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浅谈惜福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8

浅谈惜福

撰文 / 释海朗(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

    综观目前社会,物欲横流,人们的生活普遍提高,穿着高档衣服,吃着山珍海味,住现代化高楼大厦。一拨电话,全世界的人们皆能沟通。一开电视,应有尽有马上显现在眼前,如此等等可谓举不胜举。所有这些同古代社会的采野果,拔草根的生活,不知强了几千倍。古代传说中的许多神话,在当今社会,皆以实现了。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福报,我们前世有修,故有享福的果报。然而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不知有没有想到惜福。藕益大师曾说:“培福不如惜福。”由此可知,惜福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身为古代圣人。如颜回,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回不改其乐。还有近代高僧弘一大师曾说过:“我们即使有十分的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那不是更好吗?”大师是一代楷模、名望、修行皆是一流的,只要他随便说句需要什么,供养的人肯定是很多很多的,想享受一下,可谓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大师非常珍惜自己的福报。把惜福看的很重要,一件衣服穿几十年,一双鞋穿十多年,甚至一块洗脸毛巾也用好多年。大师是大福人,可是他却是如此惜福。纵观古之今之圣人,皆是惜福表现。

    我们的福报,比起那些圣人们,可差远了。但是我们的享受是有过而惜福就不及了。衣服有多少连自己也不大清楚,吃营养品,出门坐“飞机”等,可谓潇洒极了。但是这样对我们的福报是一个“赤”字。也许当时根本就没想到惜福。长久下去,即使我们以前所培之福如一杯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福报享尽,所修之福也就如同一杯水慢慢干沽。届时,可悔之晚矣。也许有人认为惜福是一种吝啬的表示,穿旧的、吃东西不挑剔等,把这些都归入小气之类。其实这种认知是大错特错,因此惜财惜食等都是惜福的表示,皆是一种明智的举动。

    总之,一个人的上升和堕落完全由自己的思想,行为去主宰,任何佛菩萨皆无法改变。我们应把握自己的一举一动。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点浅福,时时提醒自己惜福,并且应把“惜福”二字挂在心中,去创造清净世界。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你是猫,还是碗?
下一篇:学会感恩
 反省
 我向往诗意的生活
 一个印度智者的故事
 安祥与活力并行
 良心
 再回首,梦断归途
 从师授之
 安祥自若
 我的选择
 我望着车窗外的妈妈,流泪不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脱道和南传佛法的不同之处(给大陆同修的公开信)[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六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请为弟子们开示,未受菩萨戒的弟子不能诵菩萨戒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皆大欢喜 破铜烂铁也能成钢[栏目:往事百语]
 寒山寺(古吴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0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包容,和谐,快乐--弥勒信仰与和谐社会浅述(潘建国)[栏目:佛教与经济]
 部派佛教对大乘佛教的影响(罗衡林)[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皈依 五、小乘、大乘、金刚乘皈依释义[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关于“嗡啊吽”念法的问答[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