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只求生存或更求发展
 
{返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9

只求生存或更求发展

一切喜乐由善生起。
                         ——冈波巴大师,《冈波巴大师教言:无上道宝鬘》

    小时候老师曾教我,快乐有两种:短暂的快乐和永恒的快乐。短暂的快乐就像心的阿司匹林,只能暂时缓解情绪性痛苦几个小时,而永恒的快乐则来自去除痛苦的根本原因。
    短暂快乐和永恒快乐之同的差异,跟本书第一部所讨论的¨情绪反应”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区别,在许多方面都很类似。以遗传学的角度而言,人类似乎被设定为倾向寻求短暂的快乐,而非永恒的快乐。饮食、性爱,以及其他活动都会释放出荷尔蒙,造成生理与心理上的幸福感受;而透过荷尔蒙的分泌,饮食、性爱等生存繁衍的种种活动,在保障个人生存与基因传递上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就我了解,我们从这些活动所获得的愉悦感之所以很短暂,其实和基因的设定有关。倘若饮食、性爱等活动能够制造恒常的幸福快乐,那么,我们只需从事这些活动一次,就可以翘起二郎腿好好享受一番。让其他人接棒执行延续种族的任务。以纯粹的生物学观点而言,这种求生存的驱动力只会让我们更趋于不快乐,而非更快乐。这就是其中的坏消息。
好消息是,脑部构造中一个不寻常的生物性“逆转”让我们能够凌驾基因的倾向之上。其实我们能够训练自己去认识、接受,并安住在较持久的宁静与满足感之中,而不会只为了再次体验短暂的快乐,就冲动无节制地重复相同活动。这个“逆转”,其实就是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层,即大脑中负责推论、逻辑和概念化的部分。
当然,拥有非常复杂的大脑皮质层也有缺点。很多优柔寡断的人常常让自己卡在反复推敲的死胡同里,从该不该跟伴侣一刀两断,到什么时候应该去超市购物,都要仔细琢磨其中的利弊,结果是什么也决定不了。不过,这种能够在不同选择中做取舍的能力,的确是很棒的优势,而且是好处远多于坏处。


 


{返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指挥脑
下一篇:第十六章 内部作业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中文版序 做自心的主人
 第十四章 修持的方法、时间与地点
 第一章 旅程的起点
 第三章 超越心,超越脑
 第五章 感知的相对性
 认证空性的利益
 其他有用的助缘
 感知对境之门
 烦恼或契机?
 慈心与悲心的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的几点思考(魏道儒)[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佛子行三十七颂略记[栏目:索达吉堪布]
 1 四念处毗婆舍那观禅[栏目: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田文棠)[栏目:唯识学研究]
 《梵网经》菩萨戒与《优婆塞戒经》大乘戒比较(下)[栏目:戒律学研究]
 观空非明心见性[栏目:雪漠]
 忏悔法门(净界法师)[栏目:忏悔业障]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二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唐代宗密及其禅教会通论[栏目:杨曾文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