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1 前言
 
{返回 法海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69
法海集   (三)      

龙树菩萨  造

法海  讲授    吉卓    记

本集共四部分,第一为中观论,第二增上生与决定胜,第三释菩提心论,第四法界赞,均为龙树菩萨作品。

 

第一                  

                                      

一、前言

    此次因为时间关系无法全部讲完,只以四谛安立为架构,其中流转与还灭的几品讲完,其余尽能力讲多少算多少。我们大多是认识的朋友了,你们求学的心很强,这大教典是很广泛的,我自己也不是很懂,很难跟你们解释。但是唯一使我们庆幸的,今生有此难得的机缘,能够听闻正法。在学习和听闻中观的时候,必须要以自己的智慧辨别思惟中观的内涵,不但如此,而是把辨别和观察学习的心得,运用在心上,运用在生活上,这样才有好处。

    具足善巧与成就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当初在鹿野苑转第一次*轮,就是四谛*轮,阐述四谛的内涵。第二次*轮和第三次*轮最主要是大乘的经典;第二次转无性*轮,讲解空性的道理,非常的深广,有些众生因为无法了解诸法无自性的道理,以及诸法并非从境上有(并非自相或自性存在),有些众生误解了,无法体会这甚深的道理。所以在转第三次*轮时,释迦世尊就很善巧的引导他们,说诸法并非是无自性的,由三种法性而成立三种的无自性。就是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三无性,各有不同的定义,而且无自性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释迦世尊以善巧的方式来跟他们解释,这是属于唯识宗的说法;另有一种说法,就是在转第二次无性*轮的时候,于是了解空性的智慧。众生的心虽然有污垢,但是暂时性的,并非是自性有的。因此转第三次*轮,讲到如来藏。这又是大乘宗派的另外一种说法。

    今天我所讲解是以无性*轮为主。龙树菩萨作了很广大的佛教的事业,以戒来讲,他曾经著作一部论;以无性*轮也就是解释佛陀甚深密意的经,他曾经著作中观理聚六论;以第三次*轮来讲,他也写过一本有关如来藏的,我们称为「法界赞」的一部论。

 

{返回 法海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2 礼赞文
下一篇:法海集四 第五部分:见及乘差别备忘录 释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4 解脱之道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4 菩提心生起令不退
 法海集五 第三部分:修心八颂 1 概说
 法海集三 第三部分:释菩提心论 2 佛法精华:菩提心与空正见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7 结赞
 法海集四 第四部分:宗义学说断谬论释要 佛法问答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2 修习殊胜菩提心
 法海集四 第二部分:菩提之道 佛法大要
 法海集四 第三部分:六十如理论 概说
 法海集一 第三部分:福德与智慧 5 附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为父母众生的解脱而精进修行[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清净道论 第二十 说道非道智见清净品[栏目:觉音尊者]
 救西洋之乱即救世界之乱[栏目:太虚法师]
 禅茶有感 浅悟佛理[栏目:禅茶文化]
 如是用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莫舍己道勿扰他心[栏目:索达吉堪布]
 善恶业报经新讲(1)[栏目:梦参法师]
 印祖故事 78、温光熹妄想纷飞,老法师呵斥教诫[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净土疑辨[栏目:莲池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