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给企谦仁波切开示——上师瑜珈 (三)
安住于见地之中
真正自生俱生智的意义无法以凡夫智力来理解,它必须透过领受加持以及接受上师口传教授,并真正付诸实修,我们才得以真正认出自心的本性。虽然学者们的著作对于掌握真正自心本性能有些许帮助,但是心的本性无法言传。心的本性只有透过自己的修持,才能够自己了悟。藉由闻思带领我们展开禅修,而实修能够带领我们真正体验见地的意义。
这些教授属于实修传承,也就是体证的传承(the lineage of xperiential realization),这必定如此,因为真实的自心本性远离一切言说与戏论,换句话说,只有在超越概念的状态下才能体悟自心本性。
只有在接受上师引介并根据上师的教法来实修后,才能了悟本觉。如果一位行者修持得很好,就能领受加持。透过加持并应用上师对真正心性的相关口诀教授,我们就能够认出本觉并安住于(这样的)见地之中。
有些上师能透过各种法门来向弟子介绍心性,他们能透过眼神或手势来引介。让每个人都惊吓的巨大雷声在上师的善巧方便下,就可能成为介绍心性的时刻。
一旦超越概念的状态生起,上师就会指导弟子安住在那样的状态之中。
对于那些能够安住于超越概念的人来说,上师就有可能会给予介绍觉性的教授。上师告诉我们当心处于空性时,在体悟空性的状态中,自生本觉就会现前。这就如同我们一开始能先认知空性,接着在空性状态之中,我们的自身本觉就能够自证。
心的自性很难用言语或来表达,也很难用实例来阐述,因为它非常微妙。然而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常用象征的方式来介绍心性。在教授中常援引很多例子,但这些只是让我们了解要认知出什么的指标。
举例来说,教授中说本觉就像金刚或钻石,意思是它有力量能够切割任何东西。本觉能够洞穿念头,如同金刚能切割任何东西一样,但金刚无法被任何东西摧毁;同样地,本觉无法被念头摧毁、伤害或干扰。
另一个例子是心的自性被形容如同在虚空之中。虽然它就像虚空一样是空的,但并不是空白一片,什么都不知道的空。真正的心性具有明的特性,因此具有了知空性(empty knowing)的特质,不像物质的虚空无法去感知任何事物。
我们说觉知就像在虚空之中,是因为我们无法精准定位它。当你想要找寻心的本质在哪时,它就消失了,不管在什么地方你都找不到它。为了了解这一点,尽力练习寻找心的禅修,试着去发现是否心或念头从某处生起?安住在某处?要去何方,或在何处息灭。
真正的心性也被形容像是虚空的回音。虚空是引介法性(现象本质)的最佳例子之一,虽然我们找不到它,但是能够认出它。一开始我们的认知不会像虚空一样广阔,就像学习放下执取时自然会发生的情况一样。执取会束缚与局限我们对见地的体验。
欲指出心性,我特别喜欢引用萨迦班智达的箴言:(心性即为)在两念之间,不见断的相续光明。
当前一念已经过去,后一念还未生起时,会有一个间隙,一种无念(thought –free)的状态。虽然这个状态没有念头,但并非空白无知,而是有一个能感知万事万物的层面(knowing aspect, salcha)。当在无念状态中认出这种知晓的层面时,事实上它就是不见断的相续光明。
一但认出这种相续光明后,虽然它一直就在那里,但很快我们又会失去它。当我们从无念状态中离开,妄念又再度生起时,我们就失去了它了。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实践萨迦班智达所教授的精义。再度回到两念之间的状态,认出自性空(empty essence),但进入这个无念状态时,必须对空性的觉受没有执着。
我们只需要认出无执了知空性的特质,也就是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仅只是认出这种状态就可以了。现在安住在这样的认知状态之中,不要被念头所左右。一旦我们分心,就把心拉回到萨迦班智达的偈颂上。不管生起什么念头或觉受,
只要再度转向自心,认出空性,在认出空性的当下,念头就会消于无形。
这是持续实修的要点,让我们学习怎样能认出并开始实修安住于见地之中。这是萨迦传承有关见地实修的要义,也是大圆满及大手印的要义。
实修安住于见地之中需要特别精进。一开始我们对空性的认知无法保任很久,因为我们很快就会分心并落入二元分别的概念之中。若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就无法再回到见地之中,因此我们需要精进努力练习安住在当
下(attentive presence),不这样努力精进,就无法安住在地见之中。
安住当下是正知与正念的结合。正念代表忆念自心本性,也就是空性。除了记住要认知空性以外,因为心能够了知周遭及内心的变化,因此要了知心的明性也在持续地运作。
正念是明性的功能之一,它能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也能注意到我们何时分心或开始妄念纷飞。一旦我们发现失去自心正念,正念能把我们再度拉回到自心的本质上。
现在我们能够了解安住当下本质的意义,这是安住在见地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精进实修安住在连续见地中的关键。
把心带回到念头的间隙(空无自性的自心本质),是止的面向。认知出明光,也就是无执了知空性的无念特质,是观的面向。
很多人都很喜欢领受加持甘露丸,认为吃下这些甘露丸可以获得加持。甘露丸很重要,但那仅只是外在的甘露丸,可帮助人们累积福德资粮。真正的甘露加持是自心的本觉智慧。我们需要认出本觉,这么做是为了要累积智慧资粮。
在灌顶时,如果你具足信心,就可领受加持并认出真正的自心本性。即使上师是一介凡夫,但只要具信领受灌顶,你就能获得诸佛菩萨及传承上师的加持,能够获得心性的体验。透过加持而产生的心性体验,称为俱生智降临,行者在实修上师瑜珈领受灌顶时,也可能反复出现这样的觉受。
当我们的实修融合领受加持,将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理由来对上师产生敬信、感恩及虔诚心。一旦我们认出上师所揭露的见地,就能感受到他为我们揭除无明迷妄的障蔽—亦即烦恼之源—的大慈悲。〈下期待续〉
——转自萨迦文殊佛学会《文殊》季刊2009第四期
上师瑜珈:持守见地
教法中有言,白天要观想上师在自己的头顶上,夜晚则在心中。白天观想上师坐在顶上莲座中,夜晚入睡时则可观想上师融入自己,以光体安住在心间,这是入睡前的一种修持方法,观想上师在自己的心间然后入睡。
透过这样的禅修,可以得到加持,而且在观修「持守见地」时也容易更上层楼。藉由传承的加持,你自然会被引导迈向「持守见地」的康庄大道。
重点就是将上师融入于心,然后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真正融合,时时安住于上师所传示的心性所在。日以继夜,每一次上师溶入己心,我们就安住其中并且体悟其空性。在这样的加持之下,我们就能体验到空性。我们必须让自己持续体验透过上师的加持而产生的空性觉受。在体认空性的某个时刻,清净明光、自性本觉必然生起,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适时体悟。只要你能尽力修持,就能净化许多罪业与障碍,更能因此而得到许多的加持。这个重点就是,心愈能安住于空性,则愈能有效地领受上师的加持。藉由领受的加持,我们集聚福德资粮,藉由安住于空性,我们集聚智慧资粮。
修持上师瑜珈,我们观想上师现于面前,上师是观想的对象,以自己传法上师的形象象征上师,然而,胜义上师则是指人人自身的本觉智慧,或本觉俱生智。
上师瑜珈:体悟心性
一般的情况下,不必很直接地谈到见地,因此许多的法本及教诲通常也只给予间接的解说。当一位上师为一大群弟子灌顶时,通常他针对四灌顶的见地观修只会给予一般性而且简略的解说。然而,因为这些教法是针对亲近的弟子,所以我要做更深入的解说,使大家得到更大的利益。如果上师特别慈悲,对于亲近的弟子,尤其是对领受教法深具信心者,是可以清楚解说、倾囊相授的。如果上师清晰地解说教法,弟子是有可能对自己的心性获得实际的体验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则吾人对空性的修持就会像虚空般的一片空白,什么觉受也没有。
本觉俱生智真正的意涵无法用知识来领悟。我们必须要透过领受上师的加持和口传,并且一定要实修,才能体悟心性。虽然学术论著对心性概念的理解是有帮助的,然而心性的本质根本超乎世间的语言文字。心性只能靠各人经由实修,各自体悟。由言铨进而实修,透过实修逐渐对心性的见地获致实际的体验。
这些教法隶属于实修传承,也就是亲身体悟的传承。事实必须如此,因为真正的心性不受任何言语造作及抽象知识概念束缚。也就是说,只能在毫无妄念的境界中体悟。觉性只能透过上师的教导并依照口诀传授之修持而体会,如果修持得好,就会得到加持。透过加持和上师对心性的口传教授,弟子方能体悟觉性,也才能安住于见地。
不同的上师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传示心性,或用眼神,或用手势,有些上师可能会巧用吓人的如雷贯耳声响来传示心性。一旦毫无妄念的状态生起,上师便会指导弟子安住其中。
对那些能安住妄念不起的弟子,上师会给予觉性的传授。上师会告诉我们,心性虽空,自性本觉却一向存在空性的体悟中。正如我们一开始能体悟到空性,同理我们的本觉在空性中也能自我体认。
第四灌顶,空性的意涵很难用文字解释、或举例来说明,因为它实在非常深妙。不过,基于需要,通常还是须用象征性的方式介绍心性。各种教法中曾经使用许多例子,不过都仅是针对须要被体认的要点遥遥指引而已。例如,教法中说,觉性如金刚杵或金刚钻,其利可断万物。觉性可断妄念,正如金刚钻可切割任何物体,却不为他物所断。同样的,觉性无可断裂,无可摧毁,也不被妄念所动。
另有一个例子:空性觉知被说成如同虚空的中间。亦即,空性觉知虽然虚空如空间,却不是一片空白,不是没有觉知的虚空。觉性其实具有明晰的特质,亦即它在空性之中具有知觉,而不像物质世界的空间那样无知无识。我们说觉性如处虚空之中,是因为根本无法指出它的位置,当你想要确立觉性的所在,它就消失不见。因此,空性觉知也被说成像是空中回音。然而,虽然无法指出它的所在,吾人却有方法体认出它的存在。当这种体认透过修持逐渐坚固,觉知就会越来越宽广开扩,如虚空般。用虚空做比喻是传示法性——或万象的本质——的最好的方式。
我特别喜欢用萨迦班智达的一句简单开示来直指心性: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之间,清净明光不断持续展现。当上一个念头已经过去,而下一个念头尚未生起,此时便有一个空隙,一个无念的状态。不过,虽然是无念,它却并不是一种完全空洞、无知的状态。事实上有一个能知的面相能体悟一切,这个意念上能知的特性通常仅是剎那的意识,也就是说它在瞬间不停地改变,然而,当我们体悟到这特性,事实上它就是不断持续展现的明光。
一旦被觉察到,明光就会很快地消逝无踪,虽然它一直恒常存在。当我们一旦离开无念的状态而再次升起妄想时,明光就不见了。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思维萨迦班智达那句开示的意义。我们必须回到念灭与念起之间,体悟心识的空性。必须进入无念的状态,对于空性没有丝毫的贪求或执着。
在无念状态中,维持能知而不执着的状态,这就是须要证悟的津要。我们应时时维持这样的体悟,不让任何念头分心。一旦我们被念头扰乱时,要立刻想起萨迦班智达那句开示的意义。不论任何思绪或感觉升起,都须再度往内观心,并体悟空性。在体悟中妄念自然消逝。
这就是持续禅修的要诀。这就是学习去体悟并且开始禅修「持守见地」的方法。这就是萨迦传承修持见地的要旨,也是大圆满和大手印的要旨。
观修「持守见地」需要某种特殊的精进。刚开始时,体悟空性无法持续很久,因为我们很容易分心而陷入二元论思惟。如果没有觉察这一点,将无法回到见地。因此,我们必须在专注中精进,不这样特别的精进则无法维持见地。
专注结合「专」与「注」,「专」意即记住你的心性,也就是空性。除了记得体悟空性,我们心中明晰之特质持续起作用,清清楚楚觉知周遭及内心发生的事。
由于明晰特质的作用,「注」会注意周遭发生的事,因此会觉察我们何时分了心,或者妄念纷飞。一旦觉察迷失「专」的本性,「专」会再一次带我们回到心性。
能够了解专注的意义对「持守见地」是必要的,也是精进持守明空不二心性见地的要诀。回到念起念灭间的空隙,去领悟吾人心识的空性本质,这就牵涉到「定」的修持。另一方面,为了要证悟清净明光,体验到那种无念、空性之中无所不知、却又无所执的境界,则势须勤修「慧」。
人们喜欢吃甘露丸接受加持。甘露丸很重要,但也只是外在的加持药丸,可以帮助人们圆满积聚福德,而真正的加持是个人自己的本觉智慧。要圆满积聚智慧,我们须要去体悟觉性。
修持上师瑜珈,必须观想上师与我们的心合一。直到我们的心完全与上师的心合一,上师与我们的觉性无二无别。
当上师与我们的觉性合于一味,这就是所谓的胜义的上师瑜珈。自然安住于上师与自性无二无别的状态,就像水与湿气会一直在一起,无法分开;同样地,我们安住在与上师的心无二无别的状态中。
上师瑜珈:四灌顶
当弟子们更加努力修持上师相应法时,便会从上师处依序领受到四灌顶。透过加持与实修,你自己便会体验到宝瓶灌顶的一些智慧,即「显空的智慧」;或者开始体认秘密灌顶的智慧,即「明空的智慧」;同样地,你会体认智慧灌顶的智慧,即「乐空的智慧」;最后,你会了解名词灌顶的意涵,就是「本觉空性的智慧」。
这么一来,你的信心与热诚会大幅增长。有一说是在灌顶时你便能体验四灌顶的意义;而修持与每一个灌顶相关的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就能了解每个灌顶的意义,并生起相关的智慧。另一说是,透过修持上师瑜珈,你便能体认四灌顶的意义。
如果有人能圆满接受灌顶的加持,在宝瓶灌顶时就能体认显空不二,若能领悟这样的体认,就是显空不二慧。
领受秘密灌顶加持,可体认明空不二,若能自观内心、领悟这样的体认,就是明空不二慧。
领受智慧灌顶加持,可体认乐空不二,若能领悟这体认的本质,这样的领悟就是乐空不二慧。
最后,名词灌顶的加持给予我们觉空不二的体认。当自观本心、领悟觉空不二的体认,就是觉空不二慧。
第四灌顶是透过语词传递,因此称为名词灌顶。在传授第四灌顶时,涉及许多语词的解说,例如,上师会告知,我们自己就是本身究竟自性的父亲或母亲。一但我们自己觉察到它的存在,即等于我们把它生了出来。一旦能够寻获此一天赋,且领悟觉空,我们将会对上师生起无上的虔敬心,因为上师解答了我们的疑惑。究竟而言,疑惑并非我们凭借知识能解决的。我们唯有透过自身的修行及上师的加持才能体悟自性。
上师会说我们的本觉智慧如同金刚钻。金刚钻可以切割万物而不为它物所损,同样地,我们的思惟或情绪不会伤害到本觉自性,但是一旦我们证悟了本觉自性,它就有能力斩断一切妄念、情绪、以及一切干扰我们心识的疑惑及痛苦。
上师灌顶时开示心性的话语或许很简短,却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了悟正见的种子。根据灌顶的经验,上师准许我们领受口传教授,以体悟心性及安住正见。在金刚瑜珈母的传承,这些口传教授涵盖于直指法性的教法中,可以用于生起及圆满次第的禅定修持。如果我们领受这些教法,铭记于心且获得若干觉受,我们将油然对上师生起热诚真心的虔敬及感恩。
四灌顶所显示的四种智能层次,每一个都比前一个更加微妙也更加深奥,因为四灌顶的每一个灌顶的经验,会唤起空性中更微妙的明觉层次。为了精确地体验这些明觉层次,我们一定要心无妄念。事实上,所有生起及圆满次第的禅修经验都需奠基于心无妄念的状态。
宝瓶灌顶净化我们的身体,也净化我们的心识的某一层面——即透过感官来觉知一切外在相貌的心识层面。首先,明觉最粗糙的层次以外相来显现,因此,宝瓶灌顶的体验被称之为显空不二。这个了解外相的心识也就被称为第六识,亦即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识」。但是当它在妄念不生的状态被认证出来时,就成为显空的智慧。
更微细的空性显现为我们的内在心识。历经秘密灌顶,我们在空性中生起内在的明觉,这样的体悟即称为明空不二。这个心识称为第七识或烦恼识(末那识),牵涉到自我思维。也就是在微细的意识流中,一切总是归回自我概念。当它在无妄念状态被辨识时,这个明觉即称为明空的智慧。
然而,更微细的是,我们的明觉在空性中以大乐的经验展现,大乐境界中没有痛苦存在。密续中,称之为不变的大乐,因为是智慧,不受制于能所二元心念的起伏。
这也就是第三灌顶——智慧灌顶——的意涵,也就是乐空不二的体悟。此一微妙大乐来自藏识(阿赖耶识)的粗分,也就是第八识。它的特性即是能所二元的思维。在无妄念中被证得时,此一明觉的显相即被称为乐空的智慧。最后,最微细的明觉就是觉性的本身。当这个最微细的明觉在空性中生起时,也就是被视为藏识的细分的显现。
此一藏识的细分就是空性,在空性中我们的习性会存留变成潜伏的印象。开悟时,就是我们基本的佛性。也就是说,这个最微细的明觉被称之为真如,或是自觉俱生智。这就是第四灌顶的智慧,觉空的智慧。
因此,透过灌顶,三种微细意识——心意识、烦恼识、以及藏识都一一剥除,而令赤裸裸的真如显现。历经一个个灌顶,无明的障蔽一一去除。这种过程有时被称为「破茧而出」,也就是把清净明光从二元思维的桎梏窠臼中解脱出来。
同样地,宝瓶灌顶的加持去除我们业报无明的障蔽;秘密灌顶去除烦恼障;智慧灌顶去除所知障;而名词灌顶去除串习障。
障碍去除,随即各种智慧一一显现,安住其中直至赤裸明觉、真如法身现出,也就是第四灌顶的智慧。净化无明与证悟智慧就是灌顶的目的。
修持上师瑜珈时,我们也同时领受四灌顶,或一个接一个地,或简化些,经由上师的融入同时领受四个灌顶,与上师的心合一。我们经由修持上师相应法,一再重复这个步骤、经验,这样我们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生起智能,学习如何体悟它并且安住于这种领悟中。当我们提及累积福德与智慧二资粮时,这种修持就是累积智慧资粮的意涵。
以上对于四灌顶的解说是根据实修教法的金刚瑜珈母传承而开示的见地。而在道果的教法中,宝瓶灌顶的见地也称为轮涅不二。你如是禅修则如是证果,这就是轮涅不二的见地,也就是宝瓶灌顶的见地。
秘密灌顶的智慧在道果的教法中也称为三根本自性,就是三个层次的微妙,即「微妙」、「极微妙」、「极极微妙」,也就是显的自性、空的自性、及显空不二。只有第三种显空不二被视为圆满的见地。
道果教法中,智慧灌顶获得的见地通常称为大空乐智,第二灌顶——或称为秘密灌顶——获得的见地窄而有限,这是相较于第三灌顶的宽广无限,因此,第三灌顶被称为大空乐智。第四灌顶所获的见地,在道果教法中称为觉空不二或觉空的智慧。虽然名称不同,每一个灌顶所获得智慧的自性是同样的。
灌顶时,如果你有信心,你就可以领受到加持并且体悟心性。即使上师只是位凡夫,只要你深具信心,你就会得到诸佛菩萨及传承上师的加持,也能体验心性的本质。透过加持而体验心性即被称为降临俱生智。我们在修持上师瑜珈时,透过自己的修持来领受灌顶,便能一次又一次持续不断地获得这种体验。
当我们的修持与领受的加持合一,我们自然而然对上师生起崇高的敬意、深切的感恩以及无比的信心。一旦证悟上师揭示的见地,我们才会体验到上师是何等的慈悲,为我们揭开迷惑与妄想的面纱,斩断了我们痛苦的根源。
我非常幸运能获得许多上师传授心性。我从丹巴仁波切、瞻遍宁波、蒋扬钦哲秋吉罗卓、以及其他上师获得这些宝贵教法。每当忆及上师的慈悲,我都会立刻热泪盈眶。我不能不•对他们生起最上的感恩、信心以及虔敬。透过他们的慈悲,我领受了无上教法及最殊胜传承的加持。
一旦体悟觉空不二,我们则已看到自己的佛性。我们虽尚未证悟佛性,然而我们却绝对已经发觉到佛性。如果我们信赖上师,而且信赖上师指出的智慧,我们必然会很快地获得信心、证得佛果。我们的见地将开始坚固,内心终能生起证悟。一旦觉性的体悟能持续不坠,并且全然地坚固,你就已经开悟了。(下期待续)
——转自萨迦文殊佛学会《文殊》季刊2010年春•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