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要放下却又要念佛求生净土?
 
{返回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7

如何理解要放下却又要念佛求生净土?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四)
 

  问:老法师讲经中提到对于世出世间法都要放下。如果对佛法也要放下,为何还要念佛求生净土?

  答:佛法太多了,你去看看《大藏经》那么多,叫你放下,不是叫你统统放下;学一门,一门深入,一门之外,你要放下。那你要不放下,你门门都想学,你这一生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你决定学不好。就像在大学念书一样,到大学念书,要把大学放下,你才会毕得了业。你学一个学系,我四年就毕业,学位就拿到。你说我大学里头有几十个学系,我统统都要把它念完,你再念四百年,你毕不了业,就这个道理。所以放下是叫你一门深入,其他的要放下。不要说我读这个,想到那个经,这是你一样都学不成功。

  所以我们这一次从法国完了之后,我就到英国去访问。去年我访问了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今年再去伦敦大学,又去剑桥大学,还给他们上了两堂课。深深感觉到,他们是汉学系,就是研究中国学术,这第一等的大师没有!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外国没有一流的大师,这不能怪他,中国没有。他要学,他要到中国来学,中国没有一流的大师,他到哪里能提升自己?所以我们就感觉得积极要培养传统学术真正的一流大师。

  要什么人才能学?实在讲,古人讲得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真正发心的人,他就能做到!真正发心的人要刻苦,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最重要,要克服自己的欲望。佛法里面讲"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各个都能成佛。你不持戒,你怕吃苦,你这一生不能成就。你能吃苦,你能持戒,没有一个不作佛的。

  所以中国传统一流大师也是这样,第一个要培养道德;人没有道德,干什么都不能成就。道德要学的,头一个《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可以学,它跟比丘戒不一样,在家都可以学,善法。这四个根扎下去,百分之百的落实,然后专攻一部,像儒家经典,你学《论语》,你一生专学《论语》;学《孟子》,专学《孟子》,用十年的功夫。十年学一样,十年之后,你这一门就变成全世界的顶端,那你就大师级。能够有个十个人、二十个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就复兴起来了。所以四个根要扎稳,要舍弃名闻利养,舍弃自私自利,我常讲的十六个字,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统统放下。真正统统放下,继绝学,开太平,续佛慧命,弘法利生,那你没有一样做不好,你确实是一代祖师。

  所以我们希望儒释道都有真正发心的人。真发心,我来供养,我会建一个道场供养这些人,这些衣食住行,我都负责,你们什么都不要操心,好好的在这里学十年。可是这个十年,每天要做报告,你可不能来偷懒;偷懒,我们是不会供养你的。报告什么?就是你要讲经,轮流讲,天天讲。讲的时候,我们用网络,把你所讲的,让全世界人都能够收看,让全世界人知道你的学习水平。你这十年,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到十年的时候,我们这里没有学位,到那个时候全世界大学都把博士送来给你,你一下可以得几十个学位,你的实力超过别人。人家十年学很多很多东西,你十年学一样,这一样就变成顶尖,就这么个道理,所以并不困难。

  古时候一流的大师怎么成就的?就这么成就的。所以"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就这么个道理。你没有时间不行,至少要十年,十年等于闭关。在从前闭关,完全是自利的,独善其身,学成之后才兼善天下。现在我们没有学成,也兼善天下,每天上课,我们都用录相播出去。这样有好处,报施主恩,施主供养我们,我们每天要讲给他听,要跟他汇报。我们真学不是假学,这样就好。这是讲的放下,你学一门,其他的统统都要放下,你才会学得好。你如果说是想学这个、想学那个,那就不行,你学不好。


 


{返回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不是以音声求佛吗?
下一篇:如何管理好念佛堂?
 如何理解要放下却又要念佛求生净土?
 不出声念佛心有阿弥陀佛是念佛吗?
 怎样念佛可以为社会做最大的贡献?
 阿弥陀佛的阿字应该要念成丫?对否?
 西方净土众生形貌有差别吗?
 止静念佛很怕着魔,怎样消除魔障?
 小房子念佛被视为开佛店,能念佛吗?
 怎样念佛得一心不乱,三昧现前?
 见到阿弥陀佛像闪闪发光是什么意思?
 持名念佛得理事一心是密宗之显修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出家者不听经念佛心定下来该咋办?[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De-perception[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无量寿经讲记 心得开明 第三四[栏目:净空法师]
 题药师七佛坛城图[栏目:太虚法师]
 调伏[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蒺藜问难[栏目:般若]
 2010培训开示(四)上师瑜伽[栏目:达真堪布]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传记[栏目:李炳南居士]
 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若有佛来接引,别人为什么不见?[栏目:大安法师]
 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序言[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