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要守护誓言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7

为什么要守护誓言

很多人认为修密法成就很快,密宗的灌顶也很殊胜,确实也是如此。米拉日巴尊者曾说:“如果一个放弃今生富贵安乐的成器弟子,向一位具足师德的上师请开密坛灌顶,并不间断地修习生起和圆满二次第,上等今生今世成佛,中等临死或中阴身成佛,下等也将在七世或十六世以内成就佛果。若无成就,必定是三昧耶行不清净。”这里说的“三昧耶行(也称三昧耶戒)”即密乘“誓言”,它包括两层含义:若严守誓言则可焚烧不善业;若失毁清净身语意之誓言则被地狱之火焚烧。

“誓言”虽然是密乘三昧耶戒的别名,其中却包含了三乘戒律(即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的菩萨戒,密乘的三昧耶戒),从我们进入佛门受皈依戒、居士五戒,然后学习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出家受比丘(比丘尼)戒,学密以后还有密法的三昧耶戒,这些所受持的戒律,都是我们承诺要守护的誓言。

一切成就的根本就是清净无染的誓言,诸佛菩萨的悉地和加持都来源于圆满的誓言,圆满的誓言是我们成就解脱的桥梁。守护誓言者,能够任运成就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圆满一切所愿,受人天敬仰,得诸佛菩萨加持,并且增上修行觉受和证悟。《大庄严续》中说:“具有誓言瑜伽士,获得稀有大成就,四种事业无障碍,增上殊胜之证悟。”

当我们发誓要守戒却没有如实去持守的时候,就是违背了誓言,就成为将来堕落的种子。莲师说:“若广受戒而不持,罪能毁汝。”失毁誓言的人就像漏底的水桶,任何时候都得不到上师的加持。他们的烦恼障和所知障非常严重,因此生不起禅定和胜观,并且后世将转生于三恶道。

密乘誓言是三乘戒律中最严厉的,虽然违犯别解脱戒、菩萨戒的过失非常大,但是比起违犯密乘誓言的过失要小得多。修密法的人如果失毁了密乘根本支分誓言又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忏悔,现世会遭遇种种不幸,会令人不喜欢,屡遭疾病灾害,所想不成,一切修行成颠倒,后世会连续不断地转生于痛苦不堪的金刚地狱。《密藏续》中说:“失毁根本誓言者,一切修行成颠倒,且于不情愿之中,遭受种种不悦事。”又说:“如若失毁分誓言,则无成果堕恶趣。”失坏密乘誓言的人即使得到再多的灌顶,依止再多的金刚上师,或者广泛地闻思经续论典,也不可能生起一点点的证悟;失坏密乘誓言的人,清净的传承从他这里开始就中断了,如果这个人去传授密法,由于他的传承不清净,依止他修行不会有成就;失坏密乘誓言的人,就像一个烂苹果放在一堆好苹果里面,很快这堆好苹果也会被腐蚀烂掉;密乘弟子誓言不清净就是伤害传法上师,会影响传法上师的住世时间,会影响上师转*轮。

即使是在梦中出现破誓言的罪业,醒后若未立即忏悔也将堕入恶趣,更何况是真正破誓言呢?

在佛经及一些大成就者的开示录里,有很多关于应该守护的誓言不严格守护,今生遭遇众多违缘,死后堕入地狱感受无量痛苦的公案。《多洛尊者见闻记》中这样描述:在一片燃烧着的铁质大地上,每个人的四肢都钉着铁钉,身体无法动弹。狱卒们往他们身上浇铁水,然后用燃烧的铁车反复碾压,使他们的五脏六腑都从口中流出,在极度痛苦中死去,但旋即他们又会复活,继续承受痛苦。尊者问狱卒“这些众生为何受这般折磨?”狱卒说:“他们在人间时,经常骑乘牛马,诬陷上师,不听上师的教诲。接受灌顶后,不遵守盟誓,所以有此异熟。”

很多人说:既然失坏誓言的过失这么严重,我不受这些戒不就可以避免了吗?不可以,这是因为佛法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戒、定、慧”三学中,其中“戒律”是一切佛法的基础,要想修学佛法就必须以持守戒律为基础。导师佛陀曾说:佛法存在与否的主要标志是戒行,有戒行便有佛法,无戒行便无佛法。有了戒律,身口意的行为才能成为我们积累福报的来源;没有戒律,就不能获得清净的人天身,不能得遇正法、不能得证菩提、不能圆满佛道。佛经中说:“戒律如大地,所有一切功德,都由大地生。”

如果你不想通过修学佛法获得解脱,当然可以不受戒。但如果你想解脱,那么从皈依三宝的那天起,我们就在佛前立下了誓言,我们就应该遵守皈依的学处。之后,随着我们对佛法信心的增长,还会陆续受持居士五戒、菩萨戒、别解脱戒等等。修密法更重视戒律,密宗的戒律是在灌顶的时候同时授予的,只要接受和得到了密宗的灌顶,就必须同时宣誓受持密乘的三昧耶戒,而灌顶又是修密法必经的程序,没有灌顶的开许和授权,就没有办法得到传承法脉以及修法等的资格。

现在,我们都已经皈依了三宝,并且都在修学金刚乘的无上大圆满法,每个人都受持了各种戒律,因此,学习这些戒律并且严格守持所受持的戒律是非常重要的。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过失可以补救
下一篇:让二菩提心融入生活
 慈成加参仁波切--修法问答
 2013年度共修总集回向
 不了解上师的功德不可能真正地恭敬上师
 遥唤大恩上师尊
 阿秋法王开示节选
 忏悔
 出离心增上的衡量标准
 禅定的力量,要懂得
 关于修行的障碍和对治方法的开示
 实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走进精神公园——访王雷泉副教授(江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四法宝鬘》导读 卷首语 序 目录[栏目:谈锡永居士]
 何谓精进修行?[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轮王七宝)[栏目:佛教的法器]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栏目:经文]
 七十四世 石钟松波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第三章 般若中观和禅宗不是了义正法吗? 第四节 禅门不可欺[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八大人觉经 经典[栏目:佛遗教三经·白话文]
 超渡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四 佛门谦称[栏目:佛教丛林观]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