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未来之展望
 
{返回 菩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3

佛教未来之展望

菩提法师    

  前面的话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对于未来,我们原本无需太多的奢求与不必的担忧,因为世界从来都不会接受谁的安排与主宰。时间像奔腾不息的江河,把人类历史的画卷全面地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明天。阅尽沧桑,堪破苦难的佛教,在未来,将为人间谱写怎样的篇章?

一、僧伽教育的发展与前瞻

  1、住持佛教与僧伽责任:僧伽是佛陀的追遂者,是达磨的奉行者,因此确定三宝的地位,维护三宝的尊严,将是决定佛教兴衰的关键。赞僧莫呵僧,亦莫衡量僧,随佛修行者,住持正法城。

  2、僧伽教育与整体素质:教育是佛教能否立足于未来社会的根本,而僧伽教育的培养,则是未来佛教的动力。只有重视僧伽教育,才能使佛教的整体素质得到加强,才能使佛教立于未来宗教信仰的不败之林。

  3、僧伽形象与现代社会:随著社会科学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未来社会必将呈现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模式,这就需要造就一大批有信仰、有知识、有文化的僧伽青年,以适应佛教与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

  4、僧伽建设与佛教发展: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由此,僧伽自身力量的加强,组织建设的完善,僧格的养成,是佛教再发展的根本保障。汲汲于名利的追求,不甘淡泊的生活,是僧伽堕落的大忌。


二、佛教文化的研究与开展:

  1、佛教文化交流与探讨: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曾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菩提迦耶到那烂陀寺,从敦煌石窟到乐山大佛,从玄奘西归到鉴真东渡,无不为佛教文化的交流与探讨,刻下一卷卷气壮山河的画页。

  2、佛教研究机构的设立:佛教存在于世间,不仅仅是留下了汗牛充栋般的一大藏经,而且留下了佛陀那诸行无常的世界观,缘起无我的人生观,涅槃寂静的解脱观。故尔,深入经藏的研究与体悟,是未来佛教的必须。

  3、佛教文化的普及大众:从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理解佛教,使佛教文化真正走向世只界,步入社会,普及大众,惠利人群。而这第一步的开始,则应从幼儿教育著手,只有从他们开始,才能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但是,这场革命必将是长远而艰辛的。   4、佛教文化的多元趋向: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使得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或进行融合,或进行重新的整合,或进行相互的排斥。佛教文化亦不例外地将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别的组合:如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教等的兼融并蓄。


三、人间佛教的倡导与弘扬

  1、慈善救济与社会福利:佛心者,大慈悲是。慈者与乐,悲者拨苦。释迦如来正是禀承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思想,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一切有情中,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才能表达佛教的真正精神与内涵。所谓: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2、道德伦理与经济生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未来社会,必将引发道德伦理的危机。因此,佛教应积极倡导以五戒、十善业道为基础的道德观念,进一步以正常的经济生活来引导社会的和乐生存与互助共荣。

  3、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工厂林立,空气受到严重污染;森林的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灾害不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日益高涨。佛教的有识之士,亦应对此做出理性的选择,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变得非常恶劣。

  4、反对战争与维护和平:释尊为国际的非战主义者,他热爱和平,反对互相侵略争霸。他常说:“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具舍,卧觉寂静乐”。因此,作为佛法的奉行者,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乐而努力。


99、5、28 莆田南山广化寺


{返回 菩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法印与现代人生
下一篇:念佛能断除烦恼吗?
 第三只眼看净土
 念佛能断除烦恼吗?
 禅与禅宗略说
 印顺导师之治学方法举隅
 人间佛教发微
 《三论玄义》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论述
 我终于在台湾见到了印顺导师
 仰止唯佛陀 俯首礼太虚
 三法印与现代人生
 读印顺导师之《方便之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利益一切众生的准提咒(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栏目:陈坚教授]
 那个和你吵的人,才是真疼你[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栏目:净空法师]
 唯识观大纲[栏目:太虚法师]
 十七、唐若兰女士刻地藏十轮经自述灵感[栏目:地藏菩萨灵感记]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栏目:达照法师]
 佛教逻辑与因明论式的运用[栏目:因明与辩经]
 爱吃梨子的戒尘[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