说错话。严格地说,任何一个观念都由以下四个因素构成,如果残缺不全,都会造成观念的含糊不清:
观念的名称。
观念所包含的实例。
透过观念的实例归纳出来的属性。
该观念所指的功用或价值。
“礼貌”是一个观念的名称。必须通过上面四个因素来检讨,才会充分了解所得到的礼貌观念,才会完整有用。任何知识观念,都是由事实和实务归纳来的:事实即是佛法所谓的“事”,归纳即所谓的“理”。透过“理事相融”所形成的完整观念即是正念。所以说正念是活泼有用的,是创意的。
有时,对一件事情的观念与别人不同,那是因为所搜集的数据不同,对属性的认定有出入,对价值或功用的观察有了差异。这时,需要的是讨论和沟通,而不是各执一端的强辩。辩论如果不是建立在彼此讯息的沟通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于是,我们必须面对事实,当立场和意见相左的时候,要设法了解对方。由于每一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对事情的看法自然互异。唯有彼此相互了解和接纳,才能找到意见和认知上的交点。这个相知的交点,便是友谊和互助的开端。
歧见的发生是由于各执己见,不愿意了解对方,而无法形成共识观念。在抽象的观念上,相互指责,各举一些特例来非难对方,互相伤害,加深误解,共识也就遥不可期。怨偶的对立,亲子的代沟,两个社会团体的敌意,都是这样形成的。
此外,正念并不是指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是指一个完整有效、获得正确观念的方法。它能令自己思考正确。正念必须透过以下三个因素来完成:
符合思考的逻辑。
建立在事实和经验上。
符合人类心智成长的道德法则。
透过正念的思考,很容易破除迷信、禁忌和虚幻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之中,若能养成正念的思考习惯,就能清醒觉照,有良好的生活适应。禅家说:
道须通流。
正念的本质不是墨守成规,而是用智慧面对变化无常的生活情境,作响应,那就是正念的心灯。
深厚的禅定修持
在自由开放的社会里,纷繁的价值观念令人无所适从,种种的引诱令人不能自拔,很容易坠入欲望的陷阱。我们的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想法:“别人有,自己也要有。”于是,生活的价值范畴变得非常狭隘,似乎只为了与别人一样的拥有,至于自己是什么,就完全被忽略了。
现代人是很外控的。多数人的观念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左右。因此缺乏自主性,不能自我控制。更确切地说,人很容易背叛自己,出卖自己。人一旦不能依自己的本质而活,而是依照别人的看法而活,日子久了就会空虚,而对付的方法就是麻醉。于是就会越陷越深。
禅定的意思是不被物欲所引诱,能做独立自主的人,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的人,不但能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而且还能实现自己,并在实现中发现喜悦。
自我肯定的人也具有较高的肯定性。他们不用情绪性的反应处理事物,而用持平的态度,作真实理性的响应。比如说:当一个人意见与别人不同时,如果采取侵犯性的批评,我们称它叫侵略性。如果委屈自己跟着别人附和,那就是非肯定性。对于一个肯定性的人而言,则能有效地把握自己的意见,而且愿意和别人沟通。
自我控制是禅定的另一种表现。当激怒你的境界出现时,你能不为其所动;引诱你的声色现前,不因此而迷失,那就是能保持清醒的智慧。否则,就会随波逐流,不能自拔。所以你要学习坐禅。《六祖坛经》中对坐禅的解释是:
何名坐禅?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
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禅的重点显然不是为了坐,而是培养不被色相境界所牵引的定力,这定力正是独立思考、开展创意的心灵之光。
我们不能奢望自己永远步履在平坦的人生道上。人活着注定要在崎岖黑暗的路上蹒跚而行,要接受许多苦,要避免迷失,要当心掉落悬崖。所以,我们唯一的保证是有一双强而有力的脚,能行千里;握着智慧的禅灯,能照亮前程;还要有对好眼睛,能看清一切障碍,走离陷阱。若能如此,道路虽然崎岖,前程仍然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