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家的调息妙法“六妙法门”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783

佛家的调息妙法“六妙法门”

摘自《禅定指要》
 
    传入中国的修息法门,还有六妙门。因其修习的进程有数、随、止、观、还、净六步,所以称为六妙门。这一法门是为慧性多而定性少的修持者设置的。修这一法门,常在欲界初禅中,即能出现大飞跃式的顿悟,所以也不可小看六妙门。任何易修的法门,只要能与修持者相应,就会出好的效果。六妙之妙,是指可以通向涅槃境界。六妙门属于不定禅法,只要巧行六法,在任何一个阶次上,都可生发无漏,迅速证道。

  1.数
  方法是上座之后,静心息虑,屏除外缘,调和气息,全身放松。气息应调至缓细匀长,不涩不滑,然后默数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息,从一数到十,再从头数,如此往复循环,用数息来控制心念。体弱者,可数在吸上;健康者可一日数吸,一日数呼。先是修数,待能任运自如,感觉息变得虚凝,心相也渐细了,自己也觉得数也是粗了,不想再数,那么就可以修“随”了。

  2.随
  修随,放弃数法后,一心依随气息之出入,心念微微,体察观照,切忌念重,心念始终随息而不分散。这是本步中之第一境界。
  待修随进入较好境界,心念渐细,无论息长短出入,都能相依,十分自如,心态怡然凝静,这就是与随相应的境界。这时觉得随息也是粗相,不想再停留于这一境界了,那么,就应舍随修止了。

  3.止
  修“止”是心不念“数”,也不念“随”,静凝自心,不缘不想,时间久了,就会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此种定境,亦须巩固。有的人修数息和随息的时间都比较长,但从随入止就比较容易,这是因为前两步都是为止创造条件。但须明白,易得即易失,故应巩固,以提高定力。

  4.观
  心处于止的状态久了,会出现轻度的昏沉迟钝(即了知事物的能力降低)或精神不振的现象,这时应舍止修观。这里,先要求作简单的观,即观照息入息出息遍全身的状况,观息的冷暖涩滑的状况。若在观中,细微的思察,突发胜解,那是好事,但若不发,也不去追求。但如上法观之即可,能去掉沉没不振等现象。

  5.还
  观久了,心会浮动散乱,应舍观修还,即回复到数息随息上去,重新达到止。这时的止,境界就提高了,经过多次循环反复,得到的定,就与以前大不相同。

  6.净
  经过一定时间的修持,定中不起散乱,不现掉举沉没之相,能较久地处于定中,而且久坐不疲,心也泯泯转细,出现细住之相,后觉得定心自然明净,不起妄想分别,这就是修净。净的境界也是由浅入深的。心离欲界而入初禅是一种净;照见五蕴皆空,尘垢皆除,是更高的净。

  六妙门亦称不定止观,即是说修持者以不同的指导思想来修观,会有不同成就。若以上述方法修,属世间禅。若以小乘佛教的教理修观,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苦观空,观无我,达到契证无我而空的空三昧,这就是出世间禅了。如果以大乘教理修观,反观心性,从而契证真实,则成为“圆顿”的出世间上上禅了。若于六妙门中任选一适合自己的方法入手而入定境,也是可以的。若所选不当,修之无效,则可于六门中再选一门作为入手功夫。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定,人体的修炼之道,开发之道,解脱之道
下一篇: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逸尘)
 静坐指导 静坐原则 静坐为什么会产生八触?
 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达义法师)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四念处
 盘腿打坐健身心
 谈焦虑(韩桂春)
 继程法师·南加州禅修指导摘要(林淑德)
 入定的四个层次(万行法师)
 禅定,人体的修炼之道,开发之道,解脱之道
 如何修禅定?(圣严法师)
 正确的禅修心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功德之本颂[栏目:雪歌仁波切]
 早斋开示 从内观开始修[栏目:如瑞法师]
 生死大事 - 可以代死者捐器官吗?[栏目:方外看红尘]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栏目:净界法师]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六·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栏目:所依经典·显]
 《坛经》浅说(黄志辉)[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求戒归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见性成佛 第七天[栏目:如本法师]
 仅修出离心与菩提心是否足够[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中阿含经》卷17[栏目: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