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精进与慈悲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66
精进与慈悲
 「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子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亦不异色,受想行识,亦知是空。」 
 
首先,我们学佛修法的动机要正确,若有不正确的动机,恶的动机,或不恶不善的动机,这些都要除去,要建立好的动机。
 
动机可分二种,一是比较小范围的发心,一是发大菩提心的动机。小的动机主要是为了白己的利益修法,虽然没有错,但是太小了;大的动机就是利益广大众生的大菩提心,我们要想到如虚空般的众生,愿他们得到快乐。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用功,尤其要接受般若波罗蜜多的教法。有这个善的动机,可以得到成佛的因。所以我们要发愿一切众生得到究竟安乐,树立善的动机。
 
五圆满,是解释般若波罗蜜的开始。具足五圆满之后,佛入深明定,观音菩萨、舍利子得到佛的加持,互相间答。
 
发菩提心的层次
菩萨有很多种,有的是普通的菩萨,有的是登地菩萨,例如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萨,这些大菩萨几乎已除去所有的烦恼障及所知障。
 
发菩提心有三种:
 
像国王的发心。意思是说:国王是先想到自己的权利,再想到利益百姓。有些菩萨是先利益自己,再度众生。 
像船夫的发心。船夫都希望船上的人包括自己在内,顺利到达彼岸。这些菩萨希望自己与众生同时成佛,是中等的发心。 
像牧羊者的发心。牧羊者有很多羊,他先想到把羊送到有好的水边,他仅想到羊的利益,而不顾自己是否会碰到下雨等事情。好的菩萨是先知道众生苦,先拯救他们,先让众生得到究竟成佛的快乐,而后自己再成佛。 
刚才提到三种发心,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他们的发心像牧羊者,都先想到众生,所以他们是大菩萨。事实上这些菩萨早已成佛,他们是为了度众生,帮助众生成佛,才再现菩萨相。
 
了解空性,必须精进
观音菩萨已经具足一切慈悲的功德及遍知,因对众生慈悲,所以常以慈悲之眼看众生。观音菩萨除了具足慈悲、智慧、功德之外,「自在」是观音菩萨不同于其他菩萨的地方。
 
观音菩萨由深妙禅定的加持,透彻了解万法实相的意义、精神,知道万法实相是空。要了解这些必须精进,因为这里面的意义深广。所以观音菩萨在般若深行时,照见五蕴,知自性空。对于不了解空性的众生,生起大慈悲。而了解空性的众生能从五蕴色受想行识了知「五蕴能生不净」。所以五蕴本性是空,但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
 
观音菩萨与舍利子的所问所答,都是佛所说的法。舍利子是小乘的,他彻底了知四谛法和人无我,对于万法无自性的空性,他不了解。这里是由于佛的加持,使他产生想要请教的心,让他可以了解般若波罗蜜,而得到利益。舍利子在观音菩萨行持般若波罗蜜深行,照见五蕴皆空之后,请教观音菩萨:这里还有很多菩萨,他们要如何了解般若波罗蜜?如何了解空性?如何利益众生?
 
下面是舍利子请教后,观音菩萨的回答。首先提到善男子、善女人,可分二种,一种是可以修般若波罗蜜,一种是无法起修。可以起修般若波罗蜜者必须对众生有慈悲心,对正法有信解心,对三宝有信仰,否则就无法起修。
 
两种方式理解空性
《心经》的内容就是般若波罗蜜,它的含义深广,可分两方面来解释,一是字面上直接的解释,一是暗示的方式。
 
直接的解释是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色、无想、无眼、无舌、无耳」等,这些都表示万法性空,世俗谛都是无自性的。这是由字面上来解释空性。
 
由暗示上来解释空性,是由初地到十地或五道修行上来说。无色、无声、无耳代表初地到十地的修行过程中,如何去除受到的挫折和障碍?这些都由般若波罗蜜中得到暗示。
 
由于佛的加持,在场的菩萨都可以体会万法性空的道理,但是对于后来的人,就要加以解释。因为不解释就不能了解,尤其龙树菩萨《中观》所提到的万法性空,他是就理论来说,以智慧来解说空性。后来的月称、寂天菩萨也都用理论来推论万法空性,都是直接来解释空性法。
 
暗示空性是从次第上来说。弥勒菩萨五大论中《现观庄严论》是从初地到十地的次第来解说空性,因此弥勒法门主要是以暗示来解说空性。
 
慈悲心能消业障
无著菩萨修弥勒法门十二年,没有得到相应,因此想要放弃。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只受伤的狗,无著菩萨从内心生起慈悲心,想救这只狗。狗的伤口上生了很多虫,如果要救狗,虫便会死;不让虫死,狗会死。于是他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给虫吃,为了避免伤到虫,还用舌头把虫舔下来,放到肉上,这样既可救狗也能救虫。就在他舌头碰到狗身时,弥勒菩萨现身了。
 
由此可知,必须对众生有很大的慈悲,始能消业障,这是弥勒菩萨示现成狗对无著菩萨的考验,而无著菩萨也真实生起慈悲心,所以能成就。后来无著菩萨跟随弥勒菩萨学五大论,这是由弥勒净土带来的,最主要的是《现观庄严论》,内容很多,归纳起来有七十品,扼要的讲述般若波罗蜜。
 
再来是五蕴,色是形像、受是感受、想是分别、行是行为,这些本身都是空的,我们要了解五蕴本空。龙树菩萨是以理论来说万法皆空,这里也是,要先观因,再观果,先看因的本性,再看果,从因果中了解空性。
 
龙树菩萨说万法是缘起法,不是自性存在的,所以是空性。缘起法的意义很深很广,简单来说,世间法的一切皆是相对待的。仁波切以手中长短两支香来比喻,提到长短我们都很明白,不会以长为短,以短为长,但是如果把短的换成更长的,前面的长的就变成短的了。
 
文章:节录自创古仁波切《心经讲记》一书,P.16-20。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随喜
下一篇:智慧与心性的境界--藏传佛教中的五方佛造像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3
 开展佛性的道路──开示「自生」与「对生」观想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五他圆满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五自圆满
 月灯·起亲想·第二十七章 布施之利益
 离苦得乐,请你这样做! (下)
 止观禅修·第二部分 “毗钵舍那”:“观”的禅修
 三乘佛法心要·辞汇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修持佛法的障碍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自我的审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治业之本?[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信佛带有一种功利性,并不是真正的信仰。请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佛?[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发一个真实的、利他的慈悲心[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解义慧剑释 第十二课[栏目:解义慧剑释]
 树苗 Seedling[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七)[栏目:杂阿含经]
 羚羊在哪儿[栏目:拈花说禅]
 怎样做一个佛教徒 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栏目: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金刚之智 第七章 逆境与磨难[栏目:妙华法师]
 佛法要义(1)[栏目:日常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