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见真如本性 至灭妄佛地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3
见真如本性 至灭妄佛地
 
    【经文】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若自不悟,需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六祖是真正了不起的会说法的人,前面自己讲了,后面再来引经据典。虽然他大字不识,但是当内心的智慧生起来,一闻就了义,就知道经文的意思,和我们读了千遍万遍还不解其意,只做个留声机、照相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云泥之差。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与宗教的区别
下一篇:众生与佛 在迷悟间
 口念心行 本性是佛
 船子德诚度夹山
 最上乘
 明上座本来面目
 取自本心言下须见
 以生命传承佛法
 坐禅品第五
 六祖剃发受戒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于善恶不取不舍不染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指舍利来台祈愿文[栏目:佛教·法会篇]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章 专气致柔[栏目:法界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五)[栏目:杂阿含经]
 病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竹旺仁波切开示[栏目:其它善知识]
 垟山禅悟录 圆观法门录[栏目:宋智明居士]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七(王子成)[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问37:尊者,当面对痛苦的疾病时,禅修者和非禅修者会不一样吗?[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13紧兽树[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三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