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308
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是人本自有之。’”这句话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有什么区别呢?文字有差别,但是意趣没有两样。我们每个人本有的觉悟之心、智慧之心、觉悟之智、圆满的菩提,谁也不欠缺什么,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不是菩提隔我们,不是佛远离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心迷,不能自悟。那么,迷了怎么办?
    “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就是需要有一个好的老师告诉指导我们明心见性之法。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般若有几个层次: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口念般若”,是停留在文字般若的层面上。如果能起到观照,闻思对应自己的日常生活,对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这就是“观照般若”。如果能够达到“实相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才能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
    “不识自性般若”“口念般若”不是“自性般若”。“般若”不是外在的,是我们自性的,不是佛给的,不是菩萨加持的,也不是求来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自性中原本具足,原没有生灭,原没有动摇,原能够具足一切法、生一切法。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下一篇:口念心行 本性是佛
 最上乘
 心遍一切处
 如何回向
 修般若行
 取自本心言下须见
 六祖的身世
 观自在
 传法的责任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三轮体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要学《般若摄颂》[栏目:般若摄颂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