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取自本心言下须见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0
取自本心言下须见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五祖有一天把大家召集来。
    “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没有般若智慧的指导,没有在自性上建立起来,就算你如何地打坐修定,也只是死后升禅定天,不能出离生死。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自性迷失了,“福”是救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在般若、在智慧、在自性中求。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不要依赖旁人,找到自己的本心、般若之性。
    “各作一偈”。自性这种东西非青黄赤白、非大非小、非内非外、无来无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何又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呢?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切的安立都是佛法的显现。当我们的心明白了之后,“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都在宣传佛法,都是禅的具体体现,所以,文字仍然是禅的一个表现方法。
    “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如果你明白了佛法的大意,衣、法都付给你。
    “火急速去,不得迟滞。”马上就去,不能问我,也不能请教别人,都得看取自心的般若智慧。
    “思量即不中用。”一思量即是落在第二念,若落在第二念就不对了,要看在第一念当下即是的那个东西。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真正见性之人,即使在战场上抡刀上阵,他也不迷失自己。在任何地方他都能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不再有任何的疑惑。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传承禅法
下一篇:神秀呈偈 不见本性
 传授衣钵
 波罗蜜
 一念修行
 当下般若行
 般若品第二
 传承禅法
 万法因人而有
 理事不二 体用一如
 开篇直指法要
 授记与付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神」的概念[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自由史观再版序[栏目:太虚法师]
 六十二、宿世情执[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栏目:杨云唐居士]
 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当代台湾佛教政教关系的再检讨(林蓉芝)[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净嵩法师(李元松老师)殡葬法语[栏目:慧净法师]
 我心中的佛[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何谓十八种珍宝人身?[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